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64339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面向信息化的领导力,信息化教育呼唤教师专业发展,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化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新的需求 如何开展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领导对此具有哪些责任,什么是教师专业?,按照美国学者科尔文(GCorwin)等人提出的标准,凡是称得上一门“专业”的,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为公众提供服务,可以成为终身投入的事业; 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非一般人可以轻易获得; 能够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有足够长的专业受训时间; 对工作和顾客负责并注重服务质量。 教师职业显然符合这些专业特点,什么才是专业化?,职业的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

2、后成功地满足某一专业性职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怎么衡量? 教师专业化标准!,美国教师专业标准,教师对学生及其教学尽职 识别个性,因材施教 悉知学生发展与学习规律 平等对待学生 关注学生认知外特性的发展 熟知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 欣赏学科知识如何创建、组织及与其他学科关联 掌握学科教学知识 产生多种认知途径,负责管理与督导学生学习 能够采取多种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能够协调群组学习 能够激励学生学习 能够经常评估学习进程 能够策划针对目标的学习活动 具有实践智慧和从实践经验中学习 具有教育谋略 虚心学习,应用教育科研成果改进实践,我国教师专业标准,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 20

3、00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知能标准,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知能标准,信息化教育呼唤教师专业发展,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化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新的需求 如何开展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领导对此具有哪些责任,教师专业化:信息时代的教育诉求,改变了信息资源的社会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造成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可选性。,教育活动由信息不对称变为信息对称,因此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引起教育者权威的削弱,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信息对称条件下如何重构教育关系 是当代教育者面临的新课题。,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催化链,信息对称,教育民主化,

4、学习自主化,教师专业化,知识不对称,信息素养,知识工具,学习自主化,拥有学习知情权 知道学习目标 知道学习内容 知道评价方法 知道评价结果 改变学习方式:从接受到探究/研究 获得教师的适当(适时/适情)支持,知识工具及信息素养,知识建构 知识管理 信息获取 信息加工及表达 信息评价,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能标准 技术培训:跨越最初障碍 整合培训:走上应用之路 行动学习:实现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发挥传帮带的专业发展优势,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能标准 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技术操作与概念 策划学习经历与设计学习环境 课程教与学 评估与评价 工作效能与专业实践 关于技术应用

5、中涉及的社会、伦理、法制、人文问题,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中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意识与 态度,知识与 技能,应用与 创新,社会责任,教师,学生,内容,技术,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UNESCO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A-维度:理解与操纵技术,a1. 理解ICT的概念及其对社会和整个世界的影响 a2. 理解教育中有多种技术存在并且各有其用 a3. 能够操作适用于教育的技术工具 (效能工具, 问题解决工具,通讯工具, 研究工具); a4. 能够以合乎法制、伦理道德和安全的方式使用技术资源.,B-维度:理解与加工课程资源,b1. 理解利用技术可以实现课程知识的多种表示并可获得广泛的信息

6、资源; b2. 理解在全球化情况下本土/本地知识与全球知识对接的重要性; b3. 能够设计技术增强的课程知识表示与表现以及按教学需要重组学习资源; b4. 能够利用技术工具获取和加工学习资源以及为教育目的而合理利用资源;,C-维度:理解与支持学习,c1. 理解技术扩展了学习的维度 (时态, 空间, 互动性, ) 并允许师生关系发生显著变化; c2. 理解学习风格的多样性以及利用技术适应学生个人需求的潜力; c3. 能够设计有效的学习经历和利用技术创建丰富的学习环境; c4. 应用技术支持的策略来实施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D-维度:理解并致力于专业实践,d1. 理解信息时代教育专业的发展的重

7、要性及基本要求; d2. 理解信息技术在支持专业/个人发展方面的作用; d3. 能够利用技术改进专业技能及工作效能; d4. 能够利用技术支持在学习社区/社会社区中的互动.,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信息化教育呼唤教师专业发展,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化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新的需求 如何开展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领导对此具有哪些责任,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校本研修,技术培训:跨越最初障碍,应用,整合,了解,计算机等级考试,创新,信息化教学能力,不争的事实(),资料来源: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评估报告,2003。,不争的事实(),资料来源

8、: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评估报告,2003。,培训后对改进教学方法的帮助,不争的事实(),培训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变化 。,资料来源: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评估报告,2003。,不争的事实(),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因特网来辅助教学或组织教学活动的变化 。,资料来源: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评估报告,2003。,不争的事实(),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学生积极参与的情况。,资料来源: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评估报告,2003。,心灵的震撼():影子的故事,看到眼前的影子PowerPoint演示,我蓦然感到一种震动!当时,我们正热心于对基层教师培训如何设计多媒体“课件”,我们的信息技术课

9、程教学改革刚刚起步,大多数学校在计算机课程的课堂上主要是教学生掌握学习实用Office 办公软件。而美国的小学生在实践研究中学习!与我们目前正在探索的研究性学习是一致的,值得我们借鉴。,心灵的震撼():一句话谈体会,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感受 我的头脑经受了一次洗礼,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形成,我会把这些新的思想带给我的同仁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我很累,但我的学生将会学得很轻松,值得! 短短6天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给我极大的震撼,全新的教育理念、宽松而和谐的教学氛围、不同凡响的教学模式使我经历了痛苦、折磨、顿悟、新生的过程。 这是我参加过的最有价值的培训。,信息化的呼应,信息技术作为:

10、信息获取工具 问题探究工具 知识建构工具 交流协作工具 学习评估工具,应用,整合,了解,计算机等级考试,英特尔未来教育,行动学习 (高级研修),创新,信息化教学能力,行动学习项目 实现专业发展,行动学习作为方法策略,以实践性知识作为专业知能基础 以行动、反思、研究为学习途径 以共同体为实践性知识创造、转化、共享的基本保障,行动学习作为方法策略 项目设计(1),行动学习作为方法策略 项目设计(2),行动学习的成功要诀,实践反思 群体智慧 专家指导 技术支撑,评估反思,研习案例,基于实践反思的研修模式,交流研讨,形成计划,付诸实施,学习理论,形成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 反思性:实践+

11、反思 协作性:经验共享 开放性:学校/社会沟通 持续性:终身学习 有援性:智力资源 信息化:提供全面支持,校本研修 发挥传帮带的专业发展优势,携手助学(Peer Coach) 核心要素,互帮互助,相互依赖 Its best when we work together 发展整合技术能力 Its all about professional learning 责任与支持 The bottom line is 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面临的挑战:,Complete the TASK,Support the TEAM,develop the INDIVI

12、DUAL,有教学经验的技术缺乏者,缺乏教学经验的技术熟练者,由谁来传帮带?,信息化教育呼唤教师专业发展,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化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新的需求 如何开展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领导对此具有哪些责任,教育环境的层次视图,教学 活动,技术环境,教育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硬件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教学工具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愿景建设,政策规制建设,线性发展模式,电脑 3天,网络 3个月,3年,5年,10年,?年,?年,系统规划策略,调节时间差 硬件投资分期分批实施 长周期因素优先启动 调动空间差 点面结合,先行试点 资源共享,滚动发展 利用人际差 培育榜样 先进带动,了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行业信息化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完成理论探讨,启动小规模试验 第二阶段,试点完成,进入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第三阶段,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进入应用创新阶段 第四阶段,新的应用带动新的发展和投资,IT投资与应用基本匹配,进入协调发展阶段。,参考:上海教科院蒋鸣和教授的报告,谢谢倾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