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刘爱平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64605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729 大小:18.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基础刘爱平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9页
教育学基础刘爱平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9页
教育学基础刘爱平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9页
教育学基础刘爱平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9页
教育学基础刘爱平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基础刘爱平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基础刘爱平课件.ppt(7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 育 学,目 录,绪论 第一章 教育概念 第二章 教育与人发展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六章 课程,第七章 德育 第八章 教学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 第十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十章教师,绪论,第一节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2. 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认识教育现象,研究教育问题,揭 示教育规律和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教育实践,1. 教育现象 各种教育活动、教育关系、教育形式、教育问题。 2. 教育问

2、题 各种教育情景、事实、实践活动积累到一定程度,被人们议论、评说,企图去分析原因、解决其中的矛盾和疑难时,就产生了教育问题。 3. 教育规律 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4. 教育实践 即具体的教育行为。,教育现象(之一):义务教育的年限,1998年的世界教育报告则显示:在有数据可查的171个国家中,义务教育的平均年限为8年,非洲的平均年限已达7.2年,北美、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年限为1012年。 实行13年义务教育的国家:荷兰 实行12年义务教育的国家:比利時、德国、 实行11年义务教育的国家:以色列、英国 实行10年义务教育的国家:

3、加拿大、美国、法国等 实行9年义务教育的国家:中国大陆、韩国、俄罗斯等,教育现象(之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校在校生总数与相应年龄段(1822岁)人口的比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表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002年2003年度数据的130个国家(地区)统计,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为31.3%,国际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有加拿大、芬兰、韩国、俄罗斯等,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是超过了80。 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年,为15%,2004年达19%,2005年达21%,年达2006年达22%(在学人数为2500万人),教

4、育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办10年或11、12、13年的义务教育? 为什么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比较低? 教育规律 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水平受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现象(之三):灰色童谣,“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有的吃,有的穿,还有美女陪着睡!” “人在教室心在外,读书不如谈恋爱。老师怒问为什么,为了子孙下一代。”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 “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 “现代老师

5、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教育问题 为什么学生对学校生活这么不满和厌倦? 教育规律 教育促进适应并人的全面发展,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现象(之四):“妈妈,我不敢说”,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在菜市里买菜,小明看见一个小偷把手伸进旁边一位阿姨的口袋想偷阿姨的钱。小明正想上前制止的时候,小明妈妈也发现了小偷的行为,妈妈赶紧把小明拉到一边来,及时制止了小明的行为。回到家里,妈妈教育小明说:“小明,你这么小,在街上遇见坏人做坏事千万不能讲,他们会打死你的,千万要记住啊!” 小明若有所思,在学校,老师教

6、育我们要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呀,为什么妈妈不让我说?,又一个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乘公共汽车去外婆家,车上人很多,非常拥挤。这时,小明发现有位叔叔把手伸进了妈妈的手提包,从包里拿走了妈妈的钱包。等那位偷走钱包的叔叔下车后,小明这才告诉妈妈:“妈妈,刚才那位叔叔偷走了你的钱包。” 妈妈很气愤,说“你这孩子,你为什么不早说?”然后用力狠狠地打了小明一记耳光。 小明很疑惑地说:“妈妈,你不 是说小孩子见到坏人做坏事不能说 的吗”,教育问题 为什么学生会学生言行不一? 为什么孩子不敢说真话? 教育规律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家庭和社会要联合起来,对学生统一要求、步调一致才能

7、取得良好的效果。,二、教育学的基本任务 1. 发展教育理论 通过发展、改造和创新教育理论,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为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2. 解释教育问题 为解析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视角,为科学解决教育问题提供帮助。 3. 改造教育实践 为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水平提供思路和理论指导。 4. 提高教师素质 为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改变“教书匠”的形象,成为“教育家”服务,返回,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萌芽 二、教育学的创立 三、教育学的发展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一) 萌芽期的时间范围 1.欧洲:公元前5世纪-公元16世纪 2.我国:公元前6世

8、纪-公元19世纪末 (二)萌芽期教育学的特点 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只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或对教育事实的描述,研究问题还不完整,教育学还包含在哲学体系之中,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哲学体系,教育学,(三)萌芽期中西方出现的有关教育的著作,西 方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 毕达哥拉斯:金言 柏拉图: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 国 孔子: 论语 孟子 :孟子 老子 :老子 庄子 :庄子 无名氏 中庸 朱 熹:四书集注 王守仁:传习录 乐正克:学记,雄辩术原理约写于公元90年前后,又名论演说家 的教育。 学记成书于战国末期(约公元前328年)是世界上 最早的教育专著,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一)

9、独立形态阶段的时间范围 公元16世纪-公元19世纪末 (二) 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出版了著作大教学论。(p7) (三)独立形态阶段教育学的特点 教育学逐步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理论体系,出版了许多出现具有比较完整理论体系的教育著作。,教育学,夸美纽斯(15921670),英国哲学家培根首先提出人类应该有一门学问,名称为教育学。这是一门教人阅读的学问。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学这个学科名称。,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教育学的历史发展,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成书、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

10、早的教育学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 标志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理论贡献 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改造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实施普及教育 。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他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编写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试图建立分科教学,还提出自然性、直观性、确切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这些教育教学范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洲,并很快传遍世界各国,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在谈到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历史地位时,斯佩曼曾在该书的扉页中写道: “倘若各

11、时代的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全部丢了,只要留得大教学论在,后代的人便仍可以把它作个基础,重新建立教育的科学。” 此后,在西方又陆续出现了众多教育家和许多伟大的教育著作。这些教育专著的出现,进一步把教育科学引向独立并趋于成熟。,1776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德(17241804) Kant,Immanuel,教育漫话 洛克 英国教育家 爱弥尔 卢梭 法国教育家 论人的理解能力和教育 爱尔维修 法国教育家 林哈德与葛笃德 裴斯泰罗齐 瑞士教育家 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 德国教育家 人的教育 福禄倍尔 德国教育家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第斯多惠 德国教育家 教育论

12、 斯宾塞 英国教育家 人是教育的对象 乌申斯基 俄国教育家 劝学篇 福泽谕吉的 日本教育家 教育诗 马卡连柯 前苏联教育家 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 美国教育家,西方近现代著名的教育著作,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爱弥儿 “出自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变坏了。”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康德论教育 “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就毫无希望。” 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 林哈德和葛笃德 “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

13、赋力量。” 洛克(Joh Locke 1632-1704) 教育漫话 “白板说”,(三)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于1806年撰写的普通教育学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 “现代教育学之父 ” “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 贡献: 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学理论 在伦理学的基础上进行道德教育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这一阶段之所以被称为教育学的独立学科阶段,是因为:,第一,提出了“教育学”概念; 第二,有建立“教育学”的明确目的; 最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三、教育学的科学化(多

14、样化、向纵深发展)阶段 (一) 科学化阶段的时间范围 公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 (二) 科学化阶段教育学的特点 教育学研究引入实证方法和实验方法,涌现了多种教育流派。 1.实验教育学(流派) 2.文化教育学(流派) 3.实用主义教育学(流派)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流派) 5.批判教育学(流派), 反对强调思辨的教育学 运用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 教育实验三阶段:提假设定.实验教育学流派 (1)代表人物: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拉 伊 实验教育学 (2)主要观点: 计划结果运用 教育实验在学校实践中进行 定量研究 (3)缺点:过于量化,不能够涵盖教育学问题,返回,文化教育学流派 (1) 代表人物

15、: 狄尔泰:关于普遍的教育学的可能 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 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2) 主要观点: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过程是历史文化过程 教育应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教育目的是促进“社会的个体化”,用“陶冶”、“唤醒”方法 (3) 特点: 在反对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实践性不 足,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忽略教育中的客观事实。,返回,实用主义教育学流派 (1)代表人物: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2)基本观点:(与传统教育学相比较) 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与生活合一 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 学校即社会 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堂,而非学科知识体系

16、师生关系是以儿童为中心 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3)缺点:忽略系统知识的学习,忽略教师主导作用,杜威(18591952),返回,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流派 (1)代表人物: 我国的杨贤江(1895-1931)著有新教育大纲(1930年) 前苏联的凯洛夫(1893-1978)著有教育学(1948年) (2)基本观点: 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客观条件的影响 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受制于社会劳动的方式与 性质 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过程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方法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3)缺点:容易造成简单化和机械化,凯洛夫(18931978),返回

17、,批判教育学流派 (1)代表人物: 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 布厄迪尔: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吉鲁: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 (2)基本观点 当代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具有“不公平、不公正”性 教育的阶级性 人们已经丧失对教育阶级性的“意识” 崇尚对人类意识的“解放” 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重点考察教育生活中的利 益关系问题 (3)缺点:有“破” 无“立”,返回,第一章 教育概念,第一节 概念 一、教育概念 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广义概念: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能够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思想修养的所有活动。 二、教育的狭义概念:专指学校教育,在学校里

18、有系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思想修养的活动。,教育概念的理解: (一) :在西方,教育一词的英文和法文是education,意大利文是educazione,西班牙文是educacion,德文是erziehung。它们都源于拉丁语educere一词,是引导和启发之意。在西方,很多教育家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由内而外引发出来。,我国古代,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教”和“育”一直是分开使用的,通常只用其中的一个字来表达教育的现象和活动。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概括起来说,“教”的含义主要有六种:教育、教导、告诉、训练、教化、效仿。与“

19、教”的含义相关联,“育”字的含义有四种:生育、抚养、培养、生长。 大部分学者认为,最早把“教”和“育”二字合为一体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中写道:“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上所施”是指在上者如父母、兄长或老师等人的传授、讲解、施教的活动;“下所效”是指在下者如子女、晚辈或学生学习、听讲、模仿、仿效的活动;“养子使作善”即教育子女,使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二)教育的日常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一词大致有三类用法: (1)作为思想教育过程的教育。例如,参观了交通事故展览,有人会说“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2)作为一种方

20、法的教育。例如,某家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朋友会问“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3)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事业的教育,例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1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第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三)教育概念的理论比较 就像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样,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和定义也是纷繁复杂的,这也正是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区别之一。教育学中的概念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1纵观教育及教育学发展史,不同的教育家、思想家,对教育进行了不同诠释,反映了不同的教育理念。,1、教育是一种合乎目标的行动 德国教育学家鲁道夫络赫纳(Rudolf Lochner

21、,1895-1978)认为:“教育是一种既有一定计划性,也有一定随意性,但无论如何却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它以青年人或成人为对象,以提供给个人生活帮助,将个人引入团体生活和传播团体文化为目的 1【德】 沃尔夫纲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第11-2页,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教育是来源于社会的所有影响的总和 法国教育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认为:“教育是成人一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是,在孩童时期为青年一代的身体、智力和道德发展创造条件,并使之在上述方面达到政治社会的统一性和以特殊

22、方式而产生的特殊环境所提出的要求。”在涂尔干这里,“影响”一方面被认为是那些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被认为是那些儿童在其与成人共同生活时所经验的各种无意影响。1 1【德】 沃尔夫纲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第25页,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有类似的论述:“在我看来,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的某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影响,以便使他们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我认为,这样的措辞大体上包括了我们所列入教育概念中的一切内容,例如培养一定的世界观、道德和人类共同生活的规范,形成一定的性格和意志的特征、习惯和兴趣,发展身体的某些

23、素质等等。”1 1 瞿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第80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3、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由“教育即生长”得出“生长的理想归结为这样的观点,即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教育的专门定义: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组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4、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 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

24、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活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5、教育是为人的完美生活做准备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认为,教育是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准备,给各种情况下的各方面行为以正确指导,“即如何修身、如何养心、如何处世、如何立家、如何完成公民义务、如何利用天然的资源来增进福利、如何善用我们的才能,达到最高效用,以求人己皆利,要言之,如何经营完美的生活。”1 1 转引自柳海民主编:

25、现代教育原理,第93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 精神科学教育学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斯普朗格(Spranger,1882-1963)认为,人的发展是在与文化的接触中形成的,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教育不仅是知识获得和文化传递的过程,更是为培养个人人格精神的一种文化活动,是根据社会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来进行的,其最终目的是唤醒个人的意识,使其具有主动最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有所创造,为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教育是一种从社会文化到个人再到社会文化、由客观到主观的无限循环的过程。1 1 黄志成主编: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第233-234页,上海

26、,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起源的假说 教育的起源关系到人们对教育本质、目的和功能等重大问题的理解。历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上帝起源论 这是宗教人士所持的观点,也是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它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上帝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上帝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上帝。 这种观点把教育的起源归结为神或上帝,完全是出于宗教需要的一种杜撰,他们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2.生物学起源论 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利托尔诺(C.Letourneau,1831-1902)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T.P

27、.Nunn,1870-1944)。利托尔诺在动物之教育一书中认为:“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他认为,在人类出现以前,动物界中已普遍存在教育现象,如母鸡教小鸡,母鸭教小鸭,母熊教幼熊等,从而断言: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英国学者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一书中说:“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并认为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种观点把动物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的本能性活动当作教育的基础,否定了人的教育与动物本能性生物行为的根本区别,它实际上否定了人与动物区别。动物既不会自觉地改造自然,也不能将改造自然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

28、所以不可能产生有目的的教育活动。,3.心理学起源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家孟禄(Paul.Monroe,1869-1947)。孟禄在他的教育史教科书一书中认为,原始社会既没有系统的知识和经验,也没有学校、教师和教材,教育便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他在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模仿就是最初级、最原型的教育。,这种观点把模仿看作教育的基础,而且把模仿限定为儿童,这在一方面肯定了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孟禄所说的“模仿”是无意识的、本能的行为,这又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并

29、把有目有意识的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因而有以偏概全之嫌,同样也是片面的,不科学的。,4.劳动起源论 这是前苏联教育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也为我国多数教育学者所接受。他们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其理论基础是恩格斯的劳动学说。恩格斯在他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书中认为,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认为,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不仅积累了经验,也产生了语言,发展了人的思维,这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不仅如此,劳动过程中,需要把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传递给年轻的一代,使他们避免重复祖先习得经验走过的弯

30、路,这成了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因此,劳动创造了人类,也产生了教育,这就是教育的劳动起源说。,这种观点把人的个体发展与人类生存需要结合起来,认为人类生理器官、语言、思维等客观发展与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代代相传的主观要求产生了教育,而劳动恰好发展了人类自身并满足了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教育这种人类独特的社会现象便应运而生了。可问题是:劳动是否为人类所独有,其它动物到底有没有劳动?是一个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假如其它动物也存在劳动现象,那么,他们的劳动与人类的劳动有何不同,为什么人类的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而动物的劳动不能使他们进化?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这种观点才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教育的发展:

31、 1、原始社会教育 (1) 原始社会时期,由于还没有产生学校教育形式,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动中进行,生活的地方,就是教育的地方,劳动的场所,就是教育的场所,教育的社会化特征十分显著。非对立性 (2)原始社会时期,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的分化,没有等级的差别,所有氏族公社成员的孩子的照管和教养都是平等的。没有阶级性 (3)原始社会时期还没有文字和教材,科学知识相对贫乏,教育的主要目旳是传递生活经验和生产知识,因此,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以生活常识、习俗、生产知识与技能为主,还伴随有音乐 方法内容简单,2、奴隶社会的教育 (1)学校产生 (2)具有阶级性 (3)脱离生产劳动 3、封建社会的教育 (1

32、)学校规模扩大、内容丰富 (2)具有阶级性、保守性 (3)脱离生产劳动,4、现代教育(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1)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突出了教育为政治服务的特点。而现代教育则要适应科技发展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者,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这就表现了现代教育为生产服务的特点。 2 )现代教育的普及性 现代社会要求所有人都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因此,现代社会打破了古代社会教育被贵族子弟垄断的局面,所有人都应该接受普及的教育。教育的普及性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3)教育形式与手段的多

33、样化 现代教育形式方面,现代教育不仅学校教育机构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型的现象,校外教育机构也十分发达。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不仅实验教学受到重视,而且由于各种现代教学设备在教育中广泛使用,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地提升了教育的有效性。 4)教育具有科学性 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为生产培养劳动力。教育的科学性决定了科学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方面。现代科学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占主导地位,也决定了它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二节 要素和类型,一、教育类型: 二、教育要素:,一、教育类型: (一)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根据教育目的、职能和形式的不同,可以把教育分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1

34、1、正规教育 正规教育也成为“正式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区别,一般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部门认可的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正规教育是教育的高级形态。从整体上看,正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入学条件和毕业标准;有规定的教育场所;有稳定的教育周期;有专职教师;有管理、评价、监督机构。 1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第483-48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2、非正规教育 非正规教育是指在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和培训活动。非正规教育以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具体体验,强调职业和技术。非正规教育是有组织的,但不是充分制度化的;是系统的,

35、但不是完全常规化的,它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非正规教育对受教育者一般没有年龄、资历的限制,对教育者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资格标准要求。对于办学者来说,可以借用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设施和师资,办学成本低;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各种社会机构都可以举办非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在成人扫盲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闲暇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是一种非正规的私人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一定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之上的教育,是一种融于家庭生活之中、

36、自然而然进行的教育。 家庭是人生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儿童进入社会的桥梁,家庭教育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个阶段。家庭不仅教给儿童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掌握最基本的社会规范,而且在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以及道德情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一个终生的教育过程,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能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影响。,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有两个:一是,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可控性最强的教育活动;二是,学校教育是有专门的机构和

37、专职人员承担的,学校的任务是专门培养人。1 从纵向上看,学校教育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是有组织教育的起始阶段,主要目的是使3-6周岁儿童在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以实现从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过渡。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阶段,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中等教育分为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高等教育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3、社会教育 从广义上讲,社会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者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外的

38、一切文化教育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德教育。2 社会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群众性的文化宫、文化站、文化宫、图书馆、电影院等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还有国家的法制教育教育机构,诸如工读学校、劳动教养机构等也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由学校负责举办的,例如函授、刊授、扫盲、各种职业训练班、科学报告和讲座等也是社会教育。 1 叶澜:教育概论,第9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2 王冬桦、王菲:社会教育学概论,第69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62。,(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根据教育内容,可以把教育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处于成长

39、阶段的青少年,采取全日制教学形式,以普通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是给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包括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预备教育。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培训、专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职业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和普通教育相互对应。,(四)学龄教育与成人教育 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阶段,教育可以分为学龄教育和成人教育。学龄教育是指在学龄期进行的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是通过业余、脱产或半脱产的途径,对成年人进行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成人教育的主要形式有:扫盲识字班、职业学校、

40、农民学校、夜大、自学考试、电大、函授、各种短期培训班等。,二、教育要素:所谓要素是指构成活动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它并不包含活动中涉及到的所有因素。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关于教育的基本要素,概括为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也有称之为学习者)、教育中介 从广义上讲,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的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等都是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从狭义上讲,教育者就是指专兼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把受教育者作为教的对象,以引领和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变化为目的,努力促使受

41、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广义上讲,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狭义上讲,受教育者是指学校中的学生。传统上,一谈到受教育者,人们往往只想到在校的学生,在当代终身教育及全民教育理念下,教育对象的范围已扩大到所有的人,任何年龄阶段的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彼此处于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之中,处于一种社会互动之中。不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者影响,而且受教育者也对教育者发生影响。,教育中介包括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途径等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一切的教育活动都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过

42、程,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也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标准。 教育内容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经过选择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的总和。教育内容的组成丰富多彩,从人的素质结构来说,包括德、智、体、美、劳;从社会结构来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从表现形态来说,有物质的、精神的、符号的、行为的。与非学校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在内容上更具有目的性、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连续性和多样性。1,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为了有效完成教育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教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教法和受教育者的学法。教必有法,

43、但教无定法,概括而言,有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实验和实践方法等;学必有法,但学无定法,概括而言,有接受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教育途径是促进受教育者获得发展的渠道、方式的总称。从教育者角度而言,教育途径是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于受教育者的渠道与方式;从受教育者角度而言,教育途径是受教育者获得发展的渠道与方式。从人受教育的空间来看,教育途径有家庭、学校、社会。学校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班级活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1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第439-440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 第二节人的发展规律性,第一节

44、人的发展概述,一、人的发展含义 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措施,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科技,自然,一、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地位,(一)什么是个体发展 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期间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 个体的发展的内容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各个部位、器官等的增长和功能增强。体检测试测试)标准 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有规律的变化发展。(感知觉、记忆、想象、注意、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 标准:,(二)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影响人的发展有四因素:遗传、环境、

45、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不包括知识和技能,不能夸大他们的作用。一两遗传胜过一顿教育。,(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 供了可能性。 人的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物前提。 人优异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的遗传素质。,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有一个天才少年方仲永,5岁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1213岁时诗已大不如从前,年到20岁左右,则与平常人无异。,一个智力超常的儿童可能会成为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46、;一个音乐天赋高的儿童可能会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运动天赋高的儿童可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不起决定性作用。,(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格塞尔( Gesell,A. 18801961) 的成熟理论 在儿童没有达到明显的成熟准备之前,经验的训练是收效甚微的,即使在最初的训练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同样没有多大价值。到了一定的成熟准备期,从未接受过这种行动训练的孩子,只要略加训练就可以迎头赶上。 双生子爬梯实验。,双生子爬梯实验研究,20 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格塞尔 Arnold Lucius Gesell 1880.06.211961.05.29以双生子为对

47、象,研究动作发展与成熟的关系,即双生子爬梯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双生子T从出生后第48 周起每天作 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 6 周,到第 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 5 级楼梯。在此期间,双生子C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出生后第53 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双生子C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一个是从48周开始,练了6周,到了54周学会了爬楼梯;另一个是从52周开始,练了2周,也是在54周时学会了。后学的尽管用时短,但效果不差,而且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 格赛尔原来认为这只是个偶然现象,于是他就换了另一对双生子,结果类似;又换了一对,仍然如此。如此反复地做了上百个对比试验,最终得

48、出的结果是相同的,即孩子在52周左右,学习爬楼梯的效果最佳,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佳的训练效果。 此后的几年,格赛尔又对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在其他学习领域进行试验,比如,识字、穿衣、使用刀叉,甚至将试验领域扩展到成人的学习过程,都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即任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又叫关键期。,成熟势力理论 格塞尔学派被公认为属于遗传决定论。格塞尔根据自己长期临床经验和大量的研究,提出一个基本的命题,即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程度,而个体的成熟取决于基因规定的顺序。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不仅表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遗传学证明遗传基因里存在着的物质有核糖核酸(RNA) 和脱氧核糖核酸(DNA),这些物质的排列结构及其活动与人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遗传形成了人的发展的差异性,(4)遗传具有可塑性,遗传具有可塑性,据有关部门对中日青少年的身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