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68341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十二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十二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十二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十二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在本章我们将研究有市场势力的厂商所形成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卡特尔,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既垄断又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和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具有两个关键特征: 1.厂商销售有差别的产品,这些产品具有高度可替代性,但又不是完全可替代的。 产品差异垄断 高度替代竞争 2.自由进出。厂商进入和退出市场都比较容易。,垄断竞争市场往往都有为数众多的厂商,因此竞争对手的策略对厂商的影响不大,厂商忽略竞争对手的反应。 由于存在为数众多的厂商,各个厂商拥有较小的垄断势力,因此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是价格的影响者。 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是轻工业品市

2、场,如:盒饭、方便面、牙膏、理发、香烟等,这些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而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河南小麦与河北小麦没有差别。,垄断竞争的需求曲线,垄断竞争的厂商也面临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相对于市场需求曲线来说,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要平缓一些。,D,d,P,Q,O,d,P0,Q0,P1,q1,Q1,D,两种不同假设下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主观需求曲线(d曲线) 假设:某一厂商变动其产品的价格而其他厂商价格保持不变时,该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客观需求曲线(D曲线) 假设:某一厂商变动其产品的价格,而其他厂商同样变动价格时,该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垄断竞争的短期均衡,在短期中,每一个生产有差别的厂商

3、都可以在部分消费者中形成自己的垄断地位,处于完全垄断状态。厂商可以获得阴影部分的利润。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就与完全垄断市场相同,其均衡条件为:MR=MC。,P,Q,O,D,SAC,MC,P0,Q0,MR,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在短期,厂商可以获得经济利润,这一利润将诱使其他厂商的加入。其他厂商的加入会使这个厂商损失市场份额和销量,它的需求曲线将向下移动。最终,长期需求曲线将会与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相切。因此在长期,由于其他厂商的进入和竞争,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均衡条件:AR = AC,MC=MR,d(AR),MR,d(AR),MR,QLR,P0,E2,J,SMC1,

4、SAC1,注意:(1)这里是经济利润,零利润表示所有机会成本都得到补偿,对企业而言是可以接受的情况。(2)实际生活中,由于不同厂商成本不同,有些独特的品牌(如特色菜)难以被模仿,因而厂商可能有略微不同价格,有的厂商可能仍然赚到一点利润。,垄断竞争的效率分析,事实表明,在垄断竞争中的均衡点与完全竞争的均衡点并不很远。 该类企业也没有经济利润,只是产量稍少,价格稍高。 同时也表明,这一类产业必然存在生产能力的过剩。,垄断竞争的非效率使消费者受损,但是由于在大多数垄断竞争市场,垄断势力并不大,所以造成的无谓损失也比较小。同时,由于垄断竞争带来了产品的多样性,消费者可以从产品多样性中获得很大的收益。因

5、此垄断竞争市场是一个比较好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厂商的竞争手段,价格竞争:根据MR=MC的原则,通过调整价格从而调整销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品质竞争:品质差异是除价格、广告以外的所有差异,包括品牌差异、包装差异、售前售后服务差异等。当提高产品品质的边际收益等于提高产品品质的边际成本时,厂商达到最佳产品品质。 广告竞争:通过对产品的广告宣传来促进产品销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当广告的边际收益等于广告的边际成本时,达到最适广告费用。,行业自律价现象讨论,背景: 从1997年7月VCD行业的“圆桌会议”试图“规范”价格,到1998年国家经贸委对农用车,玻璃等产品规定行业自律价格,到民航局关于飞机票“禁

6、折令”以及彩电厂家关于彩电价格的行业同盟,通过主管部门和厂商串谋形式对价格进行干预成为近年频频发生的现象,并引起了学术界和大众传媒的极大关注。 “焦点访谈”反应了赞成行业价格自律的观点。更多的则是反对的观点。 除了评价意见分歧,实际观察发现价格自律难以切实实行。 问题: 行业价格自律是否合理可取? 行业价格自律为何难以成功?,行业自律价现象讨论(2),对行业价格自律现象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 从竞争效率角度看,价格干预会带来福利损失。 从厂商具有不同成本曲线角度看,不可能有一个天公地道的统一成本和合理利润。 另外,价格串谋现象与我们马上要讨论的市场结构有关:它不可能发生在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

7、市场,一般也不会发生在垄断市场,通常发生在寡头垄断市场,因而价格串谋通常是一种在寡头厂商之间的行为。,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市场是由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某一行业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特征:厂商数量少,但至少有两个;产品可以无差别,也可以有差别;厂商进出行业较难;厂商相互依存。 成因:规模经济、对投入的控制、大量资本、技术领先、沉没成本、政府特许等。 寡头市场:汽车、钢铁、石油等。,寡头垄断市场均衡的复杂性,在竞争和垄断市场中,均衡是厂商所做的就是它们所能做的最好的,并且它们没有理由改变它们的价格和产量。因此在竞争性市场,整个市场的均衡在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实现;垄断者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均衡。

8、在寡头市场,各个厂商必须考虑其他厂商的行为,其均衡就比较复杂了。它们采取某种经营行动必须事先考虑其竞争对手的可能反应,经济学家将这一点称作寡头厂商行为具有策略性(Strategic)。引入策略性因素之后,寡头厂商的决策规则极为复杂,即便在理论分析意义上也无法采用一个简明的模型加以概括。 为了加深我们对于寡头厂商策略性的理解,需要介绍博弈论若干基本概念。,博弈论与策略行为:概念,博弈论(Game Theory)又名对策论,游戏论。顾名思义,是一门研究互动关系的游戏中参与者各自选择策略的科学,换言之,是研究机智而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冲突及合作的学科。博奕论把这些复杂关系理论化,以便分析其中的逻辑和规律

9、,并对实际决策提供指导或借鉴。 一个所谓游戏至少需要三个要素:(1)博弈或游戏参加者。博奕论分析假定参与者都是机智而理性的。(2)行动或策略空间。博奕参与者必须知道他自己及其对手伙伴的策略选择范围,并了解各种策略之间的因果关系。(3)有可评价优劣高下的决策行为结果。博弈论用数字表示这类结果,并称之为得益(Payoff).上述3部分描述了一个博弈的规则或结构。,博弈的例子智猪博弈,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另一端投食口就会落下10单位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会有机会抢先吃到落下来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

10、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到另一半残羹。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在这个例子中,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去踩踏板总比踩踏板好。反观大猪,明知小猪不会去踩踏板,但是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所以只好亲历亲为了。,博弈的例子运送犯人,当年英国政府将流放澳洲的犯人交给往来于澳洲之间的商船来完成,由此经常会发生因商船主或水手虐待犯人,致使大批流放人员因此死在途中(葬身大海)的事件发生。后来大英帝国对运送犯人的办法(制度)

11、稍加改变,流放人员仍然由往来于澳洲的商船来运送,只是运送犯人的费用要等到犯人送到澳洲后才由政府支付给商船。仅就这样一点小小的“改变”,几乎再也没有犯人于中途死掉的事情发生。,博弈论与策略行为:得益矩阵,可以用得益矩阵(Payoff Matrix)来描述一个博弈结构。下面这个简单的支付矩阵中,有两个参与者厂商A和厂商B;它们各自可以选择两种策略,分别用“左右”和“上下”来标识(它们可以表示生产或不生产某种商品,提高或不提高价格,做不做广告的选择等);数字表示双方在不同策略选择组合下各自得到的支付,较大数字代表较大利益或效用。例如,在厂商A和B分别选择上和左代表的策略时,左上角方框的数字“1,2”

12、表示A和B分别得到的支付。同理, A和B分别选择策略下和右时,它们分别得到右下角方框数字“1,0”代表的支付。,博弈论与策略行为:上策,由于游戏参与者试图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具有机智而理性的决策能力,加上信息方面的假定,所以上述得益矩阵表示的博弈具有一个简单而确定的结果。从厂商A角度来说,它采取策略“下”而得到的得益总是好于“上”(2,1分别对1,0)。同样,对于B来说,选择策略“左”得到的利益总是优于“右”(1,2分别对0,1)。因此,我们可以确定预期均衡选择策略是A选择“下”而B选择“左”的策略。 这一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存在一个上策(Dominant Strategy,又称占优或超优策略)

13、。不管其它参与者如何选择,每个局中人自有的那个最优选择称作支配策略,由此实现的均衡是支配均衡(又称占优或超优均衡)。,博弈论与策略行为:囚徒困境,下面得益矩阵表示著名的“囚徒的困境(Prisoners Dilemma)”游戏。从博弈论角度看,这是一个存在支配均衡的博弈:因为对囚犯A,B来说,无论对方如何选择,“坦白”都是各自的最优选择。 虽然从两名囚犯共同利益看,最好的选择是合作,即同时选择保持沉默,然而,由于猜忌,试图获得更大好处(3个月刑期)等竞争性动机阻碍了它们达到更好的互利选择,它们面临“囚徒的困境”。我们将看到,寡头垄断厂商经常面临类似的困境。,博弈论与策略行为:纳什均衡,上策均衡是

14、一个特例,并非每个博弈都存在上策均衡。下面修改的支付矩阵表示的博弈中,厂商A,B在选择做广告问题上存在的策略关系。其中厂商A没有上策策略。因为A的最佳决策取决于B的选择。例如,当B选择做广告时,A应当选择做广告,由此得到10而不是6的支付得益;然而,当B选择不做广告时,A应当选择不做广告,从而得到20而不是15的支付得益。假定两个厂商需要同时决策,A应当如何决策? 解答这一问题,A需要把自己放在B的位置,从B的角度看什么是最好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考虑自己的选择。支付矩阵表明B有一个支配策略:不论A选择如何,B选择做广告时利益较大(5,8对0,2),因而A可以判断B会选择做广告。而在B做广告时,

15、A应当选择做广告。因而,均衡结局是双方都做广告。,博弈论与策略行为:纳什均衡,上述均衡结果被称作纳什均衡(The Nash Equilibrium)。纳什均衡指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每一方都在另一方所选择的战略为既定时,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一旦双方达到了这种纳什均衡,都不会再有做出不同决策的冲动或激励。美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纳什(Nash)50年代提出这一概念,所以称作纳什均衡。 在上面广告策略关系事例中,给定厂商B做广告的策略,A所能做的一个最好选择是做广告;而当A做广告时,B的选择仍是它能做的最好的。因而,纳什均衡条件得到满足。 它与支配策略均衡的区别在于:在纳什均衡下,“我(你)所做的是给定

16、你(我)的选择我(你)所能做的最好的”,而上策均衡下, “我(你)所做的是不论你(我)的选择我(你)所能做的更好的”。上策均衡必然是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未必是支配均衡。,博弈论与策略行为:纳什均衡,一个博弈可能有好几个纳什均衡,有时又可能不存在纳什均衡。下面左表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其中“上,左”是纳什均衡(A选上,则B选左;且B选左时A仍应选上);“下,右”也是纳什均衡(A选下,则B选右;且B选右时A仍应选下)。如没有更多信息,则无法判断均衡在什么位置。右表没有纳什均衡。如A选“上”,B则选“左”;然而当B选“左”时,A却应当选“下”。反之,A选“下”时,B应选“右”;然而当B选右时,A又应选“

17、上”。没有均衡点。,博弈论与策略行为:重复博弈,上面讨论的“囚徒的困境”暗含的几个假定是静态的一次性博弈,结果陷入了个体理性决策导致集体非理性结果的困境。现在我们改变假定条件,讨论博弈可以多次进行的重复博弈(Repeated Game)。这时囚犯同时选择不交代有可能成为纳什均衡点。 因为重复性博弈中选择坦白的机会成本太高,可能成为不利的选择。例如,A有机会与B组成策略联盟,并对B宣布如下方针:我将选择沉默,并要求你也如此来增进各自利益;然而,如果你半途背叛选择坦白,我从下一阶段游戏开始便一直采取坦白。这一方针与A利益一致,因而是可信的。从B角度来看,如和A合作,可在每阶段得到1年监禁的较好结果

18、;如中途变卦,固然当期可得一次3个月的更好结果,但此后便每次面临3年监禁后果,显然是不利的。因而,重复性博弈中,”沉默+沉默“点可能成为对双方最佳选择,因而成为纳什均衡点。由于博弈条件由一次性变为重复性,均衡状态随之发生变化。,博弈论与策略行为:序列博弈,至此讨论的博弈是参与者同时选择。在序列博弈(Sequential Game)中,各博弈方先后依次行动。下面得益矩阵描述了一个博弈,如果同时行动,它有两个纳什均衡点(“甜,咸”与“咸,甜”)。假定厂商A可以先推出甜饼干(如较快投入生产),我们就有了序列博弈:A先作决策,B随后选择。A决策时必须考虑竞争者的理性反应:它知道不论自己推出那种饼干,B

19、出于自身利益会推出另一种。因而A推出甜饼干,B在给定A决策时选择咸饼干;给定B的选择A的选择仍然最佳。结果两个纳什均衡点收敛为一个(下,左)。其中A由于具有先行者优势(First Movers Advantage)而得到较大利益,,非勾结性寡头模型:古诺模型,这是法国经济学家古诺(Augustin Cournot)1838年引入的一个简单的双寡头模型。假定两个厂商生产同样的产品并都知道市场需求,各厂商必须决定生产多少,并且它们同时作出决策。作产量决策时,各厂商必须考虑它的竞争者。 古诺模型实质是各厂商将它的竞争者产量看作固定的,然后决定自己生产多少。 下面说明:这时厂商A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它

20、认为(或预期的)厂商B将生产的产量的减函数。,古诺模型,如果厂商A认为B不生产,则A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图形中表示为DA(0),相应有边际收益线MRA(0),假定边际成本为常数(MCA),则此时利润最大化产出为50。如果A认为B产出为50,则A的需求线左移动50个单位,标为DA(50),相应有边际收益线MRA(50),这时利润最大化产出是MRA(50)与MCA处交点对应了产量25。依此类推,如果A认为B产出量为75,它的最佳产出决策是12.5个;B产出100或更多时,A产出量应为零。由于B的产量越大,A均衡产量越小,A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它认为(或预期的)B将的产量的减函数, 可以用相

21、同方式分析厂商B的产量决策过程,它的均衡产量是它认为(或预期的)厂商A将的产量的减函数。,古诺模型反应曲线,上述厂商A的产量决定函数称为厂商A的反应曲线并表示为QA*(QB);厂商B的产量决定函数称为厂商B的反应曲线并表示为QB*(QA)。图形显示了它们的反应曲线。其中QA*(QB)是依据前面4个产量组合点作出的,而厂商B反应曲线是任意给出的。由于具有不同边际成本等原因,B的反应曲线与A有所不同。 各厂商反应曲线告诉我们给定竞争者产量它会生产的数量。各厂商根据自己反应曲线定产,两个曲线交点给出了均衡产量。称为古诺均衡。 其中各厂商在假定它的竞争对手产出前提下作出了最大化自己利润的产出决策,因而

22、是纳什均衡。,古诺模型例子,双寡头面临市场需求曲线为:P=30-Q 其中Q=Q1+Q2 假设两个厂商的边际成本都为0,求古诺均衡 要求古诺均衡就得先求出两个厂商的反应曲线。 R1=PQ1=(30-Q)Q1=30Q1-(Q1+Q2)Q1 =30Q1-Q12-Q1Q2 MR1=30-2Q1-Q2 当MR1=MC=0时,厂商1利润最大化。所以Q1=15-0.5Q2 这即为厂商1的反应曲线。,同理可得厂商2的反应曲线:Q2=15-0.5Q1 反应曲线的交点即为古诺均衡,此时Q1=Q2=10,P=30-Q=10 思考,如果厂商可以串通,均衡如何变动?,非勾结性寡头模型:先行者利益(斯塔克伯格模型),如果

23、一个厂商能够先决定产量,这个厂商便成为博弈中先行者。考虑两个问题:第一,先行者是否有利?第二,厂商产出量分配如何? 假设厂商1先决定产量,它要考虑厂商2的反应,但它知道厂商2将根据古诺反应曲线并在厂商1的选择产量基础上作出决策。因而,可以通过把厂商2的反应曲线代入厂商1的收益曲线来求得厂商1的利润最大化产量。 R1 = PQ1 =(30- Q)Q1 = (30-Q1 - Q2)Q1 = 30Q1 - Q12 - Q2Q1 代入厂商2反应函数, Q2=15-0.5Q1 R1 = 30Q1 - Q12 - Q1 (15-0.5 Q1 )=15 Q1 -0.5 Q12 MR1=15- Q1=0 Q1

24、 =15 因此Q2=7.5 作为先行者,厂商获得了先行者利益。,寡头垄断的价格竞争相同产品的价格竞争(伯特兰德模型),假设:各厂商生产相同的产品,厂商的策略是选择价格而不是选择产量。 市场的需求曲线为P=30-Q,MC1=MC2=3 首先请大家计算一下古诺均衡是多少。 可以计算出古诺均衡为Q1=Q2=9,P=12。 如果厂商选择价格而不选择产量进行竞争,会怎样?,伯特兰德模型的缺陷: 1.当厂商生产相同的产品时,通过定产竞争比定价竞争更自然。 2.即使厂商选择价格竞争,模型中认为厂商平分产量也存在争议。,差别产品的价格竞争,假设:双寡头各有固定成本20美元,没有可变成本。各自的需求曲线如下:

25、Q1=12-2P1+P2 Q2=12-2P2+P1 当 时,厂商1利润最大化,此时可以求得厂商1的反应曲线为:P1=3+0.25P2 ,同理可得厂商2的反应曲线为P2=3+0.25P1 所以均衡价格为P1=P2=4 思考,厂商串通时的价格是多少,利润是多少?如果厂商1先定价,会不会有先行者利益?,非勾结行性寡头模型斯威齐模型,假设:如果一厂商提价,其他厂商不会跟着提价,因而提价厂商的销售量减少很多;如果一厂商降价,其他厂商也降价,因而降价厂商的销售量增加有限。 结论:弯折的需求曲线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价格刚性。,O,Q,P,A,F,D,B,C,P0,Q0,MR2,MR1,M,N,MC 1,MC

26、2,MC 3,斯威齐模型的缺陷,该模型的中心,是F点价位的特殊性,为什么呢? 该模型自身并没有解释。 此外,按该模型,寡头企业的价格甚至比垄断企业更为刚性,而一些重要学者(Stigler,Simon)的实证分析结果,证伪了该结论。,价格信号和价格领导,价格信号有时可以绕开公开串通的困扰。例如,一个厂商可以宣布它已经提价了,并希望竞争者将此当作它们也该提价的信号,如果竞争者们也这样做了,一种价格领导格局就形成了。,勾结性寡头市场模型主导厂商模型,一家大厂商拥有总销量的主要份额,一组较小的厂商则供给市场的其余部分,这时,大厂商确定自己的最大利润价格,其他厂商想完全竞争者一样行动。,SF,MCD,D

27、D,D,P2,P*,P1,MRD,QF,QD,Qr,公开勾结的寡头市场模型卡特尔,卡特尔(Cartel):同一行业独立厂商之间就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达到明确的协议而建立的垄断性组织。 任务:为各个成员的厂商的同质产品制定统一的定价,然后在各个厂商之间分配产量。 可以将卡特尔看成是一个厂商,因而它像一个垄断者。获得集体最大利益。,欧佩克石油卡特尔的产量决定,如果欧佩克没有形成卡特尔,此时价格会是PC , 如果形成了卡特尔,由于石油的需求缺乏弹性,欧佩克可以将价格抬到P*位置。,QOPEC,MROPEC,MCOPEC,DOPEC,SC,TD,P*,PC,QC,QT,卡特尔利润最大化和产量分配

28、,Q,产量分配的原则:各厂商边际成本相等,即等边际成本原理。,为什么卡特尔总是失败?,1.许多卡特尔面临的需求曲线和其他厂商的供给曲线比较有弹性。因此难以将价格抬高。 2.即使是面临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其他厂商的供给曲线,在长期,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弹性也会变大。 3.卡特尔存在囚徒的困境。,习题,思考:西佩克是一个铜卡特尔,该卡特尔由四个铜生产国组成:智利、秘鲁、赞比亚和扎伊尔。它们共占世界铜生产的1/3。除了智利外,这些国家生产铜的成本并不比非西佩克低很多。思考为什么西佩克不能成功提高铜的价格? 一垄断者能够以AC=MC=5进行生产。该厂面临的需求曲线为Q=53-P A.计算该垄断者利润最大化价格和产量,并计算利润。 B.假设第二个厂商进入该市场。第二个厂商与第一个厂商有相同的成本,假设(如古诺模型中一样)各厂商在假定其他厂商产量固定时选择其利润最大化水平。计算古诺均衡,求出此时的市场价格和各厂商的利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