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り工程の设定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68366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绞り工程の设定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绞り工程の设定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绞り工程の设定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绞り工程の设定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绞り工程の设定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绞り工程の设定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绞り工程の设定1.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会田工程技术株式会社 会田香港有限公司,拉深产品的工程设定 与冲床的选用,2,产品图,3,工程图,4,毛坯直径与拉深高度关系式,d,dH,d,毛坯直径,H,31.9,平均直径(37+26.8)/2 =31.9,A.TOTAL=11239,据经验而来的近似值,5,毛坯直径与拉深高度关系式,毛坯直径 D =,411239,119.6+6.4 =126,(修边量),各种材质的极限拉深率表,坯料直径要经试模后最终确定,6,毛坯直径与拉深高度关系式,根据上表可大概算出工程数和各工程的拉深率,拉深率,K1,K2,K3,K4,头部台阶的成形,直径差不是很大时,一般是台阶数+整形,7,毛坯直径与拉深高度关

2、系式,各工程的拉深高度的计算,第一次拉深,圆筒底部的面积,其直壁高度即拉深高度H如下:,8,毛坯直径与拉深高度关系式,第二次拉深,71.9,4060,4060,8409,8409,57,包括修边量的凸缘直径为71.9,9,毛坯直径与拉深高度关系式,第三次拉深,8409,76,第四次拉深,8409,84,10,拉深力、能耗、反顶力(PCA)的计算,第一次拉深,第二次拉深,P =,P =,m,m,CA,CA,E=(13+2.4) x 47 x 0.7= 507 kgfm,E=(9.5+0.5) x 58 x 0.7= 406 kgfm,11,拉深力、能耗、反顶力(PCA)的计算,第三次拉深,第四次

3、拉深,P =,P =,m,m,由于第三、四次拉深的压料力已经很小,所以就不再计算反顶力,E=(7+0.5) x 77 x 0.7= 404 kgfm,E=(6.5+0.5) x 85 x 0.7= 417 kgfm,12,拉深力、能耗、反顶力(PCA)的计算,2,2,压料力Pb,13,凸缘与底部的成形,打死时所需的压力随加工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凸缘部,4,31.9 ,2,底部,15=12tf,53tf,(5.8+1.2),630kgfm,脱料力(上下),产品高度,14,凸缘与底部的成形,脱料力的计算,凸模或凹模所需的脱料力从经验可知: Pko = 抗拉强度表面积摩檫系数/50,PCA = 抗拉强

4、度表面积摩檫系数/10,摩檫系数: 模具材料为WC时,=0.06 模具材料为钢时,=0.10.2,Pko = 40 31.9720.2/50 = 1.2tf,PCA = 40 31.9720.2/10 = 5.8tf,15,注意事项,1.进行多工序拉深时,不能拉前工序的R部,否则可能 产 生折皱或裂纹。 2.要控制坯料的毛剌,否则模具间隙均匀时,容易起皱。 而且,毛剌脱落易划伤工件。 3.改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度。 4.模具的平行度要好(冲床的精度、刚性,偏心负荷,各零 件的精度)。 5.平衡限程柱的长度不一。 6.压料板的刚度不足。 7.平衡限程柱的位置和数量。 8.多边形筒的拉深中,由于转角

5、部的阻力较大,所以要尽 量减少其接触阻力,而直线部则需增加阻力(加半圆压筋)。 9.异形拉深时,要掌握拉入量的平衡。,16,加工油,加工油的作用:减少磨擦阻力,冷却,排出加工沉淀物及垃圾。 随着塑性加工的发展,给周边技术(加工设备、模具材质、被加 工材料、表面处理、加工油、冲压设备)带来较大的进步。不久 前的主要问题是寻求最合适的加工油,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从 地球环境、清洗成本、作业环境等方面来考虑使用加工油。 对策: 1.减少材料接触面的摩擦阻力。(涂层、表面粗糙度) 2.杜绝坯料的咬合。(超硬、陶瓷、涂层) 3.模具的圆角R的下方避空,减少磨擦面。,17,各种加工所需的校平力,18,各种加工所需的校平力,19,请 稍 等 片 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