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0120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江花月夜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春江花月夜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春江花月夜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春江花月夜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春江花月夜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江花月夜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江花月夜1.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春江花月夜,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绘画美、哲理美、感情美。 2、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 3、研讨品味,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张若虚(约660约720) 初唐诗人。杨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一首代答闺梦还,风格柔靡,近齐梁体,水平一般。一首则是春江花月夜,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人以文传,张若虚就是靠这首诗流传闻名的。,“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孤篇盖全唐”,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2、,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层次分析,第一层次:作者就江月即景抒情,发出江月长存、人生短暂的人生之叹。诗情、哲理,融合自然。 第二层次:由离人思妇的感

3、慨抒发因江天月色之美所引起的闺恨离情。,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开首这八句,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分段品读,善于烘托和铺垫。第一段由春江引出明月,渐次引出花林、芳甸。江伴月,月伴花,将“春江花月夜”组合成一个优美完整的画面,谱写了一首春的颂歌

4、,这首春的颂又反衬着青春的哀愁。这优美静谧的画卷也是作者纯净澄明空阔的内心世界的写照。,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祇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诗人面对春江明月,抒发了宇宙永恒、时空久远的感悟,从中寄寓着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慨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

5、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愚公移山,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诗人由江边青枫浦上远去的白云,想到扁舟离家的游子、明月楼头的思妇。 游子、思妇“相望不相闻“的情思哀愁是诗的精华、高潮部分。然而,它的形成与诗人层层铺垫、步步烘托有关。汇细流而成江海。读者的欣赏正好沿波讨源,渐入佳境,随步步烘托而达高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

6、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花落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

7、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暇思和感叹!,在结构上月经历了升起、高照、西斜、落下的过程。 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美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大开来,与人生真谛的追寻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幽,蕴藉。,意境清幽淡雅,诗情哀而不伤,评析,画意 诗情 哲理,1、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 2、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所咏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情,而赋予其永恒的普遍性。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

8、化为淡淡的哀愁。,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李泽厚: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品读示例-一词一物总关情,古人云:“女为悦己者容。“女子是为心爱之人而打扮的。此妆镜台在夫妇原来和美团聚时,是天天开镜梳妆打扮的,丈夫离去后,又一直闲置不用,而今月光又照在妆镜台上,何日夫妇团聚,使美人重开妆奁,重新梳妆呢?物景关情,妆镜台凝聚了过去相聚的欢乐;离别后的悲苦和对将来重逢的企盼,包蕴了一段浓浓的感情历程。,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作业,比较本诗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的意境。 望 月 怀 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遥怨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