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政府间财政关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0349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0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八章政府间财政关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十八章政府间财政关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十八章政府间财政关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十八章政府间财政关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十八章政府间财政关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八章政府间财政关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八章政府间财政关系.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十八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2,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概念,1.广义:确定国家各级政权之间以及国家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财力支配权限的根本制度。 2.狭义:即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指全部财政资金如何分配与各级政权之间的根本制度。,实质,国家各级政权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两种关系: 1.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2.“条条”与“块块”的关系,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国家各级政权之间,3,二、我国国家财政的管理级次,国家财政,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与国家政权级次相适应一级政权一级预算,国家财政体系主体,4,三、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构成,5,财 力 分 配 比 例,全部财政资金如何分配 于各

2、级政权之间,预算体制中最 基本的问题,分配原则是财权与事权 相统一,中央财政应占 据主导地位,财 政 收 支 范 围,将所有财政收支项目或内容 在不同层次之间加以划分,财力分配比例 具体化,覆盖面广泛、数额大、关系全局的项目归中央; 数额较小、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项目归地方。,6,收支联系方式,各级财政组织的收入与 安排的支出之间是否存在有 机联系(主要是地方财政),收支挂钩: 总额分成、 分税制、 定额补助等,收支脱节: 统收统支 体制等,分配办法适用期限,具体的财政体制类型和 分配办法有效期限的长短。,过于频繁, 不利于调动 地方理财积 极性,助长 短期行为, 如一年一变,相对稳定一 段时

3、间,有 利于地方统 筹安排和财 源培养。如 五年不变。,7,第二节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沿革(自学为主),第三节 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在维护中央统一领导的前 提下,各级预算相对独立、 相对稳定、具有法律规范性 的预算体制类型。,一、政权结构的层次性 决定了分级财政体制的必要性,多层政权结构,各级政权事 权的相对独立性,使分级预算 体制具有了必然性。,8,二、公共物品层次性决定了分级财政体制的必要性,根据受益范围,必须分级提供,1.如地方政府提供 全国公共品,不足; 2.如中央提供地方 公共品,福利损失。,S,D1,D2,P0,Q1,Q2,Q3,中央提供地方公共 品造成的福利损失。D1区 需

4、要Q1,却只能得到Q3; D2需要Q2,也必须得到Q3,9,三、财政职能的层次性决定 分级体制必要性,10,第四节 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 概念。分税制的四个要素: 分税: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 分权:各级政府有相对独立的征税权力 分征:国税地税两个征收系统 分管:各级财政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我国分税制的主要内容,11,一、分税制的基本内容,(一)事权与支出划分。明确政府职能范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界定明确,并能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对应于事权划分,各级政府的支出范围明确。 (二)收入划分。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三)

5、税收返还。以1993年地方净上划收入数额为基数,全额返还地方,以后按1:0.3递增率返还。 (四)原体制补助按既得利益原则处理。,12,二、分税制运行中一些调整,13,三、分税制的基本成效和存在的缺陷,(二)缺陷与不足,14,第五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财政资金在政府间无偿转移 不同于政府对企业、个人的转移支付,15,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一般性转移支付 一般转移支付指中央政府为均衡各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而实施的补助。又称为无条件补助。即对所拨出的资金不规定具体用途的转移支付方式服从公平原则。 专项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指中央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对地

6、方政府给予的特定用途的补助。又称有条件补助。即对所拨出的资金规定了使用方向或具体用途的转移支付方式服从效率原则。,16,一般性转移支付,M公共品,N公共品,O,M1,N1,M2,N2,地方财政提供两种公共品M和N。转移支付前的预算线为M1N1。上级拨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不规定资金用途。转移支付后地方财政预算线平移至M2N2。两种公共品的比例不发生变化。,17,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转移支付,M公共品,N公共品,O,M1,N1,N2,M1N1是原预算线。上级拨付的转移支付款项只能用于提供N公共品,从而使新的预算线为M1N2。因此,在M公共品提供数量不变时,N公共品可以提供更多的数量。,18,四、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完善,现行一般性转移支付 办法的基本内容(略),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转移支付数额的确定 不能全部规范地计算,传统的基数法大量存在,应积极推进地方 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应积极推进转移 支付的制度化建设,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