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部分货币供给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0597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9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八部分货币供给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十八部分货币供给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十八部分货币供给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十八部分货币供给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十八部分货币供给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八部分货币供给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八部分货币供给教学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八章 货币供给,本章学习重点: 一、现代信用货币供给 二、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三、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制造 四、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 五、我国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新闻:http:/ 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P345 货币供给,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量,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现金和存款货币)。 (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P345 内生变量(非政策性变量) 如价格、利率、汇率等 外生变量(政策性变量) 税率是最典型,还有基础货币等,(三)货币供给的特点,1、货币供给公式: Ms = B m Ms 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2、; m货币乘数 2、货币供给的过程及其特点: (1)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2)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 (3)银行系统供给货币要满足三个条件: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采用非现金结算。,二、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一)基础货币及其构成P347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高能货币):是指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总和。 (二)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 1、央行在国内购买国外资产(外汇等); 2、对政府债权(透支、贷款、购买债券); 3、对金融机构债权(购买金融债券、再贷款、再贴现等); 还有,通过公开市场

3、业务投放基础货币。,(三)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计划经济体制下:信贷计划和资金管理 市场经济体制下:三大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2)再贴现政策 (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用力最强) 请问:假设目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需要减少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如何运用三大工具来实现?,卖出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何谓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商业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而设置的准备金制度。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库存现金;另一部分是法定准备,即根据银行法,商业银行将其存款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比率转存中央银行的部分。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法定存款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

4、比例。,2008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表,三、 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一)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P349 重点概念: 存款货币指存入商业银行,可以使用支票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属于狭义货币范畴的现金货币。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主要制约因素:,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该比率,抑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或放款)能力。 2、提现率(又称现金漏损率) 3、超额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与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呈反方向变动

5、。 三个比率与商业银行存款扩张倍数呈反比关系。,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扩张过程示意表 (万元),(三)存款扩张的倍数:,KD/R K存款扩张倍数;D总存款; R原始存款。 或者: 存款扩张倍数(K)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准备金率),如上例:已知存款准备金率为10%,提现率为5%,超额准备金率为5%,计算存款扩张倍数。,解: K=500/100=5(倍) 或 1 (10%+5%+5%)= 5(倍),计算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准备金率),如上例:设原始存款1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5%,提现率为5%,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创造的存款

6、总额。,100 1 (10%+5%+5%) = 500(万元),请问:如何计算派生存款额?,四、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一)货币乘数及其公式推导: 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和存款准备金,公式:,Ms = B m,m= Ms /B =(C+D)/(C+R),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P354,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MS = B m m = = m=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B( 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 m(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通货-存款比率(C/D) 准备-存款比率(R/D),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各主体(居民、企业、金融机构、政府)行为,货币乘数与存款扩

7、张倍数的区别:,我国货币供给可控性的现实分析,基础货币 B,准备金,流通中现金,货币乘数m,准备存款比率R/D,通货存款比率 C/D,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中 央 银 行,决定,可控,发 行,可控,影响与调控,争论的实质: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问题 争论的政策意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 没有可控性 货币政策可能无效。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具有可控性 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五、我国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我国货币供给可控性的现实分析,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具有强大的控制力。 中央银行应该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调控责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8、在增强。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调控需要适时调整并不断提高调控能力。,1995-2002年M0计划指标与实际结果比较,1995-2002年M1计划指标与实际结果比较,1995-2002年M2计划指标与实际结果比较,小结:,1、相关概念:,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量,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基础货币 存款货币,原始存款 派生存款,货币乘数 存款扩张倍数,小结:,2、公式: (1)货币供给公式: Ms = B m (2)存款扩张倍数公式:KD/R 或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准备金率) (3)货币乘数公式:m = = m=,小结:,重点掌握: 1、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货币供给过程及其特点; 2、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创造及制约因素 3、货币供给量同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间的关系,货币乘数的主要决定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