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历史章节程教学几个问题2010年12月21日.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1434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1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新历史章节程教学几个问题2010年12月21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中新历史章节程教学几个问题2010年12月21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中新历史章节程教学几个问题2010年12月21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中新历史章节程教学几个问题2010年12月21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中新历史章节程教学几个问题2010年12月21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新历史章节程教学几个问题2010年12月21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新历史章节程教学几个问题2010年12月21日.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新历史课程 教学的几个问题 2010年12月21日,新历史课程是用专题 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的,所突出的是历史 的问题,以便师生围 绕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教学中老师们会感到的问题包括: 课程问题 知识结构生疏 时序观念削弱 内容跳跃性大 有些内容过偏 有些内容太深 有的知识重复 线索不甚清晰,教材问题 课文含量太多 知识跨度过大 史事叙述笼统 要点不够突出 有些内容缺失 前后衔接不足 版本差别明显,再看人民版教材,时间的跨度更是大: 课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从1919年到1949年,几乎是初中半本教材的浓缩 再如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课题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只有四大发明;

2、课题二中国的古代艺术,涉及书法史、绘 画史、音乐史、舞蹈史、戏剧史; 课题三中国古典文学,子目就有七个,堪 称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浓缩本。 专题八的课题二碰撞与冲突 课文中提到的人物有18个,作品有26件。,学生问题 知识基础薄弱 习史兴趣不高 理解能力较差 学习方法不强 认同上有困难,根据专题式教学内容的特点 高中历史教师在备课时 需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一、梳理核心要素 二、构建历史联系 三、归纳历史特点 四、深掘历史意义,一 梳理知识的要素 而不是依赖教材的叙述,每个具体的历史知识,都有其基 本的、核心的要素,是由这些要 素构成知识的。备课时不但不能 忽略了核心要素,而且要将核心 要素加

3、以梳理,以使其更为清晰。,如秦始皇,构成该历史人物的要素是: 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4. 统治残暴,滥用民力,刑法严苛。,如:经济特区 先说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然后 说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再说设 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开发区。 特区的特在哪里,开放什么? 这是核心的要素,是不可丢掉的。,经济特区这一知识的核心要素包括: 过程要素: 是怎么发展的,如何有步骤地逐渐展开 政策要素: 引进外资、设备和经营方式,在税收、 出口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格局要素: 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此外,经济特区与经济开发区的区别,

4、如:古代中国商业发展 核心要素包括四个方面: 商品经济 货币经济 城镇贸易 海外贸易,专题式的教学内容,过程要素的梳理尤为重 要,要将跳跃的、分散的核心内容串联起来。 如:罗马法的演进过程 起源阶段:习惯法演变为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发展阶段: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 完成阶段:形成民法大全 此外,背景要素的梳理亦很重要。,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将梳 理后的知识核心要素及发展 线索,以学案或阅读材料的 方式引发给学生,供学生预 习,这样在课上将主要精力 用于对重点内容的讲解,又 可作为学生的复习巩固材料。,二 构建历史的联系 而不是孤立、分散地看待历史,从认识历史的角度讲,只有将 相关史事联系在一起进

5、行考察, 才能搞清楚历史的真实面貌。 从学习历史的角度讲,只有将 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 才能建构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再如:隋唐时期 社会阶层发生变迁,出现新兴官僚阶层。 出现人口向城市流动,大都市人口增加。 文化中心向大都市转移。 等级观念发生变化,门阀世族地位下降。 婚姻观念发生变化,尤其是择婿标准。 诗歌的繁荣,传奇的兴起。 园林游赏活动的出现。 这些都与科举制有着关系。科举制 的推行不仅涉及到教育、选官等方 面,而且引起了多方面的社会变化。,新历史课程的教学要加强 模块之间 专题之间 课题之间 的联系与沟通 包括:史事的联系 认识的联系,如必修二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不仅与古代

6、的农业、手工业和 商业经济的特点有关,也与必 修一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 点有关,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如:必修三与必修一、二的联系, 即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 如:元曲、明清小说的兴盛 市民阶层与大众文学的关系 就与必修二的有关内容相关,如必修三的内容可联系: 汉代儒学必修一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明清儒学必修一中明清专制主义的加强 必修二中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近代思想必修一的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 邓小平理论必修二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必修一中的雅典民 主政治,三 归纳历史的特点 而不是停留在表面认识上,尤其是新高中历史模块,内容涉及

7、多个领域的历史发展,认识历史发展的特征至关重要。,在课标中也多次提到特点的认识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如必修一的内容是: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变革、政治发展、政治局势。目的是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发展进程,探讨政治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必修一

8、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的特点,探讨其在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必修一第1专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央集 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发展 核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 其影响,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基本制度:宗法制、分封制、世卿世禄制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血缘关系、宗族统治、等级秩序 “亲贵合一” “家国同构”,用族权来维护王权,实行奴隶主贵族统治,由于政治权力相对分散在各级奴隶主贵族手中,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地位,“国事”即是“家事”,天子的身份只是“共主”,对诸侯及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王权尚不高度集中。中国古代“王权”的真正建立

9、,始于战国时期的改革,最终在秦朝统一后实现。,秦以后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基 本 特 征 国家的一切政治权力,如行政 权、司法权、立法权、军权、 财政权、监察权、选官权等, 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最后集 中在皇帝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奴隶主贵族政治的不同特点 1. 形成最高的、唯一的、绝对的政治权力皇权。 2. 皇帝通过各级官僚机构和官员来行使政治权力。 各级机构和官员对皇帝负责。 3. 贵族基本上排除在核心权力之外。若要有权力, 则要加入官僚机构中;只有当官,才有权力。 4. 只有皇帝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以维护政权的稳定。 而所有官僚是任命的,不是世袭的,可以随时调 换和罢免。 5.

10、官僚的选拔原则上归皇帝,而由官僚机构来执行。 选官的原则是凭才能德行,而不是血统家世。,再如,必修一第7专题: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内容:英、美、法、德四国的政体 形式: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核心:四国法律所规定的权力结构,特点:法律的保障 议会的权力 政府的作用 权力的均衡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明晰权利以制衡权力, 限制最高统治者滥用行政权力,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特点 1. 在发展背景上,绘画的演变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的绘画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明显反映出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特征。 2. 从画家的角度看,魏晋以后士人成为画家的主体,画家的文化素养影响了绘

11、画的品味。文人画的成就颇为突出。 3. 在绘画的风格上,中国绘画不求模仿,但求神韵、意境、灵动,重视和谐,并讲究与诗、书法的结合,笔墨与色彩的结合。同时,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吸收了印度、波斯等美术风格。 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向商品发展。宋代以后,绘画作品成为商品。,19世纪初文学艺术浪漫主义的特征 1.在观念上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挖掘人的情感世界,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2.在创作风格上,冲破古典主义文学讲求形式主义的束缚,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在创作的手法上,通过丰富绚丽的,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四 深掘历史的意义

12、 而不是仅仅知晓过去的事情,认识历史的意义,是专题式 编排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 探究式教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在高中课标的内容标准中写到 影响:14处;意义:15处 作用:10处;地位:3处 可见这是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在分析历史事物的影响和 意义时,需要打开视野, 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尤 其是要将其放在历史发展 的长河中加以考察和评判。,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 1. 政治上,由于其统治力量是强大的,故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国力的增强。 2. 经济上,由于国家干预管理经济,故有利于全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 3. 文化上,国家在意识形态、文化教育上发挥巨大作用,有助于

13、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 4. 管理上,有相当严密和完备的制度、机构和规章,运作得当则有相当高的行政效率。,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 1. 基本上是人治,人在位则有权,甚至 是权大于法,极易滋生腐败。 2. 缺乏监督机制和自我调节机制,易造 成管理上的僵化,加剧行政问题。 3. 机构庞大而重叠,职责不分,人员冗 滥,使得办事效率低,易出现推委搪塞或走 形式的状况。 4. 国家干预经济和文化,对经济、文化 的自由发展有压制的作用。,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中的官营手工业的作用 积极作用: 1. 是封建国家整个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在财政、军事、公共事务等方面对政权有着

14、稳固作用。 2. 规模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集中了优秀的技术,对手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产品和技术的外传,可交流到各地,对民间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消极作用: 1. 垄断某些产品的生产,对某些产品强制收购,限制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压制了小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2. 控制了手工业生产与商品经济、市场的联系,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不利。 3. 大量役使人力为统治者的消费进行生产,对社会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很大浪费。 4. 管理效率低下,生产费用大,生产者积极性不高,技术不易革新。,又如: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材中提到了: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密切了国际交流;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

15、响;改变了世界格局等。 需要强调的是: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演进到工业文明的转折点,是工业化的开端,不仅使生产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使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先导。 工业革命使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近代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将此前处于世界市场之外的国家和民族统统卷入世界贸易的旋窝。 在人类历史发展上,19世纪历史的三大潮流,即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都是受到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如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1.政治上有助于加强大一统和君主集权政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由贵族、功臣把持的局面,使知识分子得以参政,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 2.儒家学说被定为一尊

16、,既成为国家政治的正统思想,又成为学术思想的主流,对此后两千多年中国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影响至深。 3.太学的创立,不仅使国家有了培养人才的学校,亦带动了民间的办学,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4.尊儒结束了各种学说争鸣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有扼制的作用,不利于学术思想的繁荣。 5.知识分子在整体上偏重钻研儒家经书,忽视对科学、技艺的探索,学术思想之路难以拓开发展。,如宋明理学的影响 1.理学一改前代学术思想研究的墨守成规,从个人的身心修养来体现儒家学说的义理,丰富了儒学的学术内容和文化底蕴,使儒家思想重新占据正统的地位。 2.朱熹的学说在元朝以后成为儒学正宗,所编四书集注,更成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标准,影响深远。 3.理学提倡个人修养,讲求纲常伦理,提倡忠孝节义,扭转了唐末五代以来混乱的社会风气,推进了重视道德的社会新风尚,对国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4.理学过分强调内心修养,导致很多士人空谈心性,回避实务。而提倡的纲常伦理对社会发展也有着严重的束缚,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更抑制了人们追求自由的向往,成为禁锢思想的枷锁。,需要指出的是: 对联系的构建、对特点的归纳、 对意义的发掘,这些正是对历 史的探究,因此在教学方式上 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由此来 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使学 生能够生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谢 谢 各 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