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究学习理论与实践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3178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5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研究学习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中研究学习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中研究学习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中研究学习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中研究学习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研究学习理论与实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研究学习理论与实践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高中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陈 树 杰 教授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委员会 理事长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 主任 课题承担人 电话:010-68903803 E-mail-,2,汇 报 思 路,当今世界,挑战和机遇并存。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名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赢得教育就赢得未来。 教育观念落后,内容方法陈旧,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精神不强,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然而,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推进教育要尊重教育规律 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2、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指导 研究性学习宏观开发策略,3,一、教育要尊重教育规律,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适应教育工作的不同方面或层次,其规律呈现某种复杂性。 从以下三方面关注教育的规律: 目标确定:符合社会规律 策略制定:符合认知规律 具体实施: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教育要符合社会规律,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社会现象,其发展要受社会规律制约,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律规 无论作为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教育必须为国家政治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服务,这一服务都是通过“人”的培养实现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本质与核心问题。 跳出教育看教育.用广阔的视野和高赡远瞩的智慧,确定人的培养规格和标准。

3、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条件下,提高综合国力,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客观上提出了对人才的要求。 呼唤符合社会需要,能够引领社会潮流和发展方的创造型人才。,5,培养人才服务政治经济,为完成自己的教任,教育者应关注当今社会的发展,时刻关心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从国内看,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服务,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国际看,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要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引领潮流发展,培养创造型人才 根本上讲,引导学生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双向平衡协调发展,构建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方向和目标的发展观,6,教育要符合认知规律,教育和学习,归根结底是认

4、知问题。学习有途径,认知有规律,教学有优法。遵循认知规律,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才有可能做好教育教育教学工作。 两种基本学习方式 知识学习学习的“二元”性 新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发展,7,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就是继承,“习” 则是实践。“学而时习”是孔子对人们学习方式的精妙概括,集中的反映了他“学做结合”的教育思想。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形式或途径: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育方式”来实现;后者则主要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实践和发现”的方式来实现。 “学”与“习”

5、,是人们认知过程中两种基习方式。两种学习方式,反映了两种认知途径。它们的内容不同,特点各异,教育功能也不一样。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任何基本学习方式了。,8,两种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人们通过继承性学习,了解前人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掌握人类既有的人文和科学的系统知识。没有继承,教育将是无源之水; 人们又要通过探索、发现等实践性学习,掌握相关技能、方法等经验性和程序性知识,教育若没有实践学习将会成为无本之木。 两种学习方式,反映了两种认知途径。其内容不同,特点各异,教育功能也不一样。,9,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价值,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接受式学习内容以定论形式呈现, 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

6、知识的接受者。 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学习机制和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都有存在价值。人们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可以选择,可以变革,唯独不能不做具体分析就随意转化.任何时候,都不能形式主义地追求学习方式的单一性。,10,知识学习的“二元”性,知识形成和知识学习,是两个相互关联又互相区别的不同的概念。 知识形成说的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主张行先后知,强调知识始于实践的“一元论”,是唯物论的基本原则;知识学习,即知识和经验的习得,人们除了通过实践获取知识,还可以从书本或其它渠道得到知识。知识学习作为人们的认知过程,本

7、质上是“二元论”。 人们认识事物,学习知识时,不必事事都要从头做起,件件重复先行后知的过程。否则,天下那么多的知识又怎么学得过来呢?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又从何谈起呢?,11,“认知双螺旋” 构想,人们的认知内容及其过程包括“知”和“行”两部分:所谓“知”,即指知识或理论,属于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主要以接受式学习获得;所谓“行”,则是指实践经验,是人们从切身的经历中获得的感悟或认识,主要从实践学习中积累。 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经验的积累,二者都会呈螺旋状发展,两条螺旋紧密结合,互为支撑,便构成了人们认知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其形象恰如人类基因的双螺旋一般,我们将其称为“认知形成和发展的双螺旋结构”,

8、简称“认知双螺旋”,12,“认知双螺旋” 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原则,认知双螺旋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从事务内部关系研究事物的发展,在考察人们认知形成和发展过程时,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视作贯穿认知过程的一对基本矛盾,是人们认知行为所以发生的内因。认知过程中二者同生共长,相互作用,即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人们认知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过程中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这一对矛盾演绎变化的“轨迹”,也即是我们所谓的认知双螺旋。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又和它周围的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着。认知双螺旋,即是人们在生产、生活或科学实验过程中,与周围事物不断发生交往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认知双螺旋本身记录的就是人们对

9、周围事物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水平。 认知双螺旋始终坚持从认知过程内部及其与外部的联系,考察人的认知过程,自然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3,由两类课程 共同形成的课程体系,学科必修课 学科课程 学科选修课 课程体系 活动必修课 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 课) 活动选修课 (各种课外活动) 两类课程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不同,共同肩负着教育儿童,实现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任务,14,新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发展,两类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各不相同。两类课程协同实施,有助于实现儿童认知过程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实现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提高。 设置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单一

10、的课程结构,而且是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变革。 主体和客体的结合称为认知结构,从小建立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教育成败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与自然和社会等客观事物主动结合的机会,优化了教育环境, 必将有利于形成他们合谐.健康.积极.善纳的素质结构。 。,首都师范大学,15,任何教育,只有使受教育者接受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只有受教育者的主动和乐学,才可能实现高效的教育。 教育儿童必须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发展儿童,首先要研究儿童的生活,要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意愿.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此就要灵活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深入研究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

11、具体的教育规律,将教育过程建立在扎扎实实地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教育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16,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研究性学习是施于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的核心内容,在高中实施和开发研究性学习,坚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要从高中学生和高中教学的特点,准确地把握课程的性质、要求,充分实现课程的教育价值 研究性学习及其课程地位 坚持课程的独立性 充分体现课程的校本特色 研究性学习的理想和追求,17,研究性学习的界定,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

12、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18,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地位,高中新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 、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八大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的设置,反映了人们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对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把研究过程纳入中小学教学领域,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主动研究,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是知识教学的深刻革命。,19,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安排,按国家高中课程方案要求,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与学时要求,作如下安排,20,坚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独立性,综合实践活动或研究性学习不是任何学科的附庸,不是特定

13、学科的补充或延伸,也不是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课外活动,而是基于全体学生,具有特定教育功能和价值的独立的必修课程. 在高中实施和开发研究性学习,坚持课程的独立性,要努力防止将其异化为某一特定学科服务的学科活动,也要防止将其降低为某种一般化的课外活动.,21,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性学习通常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进行.要引导学生变被动的继承性学习为主动的实践性学习.在现实生活中选择问题,身体力行进行实践性研究,在持续的研究过程中发展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获得科学结论必须尊循的一般方法.学会分享.尊重合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

14、系的整体认识.深刻感受和体验.,22,充分体现课程的校本特点,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学段,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识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自主意识,组织能力和思维水平也具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此条件下,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又调整为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为课程的校本开发,彰显课程的校本特色创造了条件. 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要努力实现学生独具特色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独具特色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23,坚持研究性学习的理想追求,课程改革说到底是文化的革命.文化的核心问题即是价值观.在学校实施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归根到底是破除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和陈旧的育人

15、模式,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立信仰科学又崇尚人文的文化氛围 科学需要证据 科学是逻辑和想象力的混合 科学能够解释和预测 努力识别并避免偏见 挑战已有结论是科学发展常规,24,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指导,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一般均采取类似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使用专题研究的形式,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的办法进行.其过程,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实施研究性学习要关注三个环节,25,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 收集证据 提炼解釋 作出评价 分享交流 研究性学习的每一具体过程,都可以分别不同的情况,对学生实施不同性

16、质或程度的教育和训练,一般讲,只有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才能真正实施彻底的研究性学习,26,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流程,27,学生活动,确定问题,收集证据,提练解释,做出评价,交流分享,教师活动,方法指导,创设情境,交流促进,引导拓展,思路点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导之以方向,辅之以方法是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时的基本任务,28,实施研究性学习要关注三个环节,高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通常是一个长周期持续的研究过程,为保证研究的有效性,要特别关注和把握好三个环节 选题和开题 中期检查 结题工作,29,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实施研究性学习,一般讲,凡学生有兴趣,且力所能及的问题,都可以作为课题予以研究。

17、但是,以现实操作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而言,课题的选择,却常常发生问题。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更重要,也更困难。怎样才能发现研究的问题呢? 策略一、理性怀疑 策略二、主动问难 策略三、变换角度 策略四、类比移植 作为研究者要培养勤于思索的习惯,不断提高提出新思想,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30,策略一 理性怀疑,学成于思起于疑.科学的进步大多以怀疑为开端,扬弃原有的理论才能有所进步. 怀疑鼓励人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发现知识.没有怀疑,没有批判思维,就不可能产生重大的理论创新.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无疑也应该大力提倡和培置理性的怀疑精神 红粉虫能够靠塑料为生吗? 虫蛀的萝卜能够丰产吗?,31,策略二 主动问难,

18、直面自然、社会和学习中发现的各种现象或问题,从对现象或问题本身的观察、调查和思考中提出研究的课题. 对现象中反复出现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现象中崭露头角的新生事物进行追踪,对司空见惯的现象探寻其内在规律这是研究性学习最常用到的选题策略 黄土坎对鸭梨生产环境调查 密云水库水质调查 洗涤用品对生物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32,策略三 转换角度,思维活动中最困难的是重新编排整理一组熟悉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待它,并且摆脱当时流行的理论 - 巴特非尔德 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认识原有的研究对象摆脱既有的思维定势或已有的知识影响,另辟蹊径,对事物作全方位、多侧面、多层次关注,形成对研究对象

19、的新认识 野菜种植的实验研究 做防病灭蚊的志愿者 番茄的无土栽培,33,策略四 类比移植,通过对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得到启发,寻找”工具”,借鉴其它学科的思维工具或研究方法,发现和研究本学科中的问题 建设节约型学校 关注生态农业,34,适切的选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先决条件. 选择课题是按一定的标准或条件,对可供挑选的课题进行评价,比较并作出抉择的过程 可供选择课题的本身的价值(理论价值、实用价值) 研究人员自身的条件(研究实力、研究兴趣) 为研究可能提供的客观条件(时间、经费、设备、信息) 选题抉择不仅要分析三个方面各自状态,还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整合情况。特别应注意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

20、从问题到选题选题的策略,35,开题论证的基本要求,课题名称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研究将有哪些突破 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 课题论证是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论证目的在于避免研究的盲目性,36,研究课题中期检查,对于初涉研究性学习的中学生,对持续性的研究过程和相关要求尚不熟悉,长周期的活动又常会使他们感到倦意而消减研究的热情,为确保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对各项研究课题进行期中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反思以往研究进程,计划是否落实,方法是否得当;收集资料方法是否科学,内容是否完整;工作中是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

21、管;对以往不适合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必要的修订或调整.,37,做好研究性学习结题工作,完整的结题应包括撰写结题报告或研究论文;评价研究成果和进行交流分享,其核心问题是研究报告(论文)的撰写. 提倡组自为战;人自成文;资源共享;文责自负. 提倡见前人所见,思前人所未思,发前人所未发. 提倡不断修正和完善已有的结论,实现科学和人文的整合,通过交流分享达到共同提高,38,四、研究性学习宏观开发策略,在高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研究性学习,与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践证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多种途径实施和开发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 研究性学习与学校

22、德育整合 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 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整合 研究性学习与学生课外活动整合,39,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新课程倡导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优势互补的课程体系,目的在于获得两类课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育功能.在实践中,将学科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整体上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有效地优化教育过程. 现实中将学科中一些与生活紧密联系,具有研究价值,但在学科教学中却难以深入研究的内容剥离出来,拓展和延伸到专门设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予以实施,可以充分发挥两类课程的交互作用.,40,研究性学习和学校德育整合,学校教育要以德育为首.研究性学习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需要用”科学

23、”和”人文”相结合的”二元论”观点,挖掘研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要努力在学校实现研究性学习和德育的有机结合,既可以结合研究性学习过程对学生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又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德育活动,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德育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二者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标的落实.,41,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整合,信息技术既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又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手段,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无疑应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研究性学习整合起来,在研究性学习时,应该引导学生把根扎在实践的”源”上.当前多媒体网络环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又提供了方便

24、快捷的检索工具,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利用网络收集和外理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信息技术本身以及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以及防护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42,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整合,研究性学习属于国家课程,课程具体实施的权利交给了各地学校,因此在学校进行课程开发时可以与校本课程做通盘考虑,将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整合起来进行开发和实施 一般讲,研究性学习具有明显的生成性,而校本课程则相对比较固定.在具体操作时,既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实现校本课程的内容,也可以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逐步完善,将开发比较成功的研究性学习的项目,逐渐转化为校本课程相对固定下来.,43,研究性学习和学生课外活动整合,学生课外活动包括科技活动;艺术活动和各种竞技类活动,大多都是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采用”做中学” 或”干中学”的办法实施的,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基本一致,故而可以将它们与研究性学习整合起来通盘考虑. 实施和操作时,既可以针对学生的课外活动的内容或项目选题,以便充分利用各种校内外课程资源,不断提升研究性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又可以推荐学生研究性学习中涌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评比活动,为学生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44,谢 谢 ! 2012/7/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