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意识及其执行策略.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4359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2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课程意识及其执行策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课程意识及其执行策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课程意识及其执行策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课程意识及其执行策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课程意识及其执行策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程意识及其执行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课程意识及其执行策略.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课程意识 及其执行策略,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敬邻 2014年7月12日,一、语文课程与语文课程标准,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叶圣陶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一、语文课程与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 现代汉语词典 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学内容。 钟启泉 课程是(教学科目)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教学进程的总和。 周庆元,二、

2、语文教科书的“主题组元”与“文体组元”,第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与知识能力相并列的内容。 第三,游离课文的语言形式而讨论文化内涵,是喧宾夺主,也是阻碍课改发展的错误做法。 第四,课文的思想内容必须从课文的字里行间里读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二、语文教科书的“主题组元”与“文体组元”,三、人教版高中语文与课程意识,1“守正出新”,在继承的基础上编写新教材,适合学生学习。,2用语文多方面的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化的教学系统。,3教材编写从“过程与方法”上体现课程意识。,三、人教版高中语文与课程意识,四、高中语文课程意识的执行策略,(一)

3、分解:抓住重点,顾及全体,(二)重构:灵活机变,追求“通畅”,(三)还原:激活文字,强化活动,(四)钩连:流动互补,触类旁通,(五)内化:注重实践,读写一体,(一)分解:抓住重点,顾及全体,沁园春长沙重在讲词境与胸襟, 雨巷侧重通过诵读感受诗人情感, 再别康桥侧重通过诵读真正读懂诗歌的意境, 大堰河我的保姆侧重诗歌句式之于情感传达的作用。,(二)重构:灵活机变,追求“通畅”,诗歌三个专题: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散文三个专题: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重组,单元内重组,跨单元重组,相同母题背景的重组,相近能力要求的重组,

4、相关知识体系的重组,一是对与专题主题不契合的个别文本进行替换。,(二)重构:灵活机变,追求“通畅”,二是对不太合理的专题进行整体重构。,三是打破原有专题甚至是教材的限制,依一定的标准选择相关篇目重构专题。,(二)重构:灵活机变,追求“通畅”,重构依据,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知识,这个过程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前言:文学作品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教材在一些章节中列举一些作品,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只能从这一章节所提供的角度进行欣赏。在具体的阅读和理解运用中,完全可以引入另外一些角度,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5、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致同学们 :这套教科书只是提供了一些资源,几个平台,大家完全不必受此局限。,(二)重构:灵活机变,追求“通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一课多案” 杜甫登高的教学重构: 创意一,以杜甫登高为主的诗歌联读。 创意二,登高与王维山居秋暝比读。,相似的文题比读,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三)还原:激活文字,强化活动,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

6、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大凡读书多在讽诵中见义理所谓清庙之瑟,一唱而三叹,一人唱之三人和之方有意思。又如今清曲,若只读过也无意思,须是歌起来方见好处。因说读书须是有自得处。 朱熹朱子语类,(四)钩连:流动互补,触类旁通,一是选修课各模块之间的钩连。,庖丁解牛,先秦诸子选读之庄子选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选读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儒道互补,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西门豹治邺大铁椎传,(四)钩连:流动互补,触类旁通,二是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钩连。,中国小说欣赏之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杨修之死

7、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智取生辰纲 林黛玉进贾府,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 项羽之死,鸿门宴,语言文字应用,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语与流行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四)钩连:流动互补,触类旁通,三是选修课与其他非教材相关内容的钩连。,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青玉案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江城子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武陵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 王实甫西厢记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五)内化:注重实践,读写一体,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

8、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叶圣陶,(五)内化:注重实践,读写一体,清代阮元将整个阅读分作四个步骤:,即读经书,一有所见,即写之书眉,以免他日涂改。 若所读书都是干干净净,绝无一字,可知是不用心也。 王筠教童子法,句读,校评,抄录,著述,(五)内化:注重实践,读写一体,一是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挖掘阅读材料中的典型事例,为写作积累素材。,二是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养成写作思维习惯。,首先是语言的模仿意识。 其次是文章思路结构的模仿意识。 其三是优秀文章的审题立意模仿意识。,三是阅读中贯穿写作的课程意识可以体现为方方面面。,谢谢!,真诚地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