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2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4639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2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江苏省2012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江苏省2012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江苏省2012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江苏省2012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2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2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2012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复习,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测试要求】 1、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 2、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1、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春秋与战国),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2、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1)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P5-6页),目的: 内容: 对象: 权力: 义务: 特点: 作用:

2、缺陷:,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土地和人民,(2)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P6页),含义: 目的: 内容: 最大的(核心内容): 作用: 与分封制的关系:,嫡长子继承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例:按宗法制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 诸侯国-诸侯嫡长子 卿大夫-卿大夫嫡长子 A. B. C. D.,A,【例1】坐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皇帝制度 D王位世袭制 【例2】

3、2007年12月,蒋方智怡计划将蒋介石和蒋经国移灵浙江奉化安葬,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国有句古语:叶落归根,认祖归宗。蒋方智怡这种文化情节源于中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王位世袭制 【例3】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B,B,B,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4、【测试要求】 1、了解秦的统一; 2、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三公; 3、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4、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1、秦朝的统一,(1)条件: (2)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定都咸阳。 (3)性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4)统一意义: 学案P3,1(2009年学业水平测试1)在历史学习中,图表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右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 是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完成统一 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咸阳 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的攻击策略 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 A B C D,D,2、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

5、的三公,(1)“始皇帝”的来历(P9页),由来: 特征:,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核心),(2)了解秦朝的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P9-10) 【要求】这是秦朝的什么制度?各人的职责是什么?相互什么关系? 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后世习称“三公”: 三公: A、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丞相之下还有诸卿,掌管着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B、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 ,下达皇帝诏令 ,并负责监察百官 ; C、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虚设) 关系: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的手中。 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

6、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3、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P10-11) 【要求】这是秦朝的什么制度?各级官员是怎么产生的?名称叫什么?有何职责?这个制度对秦有何作用?与西周时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郡县制是秦朝的地方官制 (1)目的:秦始皇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推行郡县制。 (2)概况:秦朝的郡县制中,郡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县隶属于郡,县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特点:该制度与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4)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该制度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形成过

7、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 (2010年学业水平测试1)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C,3 (2011年学业水平测试2)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A,4、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1)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8、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统治。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例】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了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D,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测试要求】 1、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2、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3、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4、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5、理解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秦朝统一中

9、国,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代之以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灭秦战争中,各种军事力量崛起,楚霸王项羽因势重新分封诸侯。楚汉战争,刘邦为笼络将领以击败项羽,也分封了韩信、英布、彭越等七个诸侯王。西汉建国后,汉高祖刘邦一面采取各种办法剪除异姓王,把七个诸侯王中的六个给灭了,但同时又新封了燕、代、赵、齐、梁、楚、淮阳、淮南、关等同姓诸侯王,出现了中央皇权下的郡、国并行制。 汉初郡国并行制最大的弊病就是诸侯国的独立系统不可避免地要与中央皇权产生矛盾,并对皇权和国家统一构成威胁。,1、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P12),2、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P14 ) 【要求】哪三省?哪六部?各自的职责是什么?如何运行的?相互之

10、间是什么关系?对当时、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1)内容: 三省: 、 、 , 职责: 、 、 。 尚书省之下设六部: 、 、 、 、 、 部。 运行:_ (2)作用: 三省长官都是_,相权_。三省相互_ ,削弱了_权,保证了_。 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_,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中书 门下 尚书,决策 审议 执行,吏 户 礼 兵 刑 工,宰相,分散,牵制和监督,相,皇权的独尊,重大创造,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例】假如唐朝政府要在淮河一带修建某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规定,实施这项工程的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刑部 D.

11、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A,3、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1)目的:加强君权,削弱相权。 (2)措施: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3)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4、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P13) 【要求】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在哪些地方实行?对当时、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1)目的: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 (2)内容: 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 、 、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立 。 (3)特点: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区,但受中央直接控制。 (4)影响

12、: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 ,巩固了 ; 它是中国古代 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 的开端。,河北、山西、山东,路 府,宣慰司,中央集权,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地方行政制度,省制,【例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例2】你认为我国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制度发端于我国古代的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行中书省,D,D,5、理解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P14-15) 【要求】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实行什么样的选官制度?各有什么影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孝、廉(才德),依靠门第,不注重才能,科举制(科

13、举考试),才 能,科举制作用 (1)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2)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 (3)为以后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例1】表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的标志是 A察举制度的实行 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C科举制度的创立 D八股取士制度的创立 【例2】(2009年学业水平测试3)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

14、吏幕僚 【例3】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C,A,A,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测试要求】 1、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2、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 3、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P16-17) 【要求1】丞相制度最早建立于何时?最终结束于何时?为什么要废除?有什么影响?废除后丞相的职责由谁来担当?,(1)废丞相: 目

15、的:加强君主专制 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例】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的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A废除了丞相制度 B设置了军机处 C扩大了六部权限 D推行了行省制,A,(2)设内阁 背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丛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 过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时内阁正式形成。 【注意】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被采用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披红。故内阁对皇

16、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1、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P16-17) 【要求2】内阁制度是在什么时候逐步建立的?能代替丞相职责吗?说明了什么问题?,2、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P18) 【要求】军机处是清朝哪一代君主设立的?最初设立的用意是什么?职能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目的:清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2)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无决策权 (3)特点: 无决策权; 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小(简速密); 政治决策具有的封闭性。 (4)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

17、权,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例】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有 皇帝的谕旨可以迅速传达到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军机大臣掌握了国家最高决策权 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A. B C. D. ,C,3、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要求】从积极、消极影响两个角度来归纳。 (1)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2)弊:皇帝个人独断,难免决策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必然导致官场腐败,行政效能低下。地方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导致中国社会保守停滞,拉大东西方差距,为近代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埋下祸根。 (皇帝个人独断,官场腐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