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7730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 五 部 分,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必修2(经济史),厦门外国语学校历史组 阿贵(),(1)萌芽、产生(14、15世纪) (2)初步发展(16、17世纪,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重商主义) (3)迅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4)高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5)严重破坏(“一战”期间) (6)繁荣发展(“一战”后) (7)大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8)创新体制与调整(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尝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史角度看,经济政策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历程:“15

2、-17世纪的重商主义17-20世纪初期的自由主义(包含自由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从单纯靠市场“看不见的手”到借助政府“看得见的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自我调节的过程。“二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不管是支持政府管制或反对政府管制,分歧已不是政府是否应当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而是干预的程度多少的问题。,专题导读,【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

3、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经济危机的爆发,1929-1933年,什么是经济危机?为什么1929-1933年会爆发资本主义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名词解释】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生产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

4、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过剩,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A.20世纪20年代各国的稳定发展 B.资产阶级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 C.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 D.生产相对过剩,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俄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实力得到大大提升的他们亦纷纷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掠夺殖民地,并引发了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德国为首的后起之秀挑起)。 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1918)最终以德国所在的同盟国失败告终。1

5、918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危机爆发背景材料,在“一战”结束后这段“相对稳定”时期内,资本主义世界的稳定和繁荣刺激了资本家的贪欲,使他们不顾市场的实际情况而一再扩大生产,其结果是市场销售量的增长经常赶不上生产扩大的速度。为了刺激消费,生产厂商采取了赊销和分期付款的手段,这些措施虽然可以暂时扩大眼前的消费量,但实际是预先使用了未来的消费能力。 20年代开展的采用新技术和生产合理化运动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减少了对劳动力的要求。1920-1929年美国

6、完全失业的人数每年都平均在220万人左右,失业率为10%,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工业高涨、经济繁荣的时期失业人数反而上升的现象。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已经不可避免。,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的结果,加剧这一矛盾的因素有( ) 国民收入分配不均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 股票投机活动猖獗 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倒闭 A. B. C. D.,1.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3)直接原因-股市投机活动猖獗(掩盖了矛盾) 4)政策原因-各国经济上奉行自由放任政策,1929-1933年,一、经

7、济危机的爆发,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提出了这一经济思想。认为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具有自动调节、平衡市场商品总供需的功能。因此,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张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在1929年10月以前,华尔街股市出现了持续7年左右的繁荣,所有股票价格都节节上升。到10月24日出现了空前的抛售风潮,一天内有近1300万股股票易手,因这天是星期四,“黑色星期四”由此得名;到10月29日,股市崩溃达到极点,有1638万股股票易手,再跌22%,损失比协约国所欠美国的战债还

8、要大5倍,因这天是星期二,故也有人用“黑色星期二”来指这次事件。,黑色星期四,经济危机爆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民众,银行,市场,股市,企业,大量投资,刺激生产,大量贷款,扩大供应,消费降低,利润降低,无力偿还,股票贬值,财富缩水,挤兑存款,倒闭,破产,崩溃,失业,崩盘,【探究】18世纪晚期,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为各国资产阶级所推崇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却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出现两种不同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其一,18世纪晚期工业革命开展,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倡自由贸易、自由竞争,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束缚,提供了广阔的贸易市场; 其二,20世纪20年

9、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垄断产生。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刺激了资本家进行盲目的和无限制的生产,导致无序竞争,使得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突出。,1929-1933年,一、经济危机的爆发,1.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2.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1)持续时间长(1929-1933年); 2)波及范围广(领域多地域广); 3)破坏性极大(政治经济等全面出现危机)。,【练习巩固】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经济

10、危机导致大批工业部门生产停滞,工人大量失业, 左上图-兜售轿车(只要现金) 左下图-等待救济的失业人口 右下图-触目惊心的失业率,图片说明,1929-1933年,一、经济危机的爆发,1.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2.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3.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破坏社会生产力,浪费社会资源;(减速、浪费) 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国内、国际) 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着严重危机。(崩溃的边缘), “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 A.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

11、商品竞争 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 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 D.客观上调节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二、美国罗斯福新政,20世纪30年代,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美国经济遭遇空前严重的打击;胡佛政府的无为, 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1)美国出现金融货币和信用危机 2)工农业生产的巨大

12、损失和倒退 3)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急剧下降 4)贫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面对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坚信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行调节功能,坚持“美国的基本企业,是立足于健全与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 前期(1932年以前),对内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呼吁劳资双方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对外他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这些“放任”措施都加剧了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后期(1932年以后),胡佛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成立金融复兴公司,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支出。无奈,这些措施对

13、缓解经济危机是杯水车薪。,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I pledge you, I pledge myself to a new deal for the American people.” Franklin D. Roosevelt,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提到:“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这主要说明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府经济职能,加强国家

14、对经济的干预,二、美国罗斯福新政,20世纪30年代,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2)第二阶段:19351939年,着重改革与立法 ( 实施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RELIEF RECOVERY REFORM,【高考真题】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其指导思想与凯恩斯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凯恩斯主义的内容之一是通过通货膨胀刺激需求,以促进经济发展。据当时美国的经济状况,罗斯福新政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失业救济,缓和社会矛盾 B.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C.整顿银行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15、 D.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二、美国罗斯福新政,20世纪30年代,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整顿银行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2)恢复农业生产,恢复工业发展 (3)实施社会救济,大兴公共工程 (4)保护劳工权利,实施社会保障,探究: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材料一 “报纸上连篇累牍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杆”。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材料二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下来的”。 材料三 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也感慨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二、美国罗斯福新政,20世纪30年代,1.

16、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3.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1)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最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自我完善,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长远影响,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时代。,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经济出现战时繁荣。美

17、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39年的910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136亿美元。1943年,美国失业现象基本消失。,彻底摆脱经济危机,二、美国罗斯福新政,20世纪30年代,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3.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1)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国家直接、全面干预经济; 关注民生,协调发展 (3)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对美国;对世界, 新的理论 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新的特点 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新的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第

18、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与借鉴 新的起点 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新起点。,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以下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B.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 C.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 D.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与提高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从胡佛的自由放任变为罗斯福的国家干预。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互相渗透 C.资本主义国家职

19、能扩大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趋向缓和,三、资本主义新变化,“二战”结束后,为尽快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在新政中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经济,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危机结束以后,美国是否立即结束了政府的干预?其经济政策有何变化?,继承,发展,调整,材料一 (德国)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的、严密的控制。这种控制主要表现在国家操纵了货币金融、对外贸易以及对全国各种资源的调拨。德国在减少失业、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方面要比它的邻国法国成功得多。当然,在这种成功背后,德国人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被剥夺了基本的民主与自由,并使纳粹能够凭借比较强大的经济潜力发动第二次世

20、界大战,把德国民族引向灾难。 李植枏20世纪世界史,材料二 当世上其他国家,至少就自由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经济陷入一片停滞现象之时,唯独苏联,在其五年计划指导下,工业化却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之中。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于是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苏维埃制度有什么秘诀?有何值得学习的经验吗?此起彼落,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笼。一时之间,“计划”一词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西方国家从苏联那里看到了什么?, 德国采取的是什么政策解决经济危机的?,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

21、经济,维持繁荣。 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问题上,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着弊端,认为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而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因此,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政策,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看得见的手”。,凯恩斯主义,凯恩斯(1888-1946),1936年创立,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吸取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了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方式。发达国家把铁路

22、、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公用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三、资本主义新变化,“二战”结束后,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新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2、影响:(1)积极-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 (2)积极-联邦政府权威得到加强; (3)积极-有利于延长垄断资本主义寿命; (4)消极-国家开支大增,财政赤字加大; (5)消极-对私企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哈里杜鲁门 (1945-1953),艾森豪威尔 (1953-1961),肯 尼 迪

23、 (1961-1963),约 翰 逊 (1963-1969),尼克松 (1969-1974),福 特 (1974-1977),卡 特 (1977-1981),“二战”以后,美国历任总统纷纷坚持凯恩斯主义,延续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大力干预。,美国战后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英国,(年平均增长率%),法国,德国,日本,混合市场经济,计划指导型经济,社会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经济,1973年,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因为反对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支持以色列,大幅度提高了石油价格。1974年1月的石油价格比1973年9月增加了近两倍。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石油大多来自中东,石油价格猛涨,使生产成本增加,结果引发了世界范围的

24、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平均下降了8%。美国受危机的影响最严重,它的工业生产更是持续下降,许多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失业人数猛增。1975年,美国有近9%劳动人口失业,人数超过800万。,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为医治生产停滞,政府降低利率、放宽信贷,却加剧了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被迫人为地放慢经济增长步伐,却又使生产停滞、经济恶化。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都只能见效一时。 1979年4月到1982年底,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1.8%,失业率达到10.8%,失业人口数达到

25、1200万。,凯恩斯主义失灵,罗纳德里根(1981-1989),里根上台后,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这一对策终于见效。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解。,货币学派,供给学派,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 从表中数据我们能得出什么信息?说明什么问题?, 80年代初,美国经济摆脱了滞胀困境,开始复苏,1982年以后美国经济连续增长; 说明里根政府实行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理论的主张,对经济调节和干预是有效的., 但由于里根政府大幅增加了国防开支, 造成了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

26、的局面!,比尔克林顿 (1993-1997),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与美国多年来奉行的赤字政策相反,克林顿政府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了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克林顿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失业的问题。,在克林顿的第一个总统任期(1993-1996)内,美国经济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6%,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的水平,财政赤字连续四年下降,由1993年的

27、2900多亿美元降至1996年的1160亿美元,总共减少了60%左右。失业率则从上台时的7.1%降到1996年的5.1%,还创造了上千万个就业机会。 在他第二个总统任期(1997-2000)内,美国经济继续稳定发展。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到近4%,通货膨胀率还不到2%,失业率一直在4.6%-4.9%,创24年来最低纪录。同时,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大幅度降低,美国经济的新发展,三、资本主义新变化,“二战”结束后,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新经济”的出现与发展 什么是“新经济”?它“新”在哪?有哪些新特点?, 含义: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生产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包含

28、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概况:新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时期的美国,主要特征是低通货膨胀与低失业并存,经济发展迅速。,“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至今并未终止。它的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展开,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新型工业部门,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5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杜、艾政府,尼、福、 卡政府,里根政府,克林顿政

29、府,凯恩斯 主义,凯恩斯 主义,货币学派 供给学派 (反凯恩斯),充分就业,紧缩财政 赤字财政,削减开支 紧缩货币 减税,宏观调控 微观自主,经济 繁荣,一时 见效,经济回升 持续增长,低通货膨胀、 低失业率 低赤字,财政赤字 高额国债 通货膨胀,“滞胀”,“四高” 并存,“两极分化”,60年代,肯、约政府,赤字财政,平衡预算 消灭赤字 偿还国债,“二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三、资本主义新变化,“二战”结束后,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新经济”的出现与发展 3.社会福利制度日渐完备 什么是“福利”?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何影响?,福利国家的发展, 含义: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

30、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的一种方法。 概况:“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20世纪80年代后,美、英、法等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规模。, 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社会消费,从根本上激发了工人积

31、极性 C.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 D.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者现在都需要打破。对此话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破产 B.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太高 C.福利政策不利于经济发展应该废除 D.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课堂延伸,今天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有人认为这种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稳定,但也有人认为福利制度造成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甚至会使国民坐享其成、不思进取。请谈谈你对社

32、会福利制度的认识。,【小结一】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1)国家普遍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实行国有化政策,建立国营企业,改变单一所有制形式; 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政府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2)发展社会福利制度。 (3)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4)以信息产业为主要动力的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5)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等。(成立新组织) ,【小结二】整个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变化历程,15-18世纪的重商主义18-20世纪初的自由主义(19世纪末私人垄断产生)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全面

33、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50-7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70-80年代的反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与供给学派)90年代克林顿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新经济政策(自由与干预相结合), , A. B. C. D.,课外延伸,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多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

34、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设计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小站练兵,恢复正常供需平衡,蓝鹰标志,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

35、志。,实施社会救济,大兴公共工程,1933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该项工作。到1935年底,该署共拨款30亿美元,帮助各州进行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国家公共工程推进局,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和植树造林, 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小时40美分的最低工资和每周40小时的最高工时,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这些法案的出台,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保护劳工权利,1935年,美国社会保险法通过,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到1939年,美国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