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美学备课.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8817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画美学备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书画美学备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书画美学备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书画美学备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书画美学备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画美学备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画美学备课.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书画美学,主讲人:辛立娥,绪论: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美学的研究对象: (1)美学是以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 (2)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审美客体美的现象;审美主体主观的美感;以及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审美观照)和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艺术)。,二、美学研究的方法: (1)方法论原则: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然是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2)具体方法:艺术学的方法; 心理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发生学的方法;科学实证法。,一、美学的产生和发展,1、在中国古代 (1)羊大为美:以用为美; (2)羊人为美:以饰为美; (3

2、)无害为美:国语伍举论美; (4)中和为美:毛诗序:发乎情,止乎礼仪; (5)仁为美: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 (6)充实之谓美:孟子“充实之谓美”的论断; (7)老庄美丑关系和审美态度的表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道体即美”、“美即逍遥和自由”; (8)乐论是中国最早的美学专著。,一、美学的产生和发展,2、在西方 (1)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苏格拉底论美和善;柏拉图的“美的理念”;亚里士多德以“艺术摹仿说”为核心的美学思想。 (2)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神学的附庸; (3)启蒙时期: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母嘉通出版美学,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 (

3、4)德国古典美学:美学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康德(判断力批判);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著三卷本美学巨著。 (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第一章 先秦: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 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 三、亦儒亦道、非儒非道的易传美学思想,第一节 老子的美学,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1)从历史顺序看,老子早于孔子 (2)从理论本身来看,老子一书的哲学味道要比论语浓得多。,第一节 老子的美学,一、老子论“道”、“气”、“象”(对审美客体的先验建构) 1、“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 (1)“道”是原始混沌 有物混成,先天地

4、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25) (2)“道”产生万物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一节 老子的美学,(3)“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 “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4)“道”自己运动 “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5)“道”是“无”与“有”的统一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 2、“气”和“象”是两个同“道”紧

5、密联系的范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1),第一节 老子的美学,3、老子的“道”、“气”、“象”对以后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对人的“风神”的关注 宗炳“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绘画思想 谢赫“气韵生动” 唐代的“境生象外”,第一节老子的美学,二、老子论“有”、“无”、“虚”、“实”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5)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

6、为用。(11) 老子有无统一、虚实统一的思想对后世影也非常大。 中国绘画和文学中的“虚实结合” 中国古代诗画的意象解构意境 中国画的计白当黑,第一节老子的美学,三、老子论“美”、“妙”、“味”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老子第二章) (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十二章)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八十一章),第一节老子的美学,四、老子论“涤除玄鉴”(审美心胸) 涤除玄览,

7、能无疵乎? (10)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6) “涤除玄鉴”对后世美学的影响 荀子“虚一而静” 管子论“静因之道”和“抟气如神” 韩非子“思虑静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日入”、“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之正”。 庄子“心斋”、“坐忘” 苏轼“空故纳万境” 郭熙“林泉之心”、“万虑消沉”、“胸中宽快,意思悦适”,第二节 孔子的美学,一、孔子论“美”与“善”、“文”与“质”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论语述而)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第二节孔子的美学,根据美与善、形

8、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出了他对艺术的审美标准和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晏婴:“和如羹焉。水火醯酞醢盐梅以烹鱼肉,燀炊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 ”(左传昭公二十年 ),医和论乐:“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

9、,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谈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左传昭公元年) 季札观乐:勤而不怨、忧而不困、乐而不淫、怨而不言、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第二节 孔子的美学,二、孔子论“兴”、“观”、“群”、“怨”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第二节 孔子的美学,三、孔子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比德观)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第三节 易传的美学,易传把儒道哲学、美学思想和古朴的阴阳哲学

10、熔铸为一体。 易传总的精神上是儒家的,思维方式上又很有道家特点。 周易和易传标志着美学思想的一次大的综合。虽然,易经、易传不是纯美学著作,但具有哲学和文化上重要的意义,它对美学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第三节 易传的美学,易传、易经、周易 一、“立象以尽意”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系辞上),第三节易传的美学,“立象以尽意”的特点: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就是说,立象尽意,有以小喻大,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特点。这正是艺术

11、形象以个别表现一般,以单纯表现丰富,以有限表现无限的特点。,第三节易传的美学,二、“观物取象”(审美观照)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第四节 庄子的美学,庄子“最真实的诗人” 一、庄子论自由和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 庄子田子方中孔子和老子的对话,第四节 庄子的美学,二、庄子论“厉与西施,道通为一” 1、美与丑的相对性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齐物论) 2、美与丑没有差别 故为是举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庄子齐物论) 3、对后世以丑为美的观念的影响,第四节庄子的美学,三、庄子论“象罔”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碶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皇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