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腰痛的康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9947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5.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腰痛的康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颈腰痛的康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颈腰痛的康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颈腰痛的康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颈腰痛的康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腰痛的康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腰痛的康复.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颈腰痛的中医康复护理,哈密地区中心医院中医内科 赵计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特色,采用“四诊合参”进行入院评估,确定症型实施辨证施护。,根据患者体质辨识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康宣传处方图文并茂。,中医护理特色优势,特色,生活起居护理: 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的中医传统理论,指导患者 进行四时节气养生调节。,饮食护理: 普通膳食、治疗膳食护理 和饮食健康养生指导。,采用子午流注给药法 等措施,并在临床实 践中研究出中药汤剂的最 佳服用时间,提高药物疗效。,用药护理:,情志护理:,采用移情易性情志 护理方法。,中医护理特色优势,运动调养:,4,1,2,3,5,拍打操,颈椎操,321经络保健操

2、,健身操(如太极拳、八段锦),传统养生十六宜,针灸,中医护理操作,穴位按摩,拔火罐,煎药法,中医护理特色优势,中药热敷,穴位贴敷,穴位注射,颈 椎 病,概述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关节及其附属器件(或称连结部分)椎间盘、韧带发生病理改变以致周围的肌筋膜和骨筋膜、神经、脊髓、血管受到刺激、牵拉、压迫、或因肌肉、肌筋膜痉挛、牵拉、缺血、缺氧等导致脊髓、颈神经根、交感神经、血管等引发出一系列的症状综合征。,一、主要症状,颈、肩、背、臂痛,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闭、眼花、失眠、心慌、血压不稳定, 头颈活动度受限或活动时发响、上下肢无力、麻木、发紧、胀等。,二、临床表现(症状),(一)神经根型颈

3、椎病: 颈僵不适,活动受限,头、枕、颈、臂痛、酸胀,手臂有触电样,针刺样串麻,无力。属上颈椎病变的主要症状在头颈部,下颈椎病变的主要症状在肩、背、臂、手脚部。,(二)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闭、甚至突然摔倒,症状出现与消失与头部活动有关。,(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枕、颈痛、偏头痛、头晕、恶心、呕 吐、心慌、胸闷、心前区痛、血压不稳定、手肿、手麻、怕凉、视物模糊、易疲劳、失眠等。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时难以区别。,(四)脊髓型颈椎病: 下肢无力、颈胀、小腿发紧、抬腿困难、步态笨拙、上下肢麻木、手足颤抖、严重大小便失禁等。,(五)混合型颈椎病: 兼有两种颈椎病的病症和体征。,(

4、六)软组织型颈椎病(或称紧张性肌疼痛): 头、颈、肩、臂痛与功能障碍,X线的改变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七)无症状颈椎病: X线照片、CT、MRI有明显的颈椎骨关节或椎间盘的改变,但无症状。追问病史时,曾有过颈、肩、背、头痛史。,三、颈椎病的诊断,1. 根据病史、症状:如起病的缓急、症状与体位的关系,与年龄的关系,精神情绪与发病的关系,与职业的关系等。 2. 体查:颈椎及肩背部压痛点、活动度,肌力、皮肤感觉与温度觉的检查,颈椎试验,腱反射与病理反射征。 3. 影像学检查:X线正、侧、斜、张口位、动态照片,CT、MRI、B超,经颅多谱勒,4. 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 5. 生化学检查 6 .

5、 注意:需要排除颈椎结核、肿瘤、癌症、脊髓空洞症、神经鞘膜瘤、风湿、外伤性肩周炎等。,五、颈椎病的康复医疗,目 的:解除产生颈椎病的病因、病理所造成的损害,达到改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功能的目的。 其方法有: 1.药物:消炎止痛药;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药;保护神经营养药;松弛肌肉药;外敷药。 2.制动:急性期和颈椎失稳者采用颈托固定,消除刺激,减轻疼痛,预防再度损伤。,3.物理因子疗法:超短波、蜡疗、红外线、中西药物直流电离子导入、磁疗、低周波、电脑中频等。 4.针灸:电针、针刺。 5.牵 引:牵引是治疗颈椎病最有效方法:可改变颈椎生物应力,拉开、松动软组织性腔隙,增加骨性椎间隙,椎间孔;改

6、善颈椎生理曲度,解除血管和神经根的嵌压和压迫;牵引还可以使椎动脉扭曲得到伸展和解除后关节处的滑膜嵌顿。,颈牵适应证: 颈部肌肉的痉挛落枕、体位不良等造成的; 颈椎间盘突出;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 混合型颈椎病,包括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 颈椎轻度半脱位无骨折; 颈椎性肩周炎。,禁忌证: 颈椎结核、肿瘤; 邻近血管性疾病,如颈动脉瘤; 颈椎严重失稳,骨折; 颈椎脊髓压迫症较重; 椎间盘脱出破碎者; 急性炎症; 严重骨质疏松症; 脊髓空洞症、颈肋、胸廓出口综合症。,牵引的方法: 坐位(枕颌为支点的吊袋式间歇牵引)。 站立位悬吊间歇牵引(适应青年,体重轻,脊髓型不宜)。 卧位持续

7、轻重量牵引。,角度一般前倾1225,不超过25,这合乎颈椎生理曲线,可使增宽间隙36mm,椎间孔增宽5mm,具体还需根据颈椎病的类型,如椎动脉型最好采用中立位或前倾5角(垂直位只能增加1.53mm),脊髓型适当后倾约10(增加1mm1.5mm)。 重量与时间它是达到牵引目的的重要因素,足够的重量才产生使椎体间隙与椎间孔分离张开。10kg重量可使颈椎前凸消失,最大重量自身体重1/151/5或7%,一般从34kg开始710kg或12kg,如持续牵引为23kg。,6. 手法治疗: 手法按摩;手力牵引。 7. 颈椎医疗体操:有徒手操、棍棒、哑铃操等。 8.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较重者),严重的椎动

8、脉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物理治疗无效者。,六、颈椎病的中医护理,目的是预防造成颈椎损伤(肌肉、血管、神经、脊髓)的因素: 1、注意颈椎姿势、保持良好体位减少不良因素,如不良体位的低头工作、生活习惯,如长时间打牌、操作电脑、仰头工作者等,避免不正确的过度活动,如头颈部点头摇头。 2、精神因素的调整。,3、保护颈肩部,避免风寒、外伤如坐车、转头注意保护,睡眠时枕头要适中,以本人拳头高为宜。,4、有病及时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效果好。 5、对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切禁突然转头后仰。 6、颈部垫磁疗枕头,或磁床垫均可改善血液循环,防治颈椎病。,7、医疗保健操 颈椎操除上面介绍的徒手操、棍棒、哑铃操以外

9、,颈椎操有较好的治疗和保健效果。,第一步: A. 双脚分开; B. 全身放松; C. 双手平膝,手心向上,缓慢吸气,同时抬肩缩颈至双肘关节屈曲90; D. 双手心向下缓慢下降并同时缓慢吐气,降肩、头颈伸直至双手下垂。以上运动做10次。,第二步 A.双脚分开; B.双手臂向前伸出,双手心面向胸前,呈抱球状,缓慢吸气,头颈平行位向后缩至双手心靠近胸前; C.双手心向前逐步伸出,同时缓慢吐气,头颈平行位向前伸展。 D.按第二步方法向左右各作一次,每一步作10次。,第三步:双手或单手自按风池及按摩颈后部,使颈部组织发热。 第四步:自我牵伸颈椎:一手托下颌,另一手托枕骨向上牵伸10次。 第五步:放松运动

10、:伸屈上下肢运动10次。,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1:3,以L4-5及L5-s1多见。,病因与临床症状,椎间盘退变和急慢性外伤所致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临床表现:腰痛、腿痛、肢体麻木、咳嗽痛、无力、肌萎缩,图示椎间盘突出,一、健康状况评估,脊柱有无侧凸 压痛及放射痛 直腿抬高试验 皮肤感觉 肌力和腱反射 X线检查 CT、MRI; 肌电图检查等,二、病因 1、 物理因素: 受凉、风、寒、湿 不适当的运动,劳损,缺乏运动,外力损伤 习惯性姿势不良 2、医源因素 感染、发烧、尿路感染(阴茎动脉及前列腺 动脉丛与脊髓动脉系统相连) 、

11、水肿、淤血 心理因素、精神、情绪因素 遗传 变态反应(过敏)、免疫反应,三、病理,腰椎间盘退变 炎性反应 椎间盘突出 椎体骨赘形成 (非菌性炎症及免疫性炎性反应) 主要前列腺素 5羟色胺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椎间盘碎片、窦性神经炎 神经根受压 脊髓硬脊膜受压 (新生血管和肉芽组织) 椎间盘性痛 下腰痛、坐骨神经痛 麻木、肌肉无力、萎缩,四、治疗方法,去除病因,改善病理损害,主要是消炎止痛 物理疗法,包括牵引、运动疗法等 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一)方法,1、 急性疼痛期休息、冷疗、热疗(热 敷、超短波、红外线等)、局部用药、中西药内服、针灸、按摩等 2、 亚急性、慢性疼痛期除上述方法外,

12、牵引、支架、小针刀、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或体力运动可缓解疼痛 ,但注意不要导致疼痛),纠正不良姿势,避免抬重物,心理治疗和健康指导等,3、注射疗法骶管注射、局部药物注射、髓核化学溶解术 4、止痛药、脱水药、消炎药的应用 非甾体药物消炎痛、布洛芬、万络、乐松、英太青、罗非昔布、萘普生等。这类药物共同特点对胃肠道反应重,肝肾功能不好者慎用 脱水药和改善静脉回流药激素、利尿药包括甘露醇、迈之灵等 消炎药 除消炎止痛药物外,青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素的使用,有肢体麻木、肌萎缩、大小便障碍症状以脊神经根或脊髓受压为主。 有椎管狭窄,轻度、早期以牵引、神经营养药物 重度手术治疗,改变来自关节机械刺激感受器的

13、传出 性冲动传输异常模式 通过抑制传入神经元疼痛的传导而缓解疼痛 减轻肌肉痉挛 促进肌肉的结缔组织中组织液交换促 进动脉、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 节律运动及减轻压力作用对病人产生有益的心理作用,附:牵引 止痛作用,中医特色疗法,拔罐疗法,拔罐疗法定义,拔罐疗法又称火罐疗法和吸筒疗法古时称为角法,指将罐具内形成负压而吸附于患处或穴位上产生局部充血和瘀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法在古代主要是用来拔出疮疡中的脓血,后来其作用不断扩大,已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

14、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机 械 刺 激 作 用,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负 压 效 应,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

15、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温 热 作 用,腰三横突的针刀松解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的针刀松解 腰椎小关节囊针刀松解 臀中肌松解 梨状肌松解 髂胫束松解,针刀治疗,针灸治疗,传统针刺疗法 取穴:主穴取肾俞、腰阳关、大肠俞、腰部夹脊等;配穴取足太阳经委中、承山和足少阳经环跳、阳陵泉等 平衡针刺疗法腰痛穴 定位:位于前额正中(印堂上1.5寸); 针刺方法:3寸毫针向下平刺1寸左右 主治:腰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部软组织损伤,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 平衡

16、针刺疗法臀痛穴,“整腰三步九法”,总 则:蠲痹疏筋,调和气血 第一步:理筋法:摩法、揉法、滚法 第二步:正骨法:拔伸法、屈腰法、斜扳法 第三步:通络法:点法、抖法、拍法,导引治疗,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建议: 站直 (smart). 自然放松肩部,并尽量放松膝关节.,正确坐姿,将背部尽量贴尽椅背,双腿稍分开,将足部平放在地面上.,正确工作姿势,使用电脑: 坐直; 将足部保持稍微离开地面,或使用小的物体将足部垫起.,正确搬重物,搬重物时尽量弯曲膝关节,将孩子或重物从蹲伏的姿势站起,将背部的应力减少到最低.,脊柱体操,练习体操,. 简单体操 (治疗性的). .运动而并不只是卧床休息.,1. 腰的旋转,2. 臀部旋转,3. 脊柱伸展,4. 脊柱伸展,5. 躯干-扭转,6. 骨盆运动,颈腰椎牵引,谢 谢 聆 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