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解析二部分材料解析题专项训练.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81969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4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试题解析二部分材料解析题专项训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试题解析二部分材料解析题专项训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试题解析二部分材料解析题专项训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试题解析二部分材料解析题专项训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试题解析二部分材料解析题专项训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解析二部分材料解析题专项训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试题解析二部分材料解析题专项训练.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试题解析 第二部分 材料解析题专项训练,一、概括、提炼、准确表述能力(基本能力之一),归纳、概括、准确表述能力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依据材料从中归纳概括、提炼。 分析能力依据材料提供的“情景”(特定的历史背景。有时还需要与教材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原因。 比较能力 评价能力 训练题型: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为最佳。 方法、步骤: 精题精练,专相综合; 指导方法,授人以渔 ; 重点讲评,个别辅导。,1.材料一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涯巨谷,不 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 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日月之形如丸。何以

2、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如一弹丸,以粉 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 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 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为使节气与月份之间 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 即十二节气历法。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历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创意。 它完全以太阳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既简便易算,又有利 于农事活动的安排。但由于这种阳历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阴阳 合历,不可避免地招致“怪怨攻骂”而难以实行。可是,沈括满有信 心地说:“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

3、 质与沈括的“十二节气历”是很相似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沈括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6分)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9分) 1答案 (1)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总结经验和规律 (2)积极探索,勤于思考;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实践;突破陈见,勇于创新。,22008年全国高考文综1卷 39题 根据材料和图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大事年表,(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

4、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12分) (2)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12分) (3)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8分) (4)如何理解土尔扈特的回归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8分),2答案: (1)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何等)距离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 (2)土尔扈特于其他蒙古各部联系密切,遵守本民族的法典,保持其文化传统;与清朝政府保持往来,眷恋故土,对祖国有认同感;沙皇俄国和奴役土尔扈特人,让其充当炮灰,土尔扈特游牧区屡受侵扰和掠

5、夺。 (3)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 缺草(料) (4)土尔扈特克服艰难险阻、回归祖国,表现了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优秀传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06年全国高考37.(32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会宁(黑龙江阿城)及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

6、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矣,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9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10 分)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3答案要点 (1)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

7、(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的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 (4)考生回答出以下任一内容,如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个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等,言

8、之成理,即可赋分。照抄题干和所给材料,不得给满分。,二、分析能力 1依据材料 2结合所学和特定背景,多角度考虑 3经济、阶级、思想、社会等(矛盾分析法),1.阅读下列材料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

9、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编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和目的。(5分)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8分),1. 答案:

10、(1)背景: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目的: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过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2.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礼记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

11、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4分)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

12、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5分),2.答案(1)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儒家的伦理道理(或儒家思想) (如果回答儒家伦理道德具体内容-忠孝及两者关系的可酌情给分,回答中国传统思想或宗法制度的不给分)。 (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 (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 分)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 (如果笼统回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最多给 分) 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 (4)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一观念在

13、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三、比较能力 注意体会比较语言的特点,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了

14、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6分)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15、10分)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6分)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10分),1答案: (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 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 人才。 (2) 唐朝科举: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 英国中世纪: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3)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4)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

16、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2.(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在中世纪尚未成型,当时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因而在那些世纪里,无人知晓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 材料二 民族主义直到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出其近代的形式。由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而国家也就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已经是由公民(19世纪末以前仅指有财产的公民)组成的。 材料三 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形式在法国革命时代和拿破仑时期得到了最大的促进。革命的领袖们为了在欧洲的旧政权的进攻中生存下来,不得不

17、动员国民军队由乐于并渴望为祖国而战的、有政治觉悟的公民组成的军队。法国革命还以其他几种方式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它要求所有的法国公民都说法语(即“中央的或国家的语言”),来代替许多地区方言,并建立了公立小学,教授法语并灌输对国家的热爱法国革命还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 材料四 德意志人在普鲁士的领导下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于18701871年击败法国,然后建立起了他们的德意志帝国。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在此之前,为了反抗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掠夺。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主义运动。其中典型的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等

18、。 上述材料均引自全球通史 材料五 在北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逐减产生了共同的文化美国人民经过6年多的艰苦抗战,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引自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反映出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4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民族主义在法国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促进的。(8分)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东西方民族主义运动在性质上有何不同。(6分) (4)依据材料四、五及所

19、学知识分析德国与北美“民族主义”获胜的方式有何异同。(6分) (5)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在历史上起到的进步作用的认识。(8分),2.答案 (1)内容:民族主义的核心之一是忠于国家,国家由公民组成;民族主义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呈现近代形式、国家必须摆脱封建专制统治,由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4分) (2)促进:建立国民军队;统一语言;爱国主义从小培养;创立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8分) (3)不同特征: 东方主要属于旧式农民反抗运动(或反殖反封斗争);(3分) 西方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有为近代社会风都的目标和纲领(3分) (4)方式同:加强民族凝聚力,通过战争

20、达到目的。(2分) 方式异: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 一;(2分) 美国通过民族解放战争获得民族独立。(2分) (5)帮助西欧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主义;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语言和教育的发展;促进德意志的统一;推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和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8分),四、评价能力 方法:两点论、重点论、放入特定背景中。(有时还需揭示其实质),1.(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

21、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 朝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北。朕披阅表文,词意肫垦,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示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

22、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8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10分),1.答案: (1)不同之处: 两广总督译文:视两国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朝上国的关 系,视双方往来为朝贡关系。 英方信函:增进邦

23、交,扩大贸易,开拓市场(8分)。 原因: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正是出于这种心态(6分)。 (2)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8分)。 (3)回应: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4分)。 评价:一方面维护了国家主权;另一方面:盲目自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与世界交流的机会,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总体看,消极作用占主导(6分)。,2.(31分)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

24、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面阵等课程。 (3)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2分)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3分),材料三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4)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4分)你怎样评价?(2分) 材料四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

25、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5)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6)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2答案 (1)儒家学说(四书五经)。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2)内容专取四书五经,文体采用八股文。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加强了专制主义(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3)洋务派。适应了洋务运动需要,培养了翻译、军事和科技等实用性人才。 (4)特点:添设西学课程,科目设置全面,经学仍占据重要地位。 评价: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但仍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5)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理性主义的影响增强)。德国科技高度发展,如电磁波、X射线、发电机、内燃机等;出现许多新兴工业,如汽车制造、电力、化工等;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工业产值居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6)要加快社会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