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节大众传播一.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86189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165 大小:38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章节大众传播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六章节大众传播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六章节大众传播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六章节大众传播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六章节大众传播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章节大众传播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章节大众传播一.ppt(1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 大众传播(一),主讲人:邓相超,小测验(二) 1.人内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2.人际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3.群体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4.组织传播的特点是什么?,第一节 基本理论 一、概念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是指传播者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将复制而成的信息传递给公众的一种传播方式。,大众传播之“大”有三层含义: 庞大的传播机构; 大批复制的传播内容; 人数众多的传播对象。,二、大众传播的类别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分为两大类: 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印刷媒介 电子类大众传

2、播媒介电子媒介,1.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 报纸和杂志。 报纸的发行量较大,因而是受众面最大的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是企业比较青睐的CI传播工具。报纸有许多优点:,信息较为详细。 信息具有可选择性。 信息具有可保留性。 信息成本低廉。,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杂志的特点也不同于其他媒介。 读者群比较稳定。 内容安排比较灵活,有各类版面,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杂志便于携带,随时阅读,不必占有读者大块时间; 对一个问题报道的信息量大,讨论的问题视角多,研究问题的程度深,这是其他媒介难以媲美的。,2.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广播和电视,也应将网络归入此类。 广播的信息覆盖面较广,历史也较长,特点是

3、: 信息反应快; 收听者广泛; 不受环境限制。,电视是当代最时兴的大众传播媒介,特点有: 生动形象,真实感强。 覆盖面大; 时效性强。,三、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2.大众传播是运用现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5.从传播过程的实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第二节 控制分析谁-说什么 “谁”和“说什么”是密不可分的,故将其合为一体,统归控制分析。 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

4、围绕传播者的控制分析可分为两类:,从微观角度研究对具体传播过程的控制; 从宏观方面审视传播活动的潜在的控制因素。,一、把关人与把关 1.卢因的把关概念 把关是传播学研究的一大范畴,最早提出者为卢因。他在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这一概念,是从“守门人”化用而来,因而也称作“守门”。,这一概念的含义是: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 “把关人”概念的提出基于这么一种现实: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的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5、施拉姆:“在信息网络中到处都设有把关人,其中包括记者,他们确定一场法庭审判、一件事故或者一次政治示威中究竟有哪些实事应该加以报道;包括编辑,他们确定通讯社发布的新闻中有哪些应该刊登,那些应该抛弃;包括作家,他们确定哪些类型的人物和事件值得书写,什么样的人生观值得反映;包括出版公司编辑,他们确定哪些作家的作品应该出版,他们的原稿中有哪些部分应该删除;,包括电视、电影制片人,他们确定摄影机应该指向哪里;包括影片剪辑,他们在剪辑室内确定影片中应该剪掉和保留哪些内容;包括图书管理员,他们确定应该买些什么书籍;包括教员,他们确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科书和教科片;包括负责汇报的官员,他们确定把哪些情况向上级

6、汇报;甚至包括餐桌旁的丈夫,他们确定当天在办公室里发生的事件中,有哪些应该告诉妻子。”,2.怀特的把关研究 这项研究并不复杂,是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探讨把关过滤信息,公式为: 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调查:一周 11910条 1297条 10% 90% 模式(P162),用模式表示:,社会学家赫希(Hirsch)指出:怀特只看到编辑个人的把关行为,而未考虑到其中所隐含着的一系列左右把关的社会系统因素。 事实上,把管人编辑并非天马行空,他不仅要受到媒介组织及其规范的约束,而且还要受到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3.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麦克内利把关理论是对怀特研究的发展与完善 “一系

7、列”的把关环节不是一个孤零零的“门区”。,此外,对把关研究有所突破的,主要还有 盖尔顿与鲁奇的“选择性把关理论” 墨菲的“沉默的看门狗理论”等,这类把关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信息传播的流动是单向的,专业的传播者掌握着对信息生杀予夺的大权,在信息流通过程中对受众发挥着重要影响。,4.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1969年,巴斯(Bass)撰文指出怀特的研究与卢因的研究存在差异。 他认为卢因的“把关人”指的是一小群体中的一员直接决定某一物是否能够进入渠道的命运,而怀特研究的电讯编辑是在现成的新闻稿中选择,不过是一个二传手,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把关人”。,他认为,在麦克内利的模式中每个把关人都处于

8、等量齐观的地位,彼此都平起平坐,不分主次,从那一系列前后相连的把关环节中看不出哪个关口最重要,最有意义。,因此巴斯将新闻传播过程分为“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两个阶段,他认为,真正的“把关人”是从事新闻采集的人或者组织 。,第一阶段新闻采集阶段 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记者在采写新闻中不可能有闻必录,总的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纷纭复杂的现实事件进行取舍与加工。,第二阶段新闻加工阶段 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是编辑,新闻媒所输出的所有信息,都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口,都得经过一番修修剪剪。这部分比第一部分更加重要。,可概括为如下模式,李金铨:“大众媒介中的大部分音讯从来源到目的地,都是历经沧桑,而失去本来面目的。任

9、何一个大众传播组织,都没有办法避免守门人的干扰;所以没有一家大众传播媒介,不管报道网如何普遍,设备如何完美,态度如何真诚,没有办法把世界的本来面目,十分真确地表现出来。”,二、深层控制 1.布里德与其“潜网” 布里德在其编辑部的社会控制: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如刚踏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无所顾忌、敢作敢为,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渐融入那张潜网。,“所谓媒介组织内的潜网实际上乃是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所以青年记者所感到的束缚与其说是来自媒介组织,不如说是来自社会

10、系统。”,马克波斯特更是借用福柯的“全景监狱”这一术语来暗指媒介规范:“这种规范并不像封建社会那样是强行执行他人意志的结果,而是一种看起来无处不在的无个性特征的权威所导致的结果。”,二、媒介的四大控制观念及体制 1956年弗雷德.赛伯特、奥多.彼德森和韦尔伯.施拉姆出版了报刊的四种理论(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书中所说“报刊”,即大众传播媒介;所谓“四种理论”,也就是新闻传播史上所有的四种新闻观念及其所统辖的四中传播体制。,第一种,“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弗雷德.赛伯特) 思想主旨是: 其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其二,真理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在

11、这种背景下,当时西方各国实施严格的控制和垄断,体现了君主独裁式。,控制媒介的手段和方法 颁发许可证 实施新闻检查 严惩违禁者,作者认为: 集权主义理论最为古老,“当大众报刊出现时,大多数西欧政府都是建立在极权主义的原则上的,所以这些同样的原则也成为管理报刊的制度的基础”。, “从历史上和地理上来说,集权主义理论是最具有普遍性的”,所以它“比任何其他的理论,在较长的时期中,决定了公众通讯的方式”。,“集权主义理论,基于从柏拉图到马凯维利几百年来的独裁主义政治思想”。,西伯特提出,法西斯主义是集权主义以一种扭曲了的形式的延续;其对大众传媒的处理法完全同专制主义的基本原则相一致。法西斯主义提出了“社

12、团国家”的观点,以对经济和文化事务的干涉主义学说,作为其基础。,第二种,“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弗雷德.赛伯特) 自由主义理论是作为集权主义理论的对立面出现的。四种理论的作者认为,“自由主义理论基于弥尔顿、洛克、密尔和启蒙运动”。还应包括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自由主义一直是近代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在20世纪常常与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斯大林主义等相对。,美学者席伯提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其基本假设是:第一,认识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 第二,为了接近真理,唯一的方法就是保证各种不同意见能够在“公开市场”上自由竞争;,第三

13、,人的意见不可能是相同的,在承认他人权利的前提下,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第四,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够产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约翰S密尔说:“假如全人类都意见相同,而只有一个人持有反对意见,即使在这种场合,人类也没有迫使这个人沉默的权利。反过来说也是如此,即使这个人拥有迫使全人类沉默的力量,他也没有这样做的权利。”,总括自由主义理论,应包括以下主要原则: 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特别的许可; 2.出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3.新闻出版不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限制; 4.在涉及观

14、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其基本主张有: 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自由论坚决反对对传播活动实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鼓吹让传播媒介随意报道任何事实,“无拘无束”的传播体制便随之确立。,自由主义的传媒理论曾长期在西方新闻传播思想中占主导地位。即使在后来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该理论受到挑战,“传媒的社会责任论”兴起后,自由主义理论的最根本的原则,在西方也未被动摇。,

15、弊端主要有: 自由主义原则下对传媒的放任自流,孕育着滥用新闻自由的危机; 传媒商业化又孕育着导致滋生赢利至上的倾向之危机;,放任自流的传媒市场竞争的结果,导致实力雄厚的传媒大公司兼并弱小媒介机构,传媒垄断日益加剧,传媒日益集中地控制在少数拥有者手中,影响着人们运用新闻自由权;等等。,第三种,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是四种理论竭力推崇的理论 。它被认为是传统自由主义理论的“替换”理论,是传统理论上的一个新思想的接枝。,彼得森的“传媒的社会责任论”,梳理了“社会责任论”的一些重要文献,尤其是作为“社会责任论”的奠基之作的美国新闻(传媒业)自由委员会(亦称“哈钦斯委员会”)1947年发表的题为自由

16、的和负责任的新闻传媒的报告。,它的理论大前提是:自由主义是伴随着义务的;而享有我们政府特权地位的报刊,就对社会承担当时社会的公众通讯工具的某种主要职能”。 社会责任论的理论框架可概括为如下要点:,新闻自由的概念。社会责任论拓展了原有的概念。社会责任论提出,新闻自由包含两层意思,即新闻界有“不受控制/约束的自由”(freedom from)和“做的自由”(freedom for),即所谓“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新闻传媒与政府的关系。社会责任论主张,政府所应做的不能仅仅只是允许新闻业自由、而将该项自由权利的行使听其自然而已。政府还应积极促进传媒为大众和社会的利益服务。,人的理性。社会责任

17、论认为,人由于思想上的懒惰,会厌倦运用理性,从而会陷于无所用心的盲从状态。而“如果一个人要保持自由,他就必须依靠理性来生活,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他所见、所闻、所感受的东西。” 因此,新闻界有责任倡导道德,捍卫社会道德,激励公民运用理性。,关于观点的自我纠正法则。出于对人的理性的怀疑,社会责任论对观点的自我纠正过程的功效,持怀疑态度。,创始人之一霍金问道: “如果有人确立这样的原则,即把一切原则都放进辩论的熔炉里。那么,裁决辩论的原则又如何呢?此人又由什么方法从假设的无休止的反复冲突中摆脱出来,从中出头呢?”,社会责任论列举了现代社会对于传媒工作的五项具体要求: (1)新闻媒介应提供真实的、综合的

18、、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报道,清楚说明事件意义的来龙去脉。,(2)新闻媒介应当成为“交流评论和批评的论坛”。这一要求意味着媒介机构应当将自己视为公众讨论的公共传递者。传媒巨头应该刊播同其自身见解相反的观点,而又并不放弃自身的主张。,(3)新闻业应描绘“社会的各组成群体的典型图画”。由于人们倾向于根据头脑中的形象来作判断,不正确的图画(形象)会扰乱准确的判断;,(4)新闻业应负责陈述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5)新闻业应使人们“充分获得当天的信息”。比起过去任何时候,现在的公民需要更多的最近信息,因而,新闻和意见必须广为传播。,公众对于新闻业也负有一定的义务。公众应认识到媒介的强大的力量,认识

19、到媒介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事实,认识到媒介在何种程度上未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有此认识,就可针对媒介的缺陷,采取三个方面的行动,帮助改进媒介的工作:,(1)帮助弥补商业媒介的缺陷,例如,学校之类的非营利结构,可以为商业媒介因无利可图而不为之服务的受众,创办媒介或制作影视片;,(2)加强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例如在教育机构设立大众传播中心,从事该领域的高层次学习、研究并发表批评性著述;,(3)评估媒介的工作,敦促新闻自律。应当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对媒介工作进行评价,并且每年提出这方面的报告。,政府在改进传媒工作中的责任,社会责任论的建议是:在承认新闻业必须仍然作为私有企业存在的前提下,也有三个方面的工

20、作要做,以便帮助为公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那种传播体系。,(1)鼓励,即鼓励新闻业中有利于负责任的新闻自由的新尝试; (2)立法,即通过新的法律手段,纠正对于新闻自由的长期的、明显的滥用; (3)介入、补充,即必要时可以介入大众传播实践,以补充私有媒介的不足。,第四种, “苏联的共产主义的传媒理论” 施拉姆引用列宁关于报纸应该是“集体的宣传员,集体的鼓动员集体的组织者”的观点,认为苏联的传媒理论关于传媒作用的观点的核心,是将传媒工具化:将媒介视为国家通过对传播的物质设施的控制而加以控制的工具,视为应该用来传播克里姆林宫所解释的“言论”的工具、应该置于一个高度统一的和严密划定的参照框架中用作社会变化

21、和社会控制的工具、应该为严肃的社会目的服务的工具。,他认为传媒工具在苏联是和国家权力和党的影响的其他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用于国家内和党内统一的工具、发布国家和党的“指示”的工具,是几乎专用于宣传和鼓动的工具,其特点表现为严格地强制的责任。,在施拉姆看来,苏联的传媒制度是受到严密控制的制度,他把苏联的党对传媒的控制归纳为三种方法: (1)以其可靠的党员担任要职; (2)发出大量的指示和训令; (3)以及经常进行检查和批评。,施拉姆把苏联的传媒制度看作集权主义制度的另一种形态,因而专门探讨了这种制度“同其它集权主义制度的关系。”他认为两者有一系列重要区别:,(1)苏联的制度消除了出版和广播的牟

22、利动机,因而传媒可自由地尽其作为国家和党的工具的职责,而不是作为博取公众欢心的竞争者;,(2)苏联的制度积极地界定大众传媒的作用,而旧时的集权主义则消极地限制它;,(3)“维持现状”是传统集权主义下的大众媒介的责任;而前苏联共产主义中的传播事业则负有“完成某种特定变革”的重任,例如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宣扬本国制度的优越性。;,(4)苏联对于大众传媒采取集权主义的政策的理由,与旧时的集权主义国家的理由大为不同。“苏联的行动是基于经济决定论的,而不是基于神权的。苏联的集权主义是建立在阶级斗争的概念上的,目的在于一个阶级的统治并最后实现无阶级的社会。”,(5)大众媒介在传统集权主义中,只是一种“受

23、控制的媒体”;而前苏联共产主义的大众媒介则是“计划化的媒体”,它如同国家的军队与钢铁工厂,是经过政府的整合与计划,为党或国家完成某种特定的目标。,施拉姆还专门将苏联的制度同纳粹制度相比较,认为这两种制度在哲学假定和所有权方面,是极其不同的,而在工具化、依赖强迫与说服的结合、持大众传媒工具必须把公民改造成为国家工具的观念、将信仰当神般地崇拜等方面,则相同。,施拉姆将苏联和美国的概念相比较认为两者有一长串不同点所依据的哲学极不相同,有关人的概念、国家的概念、真理的概念、控制的概念或完全不同或几乎相反,新闻自由观极不相同。,(1)苏联和美国的传统的不同,基本上是马克思和米尔的学说的不同。“这两位哲学

24、家都关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但是马克思要通过改善社会来改善人。而密尔则要通过首先改善人来改善社会”。反映在苏联和美国的不同传统上,则表现为:苏联的概念是要改善社会:工人阶级的权利、无阶级的社会,等等。美国的概念是要改善个人的命运:人权、个人的自由,等等。,(2)施拉姆称苏联的大众传播是在少数领导者指示下为预定的结果而利用的工具,而在美国的制度下,大众传播是一种服务而不是一种工具,用于表达社会的和公众的需要、利益、趣味和观点,而不是用于预定的目的;其目的在于销售有用的产品。,共产主义传播理论与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相比: 1.自由主义传播理论以“客观性”为新闻报道的圭臬,认为报纸内容应是人类社会活动

25、的真实反映。共产主义传播理论拒斥这种观点,否认“绝对的客观”的存在。列宁曾说:“有些人,要寻求以纯粹的客观来解释任何事实,就像有些国家,常冒战争的危险,为他们所认定的事实,做自圆其说的辩护一样。”他认为“新闻”必须彰显党性,而且一切新闻的价值都必须以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来评估;客观是脱离正确路线的,客观报道纯属伪善和胡诌。,2.自由主义传播理论强调及时性,形容新闻是“易碎品”。列宁和斯大林等则反复论证报刊的宣传鼓动作用,这导致新闻媒介重宣教、动员而轻时效。为达宣扬政制、鼓动群众的目的,同一天的报刊常刊载大量相同或相似的材料,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报道同一主题的事件。,3.西方新闻界推崇人情趣味性,

26、认为这是媒介对人性的关注。前苏联共产主义制度下的新闻媒体却注重使用阶级和阶级斗争这类意识形态浓厚的语言来向群众传达观察和分析的方法,以使他们能够从细微中把握政治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社区的某次义务劳动,也被赋予了“社会主义蒸蒸日上”的意义,这就是列宁所说的“工人应当在刊物中看到事实的真相,要在事实、数字、判决中找到领导人思想的解释和政府指示。”,造成前苏联共产主义的大众传播事业与自由主义传播事业截然对立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它主要表现为存在和行动两方面: 1.存在的非独立性 在前苏联共产主义社会中,大众媒介无法独立存在,它是党和国家的工具,完全受其控制、管理与指挥。,.行动的非独立性

27、 存在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前苏联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大众媒介毫无行动的自主权。它们所肩负的责任并非策动舆论或促成政府作某一政策性决定,而是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指令及其所制定的计划行动,以配合其政策,从而达到为党和国家服务的目的。,三、批判学派的控制观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是植根于欧洲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之中的。 批判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法兰克福学派”。这个学派是指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为主的一个学术派别。该学派主张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这一学派的学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及现代西方文明进行批判。,其二是“

28、西方马克思主义”。这是1960年代开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文化及其意识形态等进行批判。,批判学派的中的主要流派有: 法兰克福学派 政治经济学派 意识形态学派 社会文化学派,直接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相对的批判学派,主要集中在美国。这方面的代表人物: 早期的例如米尔斯,代表作权力精英(1956)、罗森伯格、布尔斯廷等。,主要观点:注重大众传播的“内容” 对“效果”问题的研究,通过批判性的考察传播效果而阐述了媒介如何发生作用,如何影响受众的思想。,后期批判学派代表人物:较为激进的如阿特休尔的权力的媒介,而最为“激进”的是席勒的一系列著作,他提出了媒介帝国主义理论,代表作是大众传播和美国帝国,其他著作还

29、有思想管理者(1973)、传播与文化霸权(1976)等;,其他代表人物:甘斯,代表作什么在决定新闻、凯里、吉特林、里尔、格罗斯堡等。 该派主要观点(后讲),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媒介的被控制”,即“谁控制着媒介”、“为何控制”以及“媒介控制什么”、“媒介如何控制”、“控制的后果”等问题的考察上。,媒介的被控制,是指国家对媒介的控制; 媒介的控制,指的是媒介作为国家权力的一种舆论控制工具对社会的控制。,前者是国家对媒介的控制,后者是国家通过媒介对社会的控制。国家对媒介的控制是对社会进行控制的前提,或者说媒介的控制不过是国家对社会整体实施控制的一个手段而已。因此,“国家干预”理

30、论也就成了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控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研究起,在激进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人士眼中,媒介不仅是国家的“话筒”、权力的工具,它还是被国家加以利用的维护意识形态、传递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甚至它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直接履行着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职能,维护着国家统治的合法性。,他们指出,这种操纵和控制是通过对媒介内容、媒介使用的语言的规范化和传播过程模式化来实现的。,对传播内容的左右和控制。完全被国家控制的媒介组织,必然要传播统治者要求传播的规定的东西,而禁止那些对统治阶级不利的东西。,对媒介语言的规范与约束。是指媒介在传播这些内容时使用的是规定的语言。媒介组织积极确定自己的语言的句法和词汇。在阿多诺和

31、霍克海默看来,文化工业中的各种材料以及根据这些材料制作的媒介产品,都是通过相同的技术手段和特定的语言而形成的。这种“规定的语言”显然来自于国家权力。,对传播过程的控制与操纵。这种对传播内容和语言进行规范化后的媒介“产品”,最终通过大众传播过程到达个人,到达整个社会,并作用于个人和社会。从媒介的运作来看,大众传媒尽管进行的是一种强制性的思想灌输,但却是以一种软性的隐蔽的方式进行的。,马尔库塞:“整个大众传播过程具有一种催眠的特点,同时它被染上一层虚伪的亲近的色彩这是不断重复的结果,是对传播过程的熟练的管理指导的结果。这种大众传播直接同接受者相联系没有地位、教育和职务的距离,并在起居室、厨房和卧室

32、不拘礼节的气氛中射中他或她。”,综上所述,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分析显然具有否定性、悲观性、宏观性和思辩性的特点。马尔库塞曾宣称:“社会批判理论并不拥有能弥合现在与未来的裂缝的概念,不作任何许诺,不显示任何成功,它只是否定。”,法兰克福学派以宏观的视野研究和关注的媒介运作以及媒介和社会、媒介和权力之间的关系,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特殊的人生经历,提出了一系列旗帜鲜明、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观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过分夸大媒介的作用,特别是消极否定的作用,把许多社会弊端归罪于媒介和科技本身,而忽视了社会的和人为的诸多因素。,阿特休尔及其主要观点 他是6070年代美国传播学界批判学派的代表人,他和H 席

33、勒是批判学派两个比较激进的代表者。代表作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他在书中简要回顾了传播学体制建立的历史争取新闻自由和传播理论和传播现实发展的历史。 他对报刊的四种理论提出了批判,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谓“新闻自由”的神话,批判地研究了政治体制与媒介体制的亲密联系。,“谁掌握了媒介,谁就掌握了权力。” “谁掌握了权力,谁就掌握了媒介。”, 新闻媒介历来没有发挥过独立的作用,也从来没有摆脱权力的操纵。 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关系具有四种:官方形式、商业形式、利益关系形式和非正式形式。, 控制的形态 政治控制的含义及其手段 含义:政治控制主要是政府控制,集中地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

34、制与管理上。 手段:A.立法, B.行政 ,C.操纵新闻。 ,经济控制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含义:经济控制的关键在媒介的所有权上,即谁拥有媒介、谁掌握媒介,谁自然就拥有支配传播的权力,谁就有权选择传播什么与不传播什么。 表现形式:A.垄断 ,B.广告。,受众控制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含义:传播是面向受众的,而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无所作为的,它总会将自己的意志通过各种方式作用于传播者,从而使传播在相当程度上得听命于受众。,表现形式:主要是反馈,A.受众通过信件、电话、访问等手段,直接表达自己对传播活动的意见、建议和批评;B.受众通过是否订阅某份报刊,是否收听某个节目,是否收看某个頻

35、道等手段,间接地显示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自我控制的含义及其手段 含义:传播者对自身主动施加的约束。 内容: A.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 B.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文化控制 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控制现象都控制在无处不在的特定文化的大背景下。 内容分析 含义:“内容“,就是社会上传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分析与传播的5W模式的关系 内容分析就是研究和探讨5W模式中的第二个因素:“说什么“ 内容分析和内容分析法的区别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方法,是“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分析与描述的一种方法“。并不研

36、究内容分析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传播内容(信息)的实质和分类、信息与符号的区别及其内在的关联性等基本问题,而这些正是内容分析的内容。,内容分析就是研究被分析的内容。 研究内容分析的4个主要方面 分析传播内容短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就各种传媒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的报道,或就不同国家的同一类传媒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传播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研究传媒借助传播内容实现的宣传策略、宣传方法以及某一方使用的宣传战术。 了解和解决科技、文化等特殊信息在传播中的问题和困难,兼及受传者的类型和数量等。,第三节,媒介/渠道分析 渠道的含义:在传播学研究中,将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

37、种 途径、手段、方式,通称为“渠道“。 媒介的含义:指扩大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包括普通媒介和大众传播媒介。,一、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发展的4个阶段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传播时期; 文字发明与手抄传播阶段; 印刷传播媒介的 诞 生与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 电子传播阶段。,二、媒介比较研究 媒介研究有微观与宏观之分。 微观研究重在研究各种媒介的传播特性,通过比较发现他们各自的优势所在,从而为更有效的传播提供理论依据。,媒介的宏观研究是从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上考察媒介的社会作用,揭示媒介给人类生活、发展及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或显著或微妙的影响。 1.媒介的微观研究在媒介分析领域占大多半。下面谈一组由众所

38、周知的“公论”引起的一组研究。,第一项研究 研究者:戴维塞纳和威廉麦克尤恩。 实验分成3组:第一组看录像;第二组听只出声音的描述;第三组阅读材料。 结果:3组学生回忆起的信息大同小异,并无明显的差异。 。,第二项研究 研究者:卡伦布朗。 实验分成2组:第一组观看有关法庭诉讼的纪录片;第二组阅读同一内容的文字材料。 结果:第二组比第一组记住的信息更多,也更牢,第三项研究“零点方案”(Project Zero) 实验对象:儿童,分成2组; 第一组,一边听大人念故事,一边看小人书。故事讲的是三名歹徒结识了一位漂亮的孤女以后,幡然悔悟,改邪归正;,第二组,观看同一内容的录像。 结果:第一组 (1)回忆

39、出较多的故事内容; (2)准确引用故事中不少原话; (3)结合经验复述故事详细内容。 第二组:仅是紧扣原作,不敢越雷池一步。,2.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含义: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都会对社会发展造成影响,促成变革。,(3)“冷媒介“和“热媒介“ 含义:热媒介具有“高清晰度”(指充满资料数据的状态)和“低参与度”(对受众而言)的媒介。 冷媒介含义与之相反。,(3)“媒介即讯息” 含义:每一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的形式本身就会 给人类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时代的信息,媒介就是信息。,(

40、4)麦克卢汉理论的价值及其缺陷 价值: 启示我们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媒介带 给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影响; 提供了内容分析以外的另一种研究媒介的重要方法; 催人思考,唤起人们的想象力。,缺陷: 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 无视内容的重要意义; 一些基本概念未作严格的科学界限划分。,1965年,盖尔顿与鲁奇在国外新闻的结构一文中提出了“选择性守门模式”。编辑选择一则新闻是否进入下一步流程,主要地是审视新闻是否具有如下因素:,1.时间跨度(timespan)。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符合媒介的时间表,它受到注意的可能性就更大;,2.强度或阈限价值。一个事件非常重要,这

41、一事件更有可能受到注意;,3.明晰性。一个事件的含义越清晰、模糊性越低就越适合于报道;,4.文化相近性。一个事件越接近预期受众的文化和兴趣,它就越可能被传播媒介选中;,5.一致性。符合某些既定期望和预想的事件,比那些与期望不一致的事件,更可能被选中;,6.出乎意料。根据第五条的意义具有同样一致性的事件中,越不平常或越难预料的事件,就越容易引人关注;,7.连续性。一个事件一旦确定为具有新闻价值,就会出现某种对这一事件或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事件的持续关注;,8.组合性。某些新闻事件的选择,是出于媒介内容的整体构成或根据平衡性的需要,有些事件是作为对照性事件而被选中的;,9.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除了上述的

42、新闻因素外,社会或守门人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也会影响选择。,他们认为,并不是只有具备上述全部要素才能构成新闻,新闻筛选还依据三个基本前提:一是附加性前提,事件包含的新闻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新闻;,二是补偿性前提,一个事件在某些要素上是平淡的,但可以因其他要素比较突出而得到补充; 三是排除性前提,如果一个事件所有的新闻要素都偏低,那么这个事件就可能被排除在新闻报道之外。,“皇军”18万?“伪军”52万 昨日从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声)看到一篇报道: 目前我国有70万新闻从业人员,而拥有新版记者证的人数仅18万余人。,中央电视台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执业资格审核合格人员名单:1824人; 中央电视台播音

43、员主持人执业资格审核合格人员名单:125人。(截至2004年底),顾名思义,宏观是指从大的方面去观察,微观是指从小的方面去观察。有时候,我们还常常用到中观这个概念,即处于宏观与微观之间。 在自然科学中,微观世界通常是指分子、原子等粒子层面的物质世界,而除微观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被称为宏观世界。有时候,我们又将宏观世界特指星系、宇宙等物质世界,而将人类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世界称为中观世界。,在社会科学中,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把从大的方面、整体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叫做宏观科学,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宏观方法。通常把从小的方面、局部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叫做微观科学,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观方法。比如说,研究

44、某种社会总体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宏观社会学;研究某个社会特殊现象、局部现象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微观社会学。,前苏联共产主义者坚决认为:真理是唯一的,而且只有一个发言人,即党或党的领袖。全国所有的机构、团体或个人,都必须紧密团结在一个终极目标下。为了保证社会受此唯一“终极目标”的指导,大众媒介必须为政府所拥有,并且为政府所用;同时,因为真理是由党的集体思考而得,指导媒体的任务也必须落在共产党的身上。列宁曾明确指出:“报纸应该是集体的宣传者、煽动者与组织者。”对民主社会的传播事业,他曾提出严厉的批评:“资本主义的报纸是富人赚钱的工具,是获取新闻与享受娱乐的媒介,是玩弄劳动阶级的手法。”斯大林也

45、认为,大众媒介是党与群众之间的传声筒。,基于曲解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前苏联共产主义认为,社会是最重要的,个人是社会的产物,个人的最终目标仅在于完成社会的永恒发展。因此,个人与社会必须有统一性,在一党专政之下,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冲突、没有不同意见的共产主义社会。人民不应该有异见,辩论、批评是暴乱与无政府状态的体现,甚至“折衷”也是懦弱的表现。这一思想直接应用于前苏联的新闻媒介中,形成了前苏联共产主义传播的理论依据。,法国思想家福柯在规训和惩罚一书中,借用杰雷米边沁“全景监狱”一词,指出了现代社会的监视技术。在福柯的眼里,全部的现代社会就是一个透明的全景监狱,每一个人都活在“权力的眼睛”的凝视之中。,在全景监狱里,犯人被固定在一个地方,禁止所有的走动,并被限定在厚厚的、严密监视的高墙内,他们被固定在床上,或者单人牢房里或者工作台上。他们不能走动,因为他们被监视;在所有的时间里,他们只有呆在指定的地方,因为他们不知道,也无法知道,可以自由自在走动的监视者此时正在哪个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