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习俗与节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89102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湾的习俗与节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台湾的习俗与节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台湾的习俗与节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台湾的习俗与节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台湾的习俗与节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湾的习俗与节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湾的习俗与节庆.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臺灣的習俗與節慶,班級:604 做號:30 姓名:陳品辰,目次 1. 搶孤的由來 2.燒王船的傳說 3.元宵節的由來及活動 4.清明節的由來及活動,搶孤的由來 搶孤活動是附著於每年七月舉行的中元普度,是於普度結束前的嚇鬼行動。搶孤習俗的目的,據說是為了在普度孤魂野鬼之後,害怕他們在飽食佳餚之餘,流連不去。因此藉由搶孤的活動來壯大聲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下逐客令,驅逐這些好兄弟,免得他們繼續留在人世間作祟。此外,民間俗信一旦舉辦搶孤活動,就必須連辦三年,中間不得間斷。搶孤的習俗在台灣的起源甚早,昔日在搶孤時,是大家都可以搶,人潮推擠,往往造成一些傷亡,台灣巡撫劉銘傳有鑑於此,曾下令禁止舉辦。

2、一直到現在,雖不復往日盛況,但各地仍零星舉行,尤其是宜蘭頭城的搶孤,從一九四九年停辦,至一九九一年恢復舉行以來,是台灣規模最大的搶孤活動。,燒王船的傳說 自古以來,華南地區就是一個高溫多熱、鼠疫、霍亂、傷寒、瘧疾叢生的地方。時常發生瘟疫,面對突來的災害,一向以草木之富的中國人卻束手無策,以為瘟疫的流行就是瘟神疫鬼的作祟。在這種狀況下,尚鬼祁巫就成為治病的唯一方法。但是瘟神總是瘟神,誰也沒有辦法確定神麼時候他會發起脾氣,傳說之中,疫鬼的巢是在海中飄渺的海島。聰明的中國人終於想出一套美麗的神話,熱情款待之後,編造紙船送祂出海,希望祂們回到自己的老巢不再回來。 明朝有這樣記載: 幸而病癒,又使巫作法

3、,以紙糊船,送之水際,此船以夜出,戶人皆閉戶避之。 但是,居民非常懼怕王船,傳說王船若不幸靠岸,不僅不能逃避,還得撿拾起並為它 建廟或做醮普渡,否則舉莊遭殃。並且祭祀不可以太寒酸,不然惹祂們生氣。王船飄著的地方,對當地居民而言,當然是一種凶兆,但總有因祭祀而人丁興旺的。慢慢地,王船就退去恐怖的色彩,最後變成一個吉祥的神器。 所以,燒王船祭典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一直是台灣地區最著名且最重要的廟會活動之一,它的原始意義是送瘟出海,如今雖已演變成祈安降福的活動,但仍存有濃厚的瘟神色彩,使得王船祭至今籠罩著神秘、嚴肅的氣氛。,台北燈會 民國六十七年起政府將元宵節定為觀光節,到民國八十一年起,在中正紀念

4、堂四周展示各種大型花燈,頗具觀光價值。 交通部觀光局為了發展臺北的特色觀光,所以將元宵節定為臺北燈會,將傳統的花燈展示變成國際性觀光賣點,吸引外國觀光客到臺北來參加這個熱鬧的燈節,而本國民眾也會利用三天的燈會前往觀賞。目前臺北燈會已頗具規模,而且除了傳統花燈外還有現代電動花燈、利用民間用品所製做有鄉土味道的花燈,更有露天劇場真人表演花燈內容,真是為舊節添新意。,元宵節的由來 認為是漢代宮廷的一種祭典演變而來;另一種是源自民間的三元節,舊俗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即天官大帝的生日,而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即地官大帝的生日,而農曆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即水官大帝的生日,而這三元中又以上元最熱鬧也最受重視。

5、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或燈節,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也是春節最後的一天,自此以後一切恢復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故有小過年之稱。,猜燈謎 以往燈謎都在寺廟裡舉行,因為寺廟乃民眾閒暇時聚集的場所,而且有花燈競賽與展示,所以從前都在花燈下榜上一個謎面,到元宵夜由廟裡相關人員主持猜燈謎,場面熱鬧而溫馨,因為可以得個獎品回家,算是小過年的吉祥兆頭。現代猜燈謎的型態有揭諸在報章、雜誌上的,有電視轉播某個寺廟的燈謎大會,也有在某些節目中穿插的燈謎,型態多樣化,可滿足民眾不同的需要。這也反應現代社會中過傳統節慶的多元型態。,元 宵 節 俗 中 最 富 聲 光 效 果 的 活 動 非 臺 南 鹽 水

6、 蜂 炮 莫 屬 。 相 傳 清 光 緒 初 年 , 鹽 水 鎮 因 瘟 疫 肆 虐 二 十 餘 年 , 人 煙 稀 少 、 田 園 荒 蕪 , 餘 存 的 居 民 於 關 帝 君 祭 日 , 央 請 關 老 爺 出 巡 獲 得 應 允 , 居 民 乃 於 元 宵 時 節 , 以 各 式 陣 頭 虔 誠 地 恭 請 關 公 及 眾 神 出 巡 繞 境 , 沿 途 並 大 放 煙 火 炮 竹 , 助 其 聲 威 並 驅 逐 邪 疫 , 瘟 疫 竟 因 而 絕 跡 。 從 此 以 後 , 當 地 人 每 年 都 要 恭 請 關 老 爺 出 巡 , 並 競 放 鞭 炮 , 相 沿 至 今 , 發 展

7、 成 深 具 特 色 的 鹽 水 蜂 炮 盛 會 。 鹽 水 蜂 炮 活 動 於 入 夜 後 展 開 , 由 一 頂 頂 全 副 武 裝 的 神 轎 與 轎 夫 從 武 廟 出 發 揭 開 序 幕 , 一 直 到 隔 日 清 晨 五 、 六 點 , 整 個 鹽 水 市 街 所 見 所 聞 皆 是 蜂 炮 。 這 些 蜂 炮 中 以 酬 神 的 炮 城 最 為 壯 觀 , 炮 城 的 規 模 不 一 , 但 總 有 數 萬 枚 沖 天 炮 製 成 , 每 當 神 轎 來 到 炮 城 前 , 主 人 拉 開 紅 布 點 燃 蜂 炮 頃 刻 萬 發 齊 放 , 五 彩 火 花 絢 麗 奪 目 , 是

8、 蜂 炮 夜 中 最 刺 激 、 迷 人 的 時 刻 。,上元祈福(拜天官大帝): 元月十五是上元佳節,也是天官大帝的誕辰,民間說這一天是三界公生,各民家及寺廟都在凌晨舉行盛大的儀式加以慶祝,祭品儀式就如同初九慶祝天公生一樣,也都演大小棚的戲,請道士唸三界公經。,迎玄壇爺遊境 迎玄壇爺遊街的習俗,或稱為炸寒單爺,又稱走佛,是臺灣元宵夜特有的風俗,早期流行於臺灣各地,近期則盛行於花東。相傳玄壇爺為商臣趙公明,又名趙玄壇,掌管消災去禍、保平安、進財寶,俗稱武財神。上元夜將其神像安置於竹椅上,縛兩根木棒作轎(稱為椅轎),由四個赤膊壯漢扛抬,鳴鑼遊行,到各商家門口,必燃放爆竹相迎,並將爆竹投向壯漢,大

9、漢不能露出害怕神情,因為有神氣保護。一般稱說玄壇爺怕寒,所以擲爆竹使抬轎者身體發熱然後將熱傳給玄壇爺取暖;不過由於迎玄壇爺就好比是迎財神,因此很受商家的歡迎。另有一種傳說,認為寒單爺是一個魚肉鄉民、無惡不做的惡霸,大家對他恨之入骨卻苦無良策對付他。有一年元宵節,眾人設計把他灌醉後,一起點燃鞭炮向他投去,將他炸死。炸寒單爺的活動,相傳日據時期,在台北大稻埕、宜蘭頭城以及花蓮玉里等地都有炸寒單爺的活動,不過日期並不在同一天;光復以後僅有在花蓮玉里、台東、台北野柳、北投地區仍保存著這項習俗。民國88年的元宵節則在台東市馬蘭榮家舉行炮轟肉身寒單爺的活動。,吃元宵(即湯圓,因於元宵節吃食,故名)祭祖:

10、元宵節期間,民間有吃元宵的傳統習俗。起初,元宵節的時令小吃並不是元宵,南朝時,吃的是拌合肉和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得則是一種蠶狀的麵食和烤餅,一直到了宋朝,才出現用糯米粉加果糖做成的元宵,不過當時不叫元宵,而是稱為浮圓子或是湯圓等。後來,由於這種食品專在元宵節吃食,因此,就把它稱為元宵了。其實湯圓和元宵的差異只是在於大小和是否包餡罷了!南方人用糯米製成大小和龍眼一般大小的圓子,稱為湯圓,而北方人吃的圓子較大,裏面包餡的則稱為元宵。 元宵所包之餡有甜有鹹:甜的內包如豆沙、芝麻、花生、棗泥、桂花、白果等等;鹹的內包如豬肉、火腿、蝦仁、咖哩。至於作法則南北不同:北方以餡沾粉,用篩子一層層滾出

11、來(搖元宵);南方則以糯米皮包餡,用手搓圓成型(包元宵)。由於臺灣沒有地域的限制,因此,南北的元宵都可以吃到。,清明節的由來 相傳在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大戰好幾回合後,終於取得天下。他光榮返回故鄉的時候,想要到父母親的墳墓上去祭拜,卻因為連年的戰爭,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墓碑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而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 劉邦非常的難過,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最後劉邦從衣袖裡拿出一張紙,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爹娘在天有靈,現在風刮得這麼大,我將把這些小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

12、,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娘的墳墓。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劉邦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請人重新整修父母親的墓,而且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一定到父母的墳上祭拜。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每 年 的 清 明 節 , 總 統 會 率 領 政 府 官 員 到 已 故 元 首 的 靈 寢 祭 拜 , 表 達 人 民 對 他 們 的 懷 念 與 敬 意 。 同 時 為 紀 念 始 祖 黃 帝 之 功 績 , 亦

13、 會 在 清 明 節 這 一 天 舉 行 遙 祭 黃 陵 典 禮 , 中 央 由 總 統 主 祭 或 派 大 員 代 表 主 祭 , 奏 樂 、 獻 花 、 上 香 , 典 禮 簡 單 隆 重 。,中樞祭典,潤 餅 , 是 以 麵 粉 做 成 薄 皮 , 內 包 豆 芽 菜 、 紅 蘿 蔔 絲 、 筍 絲 及 肉 絲 、 豆 干 絲 及 蛋 皮 等 , 灑 上 花 生 粉 及 糖 粉 , 捲 成 圓 筒 狀 即 可 食 用 , 相 當 可 口。,潤餅,墓 粿 是 祭 掃 墳 墓 用 的 粿 類 , 一 般 以 紅 龜 粿 、 發 粿 及 草 仔 粿 為 多 。 紅 龜 粿 常 用 於 祭 神

14、, 粿 皮 由 糯 米 製 成 , 通 常 會 將 紅 龜 粿 皮 染 紅 , 以 模 具 印 上 桃 型 或 龜 型 的 圖 樣 , 皮 內 包 有 紅 豆 沙 或 花 生 粉 製 成 的 餡 , 是 最 普 通 的 粿 , 應 用 場 合 也 最 廣 。 發 粿 又 稱 發 糕 , 主 要 是 用 蓬 萊 米 碾 成 米 漿 , 壓 乾 水 份 , 打 成 糊 狀 再 加 入 發 粉 , 蒸 三 、 四 個 鐘 頭 製 成 的 , 。 發 粿 用 來 象 徵 發 財 , 蒸 得 是 否 夠 發 , 就 顯 得 特 別 重 要 , 民 間 判 斷 發 粿 發 的 好 壞 , 主 要 看 其

15、表 面 的 隆 起 、 龜 裂 , 龜 裂 的 愈 深 , 表 示 愈 發 。 草 仔 粿 , 也 是 祭 神 常 見 的 祭 品 , 最 大 的 特 徵 是 粿 皮 摻 有 鼠 麴 草 揉 製 而 成 , 內 餡 有 甜 與 鹹 兩 種 味 道 。,墓粿,一般清明掃墓可以分成兩種儀式: 掛紙 又稱壓紙,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或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壓在墳上,以示子孫已祭拜祖墳。 培墓 是把祖墳修飾一下,並向祖先祭拜的活動。每年一度將祖先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修整,然後準備一些牲禮、酒、菜、蔬果和粿類作為供品。一般都在墳前和后土前擺放祭品,祭品有韭菜、雞蛋、魷魚、甜飯、芋、筍等。,THE,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