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苯二氮卓类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89760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什么苯二氮卓类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为什么苯二氮卓类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为什么苯二氮卓类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为什么苯二氮卓类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为什么苯二氮卓类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什么苯二氮卓类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什么苯二氮卓类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为什么苯二氮卓类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 2.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在作用、用途上有何异同?,复 习,抗癫痫药 Anti-epileptic drugs 抗帕金森病药 Anti-Parkinsonian Drugs,药理教研室 辛志伟,学习内容、方法与步骤,第一节 抗癫痫药 一、概述:癫痫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分型、抗癫痫药的抗癫痫作用机制。 二、常用药物 (一)代表药:苯妥英钠的体内过程特点、作用与用途、作用机理、不良反应。 (二)其它药物:与代表药比较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扑米酮、乙琥胺、丙戊酸钠、苯二氮卓类(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氟桂利嗪、抗痫灵、拉莫三嗪、托吡酯的抗癫痫

2、作用与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三、抗癫痫药的用药注意事项,第二节 抗帕金森病药,一、概述:帕金森病的概念、发病机制 二、常用治疗药物 (一)拟多巴胺类药 1.多巴胺的前体药:左旋多巴 2.左旋多巴增效药 1)氨基酸脱羧酶抑制药:卡比多巴、苄丝肼 2)MAO-B抑制药:司来吉兰 3)COMT抑制药:硝替卡朋、托卡朋、安托卡朋 3.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溴隐亭、利修来得、培高利特、罗匹尼罗、普拉克索、阿扑吗啡 4.促多巴胺释放药:金刚烷胺,(二)抗胆碱药:苯海索、苯扎托品,目的要求,掌握:苯妥英钠的体内过程特点、作用、作用 机理、用途和不良反应。 熟悉:苯巴比妥、地西泮、卡马西平、乙琥胺、 丙戊酸钠的抗

3、癫痫作用和用途;左旋多 巴的体内过程、作用、作用机理、用途、 不良反应。 了解:癫痫的病理及临床分型;帕金森病的病 机、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 英语词汇: 苯妥英钠 phenytoin sodium;大仑丁 dilantin 卡马西平(酰胺咪嗪) carbamazepine 左旋多巴 levodopa,L-DOPA,学习基础与难点,一、癫痫的基本情况: (一)概念: 癫痫是大脑局部神经元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正常组织扩散所引起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脑疾患。表现为突然发作,短暂的运动、感觉或/和精神异常,并伴有异常脑电图。 (二)发病机制: 1.GABA能神经功能减弱 2.离子通道(Ca2+、Na+、K+

4、、GABA受体)基因 变异 (三)临床分型:根据发作时的表现分。常见的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单纯局限性发作,二、抗癫痫药的基本作用机理: 1.增强GABA功能 稳定神经细胞膜 2.干扰Na+、K+、Ca2+通道 (阻止病灶放电 或阻止放电向周 围脑区的扩散) 制止发作,三、帕金森病的病机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功能低下,而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亢进。,四、L-DOPA的体内过程,抗癫痫药,一、概述 (一)病理 癫痫是由各种原因(如先天性脑畸形、颅脑损伤、颅内炎症或脑寄生虫、脑瘤、药物中毒等)引起的大脑局部病灶产生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导致受累的脑组织广泛兴奋、功能短暂

5、失调一类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发作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和反复性三大特点。,(二)癫痫的分型,部份性发作(局部开始的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 (相当于局灶性癫痫) 1.运动性发作 2.感觉性发作 3.植物神经性发作 4.精神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 (相当于颞叶癫痫) 1.意识障碍起病者 (精神运动性发作) 2.继发于单纯部分性 发作的意识障碍者,全身性发作(非局部开始的发作),1.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2.小发作(失神发作) 3.不典型小发作 4.强直发作 5.肌阵挛发作 6.无张力发作,未能分型的发作,1.新生儿错乱性发作 2.婴儿痉挛 3.良性中央区癫痫 4.偏侧性发作 5.间脑癫痫,最常见的几

6、种癫痫,1.大发作(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抽搐,脑电图为每秒1540次高幅慢波,持续数分钟。 癫痫持续状态:大发作频繁发作,间歇很短,病人持续昏迷,危险性大,需及时抢救。,2.小发作(失神性小发作):意识短时丧失,但不跌倒,双目凝视,失神,无抽搐,脑电图呈3次秒,圆型波与高幅尖波相间,历时数秒,以儿童多见。 3.精神运动性发作(综合性局限发作):阵发性精神失常,伴无意识动作,脑电图呈4次秒高幅方波,历时数分数天。 4.局限发作(单纯性局限发作):仅大脑皮层局部受刺激。一侧面部或肢体的感觉异常或肌肉抽搐,如抽搐发展至对侧,则伴有意识丧失,尤如大发作。,(三)抗癫痫药的作用机理

7、:,1.抑制胞膜对Na+、K+或Ca2+的通透性 稳定神经细胞膜 2.增强GABA的功能 阻止病灶放电 阻止放电的扩散,(四)抗癫痫药的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1.乙酰内脲类:苯妥英钠 2.侧链脂肪酸类:丙戊酸钠 3.亚芪胺类:卡马西平 4.巴比妥类:苯巴比妥、扑米酮 5.苯二氮卓类: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氯巴占 6.琥珀酰胺类:乙琥胺 7.其它: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托吡酯,二、常用药物,(一)乙酰内脲类 苯妥英钠 (phenytoin sodium,大仑丁)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Tpeak 312h,需连服610d方达稳态血浓(1020g/ml),故显效慢。本品强碱性(pH1

8、0.4),刺激大,不宜肌注;血浆蛋白结合率8590,主经肝代谢(6070), t1/2与血浓有关,血浓10 g/ml时,t1/2 6-24h;10 g/ml时,t1/2 随血浓升高而延长,血浓个体差异大,故用药个体化。,作用、用途 1.抗癫痫: 强,为大发作的首选药,静注 也可用于持续状态,对精神运动 性发作、局限性发作亦有效, 但对小发作无效。 机理: 1)抑制Na+、Ca2+内流(有使用依赖性) 2)小量促K+外流,大量抑K+外流 3)抑制神经未稍对GABA的摄取 4)诱导GABA受体增生,稳定神经细胞膜,阻止放电向周围扩散,2.抗外周神经痛:对三叉神经痛效好,对坐 骨神经痛、舌咽神经痛亦

9、 有一定疗效。 机理:稳定神经细胞膜。 3.抗心律失常:对强心甙中毒所致者效好 (为首选药),也可用于其 它室性过速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1)局部刺激:不宜肌注、皮下注(碱性强),静注可致静脉炎,宜慢50mg/mim;口服恶心、呕吐等,宜饭后服;久用牙龈增生(随唾液排出,刺激结缔组织所致),停药36个月可消失。 2)久服引起叶酸吸收及代谢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原因为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必要时补充四氢叶酸钙。 2.过敏:皮疹、粒细胞减少、再障、肝坏死等,长期用需定期查血象、肝功,发现异常,停药。,3.中毒:血浓20g/ml时眩晕、头痛、小脑综合征(眼球震颤、共济失调);40ug

10、/ml可致精神异常、严重昏睡、昏迷,停药可消失。应控制剂量,最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4.其它: 1)诱导药酶,加速维D代谢,久用可致低血钙,宜加用维D。 2)静注过快,可致低血压,心肌抑制。 3)反跳现象:久用后突然药,可致癫痫加重或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减量、停药宜慢。 4)致畸:孕妇慎用,药物的相互作用 1.苯二氮卓类、保太松、乙酰水杨酸可从血浆蛋白上置换出本品,使血浓 2.氯霉素、异烟肼抑制肝药酶,使其血浓 3.苯巴比妥、扑米酮、卡马西平等诱导药酶,使其血浓,(二)侧链脂肪酸类,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F8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脑脊液中药

11、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10;半衰期为15小时。 作用用途 对各型癫痫均有效(大发作不及苯妥英钠;小发作优于乙琥胺;精神运动性发作与卡马西平相当非典型小发作不及氯硝西泮,但对顽固者可能有效)。可用于各型癫痫,但一般不作首选药。,机理:1.抑制GABA代谢 脑内GABA浓度 2.阻滞Na+通道 不良反应 1.CNS症状:嗜睡、易激惹、共济失调等。 2.肝毒性:转氨酶升高、黄疸、发热、浮肿等。 3.致畸:可引起脊椎裂,(三)亚芪胺类,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酰胺咪嗪)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好,F:7080,Tpeak26h;血浆蛋白结合率80;几乎全在体内代谢,半衰期初为35小时,有药酶诱导

12、作用,需用药36天方达Css。,作用用途 1.抗癫痫:对多种癫痫有效,常用于伴精神症状的癫痫(对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局限性发作均为首选药),机理同苯妥英钠。 2.抗外周神经痛:对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疗效优于苯妥英钠。 3.抗躁狂抑郁:可用于锂盐治疗无效的躁狂症、抑郁症的治疗。 4.抗心律失常:可用于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对伴心功不全者更好。 5.抗利尿:能促抗利尿激素分泌,可用于治疗尿崩症。,不良反应 1.早期表现: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一般不严重,一周后可渐消退。 2.大剂量时:甲低、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心血管虚脱,应控制剂量。 3.偶见:骨髓抑制(再障、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

13、少等)、肝损害、过敏等。,(四)巴比妥类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鲁米那) 作用用途 广谱,以对大发作,持续状态为佳。 特点:显效快、疗效好、毒性低、价廉,但对 CNS有明显抑制作用(一般不作首选药)。 机理: 1)抑制Na+、Ca2+内流 既抑制病灶放电(可 抑制异常神经元) , 2)增强GABA功能 又抑制放电向周围脑 区的扩散 不良反应 祥见镇静催眠药,扑米酮(primidone,扑痫酮),作用用途 扑米酮本身及其在体内的活性代谢物(苯巴比妥、苯乙基丙二酰胺)均有抗癫痫作用。广谱,以对大发作、局限性发作疗效较好(优于苯巴比妥),但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不及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

14、 不良反应 似苯巴比妥,(五)苯二氮卓类,常用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 地西泮:为控制持续状态的首选药,具有快速、有效、安全的特点,但过量或静注过快可抑制呼吸。 硝西泮:对小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婴儿痉挛疗效较好。 氯硝西泮:对小发作、肌阵挛性发作疗效尤佳。,(六)琥珀酰胺类,乙琥胺(ethosuximide)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好,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大部分经肝代谢,小部分原形经肾排出。连续用药710天可达Css,半衰期成人:55小时;儿童:30小时。 作用用途 只对小发作有效(疗效虽不及氯硝西泮,但不良反应少),为首选药。对其它类型无效。,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呃逆、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15、 2.神经系反应:嗜睡、眩晕、共济失调等。 3.偶见骨髓抑制:再障、粒细胞减少等;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七、加巴喷丁(gabapentin) 为氨基丁酸与亲脂性环已烷的共价结合物。临床主用于成人难治性部份发作的辅助治疗,有一定疗效,机理不祥。 八、拉莫三嗪(lamotrigine) 为苯三嗪类衍生物。临床用于作成人部份发作的辅助治疗有一定疗效,单用对部份性、全身性及失神发作也有效,机理为阻滞电压依赖性Na+通道。 九、托吡酯(topiramate) 对局限性癫痫无论是否伴有继发的全身发作,均可作为辅助治疗药。机理为:阻滞Na+通道 增强GABA的作用。,抗癫痫药总结表,药 物,作 用,用 途

16、,主要不良反应,苯妥英钠,阻滞使用-依赖性 Na+通道和T型Ca+ 通道,增加GABA 抑制效应。,除小发作以外的所 有各型癫痫,尤其用 于大发作和部分性 发作.中枢性疼痛综 合征.心律失常,胃肠反应,牙龈增 生,粒细胞,再障, 致畸,卡马西平,与苯妥英钠相似,同上.对中枢性疼痛 综合征的疗效优于 苯妥英钠,头昏,共济失调,剥 脱性皮炎,再障,多 动,苯巴比妥 扑米酮,与苯妥英钠相似,除失神性小发作外 的所有各型癫痫,中枢抑制,眩晕,共 济失调,造血障碍,乙琥胺,机理不明,小发作常用药,对其 它 类型发作无效,眩晕,嗜睡,胃肠反 应,粒细胞,再障,抗癫痫药总结表,药 物,作 用,用 途,主要不

17、良反应,丙戊酸钠,阻滞Na+通道,抑制 GABA代谢酶,各型癫痫,胃肠反应,肝脏损害, 共济失调,致畸,苯二氮卓类,地西泮 硝西泮,增强GABA能抑制 作用,使神经元超 极化,癫痫持续状态首 选药,静注偶可致呼吸抑 制,肌阵挛性癫痫,不 典型小发作,婴儿 痉挛,嗜睡,头昏,共济失调,氯硝西泮 氯巴占,各型癫痫,尤其用 于不典型小发作, 失神小发作,肌阵 挛发作.,嗜睡,共济失调,白细 胞减少,行为障碍,复杂部份性发作,失神性发作,单纯部份性发作,强直阵挛 性发作,肌阵挛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常用抗癫痫药的作用比较,第二节 抗帕金森病药,一、概述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18、PD):为一种锥体外系功能障碍性疾病。也称为震颤麻痹。 主要临床表现:肌肉强直、震颤,运动徐缓、困难,姿势及运动平衡失调。 病理: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纹状体多巴胺(抑制性递质)减少而Ach(兴奋性递质)相对增多。,治疗原则: 恢复纹状体胆碱能神经与多巴胺能神经功能的平衡。 抗胆碱药 拟多巴胺药,二、常用药物,(一)拟多巴胺药 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 【体内过程】,【作用、用途】 1.抗帕金森病:疗效较好(优于金刚烷胺和抗胆碱药) 特点: 1)对多数(疗程一年以上,约75)病人有效 2)对年轻者、轻症病人疗效较好,老年、重症者较差 3)改善肌强直及运动困难较好,对肌颤较差

19、 4)显效较慢(2-3周),但作用持久,2.抗肝昏迷: L-dopa在中枢可转变成多巴胺及NA,从而取代肝昏迷时生成的伪递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胺),使神经恢复正常功能。 特点:促苏醒效果好(优于降血氨药),但不能改善肝功。 【不良反应】 多见,多由其在体内转为多巴胺所致。 1.胃肠反应:初期发生率约80,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偶见溃疡出血或穿孔。是因多巴胺激动CTZ所致。饭后服或减缓剂量递增速度可减轻之。,2.心血管反应:初期发生率约30,表现为:轻度体位性低血压(原因不明)、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由多巴胺激动受体引起)。 3.运动障碍:长期用药后可出现不自主异常运动(张口、咬牙、伸舌、

20、皱眉、头颈部扭动,也可累及肢体和躯体,偶见喘息样呼吸或呼吸过度等),此表示已达最大耐受量,减量可缓解;“开关现象”,开-面、口、肢体等处多动不安;关-全身肌强直、运动不能。常突然反复交替出现,严重妨碍病人正常活动。机理不祥。,4.精神障碍:表现为:失眠、焦虑、恶梦、狂躁、幻觉、妄想、抑郁等,与多巴胺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有关,需减量或停药。,【药物相互作用】 1.维生素B6为多巴脱羧酶的辅酶,可促L-多巴在外周转为多巴胺,致其疗效下降,外周不良反应增加。 2.单胺氧化酶抑制药(优降宁等)可抑制DA的降解,增强其外周不良反应。 3.脱羧酶抑制药(-甲基多巴肼、苄丝肼、卡比多巴等),可抑制L-多巴在外

21、周转为多巴胺,故可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4.拟肾上腺素药可增强其心血管不良反应。 5.抗精神病药阻断中枢DA受体,利血平耗竭中枢DA,即可引起帕金森病,又可对抗L-多巴的作用。,-甲基多巴肼(- methyldopohydrazide)苄丝肼(benserazide) 卡比多巴(carbidopa),均为L-芳香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而抑制L-多巴在外周转为多巴胺,故可增强L-多巴的作用,并降低其不良反应。是L-多巴的常用重要辅助药。,司来吉米(selegiline),为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可在脑内抑制多巴胺的代谢,使纹状体多巴胺增多。可作为帕金森病的辅助用药。,金

22、刚烷胺(amantadine),【作用、用途】 1.抗帕金森病:对各种帕金森病均可缓解症状 机理:(不祥)可能是: 1)直接激动DA受体 2)促残存的DA能神经释放DA 3)抑制DA被重摄取 4)抑制DA的代谢,增强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功能,特点: 1)显效快(数天),维持短(6-8周疗效部分减退) 2)单用疗效不及L-多巴,但超过中枢抗胆碱药 3)与L-多巴有协同作用 应用:与L-多巴合用或用于不能耐受L-多巴者 2.抗病毒: 机理:阻止亚洲甲型流感病毒的穿入、脱壳,从而抑制其复制。 应用:防治亚洲甲型流感(对其它病毒无效),【不良反应】 1.消化系反应:口干、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3、2.神经系反应:大量时(0.3/d)可致失眠、精神不安、运动失调等,偶致惊厥,与抗胆碱药合用常致幻觉、精神错乱、恶梦等。因此:有癫痫病史或其它中枢神经系疾病史者禁。 3.外周血管反应:久用可致外周血管收缩 皮肤网状青斑。,溴隐亭(bromocriptine) 培高利特(pergolide),【作用、用途】 1.直接激动黑质-纹状体通路D-R:治疗帕金森病 2.直接激动结节-漏斗通路D-R 抑制催乳素、生长激素的释放 :用于回乳、肢端肥大症 3.激动受体(弱) 【不良反应】 似L-多巴,但易致幻觉,而少致运动障碍。,(二)抗胆碱药,【作用、用途】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降低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 恢复中

24、枢胆碱能神经与多巴胺能神经功能的平衡 特点: 1.中枢抗胆碱作用强而外周抗胆碱作用弱 2.改善肌震颤效果好,而改善肌强直、运动障碍效果差。 3.疗效L-多巴 应用:适用于轻症或不能耐受(或禁用)L-多巴者或由抗精神病药所致者,【不良反应】 似阿托品而较轻。 【常用药物】 苯海索(trihexyphenidyl,安坦):外周抗胆碱作用为阿托品的1/10-1/2 丙环定(procylidine,开马君):同安坦 其它药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因外周作用强,故疗效较差,而不良反应较重,临床少用。,小 结,第一节 抗癫痫药 一、代表药: 苯妥英钠(大仑丁) 体内过程特点:强碱性,不宜肌注;口服吸收不规则,

25、需连用610天才能达有效血药浓度(1020g/ml);血药浓度10g/ml时按零级动力学消除, t1/2明显延长。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用药需注意剂量个体化。 作用与用途:1.抗癫痫:适用于大发作、局限性发作,对小发作无效;2.抗中枢性痛症:适用于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坐骨神经痛;,3.抗室性过速型心律失常:可用于各种室性心律 失常,尤其是强心苷中毒性过速型心律失 常。 作用机理: 1.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 2.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3.抑制钙调素激酶,减少 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稳定神经细胞膜,抑制病灶放电向周围的扩散,主要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胃肠反应、齿龈增生等; 2.毒性反应:中枢

26、神经症状、外周神经炎、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3.过敏反应:皮疹、血液造血系损害、肝损害 4.致畸:胎儿妥英综合征 5.其它:男性乳房增大、多毛、淋巴结肿大、加速维生素D代谢、巨幼红细胞贫血、停药反跳等 二、其它抗癫痫药,其它抗癫痫药,卡马西平(酰胺咪嗪): 机理:1.阻滞钠通道;2.增强GABA作用 特点:1.抗癫痫谱广,可作为大发作、单纯局 限性发作的首选药;2.对癫痫并发的精 神症状也有效,故也适用于复杂局限 性发作;3.抗抑郁作用强,可用于锂盐 无效的躁狂、抑郁症;4.治疗神经痛效 果优于苯妥英钠。 主要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症状、心血管反应、 过敏、骨髓抑制、肝损害。,苯巴比妥(鲁米那)

27、 机理: 1.与GABAA受体结合,促氯离子内流 2.阻断突触前膜钙摄取,抑制钙依赖性递质释放 3.高浓度时阻断钠、钙通道 特点: 1.抗癫痫谱广,主用于大发作、持续状态、局限性发作,但不作首选药(中枢抑制作用明显)。 2.即抑制病灶放电,也抑制放电的扩散 扑米酮(去氧苯比妥、扑痫酮) 特点: 1.有两个活性代谢产物: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 2.作用与苯巴比妥相似而价昂,仅用于它药无效者,乙琥胺 机理: 1.抑制T型钙通道 2.高浓度时抑制Na+-K+-ATP酶和GABA转氨酶 特点: 1.只对小发作有效,为首选药 2.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中枢症状、血液造血系损害。 丙戊酸钠 机理: 1.

28、抑制GABA转氨酶、琥珀酸半醛脱氨酶,减少GABA代谢 2.增加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增加GABA生成 3.抑制Na+、Ca2+通道,特点: 1.抗癫痫谱广,对大发作乙琥胺,对复杂部分性发作卡马西平,为治疗大发作合并小发作的首选药。 2.对它药无效的顽固性癫痫可能有效 主要不良反应: 肝毒性较明显、血小板减少与出血时间延长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 机理:增强脑内GABA功能 特点:安全性好。地西泮为治疗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硝西泮、氯硝西泮主用于非典型小发作。,氟桂利嗪:通过阻断钙通道和钠通道发挥作用。可用于和各型癫痫(对在发作、局限性发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抗痫灵:通过升高脑内5

29、-HT含量发挥作用。抗癫痫谱广,毒性低。 拉莫三嗪:通过阻断钠通道而抑制病灶放电。抗癫痫谱广,主作为局限性发作的辅助用药。偶见DIC发生。 托吡酯:通过阻断钠通道、增强GABA作用和抑制谷氨酸个导的兴奋作用发挥疗效。抗癫痫谱广,主用于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有致畸作用。,抗癫痫药的应用原则: 1.选药:根据发作类型选。(每年发作少于12次者可不用药) 2.剂量:一般从小量开始,注意剂量个体化,有条件宜进行血药浓度检测。 3.换药、停药:宜用逐步过渡法。 4.联合用药:一般单用,只在疗效不隹或纠正副作用或混合发作时才考虑。 5.疗程:一般需用至完全无发作后再用23年,再用12年来停药。 6.不良反应

30、检测:定期查肝、肾功,血象,神经系。,表,第二节 抗帕金森病药,一、概述 (一)概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锥体外系功能障碍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共济失调。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1)原发性;2)动脉硬化性;3)脑炎后遗症性;4)化学药物中毒性四类,可合称为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 (二)病理生理: 各种原因引起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退,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亢进。,(三)治疗原则 增强多巴胺能神经功能或/和降低胆碱能神经功能。 (四)治疗药物 1.拟多巴胺药 多巴胺的前体药

31、 左旋多巴的增效药 多巴胺受体激动药 促多巴胺释放药 2.中枢性抗胆碱药 二、常用药物 (一)拟多巴胺药 代表药 左旋多巴(L-DOPA,levodopa),体内过程特点: 口服吸收快;吸收后约98%在外周被脱羧酶转化为多巴胺(不能进入中枢,且在外周引起不良反应),仅1%进入中枢,在中枢转化为多巴胺而发挥作用。故抑制外周脱羧酶可促进其进入中枢,使作用增强,且减少不良反应。 作用与用途: 1.抗帕金森病作用:通过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 发挥作用。可用于各型PD。 2.抗肝昏迷作用:通过在脑内转化为NA而恢复 正常神经传导发挥作用。可用 于促肝昏迷者苏醒。,抗帕金森病特点: 1.对多数(疗程一年以上

32、,约75)病人有效 2.对年轻者、轻症者疗效较好,老年、重症者疗效较差。 3.改善肌强直及运动困难较好,对肌颤较差。 4.显效较慢(2-3周),但作用持久。 不良反应:与其转化为DA有关 1.早期反应:胃肠道反应、心血管反应 2.长期反应:运动过多症、症状波动、精神症状,其它拟多巴胺药 左旋多巴增效药: 脱羧酶抑制药:减少外周DA生成 MAO-B抑制药:减少中枢DA降解 COMT抑制药:促L-DOPA入脑,并抑制 L-DOPA降解 多巴胺受体激动 药:直接激动D2类受体 促多巴胺释放药: (二)抗胆碱药: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特点: 1.中枢抗胆碱作用强而外周抗胆碱作用弱 2.改善肌震颤效果好,而改善肌强直、运动障碍效果差(与L-DOPA互补)。,3.疗效L-多巴 应用: 适用于轻症或不能耐受(或禁用)L-DOPA者或由抗精神病药所致者,与L-DOPA合用有协同作用。,思 考 题,1.下列癫痫如何选药? 大发作 、小发作、持续状态、精神运动性发作 2.苯妥英钠的作用、用途有哪些?其常用给药途径有哪些? 3.哪些药物可影响L-DOPA的疗效? 4.为什么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宜用抗胆碱药治疗而不宜用拟多巴胺药治疗?,下次课预习范围,抗精神失常药,抗癫痫药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