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杨时与洛学向闽学的转型将乐20131009.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92147 上传时间:2019-07-2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杨时与洛学向闽学的转型将乐2013100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试论杨时与洛学向闽学的转型将乐2013100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试论杨时与洛学向闽学的转型将乐20131009.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试论杨时与洛学向闽学的转型将乐20131009.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试论杨时与洛学向闽学的转型将乐20131009.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杨时与洛学向闽学的转型将乐2013100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杨时与洛学向闽学的转型将乐20131009.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论杨时与洛学 向闽学的转型 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 徐心希 一、北宋社会转型的特点 二、儒学向宋学的转型 三、杨时在洛学向闽学转变过程中的 作用 1、杨时维护与传播洛学的功绩 2、配合大一统理论,提出“盖天下只 是一理” 3、杨时提出改造社会必须“畜德而反 约”与“格物穷理” 一、北宋社会转型的特点 北宋社会的转型在中国古代史上的 确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变化可以归结 为三大特征:政府放松对居民身份的控 制、城镇化的提速、经济生产的商品化 等。 1、放松对居民身份的控制 北宋居民身份的重大变化是佃户获得了解 放,政府终于承认了贱民之众的生存权利 ,此乃社会之巨大进步。此时也是市民阶 层发展的重要

2、时期。宋代户口中已经有了 乡村户和坊廓户即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之 分。这种区分反映出北宋时期市民不仅形 成了一个阶层,而且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研究表明,北宋东京人口占京畿路人口的 52. 7% ,南宋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约为12%。 2、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北宋时期城镇化提速主要表现于两个方 面:一是随着城市形态的变化,其功能 随之改变。北宋是中国都城由封闭的街 坊式向开放的环套式过渡的转折期。譬 如唐、五代的长安城等大都市及众多中 小城市,均以坊之数量、规模衡量其等 级。这类城市即“坊城”,坊墙将“坊城” 封闭自守,城市犹如孤岛。入宋之后发 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是城镇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唐

3、五代 时期镇多为军事驻地。宋时,镇逐渐成 为工匠、小商小贩的集合之地。据漆侠 统计,元丰年间全国镇市发展到1871个 。 3、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北宋商业繁盛与商品经济兴盛是不争的史实。 社会为商业气氛所笼罩。首先体现在社会产品 的商品化水平有了迅速提高。从粮食到油、盐 、醋、茶、木材、布帛等统统卷入流通领域。 这一经济浪潮对传统的自然经济造成了巨大的 冲击。在商业化的社会浪潮下,北宋商人作为 重要力量不断崛起。他们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 非常明显。在北宋都城内,“京城资产,百万者 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二、儒学向宋学的转型 随着社会的转型,北宋儒学研究也逐渐从注重 考据的经学而转向注重学

4、理的“宋学”。 唐代经学是与汉学一脉相承的。作为儒学基础 学术形态的经学,其作用主要体现于唐代早期 。与文学、史学相比,北宋经学是宋学所有学 术形态中的基础,发挥着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 。北宋中期从义理之学到理学的发展,都是经 学形态突变的结果。可见,北宋经学与理学之 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理学的发生不可能脱离其 经学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唐宋儒学转 型其实就是唐代经学形态向宋代经学形态的转 型。 把上述北宋儒学由下至上所有学术形态 各个层次整合起来的学术形态,就是通 常所谓“宋学”。 宋学是综合宋代儒学的所有不同学术形 态的总称,除上述所涉及的各个层次的 学术形态外,还包括目录学、校勘学、 考

5、据学等等。南宋的朱熹对韩愈的“道统 ”说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原道 一篇,自孟子后,无人似它见得。” 朱熹对韩愈复兴儒学的作用欲褒又 贬,坚持认为程氏为“千四百年来第一人 ”,真正用意正在这里确立了二程的 “接乎孟子”的地位,也就确立了他自己 的道统地位。朱熹认为韩愈只不过是个“ 主于文词”、“作好文章”的一介文人,其 道德学问还够不上接承孔孟之道的资格 。朱熹还极力推崇周敦颐和张载,故朱 门常把周张二程并举。从濂、洛之学到 闽学,这一师承关系的构筑把程朱理学 联为一体,其被称为“道学”,实因“道统 ”而来。程朱理学或“道学”,为近世所谓 “宋学”之大宗。 1、“攻乎异端”,即抨击儒学 中衰

6、的外因 包括排斥佛道二教(尤突出排佛)和抨击四六 时文、倡导古文运动等。北宋的熙宁、元丰前 后以张载、程颢与程颐兄弟等为代表。有的主 要承继前人已有的思想,有的则是通过整合佛 道思想后的创新,因此理论上就有了深浅粗细 之分。但不管其理论的区别有多大,在希望重 振儒学、排除佛道影响这一点上是一致的。经 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重新夺回了失去的思想阵 地。南宋后,佛教在思想界的影响已不再成为 主流。古文运动从形式上讲是化骈为散,回到 “六经”朴实的文风;从内容上则要求文学为社 会和政治服务,恢复儒家“修齐治平”理想,“ 文以载道”成为其核心命题。 2、“拨乱反正”,即儒学 内部的更新 这种更新包括抛弃汉

7、唐儒生的章句训诂之 学、发掘传统儒学的资源进行理论的整合创新 。主要体现在否定传统经学:否定传统儒学中 的章句训诂之学,这是理学能够崛起所必须经 历的一个重要环节。若不把汉唐经学的殿堂拆 除,理学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于是从中 唐至北宋,出现了经学史上所谓的怀疑和否定 的学风,否定“破碎大义”的汉唐儒生的注疏, 乃至怀疑某些经典的真实性,最终完成了从训 诂之学到义理之学的转型,并为性理之学的崛 起扫清了道路。 3、推动宋学在学风上的转变 儒学演至“宋学”阶段,除“道统”之争以 外,还出现学风上的蜕变。宋之前,儒 者治经重视传注疏证,即所谓“我注六经 ”的汉唐学统。而自北宋仁宗庆历年间, 学风

8、迥变,不仅舍传注不就,还出现了 一股疑经之风,倚经文直抒己见,遂开“ 六经注我”的宋学传统,一如王应麟困 学纪闻卷八载陆游言:“唐及国初,学 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 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 。 三、杨时在洛学向闽学 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杨时理学学术地位及影响虽不囿于闽地 ,但在洛学发展至闽学这一道南学脉中 却体现得最为突出。他一传同郡罗从彦 ,再传同郡李侗,三传朱熹,而有“南渡 洛学大宗”、“闽学鼻祖”之称。其理学思 想上承伊洛之传,论说理本气化、理一 分殊、心性、格物致知、未发已发等问 题,这些论说在某些方面亦开启朱熹闽 学之绪。 1、杨时维护与传播 洛学的功绩 杨时是

9、程颐伊川易传的校定者。程颐 生前未及将此书付梓,临终授门人张绎, 不久张绎卒,又逢洛学遭禁,书稿散失, 残卷辗转落入杨时手中。据氏著校正伊 川易传后序云,此稿“错乱重复,几不 可读”,遂用一年多时间校正整理,对于 手稿中“其谬误有疑而未达者”,均采取“ 姑存之,以俟知者”之态度。便使该书得 以存世。他还根据自己追随二程左右问学 的笔记,编订河南程氏粹言。 杨时成为洛学向闽学过渡环节中最 重要的理论家。道南体系的学术特质诚 如康熙所题写匾额“程氏正宗”,一语中 的。杨时的道南体系由众多弟子组成, 如张九成,系高宗时状元。再如胡宏、 罗从彦等均是出类拔萃的理学家,胡宏 是绍兴年间造诣最高的儒家学者

10、之一。 其高足李侗,则是朱熹登堂入室、耳提 面命的引路人。“道南”系的发展,最终 以新的学术体系,即朱熹闽学的创建为 归宿。 2、配合大一统理论,提出 “盖天下只是一理” 北宋是结束五代战乱之后重新统一起来的 ,政治上的统一迫切要求理论上的阐述。 有鉴于此,杨时继承二程以理作为其哲学 的最高范畴,说:“盖天下只是一理” , 认为天地间的万物,包括社会的伦理纲常 等都“本于一理”。理作为万物生成的本原 ,它高于具体事物的生灭变化而永恒常在 。同时作为宇宙的最高原则,理又贯穿于 一切事物之中,“有物必有则也,物即是 形色,即是天性。盖形色必有以为形 色者。” 通过对张载西铭一书的思考、 怀疑及讨论

11、,杨时在程颐“理一而分殊” 说的启发下以仁义阐释了“理一”与“分殊 ”的伦理内涵,以仁义并说来讲体用兼举 ,从体用角度对儒家自孔孟以来的仁爱 观作了更进一步的解释。而在强调体用 兼举,理一与分殊不可偏失的同时,与 程门另一弟子谢良佐重视“理一”不同, 杨时看到了“分殊”如冠与履、首与足一 样的客观存在及重要性。而其重视“分殊 ”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再传弟子李侗。 3、杨时提出改造社会必须“畜 德而反约”与“格物穷理” 杨时也以明善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古之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于致知,致知所 以明善也。” 在求知明善的问题上,他虽 从程颐的格物方法入手,但又归人了程颢 的内求路向,这样杨时又排斥了

12、向外穷究 具体事物,忽视对客观知识的探知。为何 应畜德而反约,杨时引述孟子的“万物皆 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之说。 小结 从外求的格物转为向内的诚意,杨时的基 本思路即是首先承认有物我、内外之分,因此 主张通过格物致知以求理明善,但又认为格物 不是为多增见闻,而是为了畜德,畜德只需反 约内求。且杨时所说的要格之物也主要指载圣 人之道的六经,而圣人之道的得与不得,主要 在于心得与否。因此从格物讲到格心,即反身 而诚以合内外,杨时摇摆于格物与格心之间。 总之,杨时在洛学向闽学转化过程中,发挥了 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由他将洛学引进福建, 为二程与张载之学在福建的深入与发展做出了 不可磨灭的贡献,提出改造社会必须“畜德而反 约”与“格物穷理”,也奠定了朱熹理学的发展根 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