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整体设计.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94482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PPT 页数:178 大小:6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整体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图书整体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图书整体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图书整体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图书整体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整体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整体设计.ppt(1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7/29,1,第四章 图书整体设计 2006年8月,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2019/7/29,2,2006年考试大纲对本章的基本要求与考试内容: 1.熟悉图书整体设计的概念、内容及要求。(每年都考) 2.熟悉开本的概念以及制约开本选择的因素。 3.掌握图书的必备结构部件种类及其设计要求。(每年都考) 4.掌握图书的可选用结构部件与装订样式的种类。(每年都考) 5.了解制约图书结构与装订样式选择的因素。 6.熟悉图书美术设计的特点、内容、要求及手段。 7.了解图书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形式和艺术规律。 8.熟悉图书版式设计的要素。(每年都考) 9.了解图书版心规格设计的要求。 10.掌握图

2、书中各种文字与图片的版式设计要求。(几乎每年都考) 11.熟悉图书的装帧制作工艺设计。,2019/7/29,3,第一节 图书整体设计的概念、内容及要求 一、图书整体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图书整体设计,是对图书载体的艺术性、工艺性设计,包括图书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 提高图书的整体设计质量,是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方面。,2019/7/29,4,图书整体设计三审制: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1997年6月26日公布)指出: 出版社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相应专业职称的编辑为责任设计编辑,主要负责提出图书的整体设计方案、具体设计或对委托他人设计的方案和设计的成品质量进行把关。图书的整体设计也要严格执行

3、责任设计编辑、编辑室主任、社长或总编辑(副社长或副总编辑)三级审核制度。,2019/7/29,5,图书整体设计的概念 对图书载体的艺术性设计 对图书载体的工艺性设计 目的:使图书具有最佳视觉效果。 要求形成设计方案。即在有限的空间(封面、版面)里,按照造型艺术的原理,把构成图书的各种要素(文字、形象、色彩、纹饰)组合成既与书稿的内容、性质相匹配,又与印刷工艺要求相适应的设计方案。 外部装帧设计 内容 内部版式设计,2019/7/29,6,图书整体设计的内容: 图书形态设计: 选择开本 确定图书结构 确定装订样式 图书外部装帧设计 图书美术设计: 对封面、护封、环衬、 扉页、插页、 函套等进行设

4、计 图书装帧制作工艺设计: 印刷工艺的运用 选择材料,2019/7/29,7,字体、字级的选择 版心的确定 内文版式设计 文字的排式 图文在版面上的编排,2019/7/29,8,二、图书整体设计的要求 图书的整体设计,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整体性 图书整体设计必须与图书出版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紧密配合、协调一致,更要在工艺选择、技术要求和艺术构思等方面具体体现出这种配合与协调。 如选择与确定材料、工艺、技术等时,必须体现配套、互补、协调的原则;在进行艺术构思时,必须体现图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设计创意艺术化与图书主题内涵抽象化的统一。 (二)艺术性 图书整体设计应具有独

5、立的审美价值。此原则不仅要求整体设计充分体现艺术特点和独特创意,而且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要体现图书内容的内在要求、图书的性质和门类,也要体现一定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2019/7/29,9,(三)实用性 要求图书整体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层次读者使用不同类别图书的便利,充分考虑读者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和审美需求,充分考虑审美效果对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导向作用。 (四)经济性 图书整体设计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的比差: 1.所需资金投入与可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的比差; 2.设计方案导致的图书定价与读者的承受心理、承受能力的比差。,2019/7/29,10,第一节已考过的题: 2002年 单选题

6、 12.图书的整体设计审核制度是( ) A.编辑室主任审核制 B.文字编辑室主任与美术编辑主任共同审核制 C.责任设计编辑、编辑室主任、社长或总编(副社长或副总编) 三级审核制 D.设计编辑、编辑室主任二级审核制 多选题 53.图书整体设计的原则,有( ) A.效益比差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艺术性原则 D.实用性原则 E.普及性原则,C,A B C D,2019/7/29,11,2003年 单选题 10.图书的整体设计是指( ) A.图书的开本设计、创意设计和工艺设计 B.函套设计、封面设计和扉页设计 C.图书的制作工艺设计 D.图书的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D,2019/7/29,1

7、2,2004年 单选题 8.一种图书的整体设计方案,必须经过( )审核。 A.美术编辑、文字编辑和编辑室主任 B.文字编辑、编辑室主任和社长(或总编辑) C.责任设计编辑、编辑室主任和社长(或总编辑) D.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和社长(或总编辑),C,2019/7/29,13,2005年 单选题 7.图书整体设计方案应经过( )审核后才可定稿。 A. 文字编辑、编辑室主任 B.编辑室主任、社长(或总编辑) C.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和社长(或总编辑) D.责任设计编辑、编辑室主任、社长或总编辑(副社长或副总编辑),D,2019/7/29,14,第二节 图书形态设计 包括: 图书开本的选择与图书结构()

8、 、装订样式()的设计。由文字编辑、美术编辑、技术编辑共同完成。 一、图书开本的确定 这是图书形态设计的首要内容。 (一)开本与纸张开切法 开本是用全张印刷纸开切的若干等份,表示图书幅面的大小。开本以“开数”来区分。 “开数”:指一全张纸开切成的纸页数量。 如32开全张纸被开切成32张纸, 24开全张纸被开切成24张纸, 40开全张纸被开切成40张纸。有不同的开切法。,2019/7/29,15,常见开切法: 1几何级开切法: 将全张纸按反复等分(对折)原则开切,可开出对开、4开、8开、16开、32开、64开、128开、256开等开本。因其开出的开数呈几何级数(M2n),故称为“几何级开切法”。

9、 优点:开数规整,纸张的利用率为100%,便于用机器折页,如用于期刊的装订联动线,最经济合算并能缩短出书周期。 缺点:开数的跳跃大,可选择性相对较差。,2019/7/29,16,128开 256开 32开 64开 8开 16开 4开 2开,几何级开切法,2019/7/29,17,2 直线开切法: 将全张纸横向和纵向均按直线开切,可开出20开、24开、25开、36开、40开等开本。 优点:开数的可选择性相对较多,纸张的利用率为100%。 缺点:某些开切数有单页(如5开、25开、3开、9开等),会给印刷装订带来不便,故不太经济合算,且印装周期较长。,2019/7/29,18,24开 9开 48开

10、12开 96开 36开 18开 72开 6开 3开,直线开切法之三开法,2019/7/29,19,25开 10开 50开 20开 40开 80开 5开,直线开切法之五开法,2019/7/29,20,直线开切法,2019/7/29,21,3 纵横混合开切法: 将全张纸的大部分按直线开切法开切,另一小部分按单页开切。又叫套裁法。 优点: 可开出上述两种开切法难以直接开出的所有开数,能适应一切特殊开本的需要。如可得27开、38开等。 缺点: 纸张有不同程度的浪费,印刷装订有所不便,印装周期长,成本高。,2019/7/29,22,纵横混合开切法之27开开切法,浪费部分,2019/7/29,23,(二)

11、开本的类型及其规格 图书的开本按开数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1开本的类型, 可分大型本(12开及以上)、中型本(1632开)和小型本(36开及以下)三类。 同一开数的开本,幅面大小又有不同的规格。 2开本的规格,指同一种开数的开本所具有的实际幅面面积。因为用以开切的全张纸有大小不同的规格,所以按同一开数开出的开本也有不同的规格。,2019/7/29,24,书刊常用纸张规格及32开本的成品尺寸: 开本的规格 宽()长() 所用全张纸规格() 长32 113 184 787960 32开 130 184 7871092 特长32开 130 203 8501092 大32开 140 203 850116

12、8 特大32开 148 210 8901240 若采用其他规格的全张纸开切,32开本便有其他规格。,2019/7/29,25,2019/7/29,26,注: 表中的A、B表示开本尺寸系列的代号 A和B代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将纸对折长边裁切的次数。 全张纸尺寸后的M,表示纸张的丝绺方向与该尺寸边平行。 开本规格的尺寸允差为1毫米。 由于相同名称的开本规格会具有不同幅面净尺寸, 在版本记录中,须标明全张纸的规格和开数,如本教材版权页中: “开本850毫米1168毫米 132” 。,2019/7/29,27,(三)开本的选择因素 1图书性质种类 常采用大型开本的图书:画册、图集。 常采用较大的中型开本的

13、图书:经典著作和学术著作、 大型工具书、高等教育教材、刊物等。 常采用较小的中型开本的图书:通俗读物、中小学教材等。 常采小型开本的图书:儿童读物、小型工具书、连环画等。 2图书的字图容量 字图容量较大的图书,多采用大中型开本;字图容量较小的图书,多采用中小型开本。 3图书的用途 查检类、鉴赏类、珍藏本类图书多采用大中型开本;阅读类图书多采用中型开本;便携类图书,多采用小型开本。,2019/7/29,28,二、图书结构和装订样式的设计 (一)图书的必备结构部件是指任何图书都不可或缺的结构组成部分。它们是:书心、封面、主书名页。 1 书心 书心是图书的主体,是承载内文( 包括正文及部分辅文如序言

14、、前言、后记、索引等等) 的部分。 书心的形成:一定规格的纸张两面印刷折页帖若干书帖套帖(如骑马订)或叠帖(如锁线订、胶订、锁线胶订)订、装书心。,2019/7/29,29,目录页(目次页)是书心必不可少的构成成分,是列载图书目录的书页,它从单数页码起排,一般位于书名页之后、正文之前;或位于前言页和或插页之后、正文之前。目录页标明全书的内容纲要,载有图书的篇、章、节、目等的标题,并标出它们在正文中的页码。目录页中的各级标题应该条理分明、眉目清楚,以便于读者检索,并且要有整体延续性。 书心一般不包括书名页。但有些装帧较简单的图书的书名页往往是随同正文一起印刷的,于是书名页便成为书心的第一页。书心

15、的设计取决于对订书方式的选择,以不同方法装订成的书心,外观有所不同。,2019/7/29,30,2 封面(书皮,封皮、书壳、封壳) 封面是图书的外表部分,它包在书心和书名页(或环衬、插页等可选结构部件)外面起保护作用,用纸较厚,并印有装帧性图文。图书的封面,一般可分为面封 (前封面)、封二(封里)、底封 (底封面)、封三(底封里)和书脊(脊封) 五个部分。软质纸封面还可带有前、后勒口。前、后勒口除增加面封和底封沿口的牢度外,还有保持封面平整、挺括、不卷边的作用。 书壳(封壳)是用硬质材料(纸板)加上纸、织物等材料制作的,由于质地较硬且略大于书心,其保护书心的作用较强。,2019/7/29,31

16、,封面所标示的种种图书属性包括: 面封应该印书名、副书名、作者名(以及译者名,下同)和出版者名,多卷书要印卷次。若书名是用汉字表达的,应印上其汉语拼音。如果是丛书要印丛书名。翻译图书应在原作者名前注明国籍。,2019/7/29,32,书脊的内容和编排格式由国家标准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GBT 11668-1989)规定: 宽度大于或等于5毫米的书脊,均应印上相应内容。 一般图书应该印上主书名和出版者名(或出版者logo);若空间允许,还应加上作者名,并列书名(副书名)和其他内容。 多卷书的书脊,应印该书的总名称、分卷号和出版者名,但不列分卷名称。 丛书等系列书的书脊,应印本册名称和出版者

17、名,若空间允许,也可加上总书名和册号。,2019/7/29,33,底封应印上书号、条码和定价。也可将编辑、校对、装帧设计责任人员名单印上。 图书的封二、封三一般保持空白,但也可根据整体设计的需要,设置一些文字(尤其是图书宣传文字)和或装饰图案等。 前、后勒口既可以保持空白,也可以放置作者肖像、作者简介、内容提要、故事梗概、丛书目录、图书宣传文字等。,2019/7/29,34,3.主书名页 图书的书名页是图书正文之前载有完整书名信息的书页,包括主书名页(必备结构部件)和附书名页(可选用的结构部件)。 主书名页是指载有本册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者、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等内容的书页,

18、一般用纸比封面薄而比正文厚,其内容种类和编排格式由国家标准图书书名页(GBT 12450-2001)规定。主书名页应置于书心前或插页前,它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两个部分。,2019/7/29,35, 扉页( 内封)位于主书名页的正面(即单码面)。它提供有关图书的书名(包括正书名、并列书名及其他书名信息)、作者和出版者的信息。作者名要用全称,翻译书应包括原作者的译名及国籍;多作者的图书,在扉页列载主要作者,全部作者可在主书名页后加页列载。出版者要采用全称,并标出其所在地;若出版者的名称已表明其所在地,则可不标地名。 丛书、多卷书、翻译书、多语种书等特有的一些书名、作者、出版者信息,一般列载于附书名

19、页 (如扉页没有空间的话)。,2019/7/29,36,版本记录页(版权页) 位于主书名页的背面(即双码面),它提供图书的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 版权说明对本图书著作权的归属作出明示。一般以版权符号(copyright- “版权”的略号)开头,后列著作权人名称和首次出版年份,也可再标注本版的出版年份,还可加注诸如“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的字样。版权说明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上部位置。,2019/7/29,37,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又称“CIP(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数据”,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制并印在图书上的书目数据。

20、CIP数据应置于版本记录页的中部位置,分为四个段落: .标题。标明“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著录数据; .检索数据; .其他注记,内容按编目工作需要而定。 各段落之间均空一行。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中心在核发CIP数据时,对其数据项目和具体格式应根据国家标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GBT 12451-2001)的规定设定。,2019/7/29,38,版本记录置于版本记录页的下部位置,应该提供CIP数据未包含的出版责任人记录、出版发行者说明、载体形态记录、印刷发行记录等项目。 出版责任人记录包括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责任校对和其他有关责任人。 出版发行者说明包括出版者、排版印刷者和装订者、

21、发行者,其名称均应用全称;出版者名下应注明详细地址及邮编,也可加注电话号码、电子信箱地址或因特网网址。 载体形态记录包括图书开本及其幅面尺寸、印张数、字数、附件的类型与数量。 印刷发行记录包括第一版、本版、本次印刷的时间,印数和定价。 此外,也常有把书名、并列书名、作者名、中国标准书号也列入版本记录的。 还有不少出版单位在版权页上标明因印制装订存在质量问题而退换图书的联系方式。,2019/7/29,39,扉页: 提供有关图书的书名、作者和 (正面,单码面) 出版者的信息。 主书名页 (必备结构) 版权说明 版本记录页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 (背面,双码面) 书名页 出版责任人记录 出版发

22、行者说明 版本记录 载体形态记录 印刷发行记录 附书名页 :列载多卷书、丛书、翻译书、多语种书有关书名、 (可选结构) 作者、出版者等信息的书页。,2019/7/29,40,(二)图书的可选用结构部件 是指一些在图书构成中常具有重要作用,却并非每本书都必须具备的组成部分。 1.环衬 设置在封面(封壳)与书心(及书名页)之间的衬纸,以两页相连环的形式被使用,故叫“环衬”,也叫“蝴蝶页”,通常有前后环衬 。环衬不仅可以增加图书的牢固性,同时也具有装饰作用。一般用纸比封面稍薄、比书心稍厚。,2019/7/29,41,2.附书名页 列载多卷书、丛书、翻译书、多语种书的书名、作者、出版者等信息的书页,用

23、纸一般与主书名页相同,其内容种类和编排格式由国家标准图书书名页(GBT 12450-2001)规定。附书名页位于主书名页之前,通常在与扉页相对的双数页码面印刷相应文字;必要时也可以使用附书名页的单数页码面或增加附书名页的数量。附书名页上应列载:多卷书的总书名、总卷数,主编或主要作者名;丛书名、丛书主编名;翻译书的原作书名、作者名、出版者名的原文,出版地、出版年及原版次,原版权说明 ,原作的ISBN;多语种书的第二种语种及其他语种的书名、作者名、出版者名。 也有常利用前环衬与扉页相对的页面作为附书名页的。,2019/7/29,42,3.插页 是印有与图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像或者题词、献词等文字的

24、书页。一般设在主书名页后、书心前,也可置于书心后。有集合型插页和 分散型插页两类。 4.护封(包封) 是包在硬质封面(或厚纸封面)外的包纸。高度与书相等,长度能包裹封面的面封、书脊和底封,并在两边各有向里折进的勒口。它能对封面起到保护作用。精装与软精装书用。,2019/7/29,43,5.函套 书函:是我国传统书籍护装物。有四合套和六合套两种。 书套:一侧开口的硬质纸盒。,六合套,四合套,2019/7/29,44,6.其他部件 辑封:图书正文页内标明“ 篇”“ 辑” 名称的书页。可占一页亦可占一面。 腰封(书腰纸):即包勒在封面腰部的有一定宽度的纸带,纸带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图文。

25、 书签带 :将织物细带一端粘连在书心的天头脊上,另一端不加固定,起书签作用 。 藏书票 :专门夹在某些图书中的美术作品小型张,其作用是纪念某一图书出版发行,也可供爱好者收藏。,2019/7/29,45,(三)图书装订样式 图书装订样式,是用不同装帧材料和装订工艺制作的图书所呈现的外观形态。对图书进行装帧设计,必须先选择装订样式,然后再根据图书的特点确定订书方式。 1 平装(简装) 整本书由软质纸封面、书名页和书心(有时还有其他非必备部件)构成,可分为: 普通平装,由不带勒口的软质纸封面、书名页和书心构成。一般不用环衬,有的书名页也与正文一起印刷。多用于书页相对较少、开本较小的图书。 勒口平装,

26、由带勒口的软质纸封面、环衬(也可不用)、书名页、插页(也有无插页的)和书心构成。多用于书页相对较多(有一定厚度)的中型开本的图书。,2019/7/29,46,平装书的封面可作覆膜处理,这是将透明的有光或无光 (亚光)的塑料薄膜,在一定温度、压力和黏合剂的作用下贴覆在封面纸上,使封面增加厚度、牢度和抗水性能。多用于勒口平装书。 平装书一般采用的装订方法有骑马订、平订、锁线订、无线胶背订、锁线胶背订和塑料线烫订。,2019/7/29,47,2.精装 其最大特点在于封面的用料和印刷、加工工艺与平装书不同。一般由纸板及软质纸或织物制成的书壳、环衬、书名页、插页和书心构成,因此比平装考究、精致。 全纸面

27、精装:由全纸面书壳、环衬、书名页、插页(若有的话)和书心构成。全纸面书壳是用软质纸(或涂布某种涂料的纸张)和硬质纸板制作的书壳。保护书心作用较强,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多用于适度考究、精致而发行量较大的图书。,2019/7/29,48,纸面布脊精装:由纸面布脊书壳、环衬、书名页、插页(若有的话)和书心构成。纸面布脊书壳是书脊使用布料或其他织物,面封和底封使用纸板和软质纸制作的书壳。保护书心的作用较强,制作成本相对不高。多用于既需考究、精致,而有一定发行量的图书。 全面料精装:由全面料书壳、环衬、书名页、插页(若有的话)和书心构成。全面料书壳是面封、书脊和底封都用面料(布料、其他织物、皮料等) 和纸

28、板制作的书壳。其往往在书壳外面包有护封。因其考究、精致的程度胜过前两种精装样式,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多用于既需相当考究、精致、发行量又较小的高档图书。,2019/7/29,49,三种精装样式都有圆脊和平脊两种形态。 书心的脊背经砑圆(扒脊)工艺处理成带有一定圆弧的凸状,而翻口则呈圆弧形凹状,与书壳套合后,即成圆脊精装。 书心的脊背不作砑圆处理,书脊和翻口均无圆弧,与书壳套合后即成平脊精装。 精装书的装订方法一般采用锁线订、胶背订、锁线胶背订。,2019/7/29,50,3.线装 将均依中缝对折的若干书页和面封、底封叠合后,在右侧适当宽度处用线穿订的装订样式。线装的装订形态是从不用线订的卷轴装、经

29、折装、龙鳞装、包背装、蝴蝶装等形态发展而来。线装主要用于我国古籍类图书,也为其他图书装帧设计所借鉴。,卷轴装,经折装,龙鳞(旋风)装,2019/7/29,51,蝴蝶装,在北宋(1041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装订法也出现了蝴蝶装。蝴蝶装综合了旋风装(葉子)和经折装(外形)的长处,形成册页书籍形态的初级形式。,2019/7/29,52,4.散页装 图书的书页以单页状态装在专用纸袋或纸盒内。是一种卡片式或挂图式图书,多具欣赏或示意功能。多用于教育类、艺术类图书。 5.软精装 用平装样式吸收了精装封面比较硬的特点而形成的“软精装 (半精装) ”。其封面的硬质、挺括程度超过一般平装图书。,2019/

30、7/29,53,(四)图书结构和装订样式的选择 图书结构及其装订样式的选择,应考虑图书性质类别、篇幅、用途、读者对象及可提供的材料、工艺等因素。 对结构部件的选择,实际上只是对非必备部件的选择。可选择的是环衬(精装、平装)、护封(精装及软精装)、函套(经典类图书、具有特殊意义的图书)。 对装订样式的选择: 精装:较大篇幅的经典著作、学术性著作、中高档画册等,多采用考究程度不等的精装样式; 平装:较小篇幅的通俗读物、少儿读物、教科书、生活类用书等; 线装:考究的古籍图书; 散页装:教育类挂图和美术小品集。,2019/7/29,54,第二节已出过的考题: 2002年: 13.开本的含义应是( )

31、A.图书的厚度 B.图书各条边长的规定比例 C.尺寸一致的图书 D.图书的幅面大小 多选题 54.制约图书开本选择的因素,有图书的( )。 A.性质种类 B.发行渠道 C.篇幅大小 D.不同用途 E.保存价值,D,ACD,2019/7/29,55,55.图书的结构部件包括( ) A.书心 B.条形码 C.环衬、扉页 D.脊封、底封 E. 版本记录 2003年:多选题 44.关于图书结构和装订样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后勒口上必须印书号、条码和定价 B.版权页上有时还可以印编辑者、校对者、封面设计者的姓名 C.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应该置于主书名页正面 D.辑封是每种图书必不可少的部件 E

32、.封面也称“书皮”,ACD,ACD,2019/7/29,56,45.除了书心外,图书的必备结构部件还有( ) A.环衬 B.插页 C.封面 D. 函套 E.主书名页 2004年 单选题 9函套分为( )两种。 A.书函、书套 B.四合套、六合套 C.书套、护封 D.辑封、腰封 2005年考题:单选题 8.图书精装与平装的区别之一是精装必须设有( ) A.环衬 B.辑封 C.附书名页 D.护封,C E,A,A,2019/7/29,57,综合题:2003年 73.以下文字摘自某篇谈论“开本”问题的稿件,请你根据自己对“开本”的理解进行审稿,指出其中在科学性、知识性方面存在的错误或缺漏。为便于答题,

33、各句分别重复列于全段文字之后。请在各句正面的空白处具体写明该句中的错误所在或缺漏内容;如某句无错无漏,请在相应空白处写明“无错”,否则被视为“未能回答”而扣分。(本题10分),2019/7/29,58,1.“开本”是出版业的行业计量单位,以“开数”来表示图书幅面大小。 2.所谓“开数”,就是一印张纸所开切的纸页数量,开数越大,图书幅面尺寸越小。 3.图书开本的类型可分四种,即4开以上的特大型开本,814开的大型开本,1632开的中型开本和36开及以下的小型开本。,答:开本是出版业的行业用语,不是计量单位。,答:开数是全张纸开切出来的纸页数量,不是一印张纸。,答:开本类型可分为三种,无特大型。大

34、型开本是12开及以上。,2019/7/29,59,4.开数相同的图书,其成品尺寸可能有所不同。 5.例如,大32开的规格是113毫米184毫米,正32开的规格是130毫米184毫米,长32开的规格是140毫米203毫米,等等。 6.最常用的纸张开切法是几何级开切法,用该方法可以开出各种开数的开本,纸张利用率较低而印刷装订方便。 7.选择开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图书的性质种类,如各种语文词典多采用大型开本。,答:无错。,答:大32开的规格是:140毫米203毫米,长32开的规格是:113毫米203毫米,答:几何开切法所开的开数有限,不能开出各种开数。使用该法开切时,纸张利用率为100%。,答:

35、语文词典多采用中型开本。,2019/7/29,60,2004年综合题: 73.请审读下列短稿,并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10分) .图书主书名页又称“扉页”,它与附书名页都是图书的必备结构部件。 主书名页正面又称“内封”,应载有书名和作者名,如作者人数较多,可在主书名页背面列载作者名。,答:主书名页的正面才称为扉页;附书名页是图书的可选结构部件。,答:内封上还应载有出版者名。如作者人数较多,可在主书名页后面另附一页,列载作者名。 而不是在主书名页的背面。,2019/7/29,61,附书名页列载多卷书、丛书、翻译书、多语种书的书名和作者、出版者等信息,应置于主书名页之后,

36、一般在单码面印刷相应文字,必要时也可使用另一面。 版本记录页又称“版权页”,也是图书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它应置于主书名页背面或者全书最后,列载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其中的版本记录应该包括出版发行者说明、载体形态记录、印刷发行记录诸项目。,答:附书名页应置于主书名页前面, 一般在双码面起排,排不下再排在单码面。,答: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版本记录页应置于主书名页背面,不能排在全书最后。版本记录页还包括版权说明。版本记录还应包括出版责任人记录。,2019/7/29,62,一、2005年综合题: 73.请审读下列短文后回答问题。(本题10分) 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存在错误或缺漏?请

37、选择相应的顺序号填入括号(错选,该小题不得分;少选,按所选的数量得分)。 问题二:这些句子存在哪些错误或缺漏?请按序逐句写出。 进行图书整体设计时,应对封面、主书名页、附书名页、环衬等必备结构部件予以充分关注。 面封应该放置书名、出版者名。 底封应该放置书号及其条码。,答:有错误和缺漏。必备结构部件还包括书心。附书名页。环衬是可选择结构部件。,答:有缺漏。面封还应放置作、译者名。,答:有缺漏。底封还应放置定价。,2019/7/29,63,主书名页正面应该放置书名、作者名,背面应该放置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 版本记录的内容项目须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列载,其中,第一版及本版本次印刷的时间、正文

38、用纸的定量和令数、印数、字数、出版责任人记录、出版许可证编号都是必不可少的。 附书名页位于主书名页之后,应该载有出版许可编号。 环衬一般采用比正文用纸稍厚的纸张,置于封面与书心(及书名页)之间。,答:有缺漏。主书名页正面还应放置出版者名,背面漏版权说明。,答:有错误。正文用纸的定量和令数及出版许可证编号都不必列出。,答:有错误。附书名页应位于主书名页之前,不该载有出版许可编号。,答:无错误和缺漏。,2019/7/29,64,第三节 图书美术设计 图书的美术设计,是运用美术创作手段为图书形式所作的艺术构思。它既要遵循美术创作的一般规律,又必须凸现书籍装帧的特点、风格。它需要根据图书的性质和内容,

39、通过艺术构思确立装帧艺术风格,并根据图书装帧的整体需要,规定护封、面封、书脊、底封、环衬、扉页、插页、辑封等各部分之间的映衬关系;又要按照装帧艺术创作规律,以形象、色彩、文字、纹饰等进行艺术形式的创造。其结果是产生一件享有著作权保护的工艺美术作品。,2019/7/29,65,一、图书美术设计的特点两个“统一”与两个“结合”。 (一)从属性与独立性相统一 从属性:是指图书美术设计必须为图书的内容服务,受到图书内容的制约。故美术设计依存于图书内容,对内容起映衬、补充作用。 独立性:是指装帧设计艺术又必须使用它自身的独特艺术语言,遵循其独特的形式法则,并采用其独有的处理手法。 从属性与独立性,二者既

40、对立又统一,不能简单地肯定某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去设计图书的各个部件,运用独特的形式法则和形式语言创作完美和谐的作品。,2019/7/29,66,(二)文化性与商品性相统一 文化性:图书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书卷气”是图书文化气息的体现,在图书设计上应予以重视与发扬,使之用得其所。 商品性:作为一种商品,图书的美术设计必然具有一定的广告意图,即提供商品信息、反映产品品质。这也是图书美术设计的功能之一。 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形式与内容吻合,既能从形式上吸引和打动读者,又能在内涵上经得起推敲。,2019/7/29,67,(三)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图书美术设计,无论在专业属性、创作

41、思想、设计手段上,还是在研究方式上,都强烈表现出其科学性的一面,体现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它涉及心理学、材料学、工效学、印刷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其中印刷学与材料学研究的成果,更是图书美术设计需要利用的重要内容。利用先进的科技为艺术设计服务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 实用、美观、经济的图书美术设计原则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集中体现。,2019/7/29,68,(四)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 时代特色:设计的创意要有强烈的时代感,能充分反映出时代精神和时代气派。 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灵魂的体现。现代的图书美术设计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富有自身文化品格,同时又能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髓。 时

42、代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包括图书美术设计在内的一切当代文化艺术的标志。失去它们,也就失去了当代文化艺术的价值。,2019/7/29,69,二、图书美术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一)图书美术设计的内容 主要是对封面(包括书壳,下同)、护封、环衬、扉页、插图、函套(除了版权页、书心以外)等进行整体艺术形式设计、加工。 设计手法:采用写实或写意的表现手法,运用具象或抽象的艺术手段,使用与变化文字、图形,确定与调谐其色彩基调。 1.封面和护封主体工程 对它们进行的美术设计,既能增加图书外形的美观,更能以这种美观所体现的图书整体的审美价值,给人以强烈的“第一审美印象”的视觉冲击。 设计中应在视觉艺术效果中凸现图书

43、的性质和主题的内涵,体现独特的风格。,2019/7/29,70,2.环衬、扉页、插页等 它们的美术设计都围绕封面起着补充、映衬、联系的作用。它们本身就具有结构性的装饰作用。 设计不仅应体现其自身的结构性的特点及与封面、护封的主次区别,而且必须取得与图书整体形象保持和谐、一致的审美效果。,2019/7/29,71,3.函套 由于其有很强的装饰作用,故其艺术构思除体现于装帧材料的选用及印刷、加工工艺的规定外,还表现在与其相适宜的配饰(如书名标志、花纹烫印及徽记镶嵌等)的设计上。,2019/7/29,72,(二)图书美术设计的要求具有造型艺术的共性与图书装帧艺术的个性,具体体现在不同类型的图书对美术

44、设计的不同要求中。 1.社科类图书的要求。 它们从内涵到文字形式都具有程度不等的理性色彩和论述性质,因此,其美术设计的特点,是着意在具体内容与抽象概括的对立统一中体现独特的风格。,2019/7/29,73,2.文学类书籍的要求 这类书籍因体裁、内容、作者国籍、时代的不同而丰富多彩,其装帧设计的特点及风格也因此而多姿多彩,多以文本特定的艺术趣味为参照系。 以红色为主色,垂直居 中构图,具有传统韵味 的图形,准确表达了主题。,2019/7/29,74,3.科技类书籍的要求 要体现出科技读物的理性色彩,力求生动而明晰的视觉效果。,2019/7/29,75,4.艺术类书籍的要求 不论是普通型还是豪华型

45、的艺术类书籍,美术设计都要体现艺术类书籍的审美个性,做到形与质的高度和谐。,2019/7/29,76,5.辞书类书籍的要求 它们既有信息密集、表述准确、行文严谨的共性,又有综合性或专业性强、学科分类严密的特点。故其美术设计要突出其深博、厚重的风格,简约往往是它们的共性。,2019/7/29,77,6.少儿类书籍的要求 应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按照他们的视觉审美需要,结合书籍内容来进行设计,力求生动活泼。,六展,少儿类金奖,2019/7/29,78,7.古籍类书籍的要求 古朴、典雅是其美术设计的共同风格,才能给人以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丰厚感。,2019/7/29,79,三、图书美术设

46、计的手段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为基础的艺术创作。 (一)艺术的手段 运用形象、图案、色彩、文字、纹饰等要素,以写真或写意的手法,使美术设计对象成为充分表现图书主题内涵的艺术作品。 (二)技术的手段 借助计算机桌面出版系统对文字、图形、图象进行变形、缩放、旋转、斜拉、镜像、畸变等操作,对色彩进行增减、变换等处理,使设计对象产生一种超空间、超想像、超常规的富有现代气息的艺术效果。 (三)材料与印刷工艺的手段 使用适宜的特种纸张、纸板、织物、塑料、皮革、电化铝箔、粉箔、丝带等材料,以裱糊、烫印、火印、覆压、UV上光等工艺和手法,使设计对象体现一种精致、气派的艺术效果。,2019/7/29,80,

47、第四节 图书版式设计 版式就是稿件在书刊版面上的编排格式。 版式设计是对稿件编排格式的确定和处理,是整体设计的组成部分。其以图书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可提供的工艺技术手段等为根据,使图书的版式与图书的外部装帧和谐一致,使版面安排合理,脉络分明,既方便阅读,又能给人以美感。,2019/7/29,81,一、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最终目的:完善版面的阅读功能,清晰,易读,和谐。 (一)清晰性 版式设计是许多因素的复杂结合。版面上设计元素的运用、结构框架的设定、个人风格的发挥等一切手段,都是为了鲜明地突出内容、烘托主体,使主体层次清晰、一目了然,没有丝毫视觉污染与干扰。 (二)易读性 文字与图片的前后

48、、主次、分合安排及大小、轻重、黑白的分布,都是为了版面的易读性,为了读者能有“选择”、有“区别”、有“秩序”地阅读。如类目的分割、篇章的安排、目录的编排、页码的安置、内容的提示等,均是为了让读者更方便、更容易地查阅。 (三)和谐性 指版面中的各种设计元素要彼此呼应、息脉相通、和谐一致。正确运用版式设计的艺术规律,达到形式与内容、局部与整体的完美一致,生动、有序、和谐的版面能给人一种阅读上的愉悦。,2019/7/29,82,二、版式设计的形式 (一)古典版式设计 这是15世纪中期以德国人谷登堡为代表的一些欧洲艺术家所确立的版式设计形式。具有典雅、均衡、对称的特色,一直沿用至今。其特点是以订口为轴心左右两面对称,字距、行距具有统一尺寸标准,天头、地脚、内外白边均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组成一个保护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