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95843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确定目标内容,设计方法,选定媒体,分析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教师素质,主题1:教案设计的基本规则,教案设计的依据,教案的类型,1、文字式,2、表格式,3、程序式,(课时教学计划),文字式:,详案 简案,分类,教案的规则与编写 (课时教学计划),行首写课题 以序号表明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设想: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具等 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步骤”),教学目标设计示例,课堂练习:,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

2、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语文教案的写法,1、分课时教学要点 2、导入、解题 3、作者、背景介绍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5、精读课文,深入探究(分析课文,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6、再读课文,提高升华 7、拓展延伸,促进迁移 8、结束语 9、作业布置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后记),孙权劝学示例,练习,语文教案的编写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分析课标教材和学生教师(目标内容的依据) 设计好教学方法,确定好课型 教案的编写要规范(课堂实录、演讲、赏析文章),层次要分明(分解教学内容,一、二三、四,1、2、3、4) 保

3、证教案的质量(操作性强) 1、注意教法和学法 2、用好执教语(教学说明性文字) 重视教学反思,写好教学后记,语文教案的使用:,教学前: 1、提炼、修改、完善教案 2、将教案书面语转化为口头语言 3、强记教案内容,内化教学过程 4、重视课前想象模拟,语文教案的使用:,执教时: 1、脱稿讲课,手拿课本,不能拿教案,更不能背教案 解决办法:两个人一起(或者请老师),听课者站到离讲课者较远的位置。 2、正确使用教案 (预设与生成),主题2:微格教学课教案的编写,设计微格教学课的教案,必须考虑微格教学课堂的特点 明确微格教学课教案设计的特点 把握微格教学教案的内容 重视微格教学教案的评阅、修改,1设计微

4、格教学课的教案,必须考虑微格教学课堂的特点,根据微格教学基本教程的要求,微格教学课学习程序大致可分为九步: (i)激活事件, (ii)指引注意, (iii)刺激回忆, (iv)创设情境 (v)提供指导, (vi)增强保持, (vii)拓展迁移, (viii)引出作业, ()提供反馈。,2微格教学课教案设计的特点,(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2)根据教材内容,在组织教学时,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要有机结合起来 (3)被培训教师应掌握的技能是明确的, 各单项教学技能群的训练点必须清晰,3微格教学教案的内容,(1)教学目标 (2)教师的教学行为。,(3)教师应掌握的技能要素。 (4)学生

5、的行为。,(5)需要准备的教学媒体。 (6)时间分配,4微格教学教案的批阅,(1)看学员对教学技能能否正确地加以识别 (2)在编写教案时,学员还应明确上课时的课堂评价内容,(3)重视对教案设计的研讨和分析。,(4)编写教案要注重实效性。,5微格教学教案的再修改,动手修改教案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i)教学目标是否准确。 (ii)教学技能使用是否恰当。 (iii)对学生预想回答是否估计失实,对失实之 处给予重新估计并拟出相应对策。 (iv)教学媒体准备是否恰当,使用是否科学、规范,如有不当之处应在教案中加以修正。,6.微格教案的基本格式,微格教学教案,年级 课题 主讲人 时间:,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6、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叙事的详略之处,体会马克吐温作品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2.品味文中的真情实感,进行课外阅读,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培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 3.积累下列词汇:滑稽 戏谑 分寸 恶作剧 出奇制胜 六神无主 煞费苦心 俗不可耐 心血来潮 言简意赅 刮目相待 乳臭未干 盛气凌人 微不足道 趾高气扬 大动肝火 诽谤;,忆读书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有关常识。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深入理解作者读书的体会,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2.启发学生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