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节日.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99290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8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节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民俗节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民俗节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民俗节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民俗节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俗节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节日.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民俗節日,節日許多時都有遠古的巫術源流,但人類文明演進,歷史和神話滲進了原初只有巫術內涵的節日之中,使節日多了人文色彩,特別是紀念的意義。 節日是因應著人的生活而出現的,當其功能消失,而節日的內容又不能轉變,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只會被淘汰。,例如七夕,生殖功能的意義消失,某些地方就不再慶祝;又例如端午,內陸地區特別是北方,慶祝的範圍遠沒有南方熱烈。 七夕在台灣轉變了意義,和成年禮結合起來,還在盛大的慶祝之中。 中秋節和移民。,中國節日在香港的情況怎麼樣呢?什麼是公眾假期,節日的內容有沒有因應時代的要求,多大程度上仍然符合原來節日的意思呢?,什麼要參加節日,fighting festival的影帶

2、向我提供了一些線索。 人與神合一; 神是和俗世生活規律遠離的,混沌一片的原始狀態; 人可以擺脫自己的限制,變回自然的人。,被訪問的人說: 自己在節日中看到了男性的美,男性的雄強和野蠻。 自己和祖先的血脈相連; 自己感受到和自己一起扛起神輿的人的律動,彷彿和他們是一體的,大家用血肉互相感受到對方。 每年都等待著節日來臨,一聽到樂聲就覺得興奮,沒有過這個節日,就覺得失去,片集中也有潔淨,再生的巫術儀式 有關節日的錄像帶 1. 歲時人間;2. 中國民俗節令;3. 中國節氣。,節日演變與時代的要求,生殖巫術忌日吉日離開男女兩性的生活而轉向男女的成年,忌日,七夕最初是期求生殖的巫術節日,但和牛郎織女結上

3、關係則始自戰國末期秦朝初年。 織女星最初在正東方出現,是七月初一。 最初,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以悲劇的形式出現的。 蕭放的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一書,認為七夕最初是一個淒苦的分離忌日。,這是一種上古習俗的變異,上古春秋二季是男女自由婚配的季節,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成為社會主體之後,男女之間的自由交往受到限制,為了阻止秋季男女的聚會,因此出現了七月初的結婚禁忌。,七夕是禁忌日的依據,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淮南萬畢術赤布在戶,婦人留連。取婦人月事布,七月七日燒為灰,置楣上,即不復去。勿令婦人

4、知。使婦人戀家。當時人仍將七月七日視作別離日。,吉日,西漢時期,織女牽牛的悲劇傳說演進為牛女鵲橋相會的喜劇故事。成為男女良宵歡會的良辰吉日。,太平御覽卷31,七月七日漢武帝與西王母多次聚會的傳說,人神交游的吉日。,淮南萬畢術鵲腦令人相思,取雌雄鵲各一,燔之四通道,丙寅日,與人共飲酒,置腦酒中則相思也。 七夕織女渡鵲橋。,七夕為良辰首先在上層社會流行,然後散佈到所有階層,六朝時代已成定局。,七夕的傳說和生活,荊楚歲時記牽牛星荊州呼為河鼓,主關梁,織女星主瓜果,嘗見道書云牽牛娶織女,取天帝錢兩萬備禮,久而不還,被驅在營室是也。(道書即漢代的違書),反映漢代社會婚姻論財,貧民不能好合的問題。 楊樹達

5、漢代婚喪禮俗考搜集了以下的資料 漢書陳平傳張負相中了陳平,將女兒嫁他,為平貧,乃假貨幣以聘。官吏助民禮聘,循吏(清官)任延在東南為了推廣嫁娶禮法,出錢資助集體婚禮,其貧無禮聘,令長以下各省俸祿以賑助之,同時相娶者二千人。,南朝梁人殷芸的殷芸小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織女和牽牛郎的分離,是因為織女的過錯,天帝似乎是一個嚴厲的家長,這大概是漢魏時期家族生活的反映,體現了家族社會的倫理規範。,後世的傳說仍然不斷,突出了牛郎織女之間的真摰感情、對天庭的抗議及七夕鵲橋會的喜悅。 參

6、蕭放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2)。,七夕和民族信仰,始自淮南子的記載,七月七日就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而且和生殖有關的。 淮南子七月七日午時取生瓜葉七枚,直入北堂中向南立,以拭面靨,即當滅矣。淮南萬畢術七月七日采守宮陰乾之,治合,以井華水和,塗女身,有文章。即以丹塗之,不去者不淫去者有奸。,不過正式記載民俗活動的,始自東漢,四民月令(成書於166年)有這樣的記載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作干糗(音休2),采蕙耳也。曝書和衣裳的習俗一直到明清都還有。,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翦彩為人,或鏤金薄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相遺。 注: 華勝即花勝, 古代婦

7、女戴的一種首飾, 剪五色綢做成的。,七作為魔術數字,和月亮的關係,七日一變七日上弦月即半月再七日滿月,再七日下弦月,再七日,太陽東升的時候,就往西沉下去。 世界民俗中七的資料 一星期有七天,上帝七日做人, 中國人做七的葬喪禮俗。,七和生殖信仰,莊子應帝王南海之帝為儵(音叔)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時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神話中的渾沌神死亡了,而可以視聽食息的人誕生。,七夕和祈求子嗣,古代有一種嬰兒偶像叫化生,人們將它作為七夕節求子的吉祥物。,七夕節穿針乞巧,最早見於東晉葛洪的西京

8、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穿針原來有姻緣的意思,也有生殖的意思。 月亮在世界神話之中,是生殖女神的象徵。月圓月缺,代表著死和不斷重生的生殖功能。,牛郎織女故事最早出現在西晉玉燭寶典七月孟秋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會天河。 七夕相會的故事比七夕節來得晚。,七夕與今日的婚姻觀念,七夕情人節的網址,其他民族節日的巫術思維,中秋節,國語周語上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神明而敬事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韋昭注禮天子搢大圭,執鎮圭,繅(音sou1搔)藉五采五就,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於東門之外,然則夕月在西門之外也。,秋分是八月的中氣。 秋分祭月是天子朝廷的事。 到唐代才

9、開始逐漸演變成節日。而且不在秋分,而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寒食節,南朝梁宗懍(音lam6廩)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音晴, 糖稀)大麥粥。 隋杜公瞻注按歷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介子推三月五日為火所焚,國人哀之,每歲暮春為不舉火,謂之禁,犯之則雨雹傷田。,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鑽燧取火用的燧木),弗雷澤(Frazer)的金枝篇,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的神話學導論都提到過中國的寒食節。(參楊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10、頁184-186) 弗雷澤認為點燃新火是為了燒毀各種有害因素,淨化人和動植物,使人和動植物生長順利,繁殖旺盛。 列維斯特勞斯認為熄滅舊火與重燃新火意味著乾季的結束與濕季的來臨,對比思維。,舊火的生命力衰退,換上新火,表示新的生命力降臨,並燒盡一切有害的東西,使動植物淨化。 自秦代文獻之中,已見火久燃不改就會生疾滋毒的說法。人衰老則沒有生命力,容易產生疾病。,迎接新火的時候,需要齋戒,齋戒和寒食也有關係。 後人對寒食之說,去古已遠,不能了解,遂附會到介子推身上。其實改火、寒食的制度,較古不知若干年也。,清明節,清明節流行於唐代,最先作為寒食節中的項目之一。 清明插柳寒食插柳 插在門楣或者插在鬢髮

11、 迎春永平府志冬至後百五日為寒食清明節也插柳枝標於戶,以迎元鳥。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20熙朝樂事人家插柳滿檐,青倩可愛。男女亦咸戴之。諺云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戴插柳枝的原始動機是想運用接觸巫術將柳樹旺盛的生命力嫁接到自家門庭和自己身上,從而達到家庭人丁興旺,個體青春永駐、身體強健的目的。有了旺盛的生命力,惡神也就退避三舍,不敢接近了。,風俗不論巨細美惡, 其起也必有或種原因。 原因不一定有正當的理由, 風俗許多時起源於巫術的信仰。 風俗因某種需要而起, 但當需要漸漸消滅, 而風俗就必須改變性質和內容, 成為滿足另一種需要的工具, 於是風俗的本意有些時會遭到遺忘。 一地的風俗極容易被人歸

12、到少數大人物的身上去, 使風俗放在一個不可動搖的基礎之上。,關於競渡:(江紹原: 端午競渡考, 江紹原民俗學論集,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 競渡據荊楚歲時記, 和屈原、伍子胥、勾踐三人有關, 因此可以推斷競渡的習俗比這三個人都早。 競渡是一種禳災的儀式。用船送走瘟疫。用牲酒紙錢和詛咒送走, 不旗不鼓的回來。(頁207) 巫術裝置, (頁208-209) 競渡與集體競逐, 和節日的大眾文化功能合流。,節日的巫術思維,模擬巫術,同樣的因可以產生同樣的果,彼此相似的事物可以產生相似的效果。通過模擬便能夠實現他想要做的事。,例如野人以五月五日得啄木,貨之主齒痛,野人以五月五日取啄木鳥食之,

13、主齒不痛。荊楚歲時記校注,頁184。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雞鳴而起。頁15-17。 (年、月、日為三者之始。),接觸巫術,物體一經互相接觸,在切斷實際接觸後,仍繼續遠距離地互相作用。 通過曾經與某人接觸過的物體便可以對其本人施加影響。,交感的思維模式,以上兩者都認為物體通過某種神秘的感應可以超時間、超距離地相互作用,把一物體的推動力傳輸給另一物體。 人利用外在的力量為自己造福除災。,荊楚歲時記所表現的時間觀,天人合一的模擬思維 蕭放荊楚歲時記研究,頁203。,人的節日習俗行為因應著四季的變化過程,和大自然同步,人就可以和大自然一樣,生生不息。,春季是萬物復蘇、萌生的季節,護生、助生是春季的

14、節日屬性,因此春季節日主題在於順應節氣,促進萬物的生長。,例如新年,人們雞鳴而起,以一系列養生、護生、助生的民俗項目來順應新的時間。這天凡飲酒次第,從小起。因為小者正處生長階段,以小者得歲,先酒賀之。在新年的飲食儀禮中,全部和養生助生有關。 另外春社、寒食、三月三是荊楚春季的重要節日,這三個節日的主旨同樣在於扶助生氣,祈求生產與生殖的力量。,夏季是繼長增高的時節,但在濕熱與疾疫流行的南方,夏季是一個需要格外呵護的時節,因此夏季的節俗主要在於消災去疾、護生助長。,例如端午,驅疫避瘟意識一直居於支配地位。 端午的競渡、食粽、採藥、繫長命絲等等都是為了防瘟和避厄。 民以新竹筍為筒粽,裹以練(楝)葉,

15、五彩絲捆扎,投江以為辟火厄。 蛟龍忌楝葉。,秋季是收穫的時節,亦是酬神祭祖、祈求子嗣與避禦初寒的時節。七月立秋,最典型的節日是七夕,七月七的原型是祭祀星神,七月初斗柄南指,織女星初昏時出現在正東方向。,這種星象正好與立秋的季節相合,此時農作物趨於成熟,於是人們在季節轉換的時刻,拜祭星神,乞求賜福。由於七月七日是秋成時節的陽盛日,因此也是祈求子嗣的良辰,在這一時間性質的認識之下,男女之間獲得交往的時機,秋季本來就是合男女的季節。,冬季是萬物歸於閉藏,人事主靜,南朝荊楚冬季節日以靜養為主,人們注意飲食的調養。冬季最典型的節日是臘祭。腊月即十二月,臘祭最原始的意義在於驅除寒氣,扶助生民。 十二月八日

16、為臘日。諺語“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祭灶神,“其日並以豚酒祭灶神”。 臘月是春氣將至前的大寒時節,為了驅逐陰氣,去舊迎新,人們舉行系列的驅儺儀式;古人將季冬的凜冽寒氣視為疫鬼,在臘祭前盡力驅除,以助萬物的新生。鼓在古代是撼天動地的神器,鼓聲如雷,而雷是上天特定的語言,動萬物者,莫疾乎雷。鼓聲是對雷鳴的巫術模擬,臘鼓驅趕陰冷,召喚陽春。,時間的更生意識,將歲時視為生命的歷程,春夏秋冬四時的代謝有如生命機體的生長衰亡,在舊死和新生的季節循環中,人們逐漸形成了時間更新的意識。因此在人們的心目中,時間不僅具有倫理屬性,同時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徵。,荊楚民眾

17、的時間更新意識集中體現在季節轉換時期與年度周期的新舊交接時段。古代民眾對時間之流的把握是通過歲時節點實現的,人們將一些關鍵的時間節點,視作人生的關口,過節就是度厄,通過了這些節點就意味著人獲得新生。 例如春夏時節人們易因氣候變化感染時疾,因此人們以三月三、五月五為特別的惡日,在民間節日傳說中,有關這兩個節日的傳說都是死亡傳說。,三月三日,人們到東流水邊,以袚禊(音彿系, 齋戒沐浴, 用水潔淨)的形式,招魂續魄,經過春水的洗禮,重新生命的力量; 五月五日,也是一樣有許多驅瘟的民俗活動,目的也是招魂續命。,狂歡節的再生的特徵,自發自願、人人參與、人人是導演、人人是演員和觀眾的喜劇的盛宴。作為文化離

18、心、多元、反叛的代表,狂歡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對文化發展影響深遠。狂歡節的民間性表現在它對生與死、再生與創造的讚美和對自然生命力量的弘揚上。,巴赫汀(Mikhail M. Bakhtin, 1895-1975)這樣形容在狂歡節,狂歡節不是一個為人們觀看的場景;人們在其中生活,人人參與,因為狂歡節的觀念包容了全體大眾。狂歡節進行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生活。狂歡節之中的生活只從屬於它自己的法律,即它自己的自由的法則。它具有一種世界精神,它是整個世界的一個特別的狀態,這是一個世界復興與再生的境界,是人人參與的境界。(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狂歡節的特徵: 1.自

19、發自願、人人參與、人人是導演、人人是演員和觀眾的喜劇的盛宴。作為文化離心、多元、反叛的代表, 狂歡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對文化發展影響深遠。 狂歡節的民間性表現在它對生與死、再生與創造的讚美和對自然生命力量的弘揚上。 2. 髒話: 摧滅彼此的距離 3. 身體的生殖功能: 孕育的肉體性,民俗節日參考書目,1. 江紹原古俗今說(上海上海文藝,1997)。 2. 江紹原、陳泳超民俗與迷信(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 伊利亞德(Eliade, Micrea, 1907-) 永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楊儒賓 譯,台北聯經出版,2000)。 4. 伊利亞德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朱侃如譯,台北聯經出版

20、,1997)。 5. 關永中 神話與時間(台北台灣書店,1997)。 6. 宗懍 荊楚歲時記校注(王毓榮校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初 版,1992年2刷)。 7. 潘榮陛等 帝京歲時紀勝/燕京歲時紀/人海記/京都風俗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初版,2001年2刷)。,8. 蕭放 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2)。 9. 蕭放 荊楚歲時記研究兼論傳統中國民眾生活中的時間觀念(北 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10.太史文(Stephen F. Teiser) 幽靈的節日中國中世紀的信仰與生活(杭 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1.高小康 狂歡世紀娛樂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鄭州河南人民出版 社,1998)。 12.劉康 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 13.楊琳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