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谣.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99711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8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歌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民间歌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民间歌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民间歌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民间歌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间歌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歌谣.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民间歌谣:美妙的天籁,主要内容: 一、歌谣 二、谚语和谜语 三、歇后语,一、民间歌谣 1、民间歌谣的概念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 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 广义概念:是指民间文学中以歌唱或念诵为主的韵文体作品,包括民歌、民谣、谚语、谜语。 狭义概念:是指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短小韵文作品,包括民歌和民谣两部分。,古代,歌与谣是有区别的。 毛诗故训传中说;“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歌与谣从内容上有不同特点: 民歌多是抒发主观感情的,并通过乐曲来表现。民歌因可唱,多用衬字调整节奏,句法较齐整, 民谣则带有客观描述性质,民谣只说不唱,节奏鲜明,韵律自由。民歌多抒情成分,民谣多

2、讽刺意味。 现在人们提到的民歌,大都包含民谣在内,成为歌谣的总称。,2、歌谣的发展历程 1899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文卜辞就具有了朴素的诗歌形式: 今日雨,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吴越春秋的弹歌近于原始歌谣的面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诗经的问世是歌谣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汉代出现了大量乐府民歌,是一种合乐并富有音乐特点的民歌。乐府民歌种类繁多。 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就分为十二大类。 汉乐府民歌从反映内容上看也是相当广泛的,形式多样。有叙事体的长诗孔雀东南飞,说明民歌的叙事性在汉代已大大加强。 南北朝民歌除了抒情短歌外,叙事体的民歌也有发展,出现了具

3、有传奇色彩的木兰辞。南北朝的民歌形式更加稳定与成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后世民歌的发展形态。隋唐五代是中国歌谣史上的黄金时代。,唐代无论是歌谣,还是民歌和山歌都表现出其题材的广泛性和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唐代民歌主要形式是七言四句体山歌,也有五言体式,这两种形式对后世歌谣有较深远的影响。 宋元时期最突出的是谣体形式较多,而且以政治歌谣为主,如农民起义歌谣数量多,而且很有特色。,明代民间歌谣最为繁荣,尤其是明中叶后时调小曲兴盛起来,并开始形成一歌一调的发展趋势,同时在明代民歌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儿歌和童谣。 清代歌谣流行的地区比明代还广泛:如粤歌、吴歌、台湾民歌等都相当活跃。还有时唱山歌、采茶歌、摇船歌、采

4、菱歌等。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受到群众的喜爱。,3、民歌体裁类型 我国民歌名目繁多,类型相当复杂,主要有如下几种体裁: (1)山歌,流传在西南、中南、江南等广大地区。 山歌的名称始于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岂无山歌与村笛”。 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仿巴渝一带的乡土歌谣创作的。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行;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清。,明代冯梦龙收集江南民歌二百多首,十卷山歌,山歌有对唱、和唱、独唱形式,多为即兴演唱。句式多为七言四句,也有五句的。 歌舞剧刘三姐中刘三姐与秀才对歌: “你的山歌没有我的多, 我的山歌牛毛多, 唱了三年三个月, 还没有唱完一只牛耳朵。”,(2) 爬山歌,又称爬

5、山调、山曲。 流传在今内蒙西部、山西北部(山曲)的汉族群众中,两句一组,每句字数不定,变化自由,有的句字六、七字一行,也有的长句多达十六个字。歌中大量的运用当地的口语的叠词,句中还常常加有那个、亲亲、哎嗨、吆嗬等衬字、衬句,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白格生生脸蛋碎纷纷牙, 毛葫芦芦花眼眼该叫哥哥咋?” 一(嘞)对对(那)花(嘞)蝴蝶花(嘞)蝴蝶牡(那)丹花上(哎咳)落, 一(嘞)对对(那)毛(嘞)眼毛(嘞)眼眼朝着哥哥(嘞哎咳)瞭。,(3)信天游 流行陕北、宁夏一带。 形式与爬山调相近,也是两句一组,每句字数变化较少,多用叠音词和比兴的手法。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 好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

6、人。” 信天游多唱恋歌、苦歌。信天游曲调高亢,音乐节奏强。,著名的诗人李季成功的运用信天游的形式传作了著名长诗王贵与李香香。 何其芳等编著陕北民歌选 严辰编写信天游选。,(4)花儿,又称少年,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汉、回、东乡、撒拉、保安、藏和土等会说汉语的民族中。 花儿分为河湟花儿(又称临夏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统。 花儿分为长短句,其体式与古典词曲相似,其曲调称为“令”,如河州令、撒拉令、互助令、土族令、白牡丹令、大眼睛令等,都是以地名或衬词命名的。,河湟花儿主要流传在黄河上游与湟水交汇的临夏地区与青海东部; 河湟花儿曲调较多,句式多样,一般每首四句,分成两个乐段,句式长短不一。一般

7、要求单句为单字句,双字为双字句: 花儿本是心里话,(七言 单数) 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八言 双数) 刀刀拿来头割下,(七言 单数) 不死了还这个唱法。(八言 双数),“折断腰”型花儿 园子里长的绿菜, 不要割, 就让它绿绿地长着: 尕妹是清水阿哥是泉, 不要断, 就叫它清清地淌着。,洮岷花儿流传在甘肃的洮河、岷山地区,以莲花山为中心,故又称“莲花山花儿”。 洮岷花儿曲调比较单一,一般为每首三句,每句七言,叫“单套子”,也有由两首单套子组成一个“双套子”。,你像园里大丽花, 折到我的柜上插, 看见花儿忘不了。 再加一段: 活着一回连你离不开, 死了装进一个棺材, 变成一对蝴蝶来。,(5)民间小调

8、 ,是民歌中的一个大类,它形式多种多样,南北各地都有,一般曲调优美,唱词生动,富有诗意。如凤阳花鼓、小放牛、绣荷包、沂蒙小调、秧歌调、四季歌、孟姜女、杨柳青和刮地风(甘肃小调)等等。 民间小调多为五、七言句式,曲式比较自由多样。东方红、绣金匾、绣荷包等著名歌曲都是在传统的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创作的。,(6)少数民族民歌 少数民族民歌十分丰富,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歌体式,如壮族的欢、藏族的谐与鲁、白族的白族调、苗族民歌等等。大家熟悉的金瓶似的小山就是根据藏族的鲁体民歌改编创作的。,4、歌谣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出版歌谣选集716种,已收集的歌谣302万首,全国3000个县,三套集成县卷本有4000

9、种。,歌谣的特点如下: (1)创作的即兴性 歌谣是人民心声的表露,是人民直接的口头即兴创以来,人们习惯于即兴地自我抒情。无论是在田野劳动在节日集会上,或赛歌会上,人们常常即兴歌唱,或即兴改编歌谣。,山曲儿本是没梁斗, 多会儿想唱多会有。 唱不完的山曲儿说不完的话, 哪儿想起那儿唱。,(2)强烈的抒情性 歌谣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广西民歌:娇妹 口讲分离心不分, 要离等到马生角, 大马生角也不离。,白族民歌:心悠(嘛)悠, 妹是鱼儿海底游, 哥是海上打渔人, 一心把妹求。 任你东西南北走, 网网撒在你前头, ( 我)两手轻轻来收网, (姑娘啊)鱼在网里头。,陕北流传的信天游; 信

10、天游, 不断头, 断了头, 穷人就没法解忧愁。,(3)政治讽谕性 政治讽谕性是歌谣的本质特点。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已经重视歌谣这种观风知政的特点了。孔子曾提出“诗可以观”的观点,后来文艺理论家又在此基础上提出诗有“美刺”和“补察时政”的作用。 颠倒歌: 月亮白光光,贼来偷酱缸。 聋子听见忙起床,哑巴高声叫出房, 瘸子追上去,瞎子也帮忙, 一把抓住头发,看看是个和尚。,(4)地方性和民族性 歌谣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各地区的歌谣一般都受方言的限制,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创作是歌谣一个重要特点。从地区上看,广东歌谣与陕西歌谣不同,陕西歌谣与吉林歌谣也不同。从民族上看,壮族歌谣与藏族歌谣有明显区别,而藏族歌谣

11、与蒙古族歌谣又不同。,诗人柯仲平说:“民歌中使用的语言,是人民活生生的言语,是经过他们歌喉而被锤炼了的言语。这些语言能够代表当时人民的某些思想、感情的,而且是很具体很形象的。这种用语在表现一定的主题而组织成歌时,它就通过人民的感觉,直接唤起人民思想、情绪上的反应,也是能使人民容易背诵的。”,5、歌谣的类型 我国歌遥种类繁多: 分类有按地区分类,如 诗经; 有的按民族分类:汉族民歌、藏族民族、苗歌等等。 有的合乐分类,如乐府诗集。,中国民间歌谣集成分为: 劳动生产、社会斗争、爱情婚姻、世情风物、传说故事、儿童生活六类。,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从内容出发,结合歌谣的某些功能和服务对象,分为6类:

12、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儿歌。,(1)劳动歌 劳动歌是劳动者在生产实践中直接配合劳动所唱的歌谣。这种劳动歌大体上又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呼喊号令式的劳动歌。 第二种描述抒情式的劳动歌。 第三种传播劳动知识的歌。 山东县的纺棉花:“小小坊车八根棂,转遭都是稻草绳,要问棉花怎么纺?左手拉线右手拧。”,(2)仪式歌 仪式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配合宗教、节日和婚丧礼仪所唱的歌。仪式歌又分为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和祀典歌四种。,第一种 诀术歌。 周礼郊特牲:神北行,先除水道, 决通沟渎!土返其宅, 水归其壑,昆虫勿作, 草木归其泽。 拍拍胸,三年不伤风; 拍拍背,十年不生瘰

13、摩摩头,保养脑子想理由。,第二种,节令歌。这是一种用在某一民族或地区与节令有关的各种民间节日庆祝和祭祀仪式中的歌。它常与舞蹈和游艺相结合。,第三种,礼俗歌,也叫风俗歌。这是人们在男婚女嫁、贺生送葬、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等场合所传唱的歌。 蒙古族劝嫁歌: 铜镜的波纹像湖水, 波里滴进姑娘的泪, 梳头的姑娘唱着悲嫁歌, 额莫(母亲)低头把泪垂。 把妹妹和弟弟呵, 搂在了姐姐怀里, 临别的嘱托哟,出自悲恸的心底。,第四种 祀典歌。 这是一种在各种重大祭祀和庆典时所唱的祈祷性的歌。 如请神歌、吉祥神歌、显神歌, 祈求神灵保佑,向人们祝福的内容。,(3)时政歌 时政歌是各个时代劳动者对某些政治事变、政治措

14、施、政治人物以及与此有关的政治形势的摹本认识和态度,表现出他们的政治理想和斗争精神。 时政歌以民谣为多,一般篇幅较短,句式也比较自由,语言精炼,爱憎分明,为避免招致政治迫害,有时还用隐语和谐音。,(4)生活歌 生活歌主要是指反映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歌谣。从内容上看,这类歌谣从不同侧面再现了真实生活,表现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不同遭遇、痛苦和欢乐。如农民生活歌、工人生活歌和妇女生活歌:。 妇女苦歌:小媳妇,不是人, 起了五更摸黄昏, 俺婆还说俺是个懒妖精。 吃的饭冷冰冰, 穿的衣,破袄襟, 黑了睡觉还没得狗安身。,( 5)情歌 情歌是反映民众爱情生活的歌谣。俗话说“山歌无本句句真”,绝大

15、部分是指男女私情的真实流露。如壮族情歌 男唱:妹是高山一枝梅, 蜜蜂寻花满山飞, 蜜蜂落在梅花树, 两翅摇摇不舍回。 女唱:妹是杨梅鲜花开, 打开园门等哥来, 情哥若是有心意, 有情有意把花栽。,(6)儿歌 以反映儿童生活为内容,以筒洁生动的韵语创作,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欣赏趣味,并在儿童中广为流传的一种口头短歌。 一般分为三种: 游戏儿歌。这是一种伴随着儿童的游戏动作,边唱边作动作的,一般在跳皮筋,捉谜藏、踢毽子、拍球等游戏是吟唱的。 第二种,教诲儿歌。这是一种以丰富儿童知识,启发儿童智慧和想象力,培养儿童的高尚品德和陶冶性情为内容的歌谣。 如“杨柳青,放风筝, 杨柳黄,踢毽忙”。,第三种,绕

16、口令,又叫“急口令”、“拗口令”。 这是一种带韵语的短歌,它是将若干双声、叠韵的词汇或者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组成一组简单有趣又有一定内容的儿歌。 一个孩子,拿双鞋子。 看见茄子,放下鞋子, 去拾茄子,忘了鞋子。,6、歌谣的艺术性 (1)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 抒情性是歌谣的重要特征,而且抒情常常融在叙事之中。如流行在各地的十二月长工、十月长工、长工四季歌等: 一月里来一月中, 腰里无钱手里空, 计算春天难过活, 无可奈何做长工。,(2)形象鲜明生动 歌谣常采用白描手法,直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河北的后娘歌: 小白菜,心里黄, 人家有娘俺无娘。 从小跟着爹爹睡,恐怕爹爹娶后娘。 后娘带来个后兄弟,

17、兄弟吃条子俺喝汤, 端起碗来泪汪汪,放下碗来想亲娘。,四川情歌: 一声哨子应过沟, 情妹还在灶背后, 情妹听见哨子响, 刷把水瓢一齐丢。 娘问女儿啥子丢, 湿柴烧火烟子稠, 不是情妹转变快, 哂(shn)火答应郎在逗。 (“哂火”方言,差点、几乎的意思。),(3)善于用夸张、想象、幻想等艺术手法 在文学作品中,夸张、想象、幻想是表现作品艺术真实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歌谣采用这类艺术手法尤为突出。如湖南民歌; 郎到广西去挑盐, 一连去了两三年, 床上眼泪洗得澡, 地下眼泪撑得船。,4、赋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赋即“敷陈其事面直言之也”。比即“以彼物比此物”,一般在歌谣中常用明喻、隐喻和借喻。 上邪(

18、天啊),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诗集,台湾情歌:“高山青,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高山青,涧水蓝,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 碧水围着青山转。”(明喻),鄂西情歌: 小小鲤鱼紫红腮, 下水游到上水来, 游过干张金丝网, 游过万座钓鱼台, 情哥钓我我上来。(隐喻)。,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多用在歌谣的开头,多写自然景物,由此触动人们的联想,然后进入所要叙述的内容。 如“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5)重叠、反复及双关语的使用 歌谣中经常使用重叠、反复和双关语,这也是歌谣表现手法

19、上的一个重要特色。 在歌谣中,字、句、章都可以使用重叠和反复。方式有重复式、递进式、问答式、对比式、铺张式等。 双关是含蓄而幽默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情歌和时政歌中被广泛使用。 云南情歌:一家女儿做新娘, 十家女儿看镜光; 街头锣鼓声声打, 打着心中响(想)啷啷(郎)。 (谐音双关),天安门诗抄中有一首民谣: “黄埔江上有座桥, 江桥腐朽已动摇。 请示周总理, 是拆还是烧。”(谐音双关语),(6)合辙押韵,形式多样 歌谣有四言、五言、七言和十言等多种形式。多以七言为主。多四句头山歌,也有二句一组的,如陕北信天游。,二、民间谚语和谜语 1、民间谚语 概念。 礼记大学说:“谚,俗语也。” 国语越语韦注

20、:“谚,俗之善谣也。” 说文解宇:“谚,传言也。”,谚语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 广义地说:凡是在民间流传的传言都在谚语的范围之中,包括歇后语、俗语、绰号等。 狭义地说,谚语是劳动人民总结生产经验、社会生活经验以及传统道德标准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一种韵文体的短小而形象的炼话。,谚语从内容上看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人民对生活经验、生产经验的总结,它把知识性、思想性、哲理性和科学性融合在一起。 谚语从形式上看短小精炼。它是一种基本定型的炼话。句式筒单,便于流传。一个哲理的叙述往往是出之以形象。,2、谚语的分类 谚语分为政治谚语、道德谚语、职业谚语、风俗谚语、生产谚语和科技谚语等六类。 政治谚语:真

21、实地反映了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阶层人们的社会生活,形象地概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经验教训,其中有传统政治谚语,也有新政治谚语。 如: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衙门深似海,罪恶大如天。 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红楼梦第四回中的护官符: 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新政治谚语: 阶级兄弟心连心,打断骨头连着筋。 干群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道德谚语:历史上各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道德谚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统美德的总结。 如:心胸宽广的人,世界对他是宽广的; 心胸狭窄的人,世界对他是

22、狭窄。 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 见人施个礼,少走十多里。 游手好闲的人抱怨多,辛勤劳动的人光彩多。,职业谚语:是各行各业带有职业性特点的谚语。反映木匠、铁匠、泥瓦匠、艺人等职业特点的谚语都属于此类。 如:青衣两手交,闺门目下瞧, 武旦风摆柳,摇旦手插腰。 (戏曲谚语) 说书要有扣子,唱戏要有轴子。 表书不清,听客不明, 衬托不到,听客直跳。(评书谚语),,风俗谚语:这类民俗谚语是反映人们日常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风物特产及各地的山川风光、城乡掌故、名胜古迹的谚语。 如:二月二,龙抬头。 端午佳节,菖蒲插壁。 南吃甜,北吃咸。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 滟预大

23、如象,瞿塘不可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东北有三宝:人参、韶皮、乌拉草。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羔羊儿一枝花。 宁夏三大怪:羊皮袄毛在外,马路翻开晒, 没有辣子不算菜等。,科技谚语;这类谚语主要是指有关天文、气象、医药卫生,体育健身等方面的谚语。 如;头宜凉,肚宜饱,脚宜暖。 针炙拔罐,病去一半。 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常吃蒜,身体健。(养生治病) 一天舞几舞,长命九十五。 常练筋长三分,不练肉厚一寸。 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三、谜语 1、谜语的概念 谜语具有迷惑作用的诗体语言艺术。它是用智量的语官以测验、培养人们智慧的一种短小而又有风趣的特殊的口头文学样式。 谜语,

24、古称“隐语”。我国古代早在商、周时期,隐语”就已出现,战国时期很盛行。,(唐)雕玉集:传说孔子与众弟子周游列国,路上遇到一位妇人,头戴象牙栉(zhi梳子、篦子等梳头工具),孔子对弟子说,“谁能得之?”颜回说,“回能得之。”颜回到妇人前问:“吾有徘徊之山,百草生其上,有枝无叶,万兽集其中,故从妇人借罗网而捕之。”妇人即取栉给颜回。颜回问:“夫人不问原委,乃取栉与回,何也?”夫人说:“徘徊之山者,是君头也,百草生其上,有枝而无叶者,是君发也。百兽集其里者,是君虱也。借网捕之者,是吾栉也。以是故取栉与君,何怪之有!”孔子闻之,“妇人智尚尔,况于学士乎!”,南北朝时期梁人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对谜语专门

25、论述:“谜也者,迴互其辞,使昏迷也。” “谜语”一词在三国以后被确定下来。到宋代谜语竟猜之风很兴盛,成为杜会上斗智和娱乐重要手段之一。 明代冯梦龙的黄山谜是我国有文字记录的较早的民间谜语的书。,五四运动时期,出版了一些谜语的研究著作。如1928年出版的钱南扬的谜史。1933年出版的陈光尧的谜语研究。1934年出版杨汝泉的谜话之研究等。,著名烈士夏明翰创作字谜: 一车只装一斤,好个草包将军,两个小孩相助,有请三个大人。(打四个字) 谜底:斩蒋示众(离合法),2、谜语的特点:即文学性、疑难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文学性是指谜语的语言精炼,流、诙谐而有意境,有文学色彩,并善用文学表现手法。 疑难性是指

26、猜谜有一定难度,因谜语对事物不是直接描写,而是通过隐喻和暗示去表现内容,人们可根据暗示的线索,去认真分析思考,进行判断,方可猜出谜底。,知识性是说,人们通过猜谜活动,可以受益增智、知事明理。 趣味性是指谜语形象生动,隐喻巧妙,语言诙谐,结构多变,情节新奇。人们在猜谜活动中可以增加乐趣,得到美的启迪。,3、谜语的结构:谜语通常是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构成的,如果包括谜目也可算三部分。 谜面也称喻体,为谜语主要部分。 谜底亦叫本体,是谜的答案,不在字面上出现。 谜目是指谜底的属类,多用括号括起来。给猜谜者揭示范围。,4、谜语的分类 谜语题材广泛,内容包罗万象。根据谜语反映事物的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物谜

27、、事谜、宇谜和特殊性谜语四类;从结构上分,可以分为单谜、组谜和连环谜语等。,(1)物谜;这是谜语中最多的一类。谜底为为具体事物。凡是动植物、矿物,建筑物、人体器官、食品、器皿、用具、医药等都可进入谜语如: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钉银钉。(星);上面短短草,下面短短草,中间夹个水葡萄。(眼);一个大人,带四个小人,站在十字路口等人(打一物)谜底是伞。过去的伞写成“傘”。,(2)事谜;这类谜语是以某些自然现象,人的动作行为或某些事件为谜底。物谜多是静止的,事谜偏重于活动,而且特别要描述活动的过程。 面朝泥水背朝天,手执仙花水面点,由青变黄生珠粒,由黄变白可买钱(插秧)。 石头层层不见山,短短路程走

28、不完,雷声轰轰不下雨,大雪飘飘不觉寒。(推磨)。 黑船装白米,送进衙门里,衙门八字开,空船转回来。(瓜子)。,(3)字谜;这类谜语的谜底是汉字,是人们利用汉字的音,形、义,利用笔画、字形的增损、离合等手法制作的谜语。 一根棍子地上敲,两只跳蚤左右跳。(小) 一字生得恶,头上两只脚,身上六个口,底下八字脚。(典),按字意制作的谜语。 半边生鳞不生角,半边生角不生鳞,半边离水活不得,半边落水难活命。(鲜) 一字有四笔,没横也没直,妈妈猜不着,爸爸笑嘻嘻。(父) 按字形的增损制作的谜。 头戴一顶帽,忠诚又可靠。(实) 力字加两点,不能猜作办。(为),按字的离合法制作的谜语。 少小离家老大回。(夭)

29、挖西边,补东边。(扑),(4)特殊性谜语;这种谜语比较晚出,多为当代智慧之作,包括符号谜、字母谜、拼音谜、画谜、实物谜等多种。 !(打一成语:点点滴滴); 78(打一成语:七上八下)。,5、谜语的艺术性 谜语从艺术性表现在:一是描写性,一是矛盾性。主要都表现在谜面部分。,(1)描写性主要表现在谜面上,可以通过隐喻、暗示对谜底事物的特点(形状、性质、功能、声音等)加以具体形象的描绘。这种描写性的谜面常采用白描、比喻、夸张、比拟等多种手法,使喻体形象、生动。 在娘家青枝绿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不提起倒也罢了,一提起泪洒江河。(竹船篙) 大姐说长道短,二姐尖嘴快舌,三姐钻头觅缝,四姐忽冷忽热。(尺、剪

30、刀、针、熨斗),(2)矛盾性,这种谜语喻体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或特征比较抽象、概括,有时甚至很奇特,人们猜时往往需要经过反复比较和类推,才能找到谜底。 看时有节,摸时无节,两头冰冷,中间火热。 (年历),三、 歇后语 1、歇后语概念和特点 歇后语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结构形式的形象化的语言,它是有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喻性质的口头用语。 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面是假托语,多用形象比喻,是喻体;后面是目的语,即本意的解释,是本体。前后两部分互相依存,有固定的联系,密不可分。 歇后语的特点是具有口头性、双关性和谐趣性。,歇后语的起源 战国策楚策中庄襄王的臣子庄辛说:“臣闻鄙语:见兔而顾犬,未

31、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史记汲黯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居上。” 学如积薪后来居上。,唐代还有“歇后体诗”。 歇后体诗是唐昭宗初年(898年)宰相郑綮(qi)在做宰相前所写的一种诙谐滑稽体诗,现今没有保留下来。 唐代诗人李涛答弟妇歇后语是“歇后语” 一词是最早的记载。 “惭无窦建,愧作梁山,宋元时期戏剧小说中,歇后语被广泛的运用戏剧作品中。 宋末元初,杜仁杰的散曲耍孩儿喻情从头到尾,一口气用了40多个歇后语。 如(三煞)泥涅的山不信是石(实); 相扑汉买药干陪了擂(累或泪); 镜台前照面你是你的镜(警); 巡院倒了墙贼见贼; 大虫窝里蒿草无人刈(仁义); 看山瞎汉不卞(辨)高低。,

32、宋代的笔记、语录中常见歇后语的记录。 宋潽济著五灯会元中就有: 泥牛入海永无消息; 抱桥柱洗澡放手不得; 布袋里老鸦虽活如死。,明清时期的小说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儒林外史等使用了很多的歇后语。 王婆子买了磨推不得了; 老鼠尾巴害疖子出脓也不多;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等。 中国古代记录歇后语的著作有: 李商隐编著的杂纂(又称义山杂纂); (宋)王君玉杂纂续 苏轼的杂纂二续 (明)黄允交的杂纂三续 (清)顾禄的广杂纂。,2、歇后语与谚语的区别: 从内容上看,谚语是经验的总结,而歇后语主要是用来表现生活中的某些情趣,人们的某种行为和心理状态的; 从结构上看,谚语可以有几部分构成,

33、但互相之间没有比喻和解释的关系;歇后语则由两部分构成,前用比喻,后用说明或解释。 从语言表达效果上看,谚语较为庄重、质朴,而歇后则诙谐、幽默、风趣。,3、歇后语的类型 歇后语有喻义和谐音两种类型。 喻义性的歇后语主要靠比喻部分来说明道理。 如: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夸张法); 蚊子打哈欠一一好大的口气。(拟人法); 十八亩地里一棵谷独根苗。(对比法); 豁牙子吃西瓜道儿多。(借代法); 骑着毛驴看唱本走着瞧。(描述法); 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吧。(拆字法),谐音型歇后语是在喻义歇后语的基础上变化而成的。所谓谐音主要是本体部分借助某个词与另外事物的同音(或音近)来代替,以说明道理。在本体中,字音

34、的声母、韵母、声调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如声调不同),因而叫音近或谐音。 如:咬不烂的茄子不嫩(论); 一二三五六没四(事);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瘪瓜子不成(诚)实; 坐着飞机吹喇叭响(想)得高; 猪八戒的脊梁悟(无)能之背(辈)。,结业论文(三选一),字数不少于3000字 1、试论当下人文社会学科中民间文学的生存环境(要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联系谈) 2、试论回族溯源性民间传说的民族心理机制。 3、试论钟敬文先生在民间文学研究的成就及意义。 4、以某一类型的民间故事为例,试论民间故事的文化意义,生产谚语:这类谚语是人们生产实践和劳动经验的总结,包括狩猎谚语、畜牧谚语、林业谚浯、农谚等。 如:七月河坝八月山,九十月里满山窜。 清水打晚上,浑水打白天。 早上捕黎明,晚上捕黄昏。 小满前后鱼汛旺。 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雨叶落迟。(农业) 丰产有三宝:施肥,浇水,多拔草。 实现水利化,旱涝都不怕。 浅种易出苗,深播接接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