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01894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言事书,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今江西抚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人言不足恤: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天变不足畏: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 (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天生异象”的奇谈怪论来攻击新法的回应),祖宗之法不足守:前人制定的法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 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一、变法内容 阅读教材4446页的内容,归纳概括王安 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变法的主要内容,富国措施,强兵措施,育才措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2、、均输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改革科举制度,改革学校制度,(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教育方面),1.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2.内容,(一)富国之法,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等原则,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 以稳定市场,作用: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内容,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A. 作用: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B

3、. 局限:地方官员强制借贷,利息较高, 对农民仍是沉重的负担.,免役法(募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A、作用: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并增加政府收入 B、局限:农民负担仍沉重,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作用: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作用: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试结合变法的内容分析这一思想 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节省了货款和转运费用 农田水利法,区分记

4、忆,开源,节流,发展生产,1.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2.哪些措施有利于节约政府的开支?,3.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发展生产?,1.目的:,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提高军队战斗力,巩固封建统治,2.内容,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保丁闲时练兵,战时入军;互相监督、检举。,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作用:减少了政府支出,作用:加强对人民控制,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设军器监: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作用:提高了武器的产量和质量,(二)强兵之法, 将兵法:精简军队,加强训练,由固定将官带军队,作用:提高了军队战斗力,1.目的:,为变法培养、选拔人才,为变法造舆论,2.

5、内容,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论;选拔实用人才,经义考试:以儒家经典中的文句为题,由应试者围绕此文句展开议论,阐发义理. 策论考试:以发表政治见解的时务策论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就一些政治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举改革目的:选拔一些通经致用的人才,为变法服务。,改革学校制度:改组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三经新义,培养实用性人才,传播革新思想,(三)育才之法,二、作用,根据改革内容归纳作用 经济上:增加财政收入,改变积贫局面 政治上:提高战斗力,改变积弱局面 文化教育上:宣传了变法,培养实用人才,变

6、法取得一定成效,三、变法的结果:,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2.失败原因(局限):,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阻力大),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保守派重新得势.,推行新法操之过急。,材料: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 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1074年)九月行将兵法。,司马光说: “臣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材料:吕惠

7、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人后来,为了能够大权独揽,居然诬陷王安石参与谋反。王安石恢复相位后贼心不死,又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一些私人信件抛出。,王安石变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 会问题(财政危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四、评价 (P27练习册:2.评价王安石变法.)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进步性: 局限性:,(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3)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

8、积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进步性:,(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局限性:,(1)、要讲究策略,处理好与守旧派之间的关系,五、变法失败的教训,(2)、改革过程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所以 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3)、要注意用人,选拔德才兼备之人来推行改革 (4)、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切实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1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使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被清丈出来的是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市易法 D均输法 2

9、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市易法、均输法 C青苗法、免役法 D保甲法、保马法,练一练:,3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A免役法、农田水利法 B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C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练一练:,4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这句话反映了 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 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借口。 A二者都对 B二者都错 C前对后错 D前错后对,练一练:,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

10、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练一练:,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2、制作本专题的小提纲 3、比较 王安石变法和商鞅变法 的异同,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目的: 形式: 内容: 范围: 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相同点:,富国强兵,自上而下的改革,得到王权的支持;,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 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不同点:,背景:商-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根本目的:商-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结果:商-成功,对后世影响大 王-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