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第七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01929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概论第七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文化概论第七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文化概论第七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文化概论第七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文化概论第七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概论第七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概论第七章.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中国文化从来是不封闭的排他的文化体系,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是这两次:一是从汉到唐,南亚印度佛教的传入;一是明清之际近现代欧洲西方文化的传入。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化经历了“中体西用”、“全盘西化”、“儒学复兴”、“综合创新”的文化主张与文化选择的的争论,第一节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文化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所得的。那么世界上的文化是怎样发展的呢? 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不断的交流、传播过程中,产生不同质的文化刺激、碰撞、影响、吸收、整合、变迁,从而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这既

2、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 交流和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外国文化传入中国,另一方面是中国文化向外输出。 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 东汉时期佛教陆续来华,汉明帝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修建洛阳白马寺,让他们在那里翻译四十二章经,从此中国有了佛教。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P330),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 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其中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特别是禅宗。 佛教传入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P3

3、31),对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都产生了影响。 吴道子、阎立本的画。 中国著名的云冈、敦煌、大足、麦积山等石窟艺术以佛教为题材,受印度艺术的影响。 对中国寓言创作的影响。 对中国音韵学的影响。 佛学思想与中国的儒家、道家思想融合,丰富了中国的哲学思想。 宋明理学的产生也受佛教的影响。,印度本土的佛教文化在13世纪由于回教入侵而遭到毁灭性打击,中国的佛教却正在长足发展,并将大量的佛学译著输出到东北亚、东南亚。 这一“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过程,有力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充分开放性、鲜明主体性、以及以我为主善于消化的强劲生命力,同时也显示出文化交流的双向互渗性。,二、中国文

4、化的第二次大交汇 中国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16世纪末。即明代嘉靖、万历年间。 第二次文化大交汇的特点有哪些?(P332),第一,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相对落后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与南亚次大陆文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 第二,交汇兴趣起了变化,中国人对外来宗教表示出莫大的冷淡,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趣十足,致使西方不得不采取迂回策略。 第三,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以绵延四个世纪,至尽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第四,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的震撼。,欧洲的耶稣会成立于16世纪40年代,初

5、到中国是在明代嘉靖31年(1552年)这些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着重做了两件事情(P333) 第一、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古典哲学、史地、音乐、美术等。以利玛窦最有影响。 第二、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儒家经典的翻译,论语大学中庸易经;中文文法和文字的学习中文入门中国文法中文研究法,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遭受西方文明的强烈撞击,“中西古今”的问题开始论争。由此分化为两派:顽固派“恶西学如仇”,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 洋务派标榜“自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 维新变法运动时这两派又演变为“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科举”与“学校”的斗争。,

6、陈独秀在1916年发表的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将明清以来的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七个阶段:(P336) 陈独秀通过七期之说,清理了中西文化交汇的脉络,明确提出这样一个思想:(P337) 中国要走出“落后挨打”的局面,走向与世界接轨的现代文化,光有“火器历法”,“声、光、化、电”之类的物质文化变革以及“行政制度良否的问题”的制度文化变革是不够的,中国文化必须进行价值观念层面精神文化体系的最深层次的变革。,第二节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一、中国物质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在商代,中国的制陶技术和铸铜技术就对西伯利亚的卡拉克苏文化产生了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对西亚各国和印度产生影响。 唐代是中外文

7、化交流的兴盛时期。中国的陶瓷、炼丹术传入阿拉伯和西欧。唐朝都城长安是亚洲最繁华的大都市,在这里居住着很多留学生和、各国侨民和外国居民。,宋元时期,中国文化对世界影响主要体现在四大发明的西传。 中国古代的农业栽培对世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上660多种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有136种,居世界第一。 中国的水稻在大约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新石器文化时代就出现了。 朝鲜、日本、美洲的水稻都是从中国传入的。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二、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主要有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有什么优点?对西方国家有什么影响?(p340) 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世界上独具

8、特色,首屈一指。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两汉的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明清时期的科举取士制度,每次都有创造有调整有发展。文官制度有效保证的社会的稳定和执行政务的可操作性。 中国古代论政务,首辩君臣大义,次论用人,征辟除授、选贤任能,则必讲求吏治,吏治清明,唯善是举,则谨防弊政,弊政若除,就达到“道洽政治,泽润生民”的理想境界了。,隋唐确立的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这一制度是封建统治者找到了选拔人才的良方,科举取士,平等竞争,无论寒庶,均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相对以前的世卿世禄、察举制要合理的多,因而一直在中国沿用了一千多年。 中国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对西方的

9、议院制、考试制产生过实质性影响,有力的促进了西方现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 1866年10月,北京同文馆馆长马丁在美国波士顿给东方学会做过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报告,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二、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 中国的精神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儒家思想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18世纪的欧洲兴起反对宗教神学,呼唤理性精神的社会思潮,不少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找理论武器。儒家思想所论述的天人合一、律己

10、修身、刚健有为等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和魁奈,德国的莱布尼茨和沃尔夫、英国的坦布尔,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呼吁欧洲人在中国文化面前一要赞美、二要自惭、三要模仿。他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伦理、社会法则等加以研究,建构了一套对西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的新的社会学说。 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极有兴趣,极为尊重,他十分推崇中国的易图符号和二进制解释、还对宋明理学进行了诠释,高度赞扬了中国汉字的优点。,除了儒家思想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其他学说也对欧洲产生了影响。莱布尼茨特别关注墨子的“非攻”、“兼爱”思想,老庄的“柔弱胜刚强”的学说,中国哲学为他的哲学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推进了

11、他的哲学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使他从一个欧洲学者变成一个世界性德文化巨人。 俄国的托尔斯泰曾说过孔孟对他的影响是“大的”,而老庄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所奉行的“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来源于老庄的“无为”,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等各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 朝鲜历史上的新罗时期,定儒家经典为“国学”,强调以“德”治国,把忠孝信义等思想发展成为“新罗精神”。 日本很早就大量引进中国文化,7世纪的“大化革新”的实质就是全盘唐化,自动接受中国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中国的政治体制、行政建制、赋税管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文字书法、乃至服饰饮食、建筑、茶道等都被全方位吸收。明代的王

12、阳明学说还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越南在教育上向中国学习,实行开科取士,以四书五经作为主要教材。儒家的德治思想与纲常名教对越南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产生了广泛影响。 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以及聊斋志异金瓶梅等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影响着世界文坛。德国的歌德在比较中西文学之后曾感慨的说“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在丛林里生活呢!”,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与西方文化有什么不同?(p344) 西方文化是以反基督教的姿态走向近代化的,西方近现代文明的核心观念是个人本位、自我中心和外在征服的主体观念。 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形态比较偏向于内在超越性的道德自律主体性,在人对自然关系

13、上的外在主体性相对不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主体性”,超越了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单主体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天下太平”、“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最高理想,强调的正是这种超越自我中心论的“互主体性”。,未来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应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对话,综合创新、从而创造出队员花以一体化并存,世界性与民族性共荣、超越西方近现代主体观念并确立新型主体性观念的世界新型文明。,第三节 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趋势与时代规范,现代中国文化的演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是如何对待外来西方文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的“中体西用论”,把“中”“西”文化的评论取舍摆在人们面

14、前, 以后在二三十年代出现的“全盘西化论”、“东方文化论”、“中国本位文化论”、,八九十年代又出现了新一轮的文化论争“儒学复兴论”“全盘西化论”“彻底摧毁与重建论”“哲学启蒙补课论”“西体中用”“综合创新论”等,论争的焦点是对古今中西文化的诠释、比较和选择上。以加快建设中国现代文化。 涉及的问题包括:一、关于中西传统文化特点及其优略比较;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影响和发展规律的批判反思;三、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这个问题探讨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19世纪末以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产生过重大而深远影响的观点和主张有三大文化思潮: “中体西用论” “全盘西化论” “儒学复兴论

15、”与“综合创新论”,“中体西用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代洋务派和早期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 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这对于当时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具有积极意义。这一主张一直影响着清政府,以此为主张推行“新政”。 另一积极作用在于对传统儒家经典的绝对权威的挑战,认为“修己”可以通过“中学”来实现。而“事功”则要借助西学。这是儒家经典由“内圣”推及到“外王”的逻辑结构遭到破坏,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文化固有体系。,但是,“中体西用”的进步性是有限的。当20世纪初,中国文

16、化的近代化进入要求改变传统文化的“体”纲常名教和“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时,就与“中体西用”论要维护的“体”产生了严重冲突。因而这一文化主张也就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趋向的阻力。到戊戌变法时,中体西用论成为阻碍社会进步思潮的逆流。,影响20世界中国文化去世的最重要的是这三种思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理论”、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理论”和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理论”。 这三种文化思潮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趋势的三种主张、三种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并在实践中日益强调“中国特色”,强烈反对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盘西化” 自由主义者主张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

17、模式,主张“现代化就是西化”,现代新儒家坚持中国本位文化,坚信“中国文化在本原上没有任何不足”,在次前提下吸收西方的科学民主,走“工业东亚”的“儒家资本主义道路”。 以下对三大思潮做一些解释,“全盘西化”,其核心是“现代化=西方化”,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一无是处,与现代化格格不入,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全盘西化。全盘西化主张不预设任何人为的限制,照搬西方欧美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意识作为民族自救的根本出路。它既反对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也反对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表现出对待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与极端倾向。,“儒学复兴论” 其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该学派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服膺宋明理

18、学为主要特征,力图用传统儒家学说融合、会通西学,从文化上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学术思想流派。 梁漱溟、熊十力是新儒家的初期代表。后来的贺麟、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张君劢、徐复观也是其中的代表。 1949年后,现代新儒学的中心由大陆转移到港台和海外。,韦政通先生对新儒家的 特征做出过如下描述:以儒家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干,在儒家传统里有特重心性之学 以中国历史文化为一精神实体,历史文化之流程即此精神实体之展现 肯定道统,以道统为立国之本,文化创造之源 强调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应有敬意和同情, 富根源性,因此强调中国文化的独创性或一本性。,有很深的文化危机意识,但认为危机的造成主要在国人丧失自信 富有

19、宗教情绪,对复兴中国文化有使命感 这一时期的新儒家人物一般都具有较深的传统文化素养,又经过西方近现代哲学思维的训练,因而注力于中心文化的比较和会通。他们肯定西方的“科学与民主为中国文化发展之内在需求”,提倡“返本开新”,即复返儒家心性学之“本”,开出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之“新”,以“重建儒家的道德主体性哲学”来弘扬中国本位文化。,如何看待新儒学,现代新儒学有什么共同特征? 一、认为中国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尤其是有孔子开创、宋明理学继承发扬的儒家文化是天生优越的,本质上大大高于任何西方文化、外来文化。 二、认为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复兴现代新儒学,“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复兴”这样中国才有希望、人类才

20、有希望。 三、主张中国走“儒家资本主义道路”,即在经济上搞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化的市场经济,文化上复兴以儒家道统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创新论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主张。 在明末,徐光启提出了“会通”的观点,认为对于“泰西之学”应“欲求超越,必先会通”的姿态。 到了晚清,“会通”观点一直成为富有思辨思维的有识之士的共同文化主张。像章太炎、孙中山、蔡元培等都表达过相同的观念。 五四时期的李大钊认为中国文明不适宜今日,要谋中国之生存,非吸收西洋文明不可。,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争中,胡适等继续主张“全盘西化论”,而另一些学者则主张“中国本位文

21、化”。这两种观点都遭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用能动的革命反映论观点,对东西文化对东西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论战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批判的科学总结。(P355) 他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的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的接受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还认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族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

22、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不批判的兼收并蓄。 对于如何建立中国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提出了“古今中外法”,“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做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他还说明,所谓“古今中外法”“也就是历史主义的方法”。 建国以后,毛泽东在“古今中外”的辩证综合文化观的基础上,有明确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对于建立怎样的新文化,毛泽东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第四节 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重视文化建设。 毛泽东

23、在40年代就提出了“古今中外法”以及著名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50年代又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方针。 邓小平在80年代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 90年代,江泽民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p357)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 第二、培育“四有”

24、(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是目标 第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基本特征,三个面向表明文化的而价值取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表明文化的民族特性、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民主精神,“社会主义”表明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有哪些特征呢?(p358),求是杂志1997年第27期发表文章对这一问题做了回答: 第一、鲜明的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同当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

25、,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浓郁的民族性。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不断吸收世界文化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文化正确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坚持同一切非科学的思想文化作斗争,为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吸纳百川的开放性。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提倡多样化、自由讨论、自由创作、自由发展,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同时还合理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中国特色的文化的文化形成形式开放、发展博大的体系。,第五、深广的群众性。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是文化创造的源泉。中国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方面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又用健康的文明成果教育人民大众。 第六、勇于改革的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改革和创造作为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方式,一方面,要求外部环境的改革和优化,另一方面,要求文化体制内部的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