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片1台北市立大学图书馆台北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05713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影片1台北市立大学图书馆台北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投影片1台北市立大学图书馆台北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投影片1台北市立大学图书馆台北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投影片1台北市立大学图书馆台北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投影片1台北市立大学图书馆台北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影片1台北市立大学图书馆台北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影片1台北市立大学图书馆台北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臺北學研究的 回顧與展望,報告人:洪健榮,講述綱目 前言 臺北學的主體與主軸 淡水學、北投學的主體與主軸 大臺北地方學的成果分析:學位論文 大臺北地方學的成果分析:地方志書 結論與展望,前 言,近百年來,大臺北地區(包括雙北市及基隆市)素為臺灣政治、經貿及文化的首善之區,擁有相當豐富的中央及地方資源。,由於大臺北地區在近代臺灣史上的發展過程極為耀眼,因此也吸引不少學術研究者或文史工作者的目光,開創出豐碩的地方學研究成績。,在目前針對大臺北地區的研究領域中,已然發展出臺北學以及淡水學、北投學等三大主軸。,本文的敘述架構: 考察政府公部門、學校單位、研究機構以及民間文史工作者的參與、付出與耕耘,以

2、勾勒出1990年代以來大臺北地區地方學的基本輪廓及其發展脈絡。,分別以學位論文、地方志書為中心,分析近二十年來大臺北地區地方學研究的具體成果及其演進趨勢。,臺北學的主體與主軸,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臺北縣(新北市)政府文化單位 地方文史團體,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臺北市志的續修 臺北文獻的編刊 臺北文獻專書的出版 臺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舉辦,臺北市志的續修 文獻會自2001年5月起,開始規劃市志續修事宜,以記錄1980年代以後臺北市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發展與變遷。 至2010年起,委由前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黃秀政擔任續修市志總纂。,全志除卷首、卷尾與卷一大事紀之外,計分土地、政事、經濟、交通

3、、社會、教育、文化、人物八志,志各一卷,共十一卷三十一篇。,臺北文獻的編刊 從臺北文物、臺北文獻到臺北文獻直字,其歷時之久且延續不輟,為大臺北地區地方學最具代表性的學術刊物,為從事臺北研究者的入門必讀刊物。,直字第163期(2008年3月)之後在封面上刊印漫遊前世 管虧未來 臺北學由此入門的標語,是為編輯團隊的自我期許,也具體標誌其在臺北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地位。,臺北文獻的內容,主要刊載專題論文、史料解析、史蹟介紹、論著目錄、大事紀要以及各類藝文報導。,臺北學研究者或是臺灣史學者嶄露頭角、揚名立萬的學術專論發表園地。 曾刊載不少大臺北地區地方學研究中極具份量的作品。,王世慶海山史話(第37期,

4、1976年9月),共93頁 尹章義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第53、54合期,1981年3月),共190頁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第66期,1983年12月),共191頁,從直字第91期(1990年3月)至184期(2013年6月)共計84期,各期刊載的臺北研究專題論文共185篇,平均每期2.2篇。,在論文類別方面,以社會史、文化史、經濟史專論的數量最多,呈現出相對熱門的態勢,特別是與社會生活與文化資產有關的課題漸受重視。,相形之下,政治史、教育史、軍事史的課題,成為相對冷門的研究領域。,地方文史專題座談會紀錄(專輯):為傳載臺北歷史記憶、都市文化觀感、產業發展背景與社會文化變遷的重要資料與歷史

5、訊息,深獲臺北學研究者的推崇。,19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座談會專輯內容大多以區域為主題,實為臺北市人文史蹟與地域特色的事典寶庫。,1990年代中期以後,專輯內容逐漸轉向以產業、社會、民俗、藝文、史蹟、族群、人物為焦點,呈現出更為強烈的庶民生活關懷與多元文化面貌。,臺北文物暨臺北文獻期刊索引(黃金土主編,1993) 臺北文獻期刊總索引(陳威遠編,2004),臺北文獻專書的出版 1990年代以前,文獻會關於臺北地區的出版品,多屬資料彙編或史事敘述的性質。,其中,北臺古輿圖集、臺灣北部碑文集成二書,幾乎是研究臺北地方史必備的參考資料。,1990年代以後,則以史料彙編(包括文獻、史蹟及口述歷史

6、)之類的專書居多。,大臺北古契字一至四集(高賢治,2002-2007)彙整並標校了大量的臺北地區古文書契。,臺北古城門(李乾朗,1993)、臺北近代建築(李乾朗,1994)透過圖文解說的方式,引領讀者重回歷史時空見識臺北過往建築的形制樣貌。,臺北建城百年史(黃富三,1995)、追尋都市史之足跡臺北近代都市之構成(黃武達,2000)、臺北市近代都市之建構(黃武達,2009)對於臺北都市化的過程及其結構進行考察。,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湯熙勇,2002)、貴德街史(池宗憲,2003)勾勒出各市街的過去與現在。 清代臺北交通(高傳棋,2008)鋪陳早期臺北地區交通系統及其相關設施的演進。,大臺北都

7、會圈客家史(戴寶村、溫振華,1998)、大臺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詹素娟、劉益昌,1999)分別建構客家及原住民族群活動的歷史脈絡。,工具書方面: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灣資料圖書目錄(陳美惠,1993) 臺北研究文獻資料目錄(專書篇)(蔡慧瑛,1994) 臺北研究期刊論文分類索引(楊同慧,1995),近幾年臺北市文獻會與文化局的專書出版品,多數傾向於生活的、休閒的與雅俗共賞的趨勢,學術嚴謹度雖然不強,但對於推廣臺北知識內涵的社會能見度與影響力,亦是深具意義。,臺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舉辦 2004年11月第一屆研討會,以重訪臺北:隱喻想像與賦形蛻變為主題,共發表論文14篇。,2006年5月第二屆

8、研討會,以航向世界的臺北:探尋華人的海洋文化為主題,共發表論文16篇。,兩屆臺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舉辦,標幟出臺北學研究意識的凝鑄與知識社群的成型。,論文研究主題與作者專業背景的多元性,也顯示出臺北學的研究,形成了多元學科對話的開放場域。,第三至五屆的臺北學系列活動,聚焦於藝文講座、賞析活動與創意對談的方式;由前兩屆的學術性導向,轉為以貼近民眾生活、喚起城市記憶、激發創意想像與開發文創商品為訴求,強化其推廣性、教育性及大眾化的功能。,臺 北 不僅是可以被研究的成品 亦可以成為被行銷的商品,臺北縣(新北市)政府文化單位: 臺北縣志的續修 相關期刊的編刊 臺北文獻專書的出版,臺北縣志的續修 縣政府

9、於1996年10月展開續修臺北縣志的編纂事宜。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張勝彥擔任總編纂 。,全志計分大事記、土地志、住民志、政事志、社會志、經濟志、選舉志、文教志、藝文志、人物志共十卷,另有卷首與卷尾各一卷,各志下分篇,邀集專業領域的學者專家合力撰述。,自2002年10月文教志附梓之後,各卷陸續定稿刊行。,相關期刊的編刊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第1-63期,1984.6-1999.12) 北縣文化(第64-107期,2000.3-2010.12) 新北市文化(第1期,2011.3),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自第42期(1994年9月)至第62期(1999年9月),先後刊登17

10、個專輯。,北縣文化自第64期(2000年3月)至第91期(2006年12月),先後刊登18個專輯。,在這些專輯中,含特定地區的研究專論、時事評議、報導文學或史蹟調查、史蹟導覽之類的文章,撰稿者包括學者專家與地方文史工作者,兼具學術專業性與文化推廣性,對於臺北地區的研究頗具參考價值。,臺北文獻專書的出版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翁佳音,1998) 淡水河流域變遷史(溫振華、戴寶村,1998) 中心與邊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李文良,1999),文化叢書系列: 鶯歌陶瓷史(徐文琴、周義雄,1993) 臺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蕭新煌等,1993) 臺北縣茶業發展史(陳慈玉,1994) 臺北

11、縣的舊街(王志鴻、周守真,1994),北縣鄉土與社會大系: 黑金與黃金:基隆河中上游地區礦業的發展與聚落的變遷(黃清連,1995) 舉頭三尺有神明:中和地區的寺廟與聚落發展(彭明輝,1995) 信仰與社會:北臺灣的佛教團體(康樂、簡惠美,1995) 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林富士,1995) 東北角漁村的聚落和生活(李明仁、江志宏,1995) 臺北縣的佛寺與建築(羅光等,1995),北縣歷史與人物叢書 : 阮的心內話:十位女性的生命告白(楊雅慧) 國共戰爭下的悲劇:臺灣軍人回憶錄(鄭麗玲) 衝擊年代的經驗:臺北縣地主與土地改革(張炎憲、高淑媛) 混亂年代的臺北縣參議會(1946-1

12、950)(張炎憲、高淑媛) 慈善與宰制:臺北縣社會福利事業史研究(李建鴻,1996),臺北縣機關志(2004): 臺陽公司志(黃智偉) 樂生療養院志(劉集成) 三峽農會志(林欣宜) 臺北仁濟院附設安老所志(陳逸雯),在文獻彙編部分: 1998年譯刊臺北廳誌、臺北州街庄志彙編(含板橋街誌、中和庄誌、金山萬里誌、鶯歌鄉土誌、樹林鄉土誌、三峽庄誌),2001年譯刊文山海山郡彙編(含文山郡管內要覽、臺北廳志、海山郡要覽、我等海山)、基隆淡水郡彙編(含基隆郡勢要覽、淡水郡管內要覽、淡水郡勢要覽),從臺北縣到新北市文化局時期,持續史蹟調查報告、口述歷史叢書、影像紀錄片、深度旅遊介紹、報導文學、林本源園邸文

13、獻專書以及詩文別集的發行。 出版風格亦逐漸呈現出大眾化、生活化及休閒化的走向。,地方文史團體: 地方文史工作者深入臺北都會或是鄉間聚落,通常擁有地利之便,積久功深,往往也能在地方學的研究領域中卓然成家,其出版成果亦是可觀。,地方文史工作者致力於發掘歷史文化資產,保存地方人文記憶,協助政府文化單位編輯地方文史刊物、專書;透過地方文史活動的舉辦,來喚起社區意識與現實關懷,推動各項社區營造活動,強化了地方學的觀念在民間社會的活力。,淡水學的主體與主軸,淡水地處臺北盆地內外交通的門戶,也是接受外來文化的窗口。 近二十年來,淡江大學歷史學系成為淡水學開展的推手及主角。,從1998至2010年,前後舉辦五

14、屆淡水學學術研討會,共計宣讀論文91篇。,根據林呈蓉教授的統計,當中以清法戰爭類12篇最多,其次依序為中央vs.地方類10篇、古蹟建築類9篇、淡水河沿岸人文類9篇、文化資產類9篇、聚落發展類7篇、藝文相關類7篇、淡水印象類5篇、軍事防衛類4篇、人物研究類4篇、生態環境類4篇、國際視野類3篇、教育相關類3篇、宗教文化類2篇、產業經濟類2篇、田野調查類1篇。,歷屆累積的論文,從多元的角度呈現出淡水地方在不同時空脈絡下的文化內涵與歷史風貌,業已處理了不少課題,但仍留有某些學術空間(如宗教文化、產業經濟等),有待來者加以發揮。,論文發表者包括學界人士與地方文史工作者,學界人士以歷史學專業者居多,另有地

15、理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學、藝術學、建築學、景觀設計學、環境工程學等專業領域,形成多元學科對話的知識空間。,在第一、二、四、五屆研討會中發表論文的張建隆,原係滬尾文教促進會成員,於1990年成立淡水史田野工作室,長期耕耘淡水學的研究課題,致力於學術研究與社區文化的連結。,近年來,淡江大學歷史系協助鎮公所完成淡水史料文獻蒐集,主持淡水學用語辭典電子書計畫案,透過跨校型整合計畫協助在地社會續修淡水鎮志(於2013年出版),試圖對淡水地方社會進行全方位的研究與瞭解。,淡水古蹟博物館: 2005年7月創立,在淡水學的學術研究與文化推廣上,亦逐漸扮演起重要的角色。,舉辦各類型淡水文化資產的典藏展示與教育

16、推廣活動,從事淡水史蹟的學術研究,出版一系列古蹟調查與口述歷史專書。,北投學的主體與主軸,北投地區為臺北境內著名的溫泉鄉。 從早期的原住民活動、漢移民墾殖到後來陶瓷產業、觀光休閒的發展,使得當地除了特有的自然景觀之外,亦擁有豐富的族群文化、聚落景觀與人文史蹟。,北投文化基金會(2000年4月成立): 舉辦北投藝術節、北投文化生態旅遊與溫泉文化產業振興發展等活動 發行北投文化雜誌季刊,出版北投地方史:教育篇、北投地方史:溫泉篇 主辦新世紀心北投論壇生態旅遊研討會、北投文化生態、溫泉、藝術展望研討會、北投社區生態安全研討會,2002年6月,舉辦第一屆北投學學術研討會,以社區、文化、生態為主軸,邀集

17、各領域的學者專家、小學教師、媒體記者與地方文史工作者齊聚一堂,就北投相關的議題發表論文共25篇。,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洪德仁,亦曾擔任八頭里仁協會的理事長,為一名開業醫師,長期投入北投鄉土研究、地方文史推廣與社區總體營造的事業。,編著北投文史系列專書,發行北投社雜誌季刊,發表多篇關於北投文史與社區產業的專論。,大臺北地方學的成果分析: 學 位 論 文,1980年代以前,臺灣研究在人文社會學學位論文中,本居相對邊陲性的位置;而小區域之類的地方學研究課題,更屬邊陲中的邊陲。,溫振華教授於1978年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的碩論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成為臺北區域史研究的先驅之作,其分析架構亦在區

18、域研究的學術領域中立下重要的典範。,自1990年以來,關於臺北研究(基隆除外)的學位論文,初步統計共223篇。,若以主題類別劃分,多集中於社會類,佔論文總數50以上;其次為經濟類與文化類,前三類合計佔總數近乎九成。 政治類的論文不多,軍事史似乎乏人問津。,在時間段落上,以戰後時期居多,概由社會科學及地理學系所產出;其次為跨時期及日治時期。 清代時期的部分則相對罕見,大多為歷史學系所產出。,就論文研究的區域來看,多數聚焦於臺北市及其周邊地區(都會區),亦即大臺北地區淡水河主支流大漢溪、新店溪及基隆河流域的平原地帶。 針對盆地周緣淺山地區,尤其是北海岸地區的研究,則相對缺乏。,以論文產出的學校系所

19、來看,博士論文總計12篇,其產出數量依序為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大學。 各校歷史系所在總產出量上佔優。,碩士論文總計211篇,總產出量以臺灣師範大學最多,約佔總數25。 其次依序為臺灣大學、中央大學、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今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大學,而政治大學、東吳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同列第六名。,就特定系所的總產出量來看,以歷史系所最多,地理系所、社會學系所次之。 單一系所的產出量,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所名列前茅,其次依序為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臺灣大學地理學系所、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大臺北地區大專院校總產出量合計166篇,約佔總數近80,此應擁有就近取材的地利之便所致。 臺

20、北之外,以位處桃園的中央大學產出量最為耀眼。,大臺北地方學的成果分析: 地 方 志 書,大臺北地區鄉鎮市區志的編纂,臺北縣方面,1970至80年代,由盛清沂與吳基瑞等人陸續完成海山地區(雙和、樹林、板橋)的系列志書,首開風氣。,1980年代以來,尹章義教授編纂新莊志系列志書,而後其師生團隊陸續完成泰山志、新店市誌、五股志、林口鄉志、續修五股鄉志。,近二十年為臺北縣地方志書纂修的興盛期 ,至2006年八里鄉志出版之後,全縣29個鄉鎮市皆已完成地方志書的編纂。,各鄉鎮市無一不有志的成果已是粲然可觀,更何況續修、三修乃至於四修的情形亦是所在多有。,截至2013年,新莊志、鶯歌志、烏來志、蘆洲志、土城

21、志、三重志、五股志、淡水志已完成續修,樹林志、板橋志、新店志已完成三修。,中和、永和於1958年分治前後至2005年間,從鄉鎮志到市志各自完成四修的壯舉。放眼全臺鄉鎮市志既無出其右者,亦寫下一世界性的紀錄。,如以大臺北三大地理區域來觀察修志的數量及頻率次數,則位居盆底平原及盆緣淺山地區的海山地區最高,新莊地區、文山地區次之,北部及東北部濱海地區最低。,相對於臺北縣各鄉鎮市志的纂修盛況,臺北市各區志的纂修情形較不熱絡。,雖然如此,目前全市12區除了萬華、大同兩區之外,其餘皆於二十一世紀初完成區志的創修或續修事宜。,各志書的編纂團隊成員,以學者專家參與修志的比例較高。,近二十年來臺北縣市鄉鎮市區方

22、志編纂的特色: 大多遵循言必有據凡有徵引皆註明出處的學術規範。 注重田野調查與文獻資料的互補互證,用心於新史料的發掘、整理與解讀。,除了延續過往將方志視為輔治之書的傳統觀念之外,晚近志書更強調其作為鄉土教材或是地方百科全書的功能,涉及住民生活禮俗、多元族群文化、地方產經特色與觀光旅遊資產的篇章,益加受到重視。,結 論 與 展 望,近二十年來臺北學研究及其推廣的成績: 地方知識的建構與理解 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推廣 歷史記憶的傳承與分享,經由學術文化單位或地方文史團體所舉辦的臺北學、淡水學及北投學學術研討會,既宣告這些地方學研究的主體性及獨特性,使其從原本的研究概念轉變成專有名詞,同時也拓展出多元學

23、科跨界對話與相互借鏡的場域。,近幾年來,伴隨著社區文化意識的抬頭與大眾史學觀念的傳播,在淡水學、北投學之外,艋舺學、新莊學、海山學、板橋學、三鶯學、新店學等等地方學也逐漸打出名號。,臺 北 交 響 樂,回顧近二十年來大臺北地區地方學的發展脈絡及其學術特點,可以看出其中具有開放性及多元性的雙重性格。,研究者來自不同的學科背景,既有不同的研究取向,也有各自的研究重點與聚焦對象。,歷史學界的研究,以漢人開發、原漢關係、土地拓墾、聚落發展、經濟產業與社會變遷的研究成果較為顯目,尤其較著重於早期的歷史段落。,地理學界的研究,重視地理環境變遷、自然條件與人文空間的分析,針對各類生態景觀的區位因素進行探討,

24、在時間段落上多著重於當代或現狀的考察。,社會學界的研究,大多聚焦於都市化的歷程與現代化的脈絡,重視都會區位中各類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趨勢的探討,在時間段落上較偏重於日治及戰後時期。理論的運用及量化的取向亦極為明顯。,人類學界的研究,大多集中於都市或村落中宗教現象的探討,以及各類社會民俗的研究。,至於跨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多元學科觀點的借鏡與整合,能兼顧理論實務、宏觀微觀、動態(時間縱深)靜態(空間區位)、中心邊緣的研究取向,亦是所在多有。,以社會學與歷史學之間的謀合為例,理想的情況在於,社會學理論的援引,有助於增添論述的強度;歷史資料的引述,有利於強化論證的深度。,其中,蘇碩斌的看不見與看得見的

25、臺北一書,結合西方社會學理論的運用與歷史資料的考察,為臺北學的領域中如何進行跨學科的研究,立下一極佳的示範。,未來大臺北地區地方學的研究,或許可以採取大規模科際整合型的方式來進行,師法1970年代的濁大計畫與1980年代的竹塹研究計畫的作法。,在研究取徑上,可將淡水河系主支流所貫穿的土地分成數個區域(region),透過跨學科的視角,進行既微觀且通觀的分析研究,並關注當地與他方的連結與互動。,從臺北學的經驗出發,進而建構出地方學研究的理論模式。,政府文化單位能結合大專院校及學術機構的力量,持續編刊文化叢書、鄉土與社會、機關志、客家志等系列專書,或是規劃臺北學研究叢書、臺北學文獻叢刊之類的出版計畫。,回歸社區,迎向世界,展望臺北學的研究能更具國際視野,甚至成就出如同法國年鑑學派(Annales School)的區域研究典範,進而躍升世界級的學術之林,成為臺灣與世界接軌的知識橋樑。,報 告 完 畢 敬 請 指 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