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横断面设计.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07602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章横断面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四章横断面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四章横断面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四章横断面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四章横断面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章横断面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章横断面设计.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横断面设计,【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主要学习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公路建筑限界,路基边坡的确定,横断面设计方法,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公路中线的法线方向剖面图称为公路横断面图。公路横断面设计是根据行车对公路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确定横断面的形式、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尺寸。设计的目的是保证足够的断面尺寸、强度和稳定性,使之经济合理,同时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公路的施工和养护提供依据。,第一节 路基横断面,一、标准横断面,右侧带,中 央 分 隔 带,左侧带,路基宽,中间带,行车道,路肩,车道,右侧带,硬 路 肩,i0,i1,路肩,行车道,i1,i0,车道,

2、左侧带,车道,车道,硬 路 肩,土 路 肩,土 路 肩,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一、标准横断面,各级公路路基宽度,各级公路路基宽度,二、典型横断面,一般路堤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20m大于0.5m的路堤称为一般路堤;路基填土高度小于0.5m 的路堤称为矮路堤,矮路堤必须在边坡坡脚处设计边沟。当地面横坡度不陡于15 时,可以直接填筑路基,地基可不予处理;当地面横坡度陡于15时,地基必须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台阶的底面应向内倾斜2%4%,台阶的高度,填土时视分层填筑的高度而定,一般每层不大于0.5m ;当地面横坡度陡于12 时,除地基应挖成台阶外,还应设置支挡

3、工程。,一般路堑,当路基挖方深度小于20m,一般地质条件下的路堑称为一般路堑。路堑路段均应设置边沟,边沟断面可根据土质情况采用梯形、矩形或三角形,内侧边坡可采用1:0(矩形)、1:0-1:1.5(梯形)、1:2-1:3(三角形),外侧边坡与路堑边坡相同。为拦截上侧地面迳流以保证边坡的稳定,应在坡顶外至少5m处设置截水沟,截水沟为底宽不小于0.5m的梯形断面,路堑段的废方,应作成规则形状的弃土堆,一般置于下侧坡顶外至少3m处。,(三)半填半挖路基,在山坡路段常采用半填半挖断面,以降低工程造价;该断面是路堤和路堑的结合形式,填方部分应按路堤的要求填筑,挖方部分应按路堑的要求设计。,陡坡路基:,护肩

4、路基:当地面横坡较陡,填土高度不大但坡脚太远不宜填筑时,可采用护肩路基,护肩高度不大于2m,内外坡面可以直立,基底为15的向内倾斜坡面;墙高1m时,顶宽为 0.8m,墙高2m时,顶宽为1m。,砌石路基或挡土墙路基:当地面横坡太陡 ,或填土高度较大坡脚难以填筑,可采用砌石路基或挡土墙路基,砌石路基可用干砌片石或浆砌片石支挡构造物,能支挡填方稳定路基,它与挡土墙不同的是,砌体与路基几乎成为一个整体,而挡土墙不依靠路基也能独立稳定。挡土墙、护墙的断面尺寸要进行稳定性验算确定。,护脚路基:当陡坡路基填方坡脚伸的较远且不稳定,或坡脚占用耕地时,可采用护脚路基,护脚的尺寸要根据土压力的大小来确定。,矮墙路

5、基 :当挖方边坡土质松散易产生碎落时,可采用矮墙路基,矮墙路基与护肩路基相似,但外墙的墙面坡度可采用1:0.3-1:0.5。当挖方边坡地质不良可能发生滑塌时,可采用挡土墙等支挡工程。,沿河路基 :为桥头引道、河滩路堤常采用的形式,路基的高度要考虑设计洪水位;路堤的浸水部分的边坡,可采用12 ,并视水流情况采取加固措施,如植草、铺草皮、干砌或浆砌片石等。,(五)取土坑,路堤的填方根据来源可分为调方和借方,调方是把挖方的土调去作填方,当调方运距太远不经济时,需设取土坑采取借方. 取土坑分路侧取土和路外集中取土两种: 1.路侧取土: 1)取土坑的位置:当地面横坡不大于1:10 的平坦的地区,可在路基

6、两侧设置取土坑;当地面横坡大于1:10 的平坦的地区,取土坑最好设置在地势较高的一侧,这样取土坑可兼作截水沟。 2)取土坑的深度和宽度:应根据所取土的数量、施工方法和排水的要求而定,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取土坑的深度建议不大于1m ,但农田地区,为少占耕地,宜深挖窄挖,其深度可根据地质和水文情况而定。,3)取土坑的边坡坡度:一般内侧边坡可采用1:1.5,外侧边坡不陡于1:1 。 4)取土坑的纵坡:为保证排水,取土坑的底面纵坡应不小于 0.3%,同时取土坑的出水口处的坑底标高应不低于所流入的桥涵进口的标高。 2.路外集中取土:应尽量设在荒山、荒地和地势较高的山地上,取土坑的宽度和深度,应与当地联系,

7、统筹规划、布置。,(五)取土坑,(六)弃土堆,路基挖方尽量考虑移挖作填,或利用废方造田,以便减少废方。为防止废方堆置不当而影响路堑边坡,或因弃土不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弃土堆的设置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位置的选择:弃土堆通常选择路堑下方荒地或低洼处;当地面横坡小于15 时,可在路堑两侧设置,此时,若路堑上方需设截水沟,截水沟应设在弃土堆外;弃土堆的内侧坡脚与路堑边坡坡顶的距离:当土质干燥坚硬时,应不小于3m ,当土质潮湿软弱时应不小于路堑深度H加5m。 2.外形:弃土堆的形状应规则整齐,顶宽视弃土数量而定,顶面有2%的向外横坡,高度一般不超过 3m ,边坡不陡于 11.5 。,第二节 公路建

8、筑限界与公路用地,公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公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建筑限界的上缘边界线为水平线(超高路段与超高横坡平行),两侧边界线与水平线垂直(超高路段与路面垂直)。在横断面设计时,应充分研究各路幅组成要素与公路公共设施之间的关系,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安排、正确设计,公路标志、标牌、护栏、照明灯柱、电杆、行道树、桥墩、桥台等设施的任何部件不能侵入建筑限界之内。,E,0.25,S1,C,4,H,高 速 公 路 、 一 级 公 路 (整 体 式),E,E,E,W,W,S2,C,S1,

9、M2,M1,S2,L2,L2,C当设计速度等于或大于100km/h时为0.5m,小于100km/h时为0.25m;L1左侧硬路肩宽度;L2右侧硬路肩宽度;S1左侧路缘带宽度;S2右侧路缘带宽度;M1中间带宽度;M2中央分隔带宽度;J隧道内检修道宽度;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当L1m时,E=L;当L1m,E=1m;H净高,一条公路应采用一个净高,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为5.00m,三级、四级公路为4.50m;L侧向宽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硬路肩宽度(L1或L2),其他各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H,E,E,L2,L1左侧硬路肩宽度;L

10、2右侧硬路肩宽度;S1左侧路缘带宽度;S2右侧路缘带宽度;J隧道内检修道宽度;R隧道内人行道宽度;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当L1m时,E=L;当L1m,E=1m;H净高,一条公路应采用一个净高,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为5.00m,三级、四级公路为4.50m;L侧向宽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硬路肩宽度(L1或L2),其他各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W,S2,S1,L1,W,L,C,4,J或R,L左,E,E,E,E,H,H,C,d,L,J或R,L右,W,C当设计速度等于或大于100km/h时为0.5m,小于100km/h时为0.25m; L1左侧硬路肩宽度;L2右侧硬

11、路肩宽度;S1左侧路缘带宽度; S2右侧路缘带宽度;M1中间带宽度;M2中央分隔带宽度; J隧道内检修道宽度;R隧道内人行道宽度; d隧道内检修道或人行道高度; 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当L1m时,E=L;当L1m,E=1m; H净高,一条公路应采用一个净高,三级、四级公路为4.50m; L侧向宽度,其他各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二、三、四级公路,隧道,注意事项,当设有加(减)速车道、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慢车道、错车道时, 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 八车道及八车道以上的高速公路(整体式),设置左侧硬路肩时, 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 桥梁、隧道设置检修道、人行道时

12、,建筑限界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 检修道、人行道与行车道分开设置时,其净高一般为2.5m。,公路用地,公路用地是指为修建、养护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土地。 公路用地的征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土地法规,依据公路横段面设计的要求,在保证其修建、养护所必须用地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每一寸土地。 公路用地范围是指:填方地段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挖方地段为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的土地范围 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

13、、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绿化以及料场、苗圃等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 在风砂、雪害等特殊地质地带,设置防护设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第三节 路基边坡,路基边坡即路肩的外边缘与坡脚(路堑则为边沟外侧沟底与坡顶)所构成的坡面,是支撑路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来表示,如10.5、11、11.5、 11.75 等。 路基边坡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工程数量。坡度大,稳定性差,但工程数量少,坡度过大则边坡易产生滑塌等病害;坡度小,稳定性好,但工程数量大。因此,正确合理的确定边坡坡度,是公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路基边

14、坡坡度的大小,取决于边坡的高度和土壤的性质,且与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有关,选择时必须全面考虑,力求合理。,一、路堤边坡,路堤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气候条件、边坡高度以及基底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选定。 1.填土路堤边坡 当地质条件良好,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其边坡坡度不宜陡于规范规定值。对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路堤,边坡形式宜采用阶梯形,边坡坡度必须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并应进行个别设计。,路堤边坡坡度表,浸水路堤在设计水位以下部分边坡坡度,不宜陡于1:1.75。 为了必要时便于汽车驶下公路进行疏散,在平原微丘区高度不超过1.0m的路堤,如用地条件许可,

15、可采用不陡于1:3的边坡。,2.砌石路基边坡,填石路基应选用当地不易风化的片、块石砌筑,内侧填石;岩石风化严重或软质岩石路段不宜采用砌石路基。砌石顶宽不小于0.8m,基底面向内倾斜,砌石高度不宜超过15m。砌石内、外坡率不宜大于表的规定值。,二、路堑边坡,1.土质路堑边坡 土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边坡坡度不宜大于下表的规定值。边坡高度大于20m时,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黄土、红粘土、高液限土、膨胀土等特殊土质挖方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按有关规定确定。,2.岩质路堑边坡,岩质路堑边

16、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必要时可采用稳定性分析方法予以检算。边坡坡度不大于30m时,无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坡度按下表确定。,2.岩质路堑边坡,注:有可靠的资料和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类强风化包括各类风化程度的极软岩。,对于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的边坡、边坡高度超过前表规定范围的边坡,边坡坡度应通过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硬质岩石挖方路基宜采用光面、顶裂爆破技术。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技术。岩石挖方边坡高度大于30m时,应进行高边坡个别处理设

17、计。,三、护坡道,护坡道的作用是减缓路堤边坡的平均坡度,是保证路堤稳定的措施之一。一般情况下,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或等于2m 时可不设护坡道;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2m 时,应设置宽度为1m 的护坡道; 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6m 时,应设置宽度为2m的护坡道。为利于排水,护坡道表面应做成向外侧倾斜2% 的横坡。,第四节 横断面设计方法,横断面设计方法俗称“戴帽子”或“戴帽”,即在横断面测量所得各桩号的横断面地面线上,按纵断面设计确定的填挖高度和平面设计确定的路基宽度、超高、加宽值,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参考典型横断面图式,逐桩号绘出横断面图;对采用挡土墙、护坡等结构物的路段,所采用结构物应绘

18、于相应的横断面图上,并注明其起讫桩号、圬工种类和断面的尺寸,结构物的尺寸要根据土压力的大小、经稳定性验算确定。,横断面除与行车有关的路幅宽度外,还有与路基工程、排水工程、环保工程有关的各种设施。这些设施的位置和尺寸均应在横断面设计中有所体现。路基横断面形式和尺寸是在平面设计中确定的,在纵断面设计中根据路线的标准和地形的条件对路基的合理的高度,横断面设计,必须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选用合理的断面形式,以满足行车顺适、工程经济、路基稳定且便于施工和养护的要求。,横断面设计步骤:,1.按 1200 的比例绘制横断面地面线;定测阶段,横断面地面线是现场测绘的,若纸上定线,可在大

19、比例的地形图上内插获得。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可以通过数字化仪或键盘向计算机输入横断面各变化点相对中桩的坐标,由计算机自动绘制。 2.从“路基设计表”中抄入路基中心填挖高度,对于有超高和加宽的曲线路段,还应抄入“左高”、“右高”、“左宽”、“右宽”等数据。 3.根据现场调查所得来的“土壤、地质、水文资料”,参照“标准横断面图”设计出各桩号横断面,确定路幅宽度,填或挖的边坡坡线,在需要各种支挡工程和防护工程的地方画出该工程结构的断面示意图。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由计算机自动设计,并利用人机对话调整特殊断面。,4.根据综合排水设计,画出路基边沟、截水沟、排灌渠等的位置和断面形式。必要时需注明各部分尺寸

20、(不必绘出路拱,但必须绘出超高、加宽)。此外,对于取土坑、弃土坑、绿化等也尽可能画出。经检查无误后,修饰描绘。 5.分别计算各桩号断面的填方面积(AT)、挖方面积(AW),并标注于图上。一条道路的横断面图数量极大,为提高手工绘制的工作效率,可事先制作若干透明模板。但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路线CAD”,它不但能准确绘制横断面图,而且能自动解算横断面面积。,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第五节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1.积距法,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

21、形 每个小条块的面积近似按每个小条块中心高度与单位宽度的乘积:Ai=bhi 则横断面面积:A=bh1+bh2 +bh3+bhn=bhi 当b=1m时,则A在数值上就等于各小条块平均高度之和hi 。,2.坐标法,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 则断面面积为: A=(xiyi+1-xi+1yi )/2 坐标法的计算精度较高,适宜用计算机计算。,二、 土石方数量计算,路基土石方计算工作量较大,加之路基填挖变化的不规则性,要精确计算土石方体积是十分困难的。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计算。,平均断面法,假定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 V=(A1+A2)2L 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石方体积简便、实用,是公路上常

22、采用的方法。但其精度较差,只有当A1、A2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更为接近,其公式如下: V=(A1+A2)L3(1+ ) 式中:m=A1/A2,其中A1A2。 第二种的方法精度较高,应尽量采用,特别适用计算机计算。 若路基是以填方为主或以挖方为主,则填方要扣除、挖方要增加路面所占的那一部分面积。特别是路面厚度较大时更不能忽略。 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时,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桥头引道的土石方,可视需要全部或部分列入桥梁工程项目中,但应注意不要遗漏或重复;小桥涵所占的体积一般可不扣除。,路基工程中的挖方按天然密实方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实后的体

23、积计算,各级公路各类土石方与天然密实方换算系数如下表所示,土石方调配时注意换算。,路基土石方换算系数,三、路基土石方调配,土石方调配的目的是为确定填方用土的来源、挖方土的去向,以及计价土石方的数量和运量等。通过调配合理地解决各路段土石方平衡与利用问题,从路堑挖出的土石方,在经济合理的调运条件下以挖作填,尽量减少路外借土和弃土,少占用耕地以求降低公路造价。,土石方调配计算的几个概念,1.平均运距 土方调配的运距,是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在路线工程中为简化计算起见,这个距离可简单地按挖方断面间距中心至填方断面间距中心的距离计算,称平均距离。 2.免费运距 土、石方作业包括挖、

24、装、运、卸等工序,在某一特定距离内,只按土、石方数量计价而不计运费,这一特定的距离称为免费运距。施工方法的不同,其免费运距也不同,如人工运输的免费运距为20m,铲运机运输的免费运距为100m。 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应按其超运运距计算土石方运量。,3.经济运距,填方用土来源,一是路上纵向调运,二是就近路外借土。一般情况用路堑挖方调去填筑距离较近的路堤还是比较经济的。但如调运的距离过长,以至运价超过了在填方附近借土所需的费用时,移挖作填就不如在路堤附近就地借土经济。因此,采用“借”还是“调”,有个限度距离问题,这个限度距离既所谓“经济运距”,其值按下式计算: 经济运距

25、: L经=B/T+L免 式中:B 借土单价(元/m3); T 远运运费单价(元/m3km); L 免费运距(km)。 经济运距是确定借土或调运的界限,当调运距离小于经济运距时,采取纵向调运是经济的,反之,则可考虑就近借土。,4.运量,土石方运量为平均超运运距单位与土石方调配数量的乘积。 在生产中,例如工程定额是将人工运输免费运距20m,平均每增运距10m 划为一个运输单位,称之为“级”,当实际的平均运距为40m ,则超远运距20m 时,则 为两个运输单位,称为二级;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中记作; 总运量= 调配(土石方)数量n n =(L-L免)/A 式中:n平均超运运距单位,(四舍五入取整数

26、) L土石方调配平均运距(m) L免免费运距(m) A超远运距单位(m)(例如人工运输A=10m,铲运机运输A=50m;),5.计价土石方数量,在土石方计算与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予计价,但填方则应按土的来源决定是否计价, 如是路外就近借土就应计价,如是移“挖”作“填”的纵向调配利用方,则不应再计价,否则形成双重计价。即计价土石方数量为: V计 = V挖 + V借 式中:V计计价土石方数量(m3) V挖挖方数量(m3) V借借方数量(m3),(二)土石方调配原则,1.在半填半挖的断面中,应首先考虑在本路段内移挖作填进行横向平衡,多余的土石方再作纵向调配,以减少总的运量。 2.土石方调配应考虑桥涵

27、位置对施工运输的影响,一般大沟不作跨越运输,同时应注意施工的可能与方便,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上坡运土。 3.为使调配合理,必须根据地形情况和施工条件,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确定合理的经济运距,用以分析工程用土是调运还是外借。 4.土方调配“移挖作填”固然要考虑经济运距问题,但这不是唯一的指标,还要综合考虑弃方和借方的占地,赔偿青苗损失及对农业生产影响等。有时路堑的挖方纵调作路堤的填方,虽然运距超出一些,运输费用可能高一些,但如能少占地、少影响农业生产,这样,对整体来说未必是不经济的。,5.不同的土方和石方应根据工程需要分别进行调配,以保证路基稳定和人工构造物的材料供应。 6.位于山坡上的回头曲线路段

28、,要优先考虑上下线的土方竖向调运。 7.土方调配对于借土和弃土事先同地方商量,妥善处理。借土应结合地形、农田规划等选择借土地点,并综合考虑借土还田,整地造田等措施。弃土应不占或少占耕地,在可能条件下宜将弃土平整为可耕地,防止乱弃乱堆,或堵塞河流,损害农田。,(二)土石方调配原则,(三)土石方调配方法,土石方调配方法,目前生产上采用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直接在土石方表上进行调配,其优点是方法简单,调配清晰,精度符合要求。该表也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具体调配步骤是: 1.土石方调配是在土石方数量计算与复核完毕的基础上进行的,调配前应将可能影响运输调配的桥涵位置、陡坡大沟等注明在表旁,供调配时参考。 2

29、.计算并填写表中“本桩利用”、“填缺”、“挖余”各栏。当以石作填土时,石方数应填入“本桩利用”的“土”一栏,并以符号区别。然后按填挖方分别进行闭合核算,其核算式为: 填方= 本桩利用+填缺 挖方= 本桩利用+挖余 3.在作纵向调配前,根据“填缺”、“挖余”的分布情况,选择适当施工方法及可采用的运输方式定出合理的经济运距,供土方调配时参考。,(三)土石方调配方法,4.根据填缺、挖余分布情况,结合路线纵坡和自然条件,本着技术经济少占用农田的原则,具体拟定调配方案。将相邻路段的挖余就近纵向调配到填缺内加以利用,并把具体调运方向和数量用箭头表明在纵向调配栏中。 5.经过纵向调配,如果仍有填缺或挖余,则

30、应会同当地政府协商确定借土或弃土地点,然后将借土或弃土的数量和运距分别填注到借方或废方栏内。 6.调配完成后,应分页进行闭合核算,核算式为: 填缺=远运利用+借方 挖余=远运利用+废方 7.本公里调配完毕,应进行本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除上述外,尚有: 跨公里调入方)+挖方+借方=(跨公里调出方)+填方+废方 8.土石方调配一般在本公里内进行,必要时也可跨公里调配,但需将调配的方向及数量分别注明,以免混淆。 9.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完成后,须汇总列入“路基每公里土石方表”,并进行全线总计与核算。,第六节 横断面设计成果,路基横断面设计的主要成果是“两图两表”,即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标准横

31、断面图,路基设计表与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一)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是路基每一个中桩的法向剖面图,它反映每个桩位处横断面的尺寸及结构,是路基施工及横断面面积计算的依据,图中应给出地面线与设计线,并标注桩号、施工高度与断面面积。相同的边坡坡度可只在一个断面上标注,挡墙等圬工构造物可只绘出形状不标注尺寸,边沟也只需绘出形状。横断面设计图应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方式进行布置,一般采用1:200的比例。,(二)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见图4-1是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中所出现的所有路基形式的汇总。它示出了所有设计线(包括边坡、边沟、挡墙、护肩等)的形状、比例及尺寸,用以指导施工。这样路

32、基横断面设计图就不必对每一个断面都进行详细的标注(其中很多断面的比例、尺寸都是相同的),避免了工作的重复与繁琐,也使横断面设计图比较简洁。 (三)路基设计表 路基设计表严格地说不能只作为横断面设计的成果,它是路线设计成果的一个汇总,其前半部分是平面与纵面设计的成果。横断面设计完成后,再将“边坡”、“边沟”等栏填上。其中“边沟”一栏的“坡度”如不填写,表明沟底纵坡与道路纵坡一致,如果不一致,则需另外填写。,(四)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路基土石方是公路工程的一项主要工程量,所以在公路设计和路线方案比较中,路基土石方数量的多少是评价公路测设质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也是编制公路施工组织计划和工程概预算的主要依据。 (五)其他成果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路基(如高填深挖路基、侵河路基、不良地质地段路基等)应单独设计,并绘制特殊路基设计图。图中应出示缘石大样,中央分隔带开口设计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