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灾害的预防预测与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07751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0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章灾害的预防预测与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章灾害的预防预测与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章灾害的预防预测与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章灾害的预防预测与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章灾害的预防预测与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章灾害的预防预测与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章灾害的预防预测与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 灾害的预防、预测与危机处理,张 韡,2,第一节 灾害的规律性探寻,1、灾害的一般特征 第一、危害性 第二、意外性 第三、紧急性 第四、并发性 第五、延滞性 第六、区域性,3,第一节 灾害的规律性探寻,2、灾害发生发展的历史性规律 灾害的发生发展有着其自身的历史性。 在人类的早期,以自然灾害居多,人为灾害则种类少,而且发生频率低危害也不大 。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规模的剧增,人为灾害的种类、发生频率以及危害程度也日益增大。,4,第一节 灾害的规律性探寻,3、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具有形成发生的客观必然性,是不可避免

2、的 。 人为灾害的发生则是人类社会系统或自然社会综合系统运动发展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 ,它的产生及其预防都取决于人类和人类活动自身。,5,第一节 灾害的规律性探寻,从自然环境、人类和人类社会 系统的角度看,必须注意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 第一、自然环境问题 第二、社会活动问题 第三、人类自身的问题 总之,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社会现象,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人们应当予以充分认识。,6,第二节 灾害预防的构成,灾害的预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由灾害的监测和灾害的预控构成。 灾害的监测包括灾害的监视和预测两部分内容, 灾害的预控表现为灾害爆发前紧急状态下的应变预控和平时经常性的常规预控两种形式。,7

3、,第二节 灾害预防的构成,1、灾害的监测 所谓灾害监测,就是指借助于科学预测技术对即将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加以评估。 评估的基本步骤是:首先获取大量零星分散的灾情信息; 然后再经过加工处理后转换为对灾害爆发的可能性及危害性的系统评价; 最后将评价结果作出合理决策。,8,第二节 灾害预防的构成,灾害的监测有监视和预测两方面的功能。,9,第三节 灾害风险的识别,危险识别是灾害风险评价的第一步,也是评价的基础,是对灾害危险构成因素的鉴别和剖析,是寻求危险信号的过程。 灾害风险识别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为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在此范围内找出危险源。 第二步为确定风险类型。 第三步是对上述危险源

4、导致的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预测分析 。,10,第三节 灾害风险的识别,灾害识别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为: 灾害危险的筛选是应用标准化程序对灾害进行寻找、分类并按其危险概率及强度加以排列的过程。 灾害危险的监控是对灾害危险的调查、监测、记录和分析的循环过程, 灾害危险的诊断是对灾害前兆的相互关系及灾害的可能后果分析和判断。,11,第三节 灾害风险的识别,灾害识别的上述三种方法都包括三个过程:推测原因、仔细检查和鉴别因素 。,图 危险识别的过程,12,第三节 灾害风险的识别,灾害危险识别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 缺乏危险识别的系统理论,需大力完善和发展统计科学,建立灾害危险分类指标体系; 2 某些

5、重大灾害危险常被忽略,特别是那些潜伏时间长、不易在短期内察觉的弥散型灾害危险; 3 危险识别存在各种人为偏差; 4 因收集无效数据和信息处理不当致使花费太大。,13,第四节 灾害风险的预测分析,1、 风险预测概念及分类 定义:灾害风险预测是对已识别危险的度量。 目的:通过分析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概率或周期)以及由此造成的可能损失,揭示风险潜在的必然性及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分类:根据预测时间的长短,灾害风险预测可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预测三类。,14,第四节 灾害风险的预测分析,基本思路 :将历史上的灾害事件视为一系列的循环事件,以过去的灾害发生频率和产生的灾难性后果作

6、为数据输入,用统计学、概率论和计算机技术构造出推断将来灾害发生频率和损失值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随着成灾自然条件的变化,不断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修正。,15,第四节 灾害风险的预测分析,2、 风险预测的方法 风险预测的常用方法主要有类推预测法、因果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以及调查预测法。 类推预测法是根据已经发生的灾害事件,类推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但成灾条件、背景状况和承灾体性质相同或相似的预测对象发生同类灾害的概率及损失值。,16,第四节 灾害风险的预测分析,因果预测法是运用因与果之间的辩证关系,以致灾原因的变化以预测灾害风险的动向。 时间序列预测法是以一系列历史资料和数据为基础,通过编制时间序列

7、,计算动态分析指标,进行时间序列预测 。 调查预测法是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采取的预测方法,预测者主要依据调查资料和实践经验,对灾害风险进行定性预测 。 对灾害风险预测的结果,其表示方法有数值和图示两种 。,17,第五节 灾害的危机管理,1、灾害危机及其一般特征 所谓“危机”,即组织或个人所处的、由意外事件引起的危险状态和紧张状态,是系统发生紊乱的一种表现形式。 危机一般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危害性 意外性 紧急性,18,第五节 灾害的危机管理,2、灾害危机过程的阶段性分析 灾害危机的发生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灾害危机爆发的前兆阶段 (2)灾害危机的爆发阶段 (3)灾害危机的持续阶段

8、,19,第五节 灾害的危机管理,3、灾害危机管理的目标、特征及职能 灾害危机管理的目标: 灾害危机管理是指国家、集体、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以及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以达到抗灾防灾、避免或减轻灾害危机损失的整个行为过程。,20,第五节 灾害的危机管理,灾害危机管理的特征: (1)不确定性 灾害危机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上均有相当的不确定性,这就决定了灾害危机管理必然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 (2)应急性 灾害危机管理的应急性主要是由灾害危机的紧急性特征所决定的,是指在紧急状态下进行管理的时间是有限的。,21,第五节 灾害的危机管理,(3)预防性 由于灾害一旦发生必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极

9、大的危害,故灾害危机管理必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方针。 灾害危机管理的职能: 预防职能是危机管理的首要职能。 处理职能是指灾害危机发生后人们为处理危机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进行的一切活动。,22,第五节 灾害的危机管理,4、灾害危机处理的一般进程 (1)隔离危机 (2)处理危机 (3)消除危机后果,23,第五节 灾害的危机管理,5、灾害危机处理的作用 灾害危机的有效管理,将会大大减小灾害损失,对一些人为灾害甚至可起到杜绝灾源的目的。,24,第六节 灾害的危机管理决策,1、危机处理计划 危机处理计划就是为了迎接灾害危机的爆发而事前所做的一种准备和预案。 危机处理计划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0、 (1)危机决策时间越充分,处理计划的质量越高; (2)危机处理计划有利于减少危机爆发情况下决策工作的压力; (3)危机处理计划便于组织指挥危机后的一切对策行动; (4)危机处理计划对于抢险救灾的危机演示训练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25,第六节 灾害的危机管理决策,2、危机处理的组织与结构 从国际经验看,大凡灾害处理比较成功的国家,都有一些常设的专门负责减灾研究和管理的部门。 3、危机通讯和领导决策 危机通讯是进行危机管理、实施危机处理计划的神经系统,是提高危机管理领导决策水平的根本保证 。,26,第六节 灾害的危机管理决策,4、危机决策 危机决策是指在灾害发生后,针对灾害本身的特点所进行的客观策略决断。 危机决策有下面两个特点: 一是紧迫性 二是阶段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