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08897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提高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提高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提高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提高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提高高中历史 史料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高中历史 史料教学的有效性,史料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史料进行处理,使学生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种信息完成对历史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专门就史料教学问题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与建议。 在“过程与方法”提出“培养学生注重论从史出、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求真务实”。,“史由证来”、“证史一致”、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现象一:引用史料,不作鉴别,“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现象二:史

2、料单一,难出结论,一家理发店门前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诸君不必光顾”。,孤证不立,材料一: “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 孟子告子下 材料二:“是时公子遂颛权, 三桓始世官,天戒若曰,自此之后,将皆为乱矣。” 汉书 材料三: “虚名靡实,世官非才;年力方强,不能辞退。 南朝陈徐陵为王仪同致仕表 材料四:“古者诸侯世国,而后大夫缘之以世官。”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世官制,材料五: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摘

3、自百度,察举制,“选”的对象为没有官职的读书人,“拔”的对象是下级官吏。,现象三:史料虽多,实为一类,“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 “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吴玉章,现象三:史料虽多,实为一类,“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林伯渠 “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

4、义。”陈旭麓,现象四:结论唯一,武断绝对,“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可以算作定论。” 胡适 给北大哲学系1931年毕业生的临别赠言 “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 傅斯年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 【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

5、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现象五:史料理论,没有结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6、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现象五:史料理论,没有结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现象五:史料理论,没有结合,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

7、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现象五:史料理论,没有结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革命史观,现象五:史料理论,没有结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

8、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现代化史观,“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现象六、引用史料,缺乏针对,官修正史,材料一: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材料二: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他以少量的所谓救济来麻痹工人的斗志。,材料三:罗斯福自己说:“在美国,没有人比我更坚信私有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在美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比本政府为这个制度效力更多。为了挽救它,我们采取了迅速而激烈的行动”。,新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