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节种群.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09640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章节种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章节种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章节种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章节种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章节种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章节种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章节种群.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种群,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李宏规透露,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资料1,种群增长方式,一种群增长方式的推测,(一)增长方式推测1,资料2,资料3,资料4,二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式,(一)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型1指数增长,(二)增长方式推测2,模拟活动,(二)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型2逻辑斯谛增长,三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1在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面,2在防治害虫方面,四课堂练习,资料,资料2:一个细菌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情况下,每20

2、分钟分裂一次,要推测10小时(即30代)后细菌种群的的具体数量。请用多种方法推算并给出结论。,资料3:接种10个细菌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情况下,每20分钟分裂一次,要推测5小时(即15代)后细菌种群的的具体数量的方程如何列出?,公式,曲线,Nt30,公式,Nt=10 215,资料,资料4:国外某种一年生的植物,每一株植物个体平均能结子100颗(假设全部能成活),某人引入本地试种,第一次播种量为10颗,问10年后,该地此植物的种群有多大?,答案:,能否归纳出这种植物 t年后种群数量(Nt )的数学模型?,能否归纳出所有一年生植物 t年后种群数量(Nt )的数学模型?,问题:,1021,Nt=10

3、 100t,:年增长倍率,Nt=N0t,指数增长,若种群按照理想状态繁殖并后代全部能够生存,种群数量将呈现出指数式增长,公式,特征,曲线,种群指数增长的条件,Nt=N0t,N0:基数 :一个繁殖周期或一年的增长倍率(1+增长率) t:繁殖周期或年数,每单位时间都会按种群固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问题,自然条件下种群能够以指数曲线不断增长吗?,模拟实验1,模拟实验2,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的制约,南湖水域中水葫芦的增长,问题,种群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中,是否能始终保持“J“形增长?这里限制种群数量增加的因素是什么?,空间限制,澳大利亚的野兔种群增长,问题,本实例中,限制野兔种群数量增加的因素是

4、什么?,食物的量,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过程,(1)酵母菌的连续培养,(2)定时取样计数,(3)稀释方法,(4)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建立数学模型(画坐标曲线),结果分析与讨论,无菌葡萄糖培养液9.9mL+酵母菌母液0.1mL,无菌葡萄糖培养液10mL,清洁试管,滴管取样,数量受限制,不能无限增长,不同时期,增长速率不同,取样和计数(连续2星期,重复),滴样液于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及计数,计算公式(1625),每mL酵母菌细胞个数(所数100个小格中的细胞总数100)400104稀释倍数,比浊法,比浊法,用一系列麦氏比浊管比浊,估算酵母菌菌数,和待测培养液用目测对比浊度,若

5、浊度相差太大,可将培养液样液稀释或某号比浊管稀释若干倍后再比浊,并计算相应菌数,用培养物的值减去未接种培养基的值来校正细菌浓度,用第0天、第1天,第4天和第7天的计数,修正浊度和酵母菌数量的关系,数据记录,葡萄糖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密度增长记录表(108个/mL),数据处理和增长曲线,问题,如何找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如果前后天数菌数数据的数量级差异太大,如何处理数据 ?,取酵母菌数量的对数,做纵坐标,逻辑斯谛增长,特征,影响增长速率和K值的因素,曲线,种群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环境环境中的增长,环境容纳量(K值),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起始阶段呈加速增长,在K/

6、2时增长最快,到K值时停止增长并在K值上下波动,空间,食物,其他生物,种群密度本身,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实例: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最大,在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面,在防治害虫方面,害虫密度在a点以下时,大量增殖的概率小,课堂练习,探究草履虫的“S”型增长是空间的限制,还是资源(食物)的限制,1:当A、B试管数量大致相等,C试管数量明显大于A、B试管,在当时条件下,食物是限制草履虫种群增长的限制因素,2:当A、c试管数量大致相等,B试管数量明显大于A、C试管,在当时条件下,生存空间是限制草履虫种群增长的限制因素,1:设置ABC三个试管,各放入0.5mL的培养液和5个草履虫,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每天统计一次数量,2:当ABC三个试管中的草履虫达到最大数量时,在B试管中滴加0.5mL的清水,在C试管中不改变培养液体积,增加食物供应。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统计5天三个试管的草履虫数量。,结果与结论,细菌二分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