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查四定检查内容一设计竣工文件设计竣工文件的检查主要是查设计文件是否齐全、设计方案是否满足生产要求、设计内容是否有足够而且切实可行的安全保护措施等内容。1设计是否存在漏项a是否遗漏必要的切断阀门、跨线、放空点及排液点等。b操作人员是否无法接近操作点和观察点,或缺少必要的操作平台c是否缺少必要的操作说明(管道专业负责的气动阀或电动阀等特殊阀门的操作及维护要求;采样系统的操作程序;弹簧支吊架的定位要求;膨胀节的安装要求;高温法兰密封的热紧要求;停工时的管道吹扫、氮封 (如果工艺专业有要求时)、碱洗等方面的要求;)2设计文件是否完整设计文件不完整问题常常发生在设计修改和变更方面,当发生设计修改和变更
2、时,应将设计修改变更文件作为设计文件的一部分存人竣工设计文件中,同时在原设计文件中进行标识,避免日后装置改造时无据可依,造成实物与图纸对不上3装置的安全保护措施能否满足有关规范和地方法规的要求装置设计时必须满足有关的防火规范、防爆规范、环保规范以及地方劳动安全法规等的要求。二采购竣工文件检查采购竣工文件主要是检查是否齐全、是否与设计文件相符等,并核对采购变更文件和产品随箱资料是否齐全。1采购文件中应有相应的采购技术文件2采购文件应与设计文件相符3采购变更文件(采购代料单)应得到设计人员的确认4产品随箱资料应齐全,并应进行妥善保存三施工竣工文件1重点设备管道的安装记录; 2设备管道的焊接记录;
3、3焊缝的无损探伤及硬度检验记录;4设备管道系统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记录;5设备管道系统的吹扫记录;6设备管道隔热施工记录; 7设备管道防腐施工记录; 8安全阀调整试验记录及重点阀门的检验记录;9设计及采购变更记录;10其它施工文件; 11竣工图。四现场检查电气专业高低压开关柜、盘、屏1配电柜的型号、规格及一次方案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盘、柜的规定及接地是否可靠3盘、柜的漆层是否完好4盘、柜是否整洁5盘、柜内所有电气元件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6核对低压柜每个回路电机所对元件(空开、接触器、热继电器等)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要求7盘、柜内所有电气元件是否完好8盘、柜内所有电气元件安装位置是否正确9盘、
4、柜内所有电气元件固定是否牢靠10所有二次接地是否正确11所有二次接地连接是否可靠12所有二次接线标志是否齐全、清晰13手车式配电柜的手车推入拉出是否灵活14手车式配电柜的手车机械闭锁是否正确15油断路器是否渗油16油断路器油位是否正常17断路器分、合闸指示是否正确18辅助开关动作是否准确可靠19盘、柜母线及各回路相色标志是否正确20综保继电器或普通保护继电器选型及接地是否正确,整定值是否正确21固定螺栓是否齐全22进线母联的二次接线图是否符合要求23继电器的整定值、脱扣器电流值、热继电器整定值是否正确24配电盘内母线尺寸、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变压器1变压器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冷却装置
5、情况3所有附件(包括瓦斯或突发压力继电器、油温等)4抗震装置母线软连接基础加固情况其他5 油漆情况6相色标志7接地引下线及与主接地网的连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8接地是否可靠9油位是否正常10变压器的相位及绕组的接线组别是否符合并列运行要求11测温装置指示是否正确整定值是否符合要求12低压侧采用单芯电缆出线时,固定卡是否用了金属全封闭卡13变压器型号、容量、电压等级、接线组别、分接头百分比、短路电抗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4电缆母排接头尺寸、规格是否符合要求15母线走向安全距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16是否满足当地消防要求动力配线1电缆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电缆的固定、弯曲半径和接地是否符合有关规定3
6、电缆保护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4进出变配电所及泵放处设置阻火包或防火隔断了没有5电缆桥架一般50米外应做一次接地主网相连6大电机用两根电缆时,其长度是否相等7每根电缆是否有一定预留备用长度8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有无交叉9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排列是否整齐,固定是否良好10高低压开关柜下方是否有电缆的标志牌,并注明编号11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净距是否做到平行时不小于1米,交叉时不小于0.5米,达不到时是否采取了隔热措施12所有电机名牌参数(容量)是否与设计一致,不一致时是否更换,并要确定电缆及低压电气元件(空气开关、接触器、热继电器)是否更换13同一流程的用电设备是否在同一段母线
7、上14操作柱上电流表的量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用了过载电流表15对大于或等于37KW电机,工艺有要求的小于37KW的电机,现场操作柱是否装了电流表,量程是否满足要求16电缆桥架的跨度、交叉安全距离、防火距离和采取的措施是否满足要求照明1照明箱出线开关与进线开关,进线开关与低压盘上照明箱的出线开关是否配合2消防泵房是否装了应急灯3照度是否满足要求,个别阴影区是否需加照明灯4灯具、开关和插座安装的位置、高度是否符合要求5有接地螺栓的灯具、插销和开关等接地或接零是否可靠6照明设备及器材是否符合国家或部颁布的现行技术标准并具有合格证,设备是否带铭牌7灯具配件是否齐全,是否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和灯罩
8、破裂等现象8应急照明是否按要求设置接地140烟囱是否有两根接地引下线,其中一根可用爬梯,另一根可用柱内钢筋2整个接地网外露部分接地是否可靠,接地线规格是否正确,油漆是否完好,标志是否齐全明显3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塔、容器、换热器、加热炉、管架、管墩、电缆外皮等是否均接地了4镀锌扁钢接地线的焊点是否刷有防腐漆5电缆桥架系统是否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6是否按规范设计了防静电接地7接地电阻测量值是否满足要求防爆防爆电气设备包括:防爆电机、防爆动力配电箱、防爆检修配电箱、防爆照明配电箱、防爆灯、防爆开关、防爆镇流器、防爆插座、防爆接线盒、防爆活接头、防爆隔离密封装置等1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是否
9、符合防爆区划分图的要求2防爆电气设备是否有防爆合格证号及发证单位3防爆电器的防护等级是否满足要求4 各防爆电气进线的隔离密封制作是否符合要求5 防爆照明配电箱出线口有无防爆隔离密封装置6 防爆接线盒备用口是否已进行防爆封堵7有氢气、乙炔、二硫化碳、硝酸乙脂、水煤气等介质的场所非一区场所,可用Eiict3-6或Diict3-6防爆设备,一区场地最好用Diict3-6设备8I区场所照明配线应设专用接地线,且开关要同时断开地线和零线,灯要选隔爆型9进出防爆区与非防爆区,不同级别的防爆区间是否加装了防爆隔离密封装置10保护管两端是否用密封胶泥封堵自控专业中控室1重点检查仪表接地系统中的接地极、接地板、
10、接地母线、支线等是否符合设计院和厂家的设计要求2仪表供电系统是否完善3查活动地板下面仪表电缆敷设是否整齐美观,便于检修4不同信号电缆是否分开敷设5仪表盘、机柜是否整齐美观6仪表电缆槽架进中控室的穿洞是否封堵完毕(防鼠措施)室外1检查取源部件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锐孔板的直管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3高压部分安装的法兰、垫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一次取压阀前是否焊死5仪表导压管线的施工是否符合设计所选的安装接线方案,阀门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塔区1 物位仪表是否安装正确2 连通管安装是否牢固3玻璃板液面计的玻璃面是否对着操作面,便于观察炉区1重点检查烟道上的各种烟道挡板,执行器是否安装正确,正反作用是
11、否与设计相符管 带区1重点检查电缆槽、仪表箱和仪表管线的整齐一致性仪 表 保 温 伴 热 系 统1伴热系统的完整性2取汽点有没有取在消防管线和乏汽管线上3回水系统、疏水器是否设置合理4管线伴热是否有死角等仪表供气系统1仪表净化风系统设计是否完善2各分区管线是否设有切断阀和低点排液阀3至用气点的一次取气阀是否向上45安装梯子、平台1重点检查塔区,框架区安装的物位仪表是否都设有平台、梯子,操作是否方便,悬空的锐孔板和一次仪表维护检修是否方便2其他3抽查施工单位的仪表调校记录、调节阀打压记录、调节阀调校记录和施工单位质检部门的质量自检报告等工艺安装专业装 置设 备布 置的 检查1设备布置是否满足工艺
12、流程、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设备和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GB50160、GB50058的要求2 根据风向条件、气温、降水量、风沙等条件是否符合SH3011的要求。要注意原半露天布置的机、泵在现场改为厂房、泵房时是否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3设备的间距除满足防火、防爆要求外,是否符合操作、检修、装卸和吊装的要求4设备和构架的梯子、平台是否满足生产操作、巡回检查、安全疏散的要求。各种道路上及两旁的管道是否满足装置内通道的最小净高和最小净宽5在操作或检查过程中有可能被油品、腐蚀性介质或有毒物拌污染的区域应设围堰,围堰内有没有排水设施,地面是否坡向排水设施,地面是否坡向排水设施。对处理腐蚀介质的
13、设备区是否已敷设防腐蚀地面6当装置内设置放空烟囱时,应检查放空烟囱的高度是否符合SH3011的要求管 道 布 置 的 检 查1管道安装后是否与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相符,管道上的孔板、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热偶等安装是否正确2管道是否满足生产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3管道焊口评定标准是否符合SH3501、GB50235、GB50236标准的要求4管道的放气、排液点的位置是否合理。高压、极度及高度危害介质管道上是否设双阀,当设置双阀时,是否已加盲板或法兰盖。对连续操作的可燃气体管道排液阀是否为双阀5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路时,管道布置是否考虑对称性或满足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6管道穿
14、过建筑物的楼板、屋顶或墙面时是否已加了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空隙是否已密封;管道穿过屋顶时是否加设了防雨罩7加热炉燃烧器的喷嘴配管是否影响看火门、防爆门等操作和检修8在振动的管道上,弯矩大的部位不应设置分支管,否则应移位或采取补强措施,DN40的支管是否已采取加强措施9取样管的位置是否具有代表性,不应设在管道的死角或袋形管处。气体或液体取样管的位置是否合适。对输送极度危害和高度危害介质的取样是否密闭取样10向大气排放的放空管口是否符合SH3012中泄放管道的要求,放空口是否朝向平台、走台或直梯等11“”型补偿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阀门的检查1阀门安装前是否按SH3064的要求
15、进行材料检查、阀门大盖的螺栓、垫片及填料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检查记录;是否逐个对阀体进行液压试验;具有上密封结构的阀门,是否逐个对上密封进行试验,试验合格的阀门是否有标识和阀门试验记录2阀门的安装高度是否容易接近、便于操作和维修。阀门手轮中心的高度超过操作面2m时,是否有操作平台、活动平台、延伸杆或梯子3阀杆水平安装的明杆阀门开启时,阀杆是否会影响通行4两相邻阀门的手轮间的净距是否大于或等于100mm5加热炉灭火蒸汽分配管道的阀组与加热炉间距是否大于或等于7.5m。防火用的固定式蒸汽筛孔管,其阀门与设备距离是否大于或等于7.5m,否则应移至7.5m以外6止回阀的流向是否与工艺流程图的管道
16、流向一致,可安装在垂直管道上的止回阀,其管道的介质流向是否是由下向上流动7安全阀的切断是否是单闸板闸阀,手轮是否为水平安装,阀门是否为铅封开,安全阀的付线阀是否为铅封关8疏水阀的安装位置是否低于疏水点,恒温型疏水阀前是否留有1m长的不保温管段9调节阀的安装位置是否满足工艺流程设计的要求,是否用旁路阀手动操作时能够观察道一次仪表。调节阀膜头顶部是否有200mm的净空,调节阀与旁路阀上下布置时是否已错开法兰、紧固件与垫片1法兰的压力等级和密封面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2垫片、螺栓、螺母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螺栓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应对螺栓、螺母的材质逐件进行快速光谱分析检验3对法兰阀、法兰上的螺栓、
17、螺母安装数量不够的应提出补装4对于施工现场代用的垫片、螺栓和螺母是否符合SH3059的选配要求。当使用缠绕式垫片时必须使用合金螺栓管道上的仪表或测量元件1管道上的仪表或测量元件的布置是否便于安装、观察和维修,否则应设置专用的操作平台或梯子2为保证流量测量仪表的准确,流量测量仪表的前、后直管段是否满足仪表的要求。当管子代用,其管子内径与设计不一致时,应提交仪表专业对流量参数重新核算3现场指示的压力表、温度计是否便于观测4塔和容器的液面计是否容易观测,是否妨碍操作人员的通行管道支吊架1管道支吊架位置是否符合设计、振动管道的支架是否牢靠2弹簧支吊架、恒力弹簧吊架的安装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是否正
18、确3固定支架的刚度是否能满足推力的要求4限位支架的方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刚度是否能满足推力的要求5导向支架的位置是否靠近弯头和分支管处6操作温度大于或等于150的水平吸入嘴子的泵的支架是否是弹簧支架或可调支架;进出口嘴子向上的泵;管道上方是否设置吊架或弹簧吊架7沿直立设备布置的立管上方靠嘴子处设置的承建支架是否牢靠,导向支架间距是否合理,最下方的导向支架是否靠弯头处太近8应严格检查,不得在高温管道、低温管道、振动管道和蒸汽管道上支撑其他管道9直接与设备管道口相接的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的水平安装阀门有无支撑,否则增设支架10应振动的管道是否支撑在建筑物的梁柱上,否则支架应单独设置基础管
19、道的 防腐 、隔热 与伴 热1管道极其隔保护层的涂漆是否符合SH3022 要求,涂层质量是否均匀、颜色一致;漆膜是否牢固,无剥落皱纹、气泡、针孔等缺陷;涂层是否完整、身坏、流淌;涂刷色环时,是否均匀、宽度一致2管道隔热层的施工及质量是否符合GB5035及现行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立管上是否有隔热层的支承圈,间隔是否合适3热介质伴热管长度是否太长,安装是符合要求。与被伴热管支承是否符合要求4当主管要求伴热而支管不要求伴热时,伴热管是否一直伴热到支管的第一道阀门5供气水集合管及冷凝水集合管布置是否合理设备专业静设备1重叠设备的支座螺栓的安装和紧固是否符合设计2螺栓伸出
20、基础面是否太长3设备裙座、支座、鞍座等的防火保护层是否符合设计4现场对接焊缝的硬度、探伤是否符合要求5立式设备裙座上的透气孔是否打通6换热器和卧式容器的滑动支座内的保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上是否预埋垫板、螺母是否已松一扣7塔盘水平度的允差是否符合设计8设备内的附件安装是否正确9设备的防腐、隔热是否符合设计10平台、梯子的安装、焊接是否符合设计11换热器的防冲板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12按压差设计的换热器是否符合设计油罐1储罐的施工是否符合GBJ 128-90立式圆桶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2焊接工艺评定和焊缝检查报告是否合格。有无焊缝返修记录3竣工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重大修改和主要材料
21、代用的记录4罐壁上的开口大小和方位是否符合施工图要求5罐壁上的开口大小和方位是否符合施工图要求6如果有内浮盘,内浮盘是否符合施工图要求或制造厂的安装技术要求球形储罐1球形储罐施工是否符合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GB50094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2球形储罐是否符合施工图的要求3 竣工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重大修改的记录4防腐措施、支柱隔热层是否符合施工图要求气柜1气柜施工是否符合HG 20517钢制低压湿气气柜的要求2竣工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重大修改的记录3防腐措施、支柱隔热层是否符合施工图的要求火炬1火炬筒体是否符合施工图的要求,开口规格及方位是否正确2火炬
22、头是否符合施工图或订货资料的要求3水封罐和分液罐按照制造厂订货设备进行检查链 条式 刮油 泥机 部分1检查基础螺栓紧固情况2检查主轨道和池底托轨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检查主动轴、从动轴和张紧轴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检查牵引链轮和大小传动链轮以及链条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检查刮油刮泥机运行是否平稳,有无碰撞现象,轴承是否发热等泵和压缩机部分1检查机泵及其辅助设备上的铭牌和设备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 机泵与其各辅助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检查机泵底座灌浆和基础螺栓紧固情况4检查机组现场安装记录,是否符合制造商的要求5检查进出口管线的安装情况,保证与机泵无应力联接6检查机泵与驱动机的冷态同轴度7检查机泵和各辅助设备之间管线连接是否合理8检查机泵和辅助设备相关管线的防凝、防冻、防烫及低点排凝和高点放空设置9检查机泵入口工艺管线上滤网安装情况,检查压缩机入口工艺管线是否清洁10机组油系统油运冲洗,检查供油管线清洁度11蒸汽透平入口蒸汽管线打靶,检查该管线清洁度12检查机泵现场仪表,控制阀配置和安装情况13检查控制系统各报警连锁点的设置和整定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各控制回路能否满足机组控制要求,组态画面是否正确14在机组控制系统监控下,单运各辅助系统辅助设备,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功能、性能、各调试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