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文学的结构.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14772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1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文学的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章文学的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章文学的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章文学的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章文学的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文学的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文学的结构.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文学的结构,第一节 文学文本与结构,文本: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文学结构指文学要素及关系 英加登作品四层面,第二节 文学的表层结构现实层面,一、现实层面的内涵: 文学再现现实经验: 从客观方面看,文学再现现实; 从主观方面看,文学表现作家思想情感 现实层面与原型层面、审美层面的关系,二、文学现实层面的地位 基础层面 显性载体,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小说展示了从1805年到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前夜。出现于前景的是两种类型的贵族。一类谈吐优雅但道德败坏,醉生梦死,漠视祖国命运。另一类是理想化的宗法制的领地贵族,忠厚慷慨,感情强烈,富于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所热情歌颂的真正爱国英雄是人民,是许多平民

2、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藐视死亡,和贵族军官的哗众取宠适成对照。,第三节 文学深层结构原型层面,一、文学原型层面 的内涵 1、原型层面是文本的深层结构;与无意识对应。 2、文学原型层面的来历: 1神话和巫术: 文学母题、原始意象、形式 (集体无意识) 2童年经历、创伤经验(个人无意识),艾略特荒原,荒原()是世纪四方文学里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 艾略特利用人类学关于神话传说的研究成果,大量引用或更动欧洲文学中的情节、 典故,用种语言,以鲜明的形象并借暗示和联想、严密的结构,构成一部思想和情调一致的完整诗篇 。全诗极少用韵, 大多是有节奏的自由体,语

3、言变化多端。,二 文学原型层面的地位和作用 原始意象是文学形象的基本模式 无意识是文学创造的深层动力,第四节 文学的超验结构审美层面,一 文学审美层面的内涵审美意象 1 .审美层面是文本的高层结构,使文学具有审美意义 2 .是审美体验的对象; 是超验的、生成性的,有待于创造性地填充 3.审美意象两种形态:再现性的、表现性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二 审美层面的地位:主导地位 1、是现实层面和原型层面的指向和归宿 2、是最高层面,主导着作品意义 3、使原型层面升华,使现实层面转化,最终处于自己的光辉之下,红楼梦终曲,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