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职教届同仁莅临我校指导!.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21080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9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职教届同仁莅临我校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职教届同仁莅临我校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职教届同仁莅临我校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职教届同仁莅临我校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职教届同仁莅临我校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职教届同仁莅临我校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职教届同仁莅临我校指导!.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职教届同仁莅临我校指导!,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形式分析及实验探索,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思考、探索,沈士军 2009、9,教,教什么,宏观:课程体系的重新架构,微观:教学内容的选择,怎么教,教学模式的选用与创新,教学情景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与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学,学生能学什么,学生想学什么,学生想怎样学,学生怎样学才有用,教与学的关系,一、课程改革的动因-对课程改革必要性的认识,1、国家赋予职业教育的任务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 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2、国家对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的定位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

2、本位、以服务为宗旨”。 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是岗位就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学术人才培养教育。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要突出能力培养,不但要使学术有较高的职业岗位群能力、还要有优良的行为能力、继续学习能力。 服务宗旨职业教育是面向行业企业一线的教育,要以服务求得社会、行业、企业的支持,以自己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求得发展(办社会、家长满意教育,赢得大家信赖)。,一、课程改革的动因-对课程改革必要性的认识,3、社会(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4、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人权观,要求职业教育要对教育对象负责。,职业教育的现状,一、课程改革的动因-对课程改革必要性的认识,1、学科知识体系下的知识与技能

3、脱节学科课程体系不符合职业岗位人才培养的需要。 2、学习过程中,教师本位下的学生被动学习,与认知规律的背道而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符合认知规律,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3、教师讲,学生听、记、练僵硬呆板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难以“教会”学生学习,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模式不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4、关门办学的办学模式,与行业企业的生产场景严重脱节,难以培养职业岗位人才闭关自守的办学模式,难与社会、岗位对接。 5、生源质量的普遍下降和参差不齐更需要进行课改。,1、教学理念 2、办学模式 3、课程体系 4、教学的内容 5、教学模式 6、教学方法、

4、手段 7、学习方式 8、评价方法,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1、教学理念的更新。 人才培养理念职业岗位群人才 学习方式的改变由“学做”变为“做中学” 教学中师生地位的转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宰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由传授知识向教会方法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1、教学理念的更新。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少要横向比较,多要纵向比较。 营造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尽早体验职业

5、现场的岗位氛围,减少学生就业的适应期。 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 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2、办学模式的改革,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工学一体、学徒制等办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在企业行业支持下办学,企业行业参与学校办学,企业为学校教学提供服务。,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3、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及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素,若干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课程体系开设哪些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搭建的,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和选取角度有关系。

6、课程体系设计的一般程序:人才培养目标 设计课程 按学科课程和专业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细化人才培养目标 按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多少确定开课顺序和所占学时 常用方法:,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现行的课程结构: 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课,优点:该模式比较符合教学规律及师生习惯,理论上可以使学生学到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比较突出。 缺点:该模式重理论,实践教学环节与生产实景有一定差异轻实践,忽视了岗位能力的培养,学生获得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所以就使学生的能力往往是院校式的、单体式的与岗位要求有较大的不同。,新的课程体系:

7、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中,应突出一专多能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继续教育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4、教学的内容整合、优选,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1)课程

8、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匹配 。 一要根据职业工作的需要,优选和剪裁课程内容。要运用逆向倒推的手法,分析岗位要求,还原职业能力,设计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定都是紧密联系职业实践,能够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直接应用、派上用场的。 二要以就业需要匹配课程内容。要以服务学生未来就业、能够有效完成工作任务为指导思想,取舍课程内容。做到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知识的习得为主,以必须、够用的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为辅。 三要链接证书课程。证书课程是指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设置的、以岗位工作能力为主线开发的课程,其内容大多直接关涉职业工作,能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匹配

9、程度,是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正确选择。,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2)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度。 理论课学习的目的是提升人文素养、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实践课主要是培养职业能力、习得应用技能。但就两类课程的教学实践看,还存在着整合不够科学、搭配尚欠合理、运作不善创新等问题,没有很好地发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合力作用。 一要把握课程整合的基本导向。即按照课程理论适度化、课程组织职业化、课程实践充足化、课程结构模块化的“四化”要领整合课程。 二要以岗位需求为依据重构教材。“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去掉重复的部分,合并类似的部分,删减繁琐的部分,扬弃过时的部分,保留个性的部分,增加先进的部

10、分”,使教材成为课程整合的范本。,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3)学生学习特性与课程实施的吻合。 职业学校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短于逻辑思维;实践性智力突出,分析性智力不足;不擅长抽象的概念、原理、范畴等符号化的理论学习,而乐于在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程序性知识。因而,按照学生的学习习性和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组织教学。 一要重视和突出实践教学,“会做”是他们的才略智能之长和谋职就业之本。 二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经验性与策略性知识。经验指的是“怎样做”,策略解决的是“怎样做更好”的问题,应该成为课程实施的着力点。 三要重视情境化教学。要积极利用并创造学生学习的职业情境,通过人与环境的交互

11、作用,使课程内容与活动情境实现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实践的热情,并最终习得职业生存所需要的技能。,5、教学模式的改革,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改变目标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广泛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6、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掌握学习法、案例法、程序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学导式、自学辅导教学

12、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和丰富教学手段,以建立学生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直观教学场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提供教学资源。,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7、学习的方式 职业教育就其内容或活动的特性来看,有体验性学习、参与性学习、观察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设计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等;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活动方式来看,有查阅资料、共同探讨、参观访问、角色体验、方案设计、实践操作、交流评价等,形形色色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构成了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生活,从而更容易使学生感悟职业教育中学习生活的真谛,领略人生的意境。,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对课程改革的理解,8、评价方法的改革

13、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充分反映学习者不同智能类型和水平;广泛采用笔试、口试、面谈、观测、现场操作、工件制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成果演示、作品评价、学习方法记录、自评、第三者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全面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发现和激发学习者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习者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三、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和广泛合作 对课程改革的思考和探索,1、课程改革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重在探索、实践,只有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扎扎实实开展,才能有收获、有成效。,三、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和广泛合

14、作 对课程改革的思考和探索,2、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各尽其能。,三、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和广泛合作,四、我校课程改革工作情况汇报,1、已建成省级首批课改实验学校和机电、烹饪两个省级课改试验点,同时学校正在加大推进服装、电子、汽车、计算机等专业课改实验工作。,2、目前机电、烹饪、汽车、服装、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过2-3次的调整,基本符合省课改精神。,3、学校的主干专业已经初步尝试进行课改,汽车的理实一体化、烹饪专业的任务引领、机电专业的关键实践技能实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革。,6、通过课改沙龙的形式,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课改研讨,探索、交流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的经验和感受。活动中,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想碰撞,绽放出许多火花,催化出许多做法。,4、通过项目立项的形式,组织一部分骨干教师进行项目课程的建设、实验,拟通过2-3年时间,形成10门左右富有特色的项目课程。,5、通过校本课程的研究、实验来探索研究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四、我校课程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