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化学用化学做化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22012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0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化学用化学做化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看化学用化学做化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看化学用化学做化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看化学用化学做化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看化学用化学做化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化学用化学做化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化学用化学做化学.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看化学 用化学 做化学,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浏阳市教研室 余建新,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背景,3,1、本次课程改革的背景,1、国内教育形势发展 A两基目标基本实现, 重规模转为重质量发展 B学科教学中,要寻求新的突破口,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C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2、国际形势 A科技迅猛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激烈 B竞争的前期是人才的竞争,基础教育的竞争是核心内容 课改的热潮方兴未艾 C各国的课改都有社会需求、科技水平发展需求,经济实力的增强 国际形势的千变万化决定,4,2、我国课程和教材改革历程,1978年: 十年制大纲 (后不断降低要求),1988年: 义教大纲 1996年: 高中大纲,1

2、999年: 新课程改革,五六十年代,加强化学理论知识,强调以先进的化学知识教育学生,注意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探究为突破口,加强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突出生产技术,建国后,重视双基,5,2001年秋,开福区承担义务教育新课程国家实验区任务,先行试验; 2002年秋,进入全面实验阶段,每市州确定1个义务教育新课程省级实验区,全省进入实验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1015%; 2003年秋,进入扩大实验,每市、州起始年级进入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35%左右; 2004年秋,进入推广阶段。每市州各起始年级进入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学生数的70%左右;

3、 2005年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各起始年级全部实施新课程。,3 、本次课程改革的时间表,6,4、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7,改革的具体目标,(任务、结构、内容、实施

4、、评价、管理),课程任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培养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8,课程结构: 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

5、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的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评价:改变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拨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萄实践的功能。 课程管理:改变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9,二、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纲要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部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10,2、为什么将

6、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从只关注都是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11,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 各学科教学大纲,它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 学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用大量的篇 幅具体规定了日常教学中所可能涉及到的所 有知识点的要求;大多数学科的教学大纲还 规定了具体的教学顺序及各部分内容所占的 课时数;教师在学习和使用教学大纲时,主 要关心的是知识点发生哪些变化?增加或删 减了哪些内容?具体的要求和课时数是多少? 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 学目标?,12,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

7、标、课程改革的 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 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 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 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 科所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 得是否准确?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 来是否得心应手?,13,(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 准的各个部分 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 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 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

8、教学 过程中。,3、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14,(2)突破学科中心 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 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 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 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 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 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15,(3)改善学习方式 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 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 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 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9、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6,(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 “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各学科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 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 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 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 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17,(5)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 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 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 建议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 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 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 而 从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 广阔的空间,

10、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 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介绍,19,1、化学课程标准的结构,20,2、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1)提供给学生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2)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技术的联系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建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2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特点,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的描述更具体,更可观察 规划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结果 突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将 科学探究融入化学学习的全过程中 强调情景化学习,在真实的情景 中呈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知识时 的

11、环境与应用知识时的环境尽可能贴近 赋予发展性评价具体的内容和方 法,清晰的课程观念,完整的科学素养,具体的行为目标,明确的基础要求,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的学习情景,合理的评价体系,22,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23,现在和过去化学在教学观念、实施方式上的比较,24,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

12、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25,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在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26,其基本理念可概括为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科学素养 2激发学习兴趣,倡导探究学习3扩展认识视野,理解化学与社会 的联系 4促进学生发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27,4、课程理念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案例1 案例2 案例3 1、教学中要重视激发求知欲望、自信心,培养兴趣。 2、教学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

13、作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评价,在评价中交流、调整。 3、要求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调查研究。 4、注重科学方法教育。 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案。,28,5、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思路,29,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0,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如何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

14、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31,过程和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

15、步树立祟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33,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3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目标解说,课程总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的内涵: (1)对于科学知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 本观点)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2)对于科学的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3)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35

16、,课程内容目标表述中的行为动词解析,36,6、化学课程目标实施的基本认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 不能忽视“双基”教学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加强教学的融合度,37,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科学探究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38,7、课标中内容标准的五大一级主题是如何确定的?,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39,8、化学课标中内容标准各主题特点分析,内容标准的五个主题可归结为三个部分: 内容标准最大的亮点-科学探究 内容标准学科知识的调整与变革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变

17、化 内容标准的“起点”和“终点”-化学与社会发展,40,案例4,科学探究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科 学 探 究,41,科学探究的含义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以及基于此种研究所获得的证据而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科学探究也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42,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反思与评价,案例5,科学探究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3,(二)身边的化学物质,脉络与内容的调整,案例6,44,案例7 精彩的微观世界,(三)物质构成的

18、奥秘,45,(四)物质的化学变化,46,(五)化学与社会发展,47,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48,教学建议 (一)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 (二)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三)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 究能力,49,(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 的教学功能 (五)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 际 (六)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内 容 (七)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促进化学教学 改革,50,评价建议 (一)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在纸笔测验中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定性报告与等级记分相结合的方式,51,52,9、面对新课标我们怎么办?,了解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趋势 研究课程目标 钻研课程内容 探明学生学情 完善评价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