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新规范.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22465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60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新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水土保持新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水土保持新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水土保持新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水土保持新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新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新规范.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二八年七月,主要内容,水土保持新旧规范的主要区别 几个概念 基本规定 不同阶段的水土保持工作 主体工程评价及水土保持工程界定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工程勘测与调查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 水土保持监测 实施保障措施的规定 结论及建议 共十四部分,水土保持新旧规范的主要区别,名称不同,新规范没有了“方案”二个字,主要是对各不同阶段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要求,而不再仅仅是对水保方案的要求。 章节结构作了调整:将责任范围提前,然后是分区、评价、预测、措施设计,再是监测和投资。 强化了评价内容,增

2、加许多限制性规定(水保2007第184号文提出的 十三条红线,规范中第3章的基本规定)。 增加了综合说明(置于方案前部,包括项目及项目区概况、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 明确了结论与建议要求,强化了保障措施。,水土保持新旧规范的主要区别,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与工程界定 水土保持工程量与投资估算 其它:时段只强调建设期。,预测基础:不采取任何措施尊重主体设计功能。如:隧洞出渣量的流失,原来预测基础为直接弃于洞口,方法多为流弃比。现为预测将弃渣运至指定地点、但没有采取水土保持

3、措施时的水土流失量。 预测时段:基建期 运行期基建期定量预测,运行期只作简单分析,无需定量计算。 结果表示:原来强调新增水土流失量,现为在计算总量的基础上,再分析新增水土流失量。水损失预测(大中城市及周边地区、南方石漠化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建设项目,以及有大量疏干水和排水的项目)。 方法公式:原来有流弃比、类比法、经验公式法、试验观测法,现推荐类比法,类比基础为周边可比项目的监测数据,新增量不能为负值。对通用方程,要有长时段的对比观测资料方可。,水土流失预测的区别,防治措施的区别,工程界定:原措施体系为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为主,新增措施为辅。现重新界定水土保持工程,不再区分主体设计已

4、有和方案新增。对不属于水土保持工程的范畴,可以评价并提出要求。 典型设计。原为泛指的典型设计,现需针对不同分区的某一个具体的地形进行设计,并注明其它尺寸的应用条件及估计个数。不仅要求剖面或断面图,还要求有平面布局图。,水土保持投资的区别,原以主体计列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投资为主,新增防治措施投资为辅。现不再区分新增和已列水土保持投资,重新计算投资。 原来防治费用比例偏低,现做了调整,并占到土建投资的一定比例。 原来工程量计算不规范,从典型设计图无法推算出工程量。现要求:典型设计图、平面布局图对应,有工程量汇总表。 独立费用明细增多(八项)。,几个概念,线型开发建设项目:布局跨度较大、呈线状

5、分布的公路、铁路、管道工程、灌渠等开发建设项目。 点型开发建设项目:布局相对集中、呈点状分布的矿山、电厂、水利枢纽等开发建设项目。 建设类项目:基本建设竣工后,在运营期基本没有开挖、取、弃土(石、渣)等生产活动的公路、铁路、机场、水工程、港口码头、电力工程(水电、核电、输变电工程)、通信工程、管道工程、城镇建设等开发建设项目。 建设生产类项目:基本建设竣工后,在运营期仍存在开挖地表、取、弃土(石、渣)等生产活动的火力发电、建材、矿产和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冶炼等开发建设项目 。,设计深度与水平年,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应达到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在建、完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应达到初步设

6、计阶段深度。但因各行业的前期工作阶段划分和深度不完全一致,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需根据行业特点做适当深化或补充。 设计水平年是指方案规划内容实施完毕的年份,届时方案确定的各项防治措施均应布设到位,能稳定存续、发挥或初步发挥水土保持功能,达到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满足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要求 ,规范中规定建设类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 ,建设生产类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投入生产之年或后一年,不是达产年。 水土保持方案服务期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计算,原则上不超过10年。建设类项目方案服务期至方案设计水平年结束,建设生产类项目服务期应结合首采区、初期灰场等的使用年限确定。(如对煤矿等生产建设类项目,方案

7、服务期指首采区的开采期间,对燃煤电厂指初期灰坝的使用期间,至多不超过10年。),其他问题,工程建设涉及移民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迁建规模较小并由建设单位直接实施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移民与占地规划,在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相应要求,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提出水土保持措施布局与设计,估列水土保持投资;规模较大的,单独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移民(拆迁)安置区多由建设单位出资、地方政府安置,专项设施拆迁也由其他单位实施,一般只是列入直接影响区。 深度要求:与主体同步,一般为可研。补报方案应达到初步设计及更深的要求。 分期建设项目分期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基本规定,水土流失防治及措施总体布局应遵循的

8、一般规定: 应控制和减少对原地貌、地表植被、水系的扰动和损毁,保护原地表植被、表土及结皮层,减少占用水、土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开挖、排弃、堆垫的场地必须采取拦挡、护坡、截排水以及其他整治措施。 弃土(石、渣)应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应集中堆放在专门的存放地,并按“先拦后弃”的原则采取拦挡措施,不得在江河、湖泊、建成水库及河道管理范围内布设弃土(石、渣)场。 施工过程必须有临时防护措施。 施工迹地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恢复其利用功能。,主体选址及布局的要求,选址(线)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宜避开生态脆弱区、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最大限度

9、地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选址(线)宜避开国家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土地和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 选址(线)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 城镇建设项目应提高植被标准,注重景观建设,还应注意排水、集雨工程。 工程永久占地不宜占用农耕地特别是水浇地、水田等生产力较高的土地。 在高填深挖路段,宜采用加大桥隧比例的方案,减少大填大挖。填高大于20m,挖深大于30m的,原则上采用桥隧方案。路基、路堑在保证稳定的基础上,宜采用植物防护或工程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取料场选址的要求,严禁在县级

10、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设置取料场 在山区、丘陵区选址,应分析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 取料场的选择应符合城镇、景区等规划要求,并注重与周边景观的相互协调,宜避开正常的可视范围 在河道取砂(砾)料的应遵循河道管理的有关规定,弃土(石、渣)场选址的要求,不得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的安全和景观需要。 涉及河道的,应符合河流治导规划及防洪行洪规定,不得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设置弃渣场。 弃土(石、渣)应充分考虑周边来水及防排洪问题。对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应予禁止;在过水流量较大的沟道不宜设置弃土(石、渣)场,不能避开时

11、应进行防洪论证。 山丘区选址优先考虑凹地、支毛沟,平坝区选址优先考虑凹地、荒地。 尽量不用死库容弃渣。,主体施工组织的要求,控制施工场地占地,避开植被良好区。 合理安排土石方开挖、回填,做到以挖作填,减少开挖量和废弃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防止因施工不当造成的重复开挖和土(石、渣)的乱流。 施工进度与时序安排应考虑降水和风等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缩短裸露面积和裸露时间,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 料场开采宜采取分台阶形式,控制开挖深度。爆破开挖应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条件,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在河岸陡坡开挖土石方,以及开挖边坡下方有河渠、公路、铁路和居民点时,开挖土石须设计渣

12、石渡槽、溜渣洞等专门设施,将开挖的土石渣导出后及时运至弃渣场或专用场地,防止弃渣造成危害。 弃土(石、渣)应分类堆放,布设专门的临时倒运或回填料的场地。 施工开挖、填筑、堆置等裸露面,应采取临时拦挡、排水、沉沙、覆盖等措施。,主体工程施工的要求,施工道路、伴行道路、检修道路等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减小施工扰动范围,采取临时拦挡措施,必要时可设置桥隧;临时道路在施工结束后应进行迹地恢复。 主体工程动工前,熟土层应进行剥离,集中堆放,施工结束后用于复垦地、林草地的覆土。 减少地表裸露的时间,遇暴雨或大风天气应加强临时防护。雨季填筑土方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避免产生水土流失。 临时堆土(石、

13、渣)及料场加工的成品料应集中堆放,设置拦挡措施。一般情况下,当预报日降雨量50mm以上的暴雨、风速大于5m/s的大风时,应采取覆盖、防护等措施,减轻产生的水土流失 。 开挖土石和取料场地应先设置截排水、沉沙、拦挡等措施后再开挖。不得在指定的取土(料)场以外的地方乱挖乱弃。 土(砂、石、渣)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沿途散溢,造成水土流失。 外购土(砂、石)料的须选择合法、正规的供料商和料场,并在供料合同中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提出水土流失防治的要求。,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西南土石山区的范围,包括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湘西及桂西,山高坡陡,石多土少,高温多雨,岩溶发育。山崩、滑坡、泥石流

14、分布广。主要有五个类型区,云南主要在云贵高原山地和横断山地区。云贵高原山地以水力侵蚀为主,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也非常发育。坪坝地为石灰土,以溶蚀为主。多为轻、中度侵蚀,局部地区强度侵蚀。横断山地区包括藏南高山深谷、横断山脉、无量山及西双版纳地区,多为轻度、中度侵蚀。该区地质构造运动活跃,地层复杂,在沟谷陡坡常易发生崩塌,局部地区有泥石流。,西南石质山区,范围:包括云南、贵州及湖南西部、广西的西部的高原、山地和丘陵。 特点:本区地形起伏大,降水量大,并且年内分布不均匀;又由于长期的刀耕火种、乱砍乱伐的影响,坡耕地及荒山上存在严重的面蚀和沟蚀。,西南土石山区建设项目的规定,注意表土的剥离与利用,

15、恢复耕地或植被。 弃土(石、渣)场选址、堆放及防护应充分考虑滑坡及泥石流问题。 应加强施工场地、渣料场上部坡面和沟道排水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防护标准。 注重水系保护和建设,石灰岩地区还要注意地下暗河和溶洞的治理。 注意表土(农田耕作层)保存和利用,取土场宜以宽浅式为主,注重复耕。,平原和城市建设项目的要求,注意表土(农田耕作层)保存和利用,取土场宜以宽浅式为主,注重复耕。 应控制地面硬化面积,注重地表径流综合利用 平坝河网区应防止水系紊乱和河道淤积。 植被措施应提高标准,可参照园林设计要求布设。 封闭施工,遮盖运输,土石方及堆料应设置拦挡及覆盖措施,防止造成城市管网的淤积。 弃渣要分类

16、堆放,鼓励结合其他基本建设项目综合利用。,线型建设类工程的要求,穿(跨)越工程的桩基开挖、围堰拆除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泥浆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陡坡开挖时,应在下坡部位先行设置拦挡设施,并布设截排水沟。 隧道出渣,宜在较平坦开阔地段或隧道出口布设转运渣场,并进行防护。 输变电工程位于坡面的塔基宜采取“全方位、高低腿”型式,开挖前应设置拦挡和排水设施。 土质边坡开挖不宜超过45,高度不宜超过30m。 公路、铁路等项目的取(弃)土场宜布设在沿线视线以外。,点型建设类工程的要求,弃土(石、渣)应集中堆放。 对水利枢纽、水电站工程等,应加强土石方调运管理。弃渣场选址应布设在大坝以下距河一定范围的

17、区域,或水库回水区以下。施工导流一般不宜采用自溃式围堰。 在城镇及其规划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项目,应提高防护标准。,点型建设生产类工程的要求,表层剥离熟土层应集中保存,采取防护措施,最终利用。 露天采掘场,应采取截、排水和边坡防护等措施,防止滑坡、塌方和冲刷。 排土(渣、矸石等)场地应事先设置拦挡设施,弃土(石、渣)须有序堆放,并及时采取植物措施。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废弃土(石、渣、废液)等应设置专门的处置场,并相应提高防治标准。 采石场应在开采范围周边布设截排水工程,防止径流冲刷。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开采作业范围,不得对周边造成影响。 排土场、采掘场等场地应及时复垦或恢复林草植被。 井下开

18、采的项目,应防止疏干水和地下排水对地表土壤水份和植被的影响。采空塌陷区应注重保护水系、保护和恢复土地生产力等措施 。,不同阶段的水土保持工作,基本要求: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可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 开发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应有水土保持章节。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或项目核准前)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达到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有水土保持章节。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工程的初步设计应有水土保持篇章。施工图阶段应进行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项目建议书阶段的主要任务,简要说明项目区水土流

19、失现状与环境状况,预防监督与治理状况。 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 初步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总体要求,初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提出下一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确定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的原则和依据,匡算水土保持投资。 关注的重点:是否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匡住投资,与可研阶段不超过10%。,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以及必要的试验研究。 从水土保持角度论证主体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制约因素。 对主体工程的选址(线)、总体布置、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等比选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对主体工程提出优化设计要求和推荐意见。 估算弃土(石、

20、渣)量及其流向,分析土石方平衡,初步提出分类堆放及综合利用的途径。 基本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等。 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环节、因素,定量预测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及分布,定性分析引发重力侵蚀、泥石流等灾害的可能性。定性分析开发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类型及危害。 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按防治工程分类进行典型设计并明确工程设计标准,估算工程量。对主要防治工程的类型、布置进行比选,基本确定防治方案。初步拟定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基本确定水土保持监测内容、项目、方法、时段、频次,初步选定地面监测的点位,估算所需的人工和物耗。 编制水土保持工

21、程投资估算,估算防治措施的分项投资及总投资,分析水土保持效益,定量分析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拟定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保障措施。,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 分区(段)复核土石方平衡情况、弃土(石、渣)场、取料场的布置。 复核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水土保持总体布局及措施设计标准。 按方案和标准进行各类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细化施工组织设计,说明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编制水土保持投资概算。,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 复核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标准,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单项工程的施工图设计。 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应根据初步设计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和措施编制监

22、测实施方案。 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预算。 编制措施设计图的说明及汇总表。,主体工程评价及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应包括的内容: 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分析与评价。 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土石方平衡、弃土弃渣场、取料场的布置、施工组织、施工方法与工艺等评价。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功能分析与评价。 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评价: 从主体工程的选址(选)线及总体布局、施工工艺及生产工艺、土石料场选址、弃渣场选址、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体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复核主

23、体工程的约束性规定,并按点型建设类项目、点型建设生产类项目、线型建设类项目的限制性规定和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特殊规定进行复核,同时根据各类限制性规定的强制约束说明水土保持可行性,不能排除绝对限制类行为的,水土保持方案中应有明确的结论并与主体设计单位共同协调处理的说明。对严格限制类行为,确实无法避免时,方案中应提高防治要求,并与周边环境和其他要求相适应。对普遍要求类行为,说明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并评价其解释的理由。,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从主体工程的选线、选址、总体布置、施工方法与工艺、土石料场选址、弃土(石、渣)场选址、占地类型及面积等方面,用扰动面积、土石方量、损坏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量及危害

24、、工程投资等指标做出水土保持评价,提出或认定推荐方案。 对主体设计选定的取土(石、渣)场、弃土(石、渣)场从水土保持角度进行比选和综合分析,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的,须提出新的场址;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不够的,由水土保持与主体设计单位共同调查、分析比选,确定取土(石、渣)场和弃土(石、渣)场。 对主体工程设计的施工组织进行评价,分析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中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环节,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综合分析挖填方的施工时段、土石料组成成份、运距、回填利用率等因素,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土石方平衡和调配的合理化建议。对施工时序是否做到“先拦后弃”做出评价。 评价主体工程设计,应从布置、范围、标准等方面

25、评价能否满足控制水土流失,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结合水土保持工程界定情况,对主体工程设计的工程防护进行评价,提出水土保持要求,或补充设计(计入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基本要求,对生态可能有重大影响和严重危害的,总体布置和主体工程设计中不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应提出要求与建议。 对施工交通、土石方调配、施工时序等应提出水土保持要求和建议。 对主体工程有否定性意见的,应由主体设计单位重新论证 。,水土保持工程的界定,以防治水土流失为目标的工程,其工程量、投资应纳入水土保持方案中。如料场、渣场、灰场防护措施,挖(填)边坡的防护措施,土地整治措施,防洪排水措施,植被建设措施,临时防护措施

26、,降水蓄渗等措施。 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应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其工程量、投资不纳入水土保持方案中。此类工程主要包括路基边坡工程防护措施、项目区硬化、路面硬化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原则,主导功能原则 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的工程,其典型设计、工程量、投资应纳入水土保持方案中。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其工程量、投资不纳入水土保持方案中,仅对其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责任区分原则 对建设过程中的临时征地、临时占地,因施工结束后将归还当地群众或政府,基于水土保持工作具有技术性质的特点,需要将此范围的各项防护措施算作水土保持工程,计

27、入水土保持方案。 试验排除原则 对主体设计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结合较紧密的工程,可按破坏性试验的原则进行排除。假定没有这些工程,在没有受到土壤侵蚀外营力的同时,主体设计功能仍旧可以发挥的,此类工程即看作以防止土壤侵蚀为主要目标,应该算作水土保持工程,计入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常见做法,植物措施均为水土保持工程 所有植物措施均是基于水土保持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应计入水土保持工程,不应只是评价。对永久占地区的生活区、厂前区等,水土保持方案应结合绿化美化的需要,提高植物措施的标准,提出园林绿化的要求,按园林绿化标准来估算水土保持投资,待后续设计时具体落实植物品种的配置。 临时措施均为水土保持

28、工程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经常涉及临时防治措施。临时措施在验收时可能不复存在,但对过程中控制水土流失起到关键作用,也不为主体工程所重视,在主体工程设计和监理中连一个单元工程都不算。此类措施均应计入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常见做法,临时占地区的防护工程均为水土保持工程 料场、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材料堆放地等临时占地范围内修建的各类防护措施,均需在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后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从建设单位转移到当地群众或政府,是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重要内容,也是判别建设单位落实社会责任的重要依据。此类措施均为水土保持工程,需在水土保持方案中予以明确。 各类排水、截水、降水蓄渗工程均为水土保持工程 项目

29、建设区内及其周边,均需设置截水沟如高速公路的天沟、排水沟如大型弃渣场的排洪涵洞,蓄渗工程如城镇及干旱地区修建的水窑,公路路基排水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渗沟、盲沟、急流槽及路面边缘排水设施均为水土保持工程。相反,因主体工程占用导致的河道、沟道改移工程,电厂灰场的排水竖井、卧管,以及冷却水的引水、排水工程等,均不能计入水土保持工程,依据即为试验排除原则,若没有这些工程,主体工程无法正常生产运行。,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常见做法,边坡防护工程需进一步区分 各类工程均可能涉及边坡防护工程,但不能都将边坡防护工程列为水土保持工程。 A、因工程地质原因实施的边坡防护工程,应为确保主体设计功能发挥的必备工程,不能

30、计入水土保持工程,如锚杆、锚索固坡和软基处理工程等。 B、纯粹的工程护坡如整片的浆砌石护坡、路基挡土墙等不能计入水土保持工程,因其保水保土功能不显著,更主要是为了边坡稳定而设计。同样,防止滑坡和不良地质处理的抗滑桩、防滑墙以及泥石流防治工程等,均不能入水土保持工程。边坡较为稳定,对路堤、路堑采用综合护措施如方格网骨架、草皮护坡、浆砌片石方格网、拱型骨架加植物措施等,应看作水土保持工程,其保持水土及生态功能明显优于纯粹的工程护坡。 C、主体工程组成部分的防护多不计入水土保持工程。如隧道进出口洞脸的浆砌石护坡,立交桥区的工程护坡等。但是,火电厂灰场的中间隔堤、灰坝坝坡的植物护坡和综合护坡,应计入水

31、土保持工程。 江河湖海的防洪堤、防浪堤、抛石护脚等措施,厂区围墙,广场、道路硬化等不能计入水土保持工程。但厂区挡土墙、管道大开挖方式穿越河道及桥涵设置的上下游护坡、施工围堰的拆除,露天矿的外排土场拦挡等均需计入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水土保持方案。,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项目征占地的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 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水土流失量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定量指标:扰动土地治理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植被覆

32、盖率等。,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注意的重点: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植被恢复率、植被覆盖率,应以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600mm的区域为基准,其它降水量的区域适当提高或降低指标值;土壤流失控制比以现状土壤侵蚀强度属中度侵蚀为主的区域为基准,其它的区域适当提高或降低指标值;中山区丘陵区划线型工程,拦渣率值可减少5;在高山峡谷地形复杂的地段,拦渣率值可减少10。表中“*”表示指标值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实施进度,通过动态监测获得,并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之一。 六项防治目标在特性表中应填设计水平年规划的综合目标值;不是措施布设后分析计算的可能值,也不是建设过程中或

33、服务期末的规划值。,工程勘测与调查,主要内容 主体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特别是取土场、弃土弃渣场等的地形、工程地质、表土厚度等。 基本规定(强制性条文) 与主体工程相关的工程情况采用收集资料的方法。 对100万m3以上的料场、弃渣场以及其它重要的防护工程须收集工程地质勘测资料及1/10001/5000的地形图,并进行必要的补充测量。,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开发建设项目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项目建设区包括永久征地、临时占地、租赁土地以及其他属建设单位管辖范围的土地。 征占用管 直接相关、必然发生 有土地利用的支配权 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以外,不采取防治措施可能造

34、成水土流失或危害的地域 ) 主体工程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能波及的范围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连带责任 不能布设水土保持措施,但可开展调查监测 责任转移与责任免除 外购砂石料,有相关附件的可转移。主要为主体工程而建或主要供应本工程、非商品化的不能进行责任转移。 移民安置区,超过一定规模的须另行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规模较小的,应包含在水土保持方案中,根据情况可列为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主要包括建(构)筑物占地,施工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占地,施工道路(公路、便道等)占地,料场(土、石、砂砾、骨料等)占地,弃渣(土、石、灰、渣等)场占地,对外交通、供水管线、通信、施工用电线路等线型工程占地,水库正常

35、蓄水位淹没区等永久和临时占地面积。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与现有工程共用部分也应列入项目建设区。建设区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列表、附图说明。,直接影响区,一般包括规模较小的拆迁安置区和道路、线路、管道等专项设施迁建区,排洪泄水区下游,开挖面下边坡,道路两侧,灰渣场下风向,塌陷区,水库库周影响区,地下开采对地面的影响区,工程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的区域等。 主要依据区域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和主体工程设计文件,结合对类比工程的调查,考虑风向、边坡、洪水下泄、排水、塌陷、水库水位消落、水库周边可能引起的浸渍,排洪涵洞上、下游的滞洪、冲刷等因素,经分析后确定,不应简单外延(应附有详细的调查资料)。 一些地下生产的生

36、产建设项目,由于对地表亦造成影响,与地下作业区相应的地面均应列入直接影响区范围(地表沉陷区)。 线型工程的直接影响区应根据地貌和施工特点分段计算。,防治责任范围的表示,分行政区划列表说明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等。 分别用文字、表格、图件说明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的范围、面积等情况。 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应该有面积统计数字。,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区考虑的因素: 在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基础上应划分防治分区,并分区进行典型设计,计算工程量。 地貌类型区或水土流失类型区。 相对位置,点式单项工程应集中连片。 施工工艺、建设时序、水土流失规律相似性。 防治方向、布设防治措施的相似性。,分区原则,各

37、分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 各分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近或相似。 一级分区应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线型工程应按地貌类型划分一级区。 二级及其以下分区应结合工程布局和施工区进行逐级分区。 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分区结果的表示,文字说明 列表说明每区包含的建设内容及其空间属性 分区图 因比例尺的限制,线型工程等可用示意图表示 局部可放大,点式工程分区示例城市建设项目,建构筑物区 道路广场区(包括停车场等交通区域) 绿化景观区 管理及辅助设施区(管理、供水、供电、废污水处理设施等) 临时堆土场区(一般无弃渣场区) 临时施工场地,注:包含几个地块的项目先按地块进行一级分区

38、,再按项目组成进行二级分区,二级分区一般就包括以上几个部分。,点式工程分区示例水利水电,主体工程区,可再细分为枢纽工程、灌渠工程等(水利工程);大坝、引水线路及厂房等(水电工程) 道路区(包括永久和临时道路) 土、石料场区 弃渣场区(包括永久弃渣场和临时堆渣点) 辅助设施区(施工营地、生产设施布置区) 管理区(水利工程) 移民安置区,线型工程分区示例:公路,一般路基段 高填路基段 深挖路基段 桥梁区 隧道、涵洞、通道区 取土场区 弃渣场区 施工便道区 施工区 移民迁建区,注:需分桩号或地物说明所包含的区段,水土流失预测,应包括的内容: 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 预测单元划分。 预测方法。应说明背景

39、值、扰动后的模数值的取值依据。 预测成果。包括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数量、弃土(石、渣)量、新增水土流失量、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 预测结论及综合分析。,预测基础,基建期 以没有布设水土保持措施为基础。 弃渣的预测,以运到指定地点、没有防护为基础。 生产初期 承认主体设计的基本功能,如电厂排灰的预测不再以没有修建拦灰坝为基础。 水土保持措施已经布设,功能逐步发挥。,主要预测内容,开挖扰动地表面积 依据工程设计文件、现场复核,图纸调绘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 根据当地规定,依据工程设计文件、现场复核,当地确认 弃土弃渣量 应根据项目设计资料、标段划分、地形地貌、运距、土石料质量、回

40、填利用率、剥采比等合理确定取土(石)量、弃土(石)量和开采、堆弃地点、形态等。 水土流失 包括分区的总量和新增量 水土流失危害 以选定的位置来分析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或遇不可抗力时可能造成的危害 水流失预测 位于大中城市及周边地区、南方石漠化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的开发建设项目,还应进行水流失的预测。,预测方法,常用方法:数学模型法(美国通用方程、经验公式法)、类比调查法、试验观测法等。从各单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分时段 区分施工准备期、土建施工期、植被恢复期、运行期来进行预测。 分单元 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再划分不同的施工单元,分块进行水土流失预测。 分类型 现阶段,需区分水力

41、侵蚀、风力侵蚀的预测,对冻融和重力侵蚀暂不定量预测,可在危害分析中考虑。,预测时段,应根据开发建设项目的性质合理进行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 建设类项目只对建设期(还应包括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 建设生产类项目应对建设期(还应包括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和运行期分别进行预测。生产运行期只预测运行期扰动范围。 对施工准备期及土建施工期,还应考虑当地的降水及大风分布情况,如果某单项工程的该时段累计长度超过了雨季长度,则应按全年预测,不足的可按比例分析,但总的预测时段不变。,预测参数背景值的确定,应根据当地水文手册、土壤侵蚀模数等值线图、相关试验研究资料,合理确定项目区土壤侵蚀

42、模数,并作为水土流失预测分析的基础。 水土流失背景指标应根据区域气象特征、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和土地利用情况、土壤、植被、坡度、坡长等综合确定,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同类工程的实测资料类比法; 地方经验方程; 监测小区实测资料法; 人工模拟降雨小区试验法; 专家估判法; 航空照片资料判别法。对特大范围的建设项目,条件许可时可用遥感资料进行判别。 没有条件的,可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初估水土流失背景值,并与类比工程的监测成果通过对比分析确定。,预测参数扰动后参数的确定,类比法 当具有类似工程水土流失实测资料时,应列表分析预测工程与实测工程在地形地貌和风雨特征、土壤及其侵蚀类型和侵蚀模数、植

43、被类型和覆盖度、扰动地表的组成物质和坡度、坡长、弃土弃渣的堆积形态等水土流失主要因子的可比性。 当预测工程与实测工程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时,可采用类比法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并对有关参数进行修正。还需注明监测的期间、施测者资质及主要结论。 地方经验公式法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当地科学试验研究成果并经鉴定认可的公式和方法。 试验观测法 鼓励通过试验、观测等方法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可在项目区设立监测小区(或径流小区)和土壤流失观测场,采用天然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取得不同预测单元的土壤流失模数。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论证分析与调整后,采用类比法的公式进行计算。,水土流失危害分析,对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进行分析与

44、评价(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或遇不可抗力的情况下,以此作为水土保持是否可行的依据)。 定性分析水土流失危害形式、程度。 定性分析带来的直接影响及间接影响。,预测成果分析,预测结果综述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新增水土流失量 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地段)和时段 说明不同分区水土流失占预测总量的百分比。 分析说明主要时段。 水土流失防治和监测的重点区段和时段 说明防治重点部位。 说明主要时段。 说明拟采取的措施类型。 说明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和建议定点监测的点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总体设计、全面布局、科学配置,并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在半

45、湿润区采用以生物措施、土地整治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在湿润区应有挡护、坡面排水工程、植被恢复等措施。 工程施工所形成的高陡边坡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重力侵蚀的发生。减少对原地貌和植被的破坏面积,对弃土弃渣场、料场要合理布局,应分类集中堆放,并采取拦护措施。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充分重视项目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扰动区及所产生的废弃土(石、渣),设计临时性水土保持措施,尽量减少新增水土流失。 宜吸收当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尽量做到高科技、低投资、高效益,有效控制和防治工程建设中的新增水土流失和原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的规定,在分区布设防护措施时,应结

46、合各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治重点和要求,应与预测分区相一致;植物措施应在以立地条件的分析基础上,推荐多树种、多草种,供设计时进一步优化;防治水蚀、风蚀的植物措施应有针对性。 应对所拟定的重要防护工程进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防治措施的重点地段应为大型弃渣(土、石)场、取料(土、石)场、高路堑、大型开挖面等。防治措施比选的内容应包括防护措施类型、防护效果、投资等,比选的考虑因素应包括工程安全、水土保持防护效果、施工条件、立地条件、工程投资等。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应附防治措施体系框图。 防治工程典型设计,包括永久与临时防治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防治

47、措施工程量、施工组织形式、施工布置、材料来源、施工方法、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等。,水土保持设计,弃土(石、渣)场应分类进行典型设计,大型弃土(石、渣)场应进行必要的地质勘察。 挡墙工程、拦渣坝、护坡工程等的建筑物等级与设计标准可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合理确定,但不得低于国标设计标准。 植物措施在方案编制时应进行典型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应逐班(或地块)设计。园林式植物措施设计应遵循园林设计有关标准和规范。,水土保持施工,严格按设计文件施工,弃土(石、渣)防护应遵循“先拦后弃”的原则。 施工临时堆土区、开挖面等应及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在施工准备期前,应编制完成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48、,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应将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将施工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落实到施工单位和人员。 工程监理文件中应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由监理单位控制水土保持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投资。 在水土保持监测文件中落实水土流失监测、监控目标、要求,由监测单位监控建设全过程的水土流失与生态影响 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通过管理、监理、工程计量和价款支付等手段对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进行控制。 工程检查验收文件中落实水土保持工程检查验收程序、标准和要求,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完成水土保持工程的专项验收。,拦渣工程,开发建设项目在基建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造成大量弃土、弃石、弃渣、尾矿和其它废

49、弃固体物质时,必须布置专门的堆放场地,将其集中堆放,并修建拦渣工程。 根据弃土、弃石、弃渣等堆放的位置和堆放方式,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等,布置拦渣工程,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对于含有有害元素的尾矿(灰渣等),拦挡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其特殊要求,尾水处理必须符合有关废水处理的规定,以防废水下泄给下游带来危害。 拦渣工程布设除遵循本规范外,还应符合挡土墙设计规范等标准的要求 。,拦渣工程,在沟道中堆置弃土、弃石、弃渣、尾矿时,必须修建拦渣坝(尾矿库)。 弃土、弃石、弃渣等堆置物易发生滑塌,或堆置在坡顶及斜坡面时,必须修建挡渣墙。 弃土、弃石、弃渣等堆置于河(沟)道旁边时,必须按防洪治导线布置拦渣堤。拦渣堤具有防洪要求时,应结合防洪堤进行布置。 上述三类拦渣工程的防洪标准及设计标准,应按其所处位置的重要程度和河道的等级分别确定,并应进行相应的洪峰流量计算,斜坡防护工程,对开发建设项目因开挖、回填、弃土(石、沙、渣)形成的坡面,应采取挡墙、削坡开级、工程护坡、植物护坡、坡面固定、滑坡防治等边坡防护措施,根据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施工方式等因素选择确定。 对于开挖、削坡、取土(石)形成的土(沙)质坡面或风化严重的岩石坡面,在降水渗流的渗透、地表径流及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