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与人格的影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22475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与人格的影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网络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与人格的影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网络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与人格的影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网络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与人格的影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网络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与人格的影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与人格的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与人格的影响.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调查报告, 网络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与人格的影响,网上恋爱近年来一直是人们议论关注的重点社会问题,不仅仅因为它可能所造成的犯罪,更是由于它直接作用于青少年。在这个报告中我们将视线聚焦于大学生,看看网恋在大学生中的情况从而探究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与性格会产生哪些具体的影响。 从我们周围了解到网恋其实并不是个别案例,并且往往与专业无关。网上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参与网恋的大学生并不局限于文学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理、工、农、医、文、史、哲、教育专业,涉足者也不是个别人。在一所重点师范大学的一间女大学生宿舍居住着7名女生。这7名女生都在谈恋爱,其中就有6人是网恋。不少高校的大学生断言:“凡是上网的同学几乎

2、人人都有一次网恋经历。”而且这些大学生都敢于公开自己参与网恋的身份,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家长、同学,对谁都不避讳,假如有人反对,还嘲笑对方:“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还如此大惊小怪。” 大学生网恋不仅具有比例高、公开化的特征,而且轻率、速成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有些学生同网友聊过一次天、发过一次E-mail后,便一见钟情,相见恨晚。有些学生第一次“接触”便敢说“我要娶你”,“我要爱你到天明”,并迅速在网站上确立恋爱关系。,那究竟是什么让大学生作出如此轻率的决定呢,?,我们觉得是网络这种媒介对人的人格起了某种作用导致了人会在网络中做出现实中不可能去做的举动。因此年轻人的这种轻率就可以解释了。,我们班有个

3、男生,平时看到女生脸都会红,结果在我们 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他有个网络女友,经交谈后得知 现实中的他和网络中的他派若两人,于是我们认为网络 会给人以双重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所表现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经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完成某种活动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是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是活动倾向性方面的调整,如动机、兴趣、理想、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出现本质的不同。多重人格则不同。我们可以把网络双重人格定义为“个体在网络中和现实中分别具

4、有彼此独立、相对完整的人格,二者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处在剧烈的对立面”。,青少年的网络双重人格主要是对网络人格的虚拟化,即凭空想象出自己所希望的、感兴趣的或者好奇的人格特质,并以此作为网络交往的基本个体特点,如同自己真的拥有这些人格一样。例如QQ上的个人资料设置。久而久之,这种虚拟人格固定下来,在心理上形成某种程度的分离。网络人格一旦形成,往往进入潜意识的层次,使现实人格有时也难以觉察到它的存在。如同多重人格中的后继人格一样,它总会寻找机会展示作为“另一个主体”的“真实”存在,表现出让现实人格也觉得不可思议的行为特点,并强烈抵御企图消灭它的一切努力。,网络双重人

5、格形成的原因,自由与现实的冲突 社会对每个人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竞争的压力在青少年身上也体现得相当明显。升学、竞赛、职业等都令他们不由自主地产生压力感,紧迫意识、危机意识明显增强。不成熟的社会成员如青少年都有自由的天性,这些要求极大地束缚了天性的发展。在这些压力面前,他们也需要缓解和释放,但是社会和家长、学校的高要求使他们平时不敢也没有机会有所表现,就只好借助网络把自我中有些部分体验成为客体。此后,凡是那些无法为父母或其它承认接受的行为或经常受到惩罚的冲动分离出来,压抑人想象的网络“游戏”中,借此释放心理的压力。,个人终极价值的虚无 在新的价值体系确立之前,需要寻找一定的价值填补已经出现的

6、空白。青少年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追求反叛,常常有意无意地以自己的方式发现和检验外在的价值信条,但是他们缺乏分辨价值体系的内在客观标准,在多元价值冲突的时候是最容易迷失自我,从而无法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网络是多元价值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地方,因而他们选择在网络中寻找“另类”的快感。,家庭功能改变 人际支持系统失去原来的效用 传统的顺向社会化已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反向社会化”,即思维活跃的青少年首先把握了最新最有效的知识技术,然后再向儿童和成人延伸。这种状况使家庭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不满足现状的青少年不得不向外界尤其是信息容量大的网络集中。而代沟的进一步扩大使青少年与家长之间的有效心理沟通逐渐减少,相

7、反,相当一部分心理冲突来源于家庭。心理的家庭保健功能降低,渴求理解和宣泄的青少年便纷纷转向网络寻求情感支持。,可见网络对人的人格有着深层次的影响, 那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有怎样的影响呢? 我们还是先以网恋为例:,可见大多数人并不相信网络恋爱, 但是这种价值观很容易就会联系到 现实世界,最后导致现实与虚拟的 不分,两种人格会共用同一种恋爱 观,价值观乃至人生观。这样才是 最可怕的。,再让我们回头看看现实,现实中的恋爱,很奇妙,心理学著作上现实生活中的男女交往 Courtship signaling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males initiate contact,

8、 and therefore relationship, with females. Often it is the male who physically approaches and initiates verbal interaction. A small body of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females take the initiative, using nonverbal signals in encouraging the male to initiate interaction.,Flirting refers to a class of nonv

9、erbal facial expression and behavior, exhibited by women, which serves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and elicit the approach of a man. ( Monica Moore, 1985) Method Procedure,Male attention is likely to follow A room-encompassing glance A smile while looking at him Patting or smoothing the hair The “lip l

10、ick” Head toss nod head when he talk,可见现实当中的恋爱是多么可以让人沉醉与回味, 但网络呢,只会让这一切变得不重要,这就好比喝 葡萄酒的慢慢品味与和啤酒的一饮而尽。 何止网上的恋爱如此,网络带给我们速度的同时, 也剥夺了我们静静享受慢慢品味的权利,从此,我们 的性格中只会多了层浮躁,少了层宁静,这也许是当今 大学生浮躁的根源吧。,仅仅只有3%的人说自己毫无遗憾,可见现在的大学生浮躁与迷茫共存,而在网络这种更加迅速浮夸的媒介的冲击下,大学生面临着种巨大的挑战与冲击,也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网络对大学生性格与价值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也无法完全脱离它,我们能做的知识不让网络侵蚀我们原有的性格与思想,保持自己独有的人格。,谢谢!,制作人员,心理分析 网络调查: 熊飞 哲学 08300160015 PPT制作 文字整理 金晓雨 信息安全 08300240112 周三上午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