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整理3.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22567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6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举制整理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科举制整理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科举制整理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科举制整理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科举制整理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举制整理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制整理3.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 国 第 五 大 发 明,科 举 制,前言,1300年的科举制度几乎占据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五分之三和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历史之长,影响之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对于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建设,特别是对儒家文化和古代教育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东亚各国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西方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也将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到明代科举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逐步僵化。到晚清时成为

2、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因此,吴敬梓才写出了儒林外史这部讽刺科场的不朽名著。到清朝末年,在封建社会制度行将灭亡之际,发生了戊戌变法,“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停止科举的上谕。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目录,一、科举制的产生 二、科举制的发展 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 四、科举制的影响,一、科举制的产生,背景分析 1、九品中正制的衰亡 由于垄断中正职位的世族对人才评价机制的操纵,以及以荫任为特征的赐官、赐爵袭爵制度与九品中正制的结合,使其背离了人才选拔的初衷,沦为世族操纵政治的工具。 世族对人才选拔与任用制度的控制,败坏了社会政治,培

3、育了贵族化的世族阶层。而垄断仕途的世族阶层,在政治上丧失了积极进取的活力,在生活上贪图腐化与享受。 世族政治垄断地位产生的寄生性、腐朽性,驱使着世族走向自己的对立面,走向衰亡。同时,丧失了人才选拔意义的九品中正制也面临着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一、科举制的产生,背景分析 知识链接:九品中正制,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在称帝前夕采纳陈群的建议开始实行,亦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取士制度。具体做法是:任用“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来评定人才等级,然后由小中正上报大中正核查,大中正在上报司徒核查选用。选用的

4、标准除因循汉代察举所要求的经学、德行、乡闾清议之外,又增添家世、才实等内容。除划分九品外,还有根据士人德才表现所写成的评语,称为“状”,选用人才要将“品”与“状”结合起来。,一、科举制的产生,背景分析 2、考试制度的萌芽 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形式,其渊源很久。 汉代的察举制与公府辟除制,都含有考试的内容。如公府的辟士四科就含有“经中博士”、“文中御史”两科,需要进行考试。东汉顺帝时,确立了察举考试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还继承了察举考试,太学生、国子生、州郡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入仕资品。 南朝时期,梁武帝曾在天监八年下诏要求举行考试,诏曰:“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

5、”,一、科举制的产生,背景分析 知识链接:汉代察举的具体方法,汉代察举制的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下诏指定荐举的科目,由丞相、诸侯王、公卿和郡国守相等按科目要求进行考察和荐举;应举者按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或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丞相、御史二府(东汉改为尚书)及九卿策试;根据对策的成绩高下,分别授予官职或选入郎官继续深造;考试地点在京城的太常寺或公车司马署等处。,一、科举制的产生,背景分析 3、加强中央集权 九品中正制到了西晋,成为了世族门阀培植私人力量的主要工具,而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况。在东晋时,门阀士族实力的强大,开始分割皇权,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代替东晋的刘裕出身寒族,

6、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开始打压世族,选用寒人。南朝时期,皇帝一般都是借助于寒族地主的力量,对抗各地的世家大族。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人事权极为重要,因此,九品中正制被新的依附于皇权的任官制度替代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利收归中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我国科举制从此诞生。 (唐王朝建立后,由于政策正确,生产力急剧发展,经济繁荣,中小地主经济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迫切要求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力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官僚机构随之膨胀,官吏队伍日益壮大,为选拔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以隋朝初具规模的科举取士法为基础,正式确立了科举选官制度。),科

7、举制度的产生过程 在九品官人法失去人才选拔的功能与意义,在社会呼吁废除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同时,一种新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已经在旧制度的母体内萌芽。 新的选拔制度有两大明显的特征:一是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二是具有相对的公平性。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随着南北朝时期世族政治的衰落、寒人在政治上的崛起,批判九品官人法,要求以才选人的呼声高涨。同时一些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开始出现。 隋文帝和隋炀帝等个人因素的作用,开皇年中,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之后隋炀帝创建了进士科。科举制也就真正在确立下来了。,一、科举制的产生,新制度的产生 1、隋文帝开科举人 隋朝统一后,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参

8、政人群、改善政治关系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开始采用分科举人的方法,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颁布诏令:“罢州郡之弊,非乡里之举,内外依命,悉归吏部。”同时,还决定设立“秀才科”,并定制,每州每年贡士3人,参加改科考试。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一、科举制的产生,新制度的产生 2、隋炀帝时开始形成 大业三年(607年)四月,隋炀帝下诏:五品以上文武职事官,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十科举人”。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规模与范围,主要考察品德、学业、

9、文才、将略 此外,隋炀帝还保留了旧有的秀才、明经科,还创立了进士科。通典选举:“炀帝始建进士科”。,学界争鸣: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问题,源于隋:一般的观点。参见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台北学生书局, 1982年, 816页;陈东原:中国科举时代之教育,商务印书馆, 1934年, 1页;周谷城:中国通史上册,开明书店, 1939年;日宫崎市定:科举,日本秋田屋, 1946年, 1页;韩国磐:关于科举制度创置的两点小考,载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联书店, 1979年;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2年, 1页;金旭东:科举制起源辨析之商榷,历史研究1984年6期;周东平:关于科举制起源的

10、几点意见,历史研究1984年6期。 源于唐:参见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历史研究1983年2期;唐长孺:南北朝后期科举制度的萌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 1959年;金铮: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48页。 源于汉:参见徐连达、楼劲:汉唐科举异同论,历史研究1990年5期;爱伯华:传统中国的社会阶层流动, Wolfrom Eberhard , Social Mobility in Traditional China , p. 22. E. J. Brill,Leiden , 1962。,二、科举制的发展,唐朝时期的完善 1、考生的资格与来源

11、 唐代科举对考生的资格仍有一定的限制:凡触犯刑律者、工商之子、州县小吏都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九品以上官员。 考生来源分常科和制科,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二、科举制的发展,唐朝时期的完善 2、考试的科目 从总的来说,唐代科举制度的科目主要分为常科和制科。 常科是指经常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常科是主要形式。 制科是指依据皇帝诏令临时举行的科目考试。 常科考试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算等六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主要。明经主要考经义,进士主要考诗赋。进士科在唐

12、代盛于明经科。 制科的考试科目除与常科相同的一些外,还有武举。制科取士可以是官吏,也可以是平民,凡考中,官吏可以立即升迁,平民可以授予官职。在唐代,制科又被称为“杂色”,即非正途之意,这主要是因为制科所取多是有特殊技艺的人才,特别是农、商、医、土木营造等技术人员,故不为士人看重。,初,秀才科等最高,試方略策五條,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貞觀中,有舉而不第者,坐其州長,由是廢絕。開元二十四年以後,復有此舉。其時以進士漸難,而秀才本科無帖經及雜文之限,反易於進士。主司以其科廢久,不欲收獎,應者多落之,三十年來無及第者。至天寶初,禮部侍郎韋陟始奏請,有堪此舉者,令官長特薦,其常年舉送者並停

13、。自是士族所趣嚮,唯明經、進士二科而已。通典选举三 其進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經倍之,得第者十一二。 通典选举三,二、科举制的发展,唐朝时期的完善 3、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考试的程序,第一步由国子监生和乡贡报考;第二步参加省(尚书省)试,即礼部主持的考试,合格称及第;第三步由吏部呈报、皇帝旨准,授予学衔称号、确定官品及秩级,委任一定的官职。进士科考试,试诗赋、帖经、时务策五道。考中前三名者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载初元年,武后在洛阳殿策问贡士,一连持续数日,此为后来“殿试”之始。,二、科举制的发展,唐朝时期的完善 4、考试的形式 考试形式大抵可分为笔试与口试两种。 笔试的题型有:帖经、墨义、

14、诗赋、杂文、时务策等。帖经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填空题,墨义相当于今日的问答题,诗赋和杂文则可认为是作文,时务策则是一种议论文考题。 口试的形式是对策。对策可以面试考生的知识结构、解答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反应与应变能力。 另外,还有武举的考试。武举的考试则结合其自身的特点与要求,主要考察考生的体能、运用兵器的技能、兵法知识。其形式有:马术、射箭的考核与兵略的笔试。,二、科举制的发展,唐朝时期的完善 5、考试的过程 唐初,由尚书省吏部考功司员外郎主持。唐玄宗时,以级别太低,改由礼部尚书侍郎主持。 常科的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十月,答题时间为一天,辰时入场,日暮交卷。做不完者,以燃尽三根木烛为限。 考场

15、戒备森严,有卫兵守护。考生由荆席围隔,单独完成考试,不得交头接耳,不得作弊。唐初考生入场要搜身,严禁夹带,若违反,则驱出考场,并勒令今后停考两次。 进入中唐后,进士科考时务时,可以参阅经史。时务考试重在考分析与解决问题,不怕夹带,多参阅经史,有利于考生发挥。,二、科举制的发展,唐朝时期的完善 6、录取与入仕 考生的试卷由礼部组织评阅,初步评出等第,确定录取人之后,交门下省进行复核。录取名单要送皇帝过目,皇帝有权将认为有才之人添入名单。玄宗天宝元年创立“纳卷”制度。考生在考试前先呈送自己的作品,作为录取参考。录取时是否有名士推荐,对考生至关重要。 尚书省的考试称为省试,有资格参加省试的人称为“举

16、人”。举人录取后,称为及第。录取名单要放榜公布。及第第一名列于状首,称之为“状元”。及第者称主考官为“座师”,自称为主考官的“门生”。进士科考之人称为“秀才”。 及第的人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必须再参加吏部的选试,通过选试,才能做官。这次考试称为“释褐试”,释褐即脱掉民服,改换官服之意。如果有名臣权臣的推荐,也可以出任官员。,状元梦,有关科举考试的故事,云溪友议卷八记载了当世进京赶考的举于,可以向当地州郡太守申请一些物质补助,地方官员应当给与。当初,吴武陵便向本州刺史李吉甫请求帮助:李给几匹布帛,吴武陵嫌少,把东西退回去,还写丁一封信,口气有些不敬。李很生气,是其妻子劝说,才重新给米。 吴武陵

17、把这件事忘记了,而李吉甫记在心里。从此事来看,李吉甫心胸确实不够宽广,还不如他的妻子。的他的儿子正是后来在政治舞台上大名鼎鼎的政治家李德裕。李德裕之才学得益于其父,其心胸之宽阔则得益于他的母亲。 出于有这件事,李吉甫始终车牢记着吴武陵。当入和二年吴武陵参加进士考试时李吉甫正是首席宰相。主考官拿着拟定录取的新进士名单到中书省去审批,第一个当然要给首席宰相李吉甫,李吉甫还没看到榜文使先问一声:“吴武陵及第了吗?”主考恐怕是宰相的老朋友,便连忙回答说及第了。正在这的,来个宦官向李吉甫宣布圣旨,李吉甫需要去接旨,便给主考赢来了宝贵的时间。于是他从容不迫地从怀中把榜文争出来,在最末尾填上“吴武陵”三个字

18、。等李吉甫提出不同意见,主考因为名字已写上,也要考虑白己的面子于是便坚持不能改动。李吉甫提不出更有力的理由屏蔽内容,于是吴武陵便以最后一名登第。,有关科举考试的故事,唐待纪事卷四十翻己载这样一件事:元和年间及第的李播到新州做官,有一个姓李的举子拿着一卷诗来向他行卷。 李播打开一看,原来是自己当年用来行卷的诗。便说:“这是我未及第时为行卷他的诗啊!”李举子见状,也不敢隐瞒,便实话实说道:“顷于京师书肆百钱得此,游江淮间二十余年矣,欲幸见惠。”意思是说这些诗是我以前在京师书肆上花百钱买的,拿着在江淮一带行卷已经二十多年。请您就把它赐给我吧! 李播见他可怜兮兮的,就答应了。顺便问他还准备到哪里去行卷

19、,回答说:“江陵谒卢尚书。”李播一听,说道:“公又错矣!卢是某表亲。”那举于一听满面绯红,拜谢而去。这个举子挺倒霉,拿着买来的文章行卷,结果碰到枪口上,行到文章作者的家;不过他已经拿着这诗文在江淮一带招摇撞骗了二十多年、后来这个举于是否骗来进士文凭不得而知。,参考资料:关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相关论文参考: 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历史研究1983年2期; 刘海峰:唐代秀才科存废与秀才名目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0年1期; 余子侠:唐代秀才科考论,历史研究1997年5期。 万绳楠:武则天与进士新阶层,中国史研究1994年3期; 乌廷玉唐代的科举制度,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1期

20、; 翁俊雄唐代科举制度及其运作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8年1期。 丁爱华唐代制举述略,理论学刊1989年5期。 任爽科举制与唐代教育危机,中国史研究1994年3期。 刘智亭唐代科举制度及其流弊,陕西师大学报1983年2期; 侯力:关于晚唐科举制度的几个问题,浙江学刊1998年4期; 盛奇秀:唐代武举小考,山东大学学报1988年2期 汪辉才武则天与武科举制度,光明日报1987年12月6日; 潘孝伟唐代的武举,安庆师院学报1990年1期。 韩国磐: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朋党之争,载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联书店, 1979年。 左益寰.唐代科举制度述略J.复旦学报(社科版),1983,(6). 盛奇秀.唐代明

21、书科考述J.文史哲,1987,(2).,参考资料:关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相关著作参考: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2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商务印书馆, 1945年 卓遵宏: 唐代进士与政治, “国立”编译馆 , 台北, 1987年;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年。,二、科举制的发展,宋朝时期的改革 1、确立三级考试制度 唐代科举考试分为两级,州或府试,然后省试,武后开创殿试,却不成定制。 为扭转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宋初进行了一系列加强君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为密切皇帝和考生的关系,开始增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省试合格者方可参加

22、,经皇帝钦定及第者,为“天子门生”。 宋初殿试极为严格,百分之三十进士被淘汰,引起考生不满。于仁宗时宣布今后省试通过者皆为及第,殿试仅排名次。 太宗时期,进士分为三甲:一甲陈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并赐琼林宴为之庆贺,状元则更为荣宠。 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宋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二、科举制的发展,宋朝时期的改革 2、实行锁院、糊名、誊录 宋代为了防止考生与考官联手作弊,实行锁院管理制度。即考生入场后,除监考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即对考场实行封闭。 所谓糊名法,

23、即把试卷上考生的姓名、乡贯等糊上, 使考官无法确定试卷的归属, 从而有效地杜绝考官循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又称“弥封”或“封弥”。 为了禁绝笔迹辨认或者事先商定暗号等情况,始在殿试中实行誊录, 四年定制。 誊录,即由专人重新誊抄试卷。这是为了加强对试卷管理的第二道防线。 宋朝的几项措施,加强了对考试环节的规范管理。,二、科举制的发展,宋朝时期的改革 3、废除吏部选试 宋朝废除了唐朝的吏部选试环节,凡经过科举考试而及第者,吏部不再进行考试,即可直接授官。 宋朝的考试规模比唐朝更大,扩大了录取名额,进一步减少了门第限制,更广泛的吸收各阶层的知识分子,以扩大统治基础。 由于只要进士及第便被委派为官,而且

24、可以快速升迁,科举成为当时猎取功名的主要途径。宋朝,状元、榜眼、探花是作为高居榜首前三名的荣誉称号。凡中状元、榜眼、探花者,顿时成为朝野仰羡的人物,引起人们对科举的重视。,二、科举制的发展,宋朝时期的改革 4、词科之设 宋朝科举考试在旧有科目之外,又创制了词科。 宋神宗之前,沿袭唐风,科举颇重诗赋。王安石变法,改为一律考试经义、时务。宋哲宗上台,创制宏词科。宋徽宗改宏词科为词学兼茂科。考试内容为制、诰、檄、布、铭、赞、序等文体,考察考生的文学表达能力与知识结构。 南宋时,词科改称为博学宏词科,亦称词学科。,二、科举制的发展,宋朝时期的改革 5、王安石与“三舍法” 王安石执政期间,重视学校教育,

25、制定“三舍法”。将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分为三等,即上舍生、内舍生、外舍生。上舍生又分上中下三等。 进入国子监的学生,先为外舍生,考试成绩优秀者,升为内舍生,内舍生成绩优秀再升为上舍生。上舍生下等成绩优秀升为中等,中等成绩优秀升为上等。其进学制度类似现今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子监学生如考至上舍生上等,即可不用参加科举考试,由吏部直接授官。考至上舍中等,可以免科举的省试,直接进入殿试。考至上舍的下等,可以免科举的州、县试,直接进入省试。它将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制度结合在一起。,二、科举制的发展,元朝时期的停顿 1、元朝的科举尝试 元朝科举的最初尝试是在窝阔台汗时期,在灭金后急需各级地方管理人材的背

26、景下开始的 。 “太宗始取中原,中书令耶律楚材请用儒术选士,从之”。窝阔台汗九年(1237年)八月,下诏命“历诸路考试,以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听,但不以失文义为中选”。诸路考试,均于次年(戊戍年)举行,故称戊戍选试。按照他们原来的打算,此后准备再辟举场精选入仕。这说明戊戍选试确实是科举取士的步骤之一,但后来“当世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 忽必烈即位以后,元廷围绕科举兴废问题曾展开反复讨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至元二十一年之议。但是终忽必烈之世,科举制度始终没有实行。成宗、武宗时,也一再议“科举事“,但仍无结果。,二、科举制的发展,元朝时期的停顿 2、元仁宗始开科举

27、元仁宗即位,为了整顿吏治,改革由吏入仕制度带来的某些弊端,主张以儒治国,重新提出“求贤取士,何法为上”的问题。皇庆二年(1313年)末,元廷以行科举诏颁天下。自次年起,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别有两套考试程式,录榜也分为两榜。 元代地方一级考试为“乡试”,于八月举行。全国录300人。会试在中央礼部考试,于乡试中选者中录100人参加殿试。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只排名次,不再黜落。各级考试录取人数中,原则上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占四分之一。 元代科举考试,共举行过9次(其间由于伯颜擅权,执意废科,还曾停科两次)。科举规模,无论就取录人数或进士的地位前途,

28、都和唐、宋相两朝难以相比。,二、科举制的发展,元朝时期的停顿 3、元朝科举的影响 元朝科举制度的规模很小,它对有元一代的既定用人格局,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不过,元朝科举主要以经义取士,不用词赋,经义考试标准则最先以程朱理学对儒家经书的解释为主。此后经明代直到晚清改革科举制度,以理学开科取士,维持了将近600年。所以,从元代开始,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几乎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参考资料:关于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相关论文参考: 何忠礼: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历史研究1990年5期; 张希清:论王安石的贡举改革,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4期; 张希清:宋代殿试制度述论,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2期;张

29、希清.宋代殿试制度论述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2). 文元珏:论宋朝贡举制度的发展,湖南师院学报1983年4期; 何忠礼:沦科举制度与宋学的勃兴,中国史研究1991年2期; 巩本栋:北宋进士科举改革与文学,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1期。 何忠礼宋代殿试制度述略,中国史研究1988年l期; 穆朝庆宋代糊名法和誉录法的若于问题,中州学刊1983年5期; 何忠礼宋代封弥制考辨,杭州大学学报1987年3期。 杨康荪:宋武举述略,中国史研究1985年3期。 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5期; 穆朝庆论宋代的“恩科”制度兼评宋代的养士政策,中州学刊1991年5期

30、; 安部健夫元朝的知识人与科举,史林1959年42期; 陈东原辽金元之科举与教育,学风1932年2期; 姚大力:元朝科举制度的行废及其社会背景,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1982年2期; 聂崇岐:宋代制举考略,收入聂崇岐宋史丛考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 何忠礼北宋扩大科举取士的原因及与冗官冗吏的关系,宋史研究集刊1辑,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参考资料:关于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相关论文参考: 杨树藩:元代科举制度,宋史研究集14辑。 林瑞翰:宋代制举考,宋史研究集16辑; 金中枢:北宋科举制度研究(上、下)、北宋科举制度研究续(上、下)和北宋科举制度研究再续(上、中、下) , 宋史研究集

31、11辑(1979),12辑(1980),13辑(1981),14辑(1983),15辑(1984),16辑(1986),宋史座谈会编辑,台湾“教育部”中华丛书委员会。 梁庚尧:南宋的贡院,中国史学1卷,1991年,日本史学会编; 张希清:宋代贡举科目述论,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希清:关于科举制度创立的几个问题,北大史学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希清: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国学研究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张希清:宋代科举锁厅试述论,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张希清:论宋代科举中的特奏名,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

32、教育出版社,1989年; 张希清:南宋科举类省试述论,宋史研究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关履权宋代科举考试制度扩大的社会基础及其对官僚政治的影响,宋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3年; 杨树藩:宋代贡举制度,宋史研究集刊4辑,台湾中华丛书,1969年; 宋曦:从科举与舆服制度看宋代的商人政策,宋史研究集刊7辑,台湾中华丛书,1974年。 何忠礼试论北宋科举制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参考资料:关于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相关著作参考: 何忠礼:宋史选举志补正,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正富:宋代科举制度之研究,台湾政治大学,1963年; 何忠礼、

33、徐吉军:南宋史稿,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何冠环: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中华书局,1994年。 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4年中译本。 荒木敏一:宋代科举制度研究,日本同朋舍,1963; 中岛敏:宋史选举志译注第1卷和第2卷,东洋文库“宋史选举志研究会”,1991年和1995年; 佐伯富:宋史选举志索引,同朋舍。 贾志扬:宋代科举,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荒木敏一:宋代科举制度研究前言,日本同朋舍,1969年;,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明朝时期的鼎盛 1、学校与科举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学校

34、分国家与地区两类。国家的学校称为国子监,地方的学校有府、州、县学。在聘师授课或自学的人,只有参加入学考试,才能获得资格。 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各地推荐来的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高级官僚子弟以荫任入监的称荫监,会试未中进士的举人入监的称举监,富家子弟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明朝时期的鼎盛 2、地方学校入学考试 府、州、县学入学者也经过入学考试。共分两种: 童生试学生入学前的选拔性考试,由县和府举行。及格者称“童生”,意为小学生。这是科举道路上的第一关。 院试在府

35、或直隶州举行的选拔性考试,或称“进学”考试。由省学政主持,学政称提督学院,故称院试,考生需是童生。由于录取人数有限,只有优秀者方能进入府、州学。府、州学的学生,成绩优异者由国家发给禀膳费,称为“禀生”。有些地方学校,可以视地方条件增加非禀膳生名额,称“增生”。初进学者称附学生员,简称“附生”。以上三种人都是民间俗称的秀才。秀才遇知县可不跪,遇有刑事诉讼,也不能随便用刑。,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明朝时期的鼎盛 3、三级考试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考试分三场,乡

36、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即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历史上科举考试连中三元者,文举 唐朝:张又新、崔元翰、武栩(左为王旁)黄(因唐正史记载较少故鲜为人知,官至大理卿); 宋朝

37、:孙何、王曾、宋庠、杨置 、王若叟、冯京; 辽朝:王棠; 金朝:孟宋献; 元朝:王宗哲; 明朝:黄观、商辂; 清朝:钱檠、陈继昌; 武举 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 清朝顺治年间,浙江富阳人王玉璧。 资料来源:百度文库 专业文献/行业资料 语言/文化,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明朝时期的鼎盛 4、入仕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明朝

38、时期的鼎盛 5、八股文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 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

39、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清朝时期走向衰亡 1、民族偏向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由于满人有其他特权,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多。,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清朝时期走向衰亡 2、初步考试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 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

40、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清朝时期走向衰亡 3、正式考试 正式考试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举人的名额很

41、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 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贡士,贡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名左右。 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清朝时期走向衰亡 4、入仕 殿试结束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

42、、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分配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清朝时期走向衰亡 5、增加试帖诗 也称“赋得体”,起源于唐代,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题目范围与用韵,原均较宽,唐玄宗开元时始规定韵脚。宋仁宗时始规定题目必于经史有据。明及清初不试诗赋。 乾隆二十二年(1757),于乡会试加试五言八韵诗。格式限制比前代更严,出题用经、史、子、集语,或用前人

43、诗句或成语;韵脚在平声各韵中出一字,故应试者须能背诵平声各韵之字;诗内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题目之字,须在首次两联点出,又多用歌颂皇帝功德之语。,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晚清时废除科举 1、戊戌变法 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进行了废除八股文的科举制改革。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下令科举考试停用八股文,改试策论, 6月30日,又命令立即取消童试、岁试和科试的八股文,改考策论,不要等到下一次科举。这就是清代第二次废八股的科举制改革。然而随着戊戌政变的发生,八股文又起死回生。1898年10月9日,清政府颁布召令曰“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

44、,分别考试。”,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晚清时废除科举 2、庚子巨变 1900年6月,英、法、美、意、日、俄、德、奥八国联合发动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侵华战争,他们进军迅速,很快攻占了天津和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帝皇慌逃往西安。事后,为了维持腐朽的清朝统治,清政府又进行了废除八股的科举制改革。1901年8月29日,清廷下诏停武举,规定从次年开始,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篇,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生童岁、科两考也要考中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策论,并试四书义、五经义各一篇,以上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至此,八股文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三、科举制的由盛入衰

45、,晚清时废除科举 3、废除科举 1903年,袁世凯、张之洞会奏,请求以十年为期,废除科举制,得到清政府批准。其后,由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日俄战争的刺激,张之洞又与袁世凯会奏,要求尽快废除科举制。清政府接受这一意见,于1905年9月发布谕旨,宣布从1906年开始,停止各级科举考试。这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废除。,参考资料:关于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相关论文参考: 李鸿:明清科举制度与封建专制主义,内蒙古大学学报1983年2期。 王兴亚:关于明代科举制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州学刊1990年4期。 郭厚安:明初选举制度述论,西北师院学报1987年4期。 沈其新:清末科举制度废止评述,广州研究

46、1987年11期。 胡果文:清代科举略论,江汉论坛1989年7期。 朱光潜: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年。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附录一论八股文,北平人文书店, 1932年。 文元珏:论八股文的源流及其历史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05期。 李鸿:明清科举制度与封建专制主义,内蒙古大学学报1983年2期。 许树安.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及其他J.文献,1986,(3).,参考资料:关于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相关著作参考: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 1984年。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三联书店, 1958年。 朱保炯等:明清进士

47、题名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宋元强:清朝的状元,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2年。 吴晗:朱元璋传,三联书店, 1980年。,四、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公正取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1.公正取才,培养人才。科举制度打破了世族垄断政治,垄断官员选拔制度的现象,为社会提供了相对平等的考试机会,以及进入国家官员队伍的可能性,科举制在当时,是一种相对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

48、员必经之路。,四、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2、巩固统治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3.巩固统治。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四、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3、培养人才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四、科举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