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24056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面向移动学习的 学习活动设计框架,黄荣怀 北京师范大学 http:/ ,Smart Devices Are up to the Task: Saving Lives in Real-time,RFID matches patients to meds,Blood pressure cuff to monitor vitals from home,Mobile oxygen gauge,Innovative healthcare devices enable patient and practitioner learning.,“A new defibrillator from Philips

2、that talks paramedics through CPR and shuts up when they get it right.“ (source: Philips),Vocera VoIP “communicator”,智能设备已经能服务于 我们的生活!,到2012年设备数(亿件/台) : 计算机 11 手持设备 26 娱乐设备 13 机械/汽车玩具 4 器具/玩具 110 合计 164 Howard (2005) former CIO of SUN Microsystems,技术发展,在未来5-10年信息技术的发展: (Howard, 2005) 数字鸿沟将因移动和无线技术的发

3、展而缩小。 无论是新型在线社区,还是现实社会网络都能自由方便地获取信息。 虚拟团队的协作能力将通过新的工具和技术得到改进。 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将日趋模糊。 通信技术与媒体数据技术逐渐融合,可进行无缝的集成和互操作。 由于新搜索和存储技术发展,将持续性的信息爆炸。,技术发展趋势,(The Horizon Report, 2006) 社会计算(分布式的、虚拟交互的和协作) 个性化传播(出版和发行个人经验、信息和资源) “口袋”电话(优化用于教育的移动电话) 教育游戏 (engagement theory) Augmented reality and enhanced visualisation (抽

4、象数据的三维表征) 上下感知的环境和设备(环境对用户的感觉和喜好能自动响应),技术发展趋势,移动技术能促进学习吗? 非正式学习的优势如何挖掘?,移动学习的概念,以技术为中心的移动学习定义 移动学习被看作是使用移动设备的教和学(Aderinoye, Ojokheta, Sung, Gips, Eagle, Madan, Caneel, DeVaul, et al., 2005) 基于学习活动的移动学习定义 移动学习是通过移动终端传递学习资源的学习活动(Nash, 2007),移动学习的概念,移动学习应包括以下基本内涵: 移动学习不仅仅是使用可便携设备的学习,也应该强调是发生在情境上的学习。 移动

5、学习不是一种孤立的学习方式,应该同其他的学习方式混合。 移动学习不应该仅仅意味着向小的屏幕呈现或推送内容,也要关注在对于学习发生的促进。 “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非固定或非预先设定的位置下发生的学习,或者有效利用移动技术所发生的学习。” (黄荣怀&Jyri Salomaa, 2008),“A Perfect Storm” Drives Adoption of Mobile Learning,6 elements driving US Mobile Learning converge & create a virtuous cycle.,Mobile Learning Adoption,Mobil

6、e Learning and Real-Time Collaboration-based Learning Convergence: All Roads Lead to Mobility and Device-Independent Content,Presence,Role Aware,Device Aware,Intelligent Asymmetric Collaboration,Identity Management Technology,Virtual Labs,Remote Access,App Sharing,Video over Internet Technology (VoI

7、P2),Voice over Internet Technology (VoIP1),Messaging Technology,IM,Chat,Polling,VoIP,Automated Translation,Transcription Close Captioning,Voice UI,Multi- Video Panes,Streaming Media,3D Rooms,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eMail,Tele Presence,Social Network Analysis,White Boarding,Unstructured Information

8、 Management,Real-time Collaboration-Based Learning in Rich Client,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Massively Distributed Mobile Collaboration,Brown (2005 & 2006),Brown (2005 & 2006),移动学习发生的五个条件,以真实问题为起点; 以学习兴趣为动力; 以学习活动的体验为外显行为; 以分析性思考为内隐行为; 以指导、反馈为外部支持。 (黄荣怀&Jyri Salomaa, 2008),移动学习的五个特征,便捷性的学习工具、灵活性的

9、学习环境,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环境 学习者可以随意支配时间,把握空间,获取语音、视频、数据等信息,进行学习和交流。 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学习者自己决定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式等 以知识导航为特征的、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为目的的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更具有情境性,资源丰富、并以真实情境作为学习隐喻 情境有利于增强学习的意义 学习者与情境间产生一种新的互动方式 以群体协作和个体探究学习为典型组织形式,如何设计移动学习的活动?,传统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及其特点,传统教学设计模型主要适应于正式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尽管考虑了学生者的特征分析,但“传授”知识的痕迹明显 特别适应于课堂和传统的教学环境,对于

10、普适学习环境显然不适应。,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环节,需求分析。以学习需要、学习者特征和学习环境进行综合分析,避免“为技术而技术,为使用而使用”。 以学习者的活动为中心,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将学习任务划分为“微型(迷你)”(约5分钟左右)活动。 强调学习情境设计。将学习任务“嵌入”社会性活动中,让学习者感知不到学习的存在。 部署必要的技术环境,并规划好学习支持活动,以使这些迷你活动获得相应的成效。 对技术环境和学习支持活动进行约束条件分析,并将其对学习的影响纳入学习评价设计中。,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模型(MLADM),英国Kingston大学的LTRG小组的有效性研究 http

11、:/caris.kingston.ac.uk/ltrg/ 德国Campus-Mobil项目 http:/www.campusmobil.de/ 芬兰Tampere 大学XTask移动学习系统 http:/ieeexplore.ieee.org/Xplore/login.jsp?url=/iel5/8056/22273/01039221.pdf 瑞典Vaxjo 大学的C-Notes http:/ieeexplore.ieee.org/iel5/8056/22273/01039232.pdf?arnumber=1039232 美国David Geffen 医学学校的PDA使用 http:/ieee

12、xplore.ieee.org/iel5/9017/28620/01281333.pdf?arnumber=1281333 新加坡的MobiSkoolz系统 http:/ 日本德岛大学支持课堂学习的BSUL环境 http:/ieeexplore.ieee.org/iel5/10547/33360/01579273.pdf 台湾中央大学蝴蝶观察学习系统BWL http:/doi.ieeecomputersociety.org/10.1109/WMTE.2004.1281327 日本LOCH-支持户外手持移动设备的非正式学习 http:/ieeexplore.ieee.org/iel5/10547

13、/33360/01579261.pdf?isnumber=&arnumber=1579261 英国蓝卡斯特大学通过使用带有摄像头的手机进行普适学习 http:/doi.ieeecomputersociety.org/10.1109/WMTE.2005.69 日本JAMIOLAS使用传感器支持模仿和拟声词汇的学习 http:/doi.ieeecomputersociety.org/10.1109/WMTE.2006.27 美国电子参观指南 http:/ieeexplore.ieee.org/iel5/8056/22273/01039220.pdf?arnumber=1039220 东京大学支持孩

14、子们使用PDA在博物馆中进行协作学习的系统 http:/doi.ieeecomputersociety.org/10.1109/WMTE.2004.1281344,诺基亚行学一族 http:/ 台湾博物馆中用于移动学习的游客参观导航系统 http:/doi.ieeecomputersociety.org/10.1109/WMTE.2004.1281385 挪威支持博物馆环境下协作学习的项目 http:/www.intermedia.uio.no/people/home/palmyre/pierroux.pdf 欧洲达芬奇计划 http:/www.leonardo.org.uk 挪威奥斯路大学的

15、KNOWMOBILE研究项目 http:/www.intermedia.uio.no/blog.2006-11-06.6888953059/blogentry.2006-03-30.6727199000 欧洲M-Learning项目 http:/www.m-learning.org 欧洲移动学习下一代学习 http:/ 欧洲MOBILearn项目 http:/www.mobilearn.org 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 http:/ 日本的Pocket Eijiro http:/ieeexplore.ieee.org/iel5/8663/27456/01222348.pdf?arnumber=1

16、222348 英国英格兰工艺大学Ultralab实验中心项目:M-learning解困教育社会问题 http:/ultrslab.ac.uk/projects/m-learning 非洲农村的移动学习 https:/www.up.ac.za/dspace/bitstream/2263/1757/2/Viljoen_Case(2005).pdf 英格兰学习与技能发展项目LSDA http:/www.lsda.org.uk/events/mlearn2003 麻省理工OLPC项目 http:/www.OLPC.org,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研究案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研究案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研究案例,基

17、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普适学习资源服务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BA070052) 实验的选取考虑应用领域的差异性、技术平台的差异性、是否有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当前最为先进先进的移动学习体验设备等因素。,实验1:基础教育领域 + “智学宝”,以文曲星教育研究院的“智学宝”平台为普适学习支持平台,以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的初中和高中部学生为普适学习应用对象。 关注重点: 移动学习方式在基础教育环境下可能的应用情景(课堂学习/课程辅导/知识拓展); 多终端设备的学习者用户选择性研究(移动设备偏好/功能需求/UI交互); 移动学习校园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类型研究; 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绩效分析(

18、情景认知、协作学习、数字化技能)。,系统及平台功能: 利用可联网的学习机来开展普适学习; 能够通过网络来同步推送学习资源; 全科的基础教育学习资源; 功能:学、测、练、评、补、问、信; 有后台的支持服务。,实验环境及条件,实验2&3:高等教育领域 + “移动英语通”/iPhone,以碟中碟“移动英语通”为普适学习支持平台,以北京师范大学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为应用对象。 以苹果(中国)公司基于iPhone的PodCasting技术为普适支持平台,以艺术类高校的课程学习为应用对象。 关注重点: 大学生普适学习需求调研、学习者特征分析; 大学校园环境下的普适学习应用情景调研; 普适学习方式融合正

19、常学习流程的可行性调研; 移动、普适学习制约因素分析; 大学生开展普适学习的终端体验性。,系统及平台功能: 利用手机来开展学习; 支持英语学习的专业服务; 支持英语“听,说,读,译,考,背”; 丰富的学习资源;; 资源的便捷性接入(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下载)。,实验环境及条件:碟中碟“移动英语通”,实验环境及条件:苹果公司的Podcasting +iPhone,苹果iPhone平台实验重点: 便捷式知识媒体推送的有效性分析; 高性能普适学习设备的用户体验性研究; 音视频媒体基础知识学习的学习对象化需求调研。,以碟中碟“移动英语通”为普适学习支持平台 以奥鹏学习北京学习中心网络学院的学员英语学习为应用对象。 关注重点: 在职在岗位人员(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的普适学习需求调研、学习者特征分析; 社会环境下的普适学习应用情景调研; 成人开展普适学习的终端体验性。,实验4:在职在岗人群 + “移动英语通”,谢谢你的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