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26534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 六 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教学要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马

2、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关键词】,“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 新经济政策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政党,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

3、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 (1)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

4、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3)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2、无产阶级革命的两种形式-暴力与和平,从理

5、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 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暴力革命,列宁说:“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马克思所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1页】,和平革命,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3、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1)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6、内同时发生。,(2)列宁的论述与实践,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和尖锐化。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1915年8月,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明确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4页】,列

7、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又写道:“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3)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个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也向全世界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

8、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即 (1)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2)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3)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苏联模式的建立(形成): 2、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3、对苏联模式的评价:,1、苏联模式的建立(形成):,1928年10月,苏联开始实行以优先

9、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底完成。 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2、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 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与这种发展战略相适应, 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

10、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3、对苏联模式的评价:,(1)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2)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

11、国的发展,1、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2、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1、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十月革命之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2、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第一,社

12、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邓小平指出的:“

13、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1、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2、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

14、政权。 3、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4、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1、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都十分强调无产阶级政权对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性。,2、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1)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广大劳动人民破天荒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 (2)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

15、的意志进行改造。 (3)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4)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3、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在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产生过; 巴黎公社、 苏维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4、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第二,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改造旧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

16、渡。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1、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2、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3、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 4、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

17、实践中深化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1、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为前提,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 (2)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3)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 (4)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等。,2、列宁的论述:,在领导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中,列宁所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主要有: (1)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 (2)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3

18、)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4)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二)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1、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2、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

19、同富裕。,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

20、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列宁说: “一切民族都

21、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

22、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 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4页】,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

23、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社会主义如何进行改革?从已有的实践中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第一,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24、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志,有独立的纲领、路线、策略,为参与或掌握政权而斗争的政治组织。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工人运动

25、的发展, 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前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后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政党。,(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伟大使命,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首先,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前途的阶级。他们最有社会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最大公无私,是一支生气勃勃的力量。 其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是被压迫阶级,是被剥夺了任何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阶级,是唯一同资产

26、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 最后,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 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2)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它不等同于工人阶级本身,也与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有明确的区别。 列宁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这个先锋队的力量比它的人数大10倍,100倍,甚至更多。”【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 (3)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并不排斥那些虽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但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27、1)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具有鲜明的政治纲领的党,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党。 (3)能够真正实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解决本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1)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具有鲜明的政治纲领的党,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党。,列宁说过:“一个政党如果没有纲领,就不可能成为政

28、治上比较完整的、能够在事态发生任何转折时始终坚持自己路线的有机体。”【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57页】,(3)能够真正实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解决本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1)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光明磊落的党,是不怕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在改正缺点和错误中不断前进的党。,(五)马克思主义政

29、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团结统一的党。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它要求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保障党章规定的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朝气蓬勃,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贡献于党的事业,并有效地监督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还要实行正确的集中,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统一,在行动上做到步调一致。,(2)马克思主义

30、政党是团结统一的党,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是党保持强大力量、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党的团结统一有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共同的阶级基础、共同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奋斗目标。 尽管党内也会由于对形势的不同估计、对战略策略的不同认识和运用而产生不同的意见,但这些应该在党内民主的范围内,通过在实践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思想的统一。有时即使意见不能统一,也可以在服从党的决定,尊重多数意见的前提下保留个人意见。党内不能允许有派别组织和派别活动,因为派别组织和派别活动只能破坏党的团结,导致党的分裂。,(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党既然是一

31、个有严密组织的工人阶级先进队伍,就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这也是保证党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的重要条件。一个没有严格纪律的组织涣散的政党,本身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力量。 马克思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3页】,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着明确的目标和铁的纪律,才使党具有雷厉风行的风格和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才使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任何其他阶级政党所不具有的强大战斗力。,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三)坚持和

32、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首先,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的作用。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政治领导的作用。 最后,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的作用,社会主义革命要想不失时机地发动起来,坚持和发展下去,并最终取得胜利,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动员和引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以科学的革命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实际条件对广大群众进行革命的宣传,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根本利益,起来进行革命斗争。 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

33、人民群众中进行的有效的思想宣传和教育工作,社会主义革命是难以广泛发动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政治领导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把握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全局,制定和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和步骤。 在形势发展非常迅速、局面又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尤其需要由党来正确地判断形势,为革命斗争及时指出明确的方向和要求。 党由于集中了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特别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集体又经过理论和实践的锻炼而具有丰富的经验,因而能够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能够把握斗争形势,并带领群众前进。,最后,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是一个十分严密、具有很强战斗

34、力的革命组织。 党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通过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用一切可能的形式把革命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宏大的革命队伍。 特别是在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对革命队伍的绝对领导,保证人民军队的政治性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军队在斗争中的作用。,(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1)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思想领导。 (2)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政治领导。 (3)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组织领导。,(1)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思想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本国的建设实际,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

35、新,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正确理论,为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政治领导,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各行各业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都需要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领导。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的政治领导,才能排除各种阻力,保证社会主义建没沿着正确方向前进。,(3)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组织领导,要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领导。 党领导人民,通过党和国家的各种组织,通过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升到法律的地位,实际地组织和领导国家的建设。,(三)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1)马克思主义政党

36、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4)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为了胜利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因而从根本上说是迄今人类历史发展中最民主的制度。社会主义民主高于资本主义民主,它不但是形式上的民主,也是实质上的民主;不但是政治权利上的

37、民主,更是经济和社会全面权利上的民主。 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人民实现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民主权利就会再次丧失。在这个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动摇。,(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形势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领导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党的思想领导方面,有一个不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不断提高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力的问题。只有在思想上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38、进,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实现对国家和群众正确的思想领导。 在政治领导方面,也有一个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的挑战。 在组织领导方面,也要根据形势和条件的不同,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切实有效的组织形式,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4)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 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始终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