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年级上陈太丘与友期2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30650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9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六年级上陈太丘与友期2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鲁教版六年级上陈太丘与友期2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鲁教版六年级上陈太丘与友期2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鲁教版六年级上陈太丘与友期2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鲁教版六年级上陈太丘与友期2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六年级上陈太丘与友期2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六年级上陈太丘与友期2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一、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粗读,读准字音,2、再读,结合注释粗通文意。如:,圈点勾画示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 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午时分,约定,到,才,二、词语积累,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期行:约定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乃:才,时年

2、:当时的年龄。 戏:嬉戏,玩耍。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通“否”,4、待君久不至 ,已去。 5、相委而去 6、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理 7、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君:对别人的尊称,委:对下,舍弃。 去:离开,至:到。 则:就,那么 。 无信:不讲信用。,惭:惭愧。 引:拉。 顾:回头看,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友,陈太丘,元方,家君,友,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

3、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方元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课文翻译:,三、阅读探究 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 、陈太丘是县令,“友”为什么敢骂他? 2.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

4、,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不讲信用,粗野无礼。朋友以为他是个不讲信用的人,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3.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

5、“小辫子”不放。,4. 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5. 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友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想一想 说一说,请讲一些关于礼貌、诚信的故事或联系实际说说你在礼貌、诚信方面做得怎么样?,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中外名人讲“诚信”,与初一学生共勉,拥有诚信,你将拥有一切; 失去诚信,你将失去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