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格-库塔方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32362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3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格-库塔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龙格-库塔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龙格-库塔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龙格-库塔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龙格-库塔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格-库塔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格-库塔方法.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9.3 龙格-库塔方法,2,9.3.1 显式龙格-库塔法的一般形式,上节给出了显式单步法的表达式,其局部截断误差为,对欧拉法 ,即方法为 阶.,(3.1),若用改进欧拉法,它可表示为,3,此时增量函数,(3.2),与欧拉法的 相比,增加了计算一个 右函数 的值,可望 .,若要使得到的公式阶数 更大, 就必须包含更多的 值.,(3.3),从方程 等价的积分形式(2.4),即,4,若要使公式阶数提高,就必须使右端积分的数值求积公式 精度提高,必然要增加求积节点.,为此可将(3.3)的右端用求积公式表示为,点数 越多,精度越高,,上式右端相当于增量函数 ,,为得到便于计算的显式方法,可类似于改进

2、欧拉法,将公式表示为,(3.4),其中,5,(3.5),这里 均为常数.,(3.4)和(3.5)称为 级显式龙格-库塔(Runge-Kutta)法,,简称R-K方法.,当 时,就是欧拉法,,此时方法的阶为 .,当 时,改进欧拉法(3.1),(3.2)也是其中的一种.,6,下面将证明阶 .,要使公式(3.4),(3.5)具有更高的阶 ,就要增加点数 .,下面就 推导R-K方法.,7,9.3.2 二阶显式R-K方法,对 的R-K方法,计算公式如下,(3.6),这里 均为待定常数.,希望适当选取这些系数,使公式阶数 尽量高.,根据局部截断误差的定义,(3.6)的局部截断误差为,(3.7),8,这里

3、.,为得到 的阶 ,要将上式各项在 处做泰 勒展开,,由于 是二元函数,故要用到二元泰勒展开,,其中,各项展开式为,(3.8),9,将以上结果代入局部截断误差公式则有,要使公式(3.6)具有 阶,必须使,10,即,(3.9)的解是不惟一的.,令 ,则得,这样得到的公式称为二阶R-K方法,,如取 ,则,这就是改进欧拉法(3.1).,(3.9),11,若取,则 .,称为中点公式,,(3.10)也可表示为,得计算公式,(3.10),相当于数值积分的中矩形公式.,的R-K公式(3.6)的局部误差不可能提高到 .,12,把 多展开一项,从(3.8)的 看到展开式中 的项是不能通过选择参数消掉的.,实际上

4、要使 的项为零,需增加3个方程,要确定4个 参数 ,这是不可能的.,故 的显式R-K方法的阶只能是 ,而不能得 到三阶公式.,13,9.3.3 三阶与四阶显式R-K方法,要得到三阶显式R-K方法,必须 .,(3.11),其中 及 均为待定参数.,此时(3.4),(3.5)的公式表示为,公式(3.11)的局部截断误差为,14,只要将 按二元函数泰勒展开,使 ,,可得待定参数满足方程,(3.12),15,这是8个未知数6个方程的方程组,解也不是惟一的. 所以,这是一簇公式.,满足条件(3.12)的公式(3.11)统称为三阶R-K公式.,一个常见的公式为,此公式称为库塔三阶方法.,16,继续上述过程

5、,经过较复杂的数学演算,可以导出各 种四阶龙格-库塔公式,下列经典公式是其中常用的一个:,可以证明其截断误差为 .,四阶龙格-库塔方法的每一步需要计算4次函数值 ,,(3.13),17,例3,解,这里 ,经典的四阶龙格-库塔公式为,18,表9-3列出了计算结果,同时列出了相应的精确解.,比较例3和例2的计算结果,显然龙格-库塔方法的精度高.,19,但由于这里放大了步长 ,所以表9-3和表9-2 所耗费的计算量几乎相同.,龙格-库塔方法的推导基于泰勒展开方法,因而它要求所求的解具有较好的光滑性质.,反之,如果解的光滑性差,那么,使用四阶龙格-库塔 方法求得的数值解,其精度可能反而不如改进的欧拉方

6、法.,20,9.3.4 变步长的龙格-库塔方法,单从每一步看,步长越小,截断误差就越小,但随着 步长的缩小,在一定求解范围内所要完成的步数就增加了.,步数的增加不但引起计算量的增大,而且可能导致舍 入误差的严重积累.,因此同积分的数值计算一样,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也 有个选择步长的问题.,在选择步长时,需要考虑两个问题:,1. 怎样衡量和检验计算结果的精度?,21,2. 如何依据所获得的精度处理步长?,考察经典的四阶龙格-库塔公式:,(3.13),从节点 出发,先以 为步长求出一个近似值 ,,22,(3.14),然后将步长折半,即取 为步长从 跨两步到 ,,再求得一个近似值 ,每跨一步的截断误差

7、是,(3.15),比较(3.14)式和(3.15)式我们看到,步长折半后,,由于公式的局部截断误差为 ,故有,因此有,误差大约减少到 .即有,23,由此易得下列事后估计式,这样,可以通过检查步长、折半前后两次计算结果的偏差,来判定所选的步长是否合适.,具体地说,将区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24,1. 对于给定的精度 ,如果 ,反复将步长折半 进行计算,直至 为止.,这时取最终得到的 作为结果;,2. 如果 ,反复将步长加倍,直到 为止,,这种通过加倍或折半处理步长的方法称为变步长方法.,这时再将步长折半一次,就得到所要的结果.,表面上看,为了选择步长,每一步的计算量增加了,但总体考虑往往是合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