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卸易燃、可燃液体过程中的静电防护.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233813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卸易燃、可燃液体过程中的静电防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装卸易燃、可燃液体过程中的静电防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卸易燃、可燃液体过程中的静电防护.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装卸易燃、可燃液体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易燃、可燃液体在装卸时与设备管道做相对运动,根据物质电子的逸出功不同,从而在液体与管道接触表面形成双电层,即由于接触界面两侧电子的转移而出现大小相等、电性相反的两层电荷,液体流动与出口管道迅速分离时,双电层被破坏,液体与管道分别带上了等量的不同电荷,见图1。若静电荷的产生速率超过电荷消散的速率,随着液体的不断流动、界面分离,就会使电荷不断积聚,超过一定极限,就会产生静电放电。如果液体装卸区域同时还存在爆炸性、可燃性混合气体,就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图1 双电层现象静电引发火灾、爆炸有下列四个要素:1)有静电荷的产生;2)静电荷得以积累达到引起火花放电的能量;3

2、)静电火花放电能量超过了可燃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4)静电火花周围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且浓度正好在爆炸浓度范围内。上述四要素同时具备,就会引起静电火灾、爆炸。从上述四个要素来看,前三个要素是引发静电危害的直接原因,第四个要素是引发静电危害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中,静电荷的产生和积聚是引起静电火灾爆炸的,易燃、可燃液体在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有相对运动发生,从而导致静电荷的产生,那么从控制直接原因入手,采取各种手段消除静电荷的积累,就可以避免产生静电火花放电,从而避免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液体依据其运动形态的不同,产生静电的大小也不相同,见表1。液体在流送、注入、充填的过程中,产生静电的可能性居首

3、位,而对于可燃、易燃液体,其装卸就是这几种状态的混合,那么,在装卸过程中设法导走静电荷,装卸安全可靠性将大大提高。表1 液体产生静电大小运动形态表见表产生静电大小大小大小流送注入充填倒换滴流搅拌吸出洗涤飞溅喷射摇晃混入杂质混入水珠装卸易燃、可燃液体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汽车槽车和装卸管线的静电防护1、采取可靠的接地,必须使用导电鹤管和软管进行易燃、可燃液体装卸,并利用专用夹子将槽车与鹤管或软管互相连接,再将槽车可靠接地,以保证将积累的静电荷导入大地。接地时注意,槽车装车先开盖再接地,装完后先封盖再拆卸接地线。2、槽车装卸时应控制可燃、易燃液体处于安全流速范围内,减少液体飞溅,且满足关系式:VD0.5

4、式中:V-可燃、易燃液体在鹤管或软管内的流速,m/s;D-鹤管或软管内直径,m。若装卸时无法满足关系式,必须停止装卸,调整流速或更换装卸管线。3、装车时鹤管伸入槽车底部,距车底部不大于200mm;4、装车完毕要静止2min以上方可进行提升鹤管、拆除接地线等其他工作。5、装卸易燃、可燃液体前,必须检查槽车内部,不应有未接地的漂浮物。6、若采用静电消除器,应尽量装设在靠近管道出口处。7、装卸区域的管道、设备支架、栈台等要可靠接地,在装卸区域入口处要有可释放人体静电的接地扶手。8、卸车软管必须为导电软管或内壁为金属丝网的橡胶管,接地时能做到静电导通。装卸易燃、可燃液体过程中的静电防护装卸环境静电消除1、保持装卸区域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在60%70%范围内。2、装卸区应尽量敞开,若为封闭区,要安装通风装置,及时排除爆炸性混合物,使其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3、要有专用装卸栈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