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好一所职业院校为江苏职院建言20100716南京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37960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PPT 页数:141 大小: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办好一所职业院校为江苏职院建言20100716南京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如何办好一所职业院校为江苏职院建言20100716南京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如何办好一所职业院校为江苏职院建言20100716南京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如何办好一所职业院校为江苏职院建言20100716南京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如何办好一所职业院校为江苏职院建言20100716南京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办好一所职业院校为江苏职院建言20100716南京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办好一所职业院校为江苏职院建言20100716南京ppt课件.ppt(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办好一所职业院校? -为江苏城市职院建言 报告人:俞仲文 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原深圳职院党委书记、创校校长 电邮:yuzw47 电话:13502850951 2010-07-16南京 第一部分:新形势、新挑战 n职业教育已经列入中南海的议事日程 n2005年9月12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深圳职业 技术学院并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不仅要尊重那些有理论素养的教授、专 家,也要尊重那些懂得自己动手、实际操作, 并且有发明创造的技术专家。你们是既会动脑 ,又会动手的技术人才,因此应该特别受到尊 重。” “职业教育太需要了,也太重要了。” “两万人的高校,深圳办了一件大好事。 这是市委、市政府领导有远

2、见的表现。它可 以促进深圳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还可以 解决深圳广大城乡职工的就业问题,你们为 这项工作做出了贡献,应该感谢你们。”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务院关于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005年11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温家宝总理指出: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 、社会性、人民性;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 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n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教动脑又要 教动手;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 育 n2010年7月13-14日召开的全国教育 工作会议,正式公布并实行国家中长期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第六章: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 n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

3、 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 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 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 n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 就业创业能力。 n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 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 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 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 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 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n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国家或 地区,从不发达到发达,从贫穷到富裕 ,其必由之路是:必须发展各种类型的 职业教育;反过来职业教育本身又是该 国家或该地区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 标。 n进

4、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正在进行一 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体系的伟 大工程 n无论是教育口管辖的中职教育、高 职教育,还是劳动口管辖的技工教育, 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n回顾以往,高职教育正是伴随着国 家经济发展历程而不断发展的。 n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地 方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短期职业 大学应运而生。这种“花钱少、见效快 、可收费、以走读为主、不包分配”的 高职教育,解决了当时社会人才紧缺问 题。 n九十年代末,高等教育扩招,高等 职业教育规模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 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数 达313.4万人,在校生964.8万人,高等 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

5、育的“半壁江山” ,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n1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 了超过1300万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 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 大大提高了全民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 了从业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也大大提高 了千家万户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 必须认清我们所面临的形势 n世界正面临着巨大的技术与产业革 命、地缘经济革命的前夜 n技术与产业革命 nIT:云计算的诞生预示着IT技术的 颠覆性变革 n网络的社会化与社会化的网络重组 着社会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从互联 网到物联网 n商业模式发生革命(3G时代) n低碳经济和环保技术引起的产业革 命 n生命科学:医疗保健和

6、药品带来的 技术革命 n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的革命等 等 n即将到来的经济地缘革命 n太平洋西岸从西伯利亚到南中国海的 新月形经济带的崛起;世界经济格局的重 大变化带来了资源版图的革命、市场版图 的革命、产业版图的革命等等 n经济全球化呈加速发展态势 n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战略 的调整,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 口将着力拓展“两个空间”(内需空间 和创新空间),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 国战略 n经济增长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 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 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 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 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 进步型转变;由技术

7、引进型向自主创新 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 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 ”转变。 n通过新一轮布局,中国沿海经济版 图渐趋完整。 n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教育全球化, 反过来,教育全球化又推动经济全球化 ,两者相互依赖。教育全球化为我国职 业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 n职业教育积极顺应教育全球化趋势 ,可以促使办学理念更新,加快专业调 整和培养模式创新的步伐,从而使我国 职业教育融入教育全球化的进程,与国 际教育接轨。 认清跨越式发展后面临的新问题 n投入的力度赶不上规模扩张的速度 。在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资料、生 均仪器设备、师资数量和质量等办学基 本条件方面的落差在加大。投

8、入不足与 产业、行业及社会的期望值不相称 n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急需改变和创 新。学科型大学的痕迹还很严重 n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职业特色不 够鲜明 n与企业和行业的深度融合还没有从 根本上解决,“双师团队”和“双师型 ”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n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为社会服务 的能力欠缺,投入机制得不到有效保证 n高职院校的整体实力和各地现代化 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相称,人才 培养的质量与各行各业的要求相比,还 有较大的差距 n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启动 了加强内涵建设的16号文件和国家示范 校建设的14号文件 n16号文件宣示了全国高职教育由规 模扩张进入内涵建设时期;14号文件则 通过重

9、点建设100所全国示范校,树立 一批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和发展的 示范的典型 认清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 着巨大的挑战 n就业的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的任务 日益繁重 -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一年新增 劳动力2400万,国家每年只能解决1000 万-1200万人的劳动岗位,每年缺口 1200万人的就业岗位 -青年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n农村劳动力1.2亿进城务工人员的 职业培训,提升劳动力的素质 另有1亿青壮年的农村劳动力需 要转移 n城乡7.5亿在职职工的职业培训和 再就业培训 所有这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都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n例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 “三农”问题上,职业教育大

10、有可为 农业的现状给职业教育提出的任务 : -农产品现状:虽然连续四年丰 收,仍然每年缺粮食200-300亿公斤; -08年大豆进口3000余万吨(自 产1500余万吨),进口棉花400万吨左 右(占总量1/3),各占世界市场总出 口量的40%。若不进口需要3亿亩耕地 -目前单产: 粮食:314公斤;其中水稻: 420公斤(袁隆平杂交水稻可达800公斤 ) 原因: -科技不足,高度分散的作业, 2.5亿户农户 -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有37%为小 学以下的文化(5亿农民,13%为高中文 化程度,欧洲为80%) -环境整体继续恶化,有水皆枯 ,有水皆污的现象严重存在,耕地每年 减少400-500万亩

11、 第二部分:高职院校的历 史任务 n重新振兴中国的技术教育,了却中 国人几百年的痛 n重新勾划中国的教育版图,形成两 条“高速公路” n重新塑造中国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n高职院校要作为振兴中国技术教育 的新生力量 -职业技术教育:国外叫做 技术与职业教育 -直接生产“直接生产力“ 的教育;是再造产业链、再造生产力的 教育 历史的教训:GDP不是万能的 n1840年清朝的GDP占世界的33%;英 国作为日不落的世界帝国,GDP占世界 的5%。中国是英国的6倍。 n清朝当时有军队100多万,但1840 年进虎门的英国远征军只有4000人,结 果签订南京条约。 n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我国的GD

12、P 是日本的9倍,但是仍以中国惨败告终。 清朝GDP构成:主要是茶叶、蚕丝、瓷器 ;而英国则是铁甲舰、大炮。 n14年抗战,日本军队100多万人,但是 中国死伤了3500万。 n当时的日本已经生产了40艘航空母舰 。 n中国当时的三大军工厂,只能造质量 很差的步枪,连钢盔都不能造。 历史的启示 n战争实际上主要是双方GDP质量的 对撞,而不只是GDP数量的抵消。如果 不掌握核心技术,单纯追求GDP,则注 定要被动挨打。 n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实际上国家实 力之争反映在核心技术和技术实力上, 根子在人才的竞争上 n美国GDP构成:也是世界的1/3,第一 强国 n其构成是:太空产业、航空产业、船 舶

13、制造,计算机产业、生物科技、现代农 业,以及占世界第一的军事技术 n日本GDP构成:由汽车工业、电子工业 、高端电子仪器及产品、生物产品等。正 因为这些工业奠定了日本在世界上第二强 国的位置。 n俄罗斯GDP构成:机械制造、航空工业 、核工业。尽管俄罗斯的GDP只有我们的 一半,但世界上仍然把俄罗斯当成大国。 n中国GDP构造:5万亿美元,主要是房 地产、纺织品、低端的机电产品、家电产 品、烟酒、玩具、农产品,8亿条裤子换 欧美一架飞机 n凡是买不到的可能都上去了,买得到 的几乎都上不去 我国的传统:重文轻术,导致了 古代科技的由盛至衰 十六世纪前,中国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 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14、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指南针、 火药;沈括梦溪笔谈;宋应星天 工开物;郑和下西洋展现了中国古代 发达的航海技术 十六世纪中叶以后,科技停滞不前, 少有什么重大的发明和对世界产生重大影 响的科学家和科技著作。 主要原因: 技术教育未引起重视。重 治术轻技术,重文轻工,把西方科技视为 “奇技淫巧”。 习惯于技术上的“拿来主义”,技术自主创新 精神严重匮乏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最大遗憾: 缺乏技术创新,将引进作为终点,陷入引进了 又落后,落后了又引进的泥坑。 原 因:缺乏大批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 的创新型人才。 学历型社会的弊端,造成了严重的“技工荒 ” “学而优则仕”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

15、治于人” “千军万马一条路”: 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 大批拿着“硕士”、“博士”等高 文凭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技术人才却 极度缺乏,甚至产生 了“技工荒” 。 人才交流会现场 无助与无奈 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造成了人才的同构 化现象 中国 某区域内有36 个城市的经济 结构趋同 大学办学模式同构化 培养人才类型同构化 经济结构同构化 危 害:千校一面,学校办学没有特色可言; 千人一面,培养的人才缺乏个性。 现 状:教育版图不完整,高等职业教育 这条高速公路不通畅 n 第一条高速公路学术类型的大 学。 n 第二条高速公路技术类型大学 。 n 有高等科学教育,高等工程教育, 当然也应当有高等技术

16、教育 n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大遗憾:把 引进作为终点了:落后了就引进,再落 后,就再引进 n原因:中国的大学出了问题,技术 教育薄弱,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严重匮 乏 n必须要:注重技术立国! 注重技术转移 ! 注重技术教育 ! 注重技术人才 ! 韩国的国际技术转移 n2007年韩国GDP达到9920亿美元, 人均GDP突破20240 美元,世界第11大 经济体。 n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成 功地推行以增长为主的经济政策,70年 代之后正式走上发展经济的轨道,创造 了举世闻名的“汉江奇迹 ”。 n到80年代,韩国一改贫穷与落后, 成为国际市场上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国家 。 n1988年举办

17、了汉城奥运会。 n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等为 韩国的支柱产业,其中造船和汽车制造等 行业更是享誉世界。浦项钢铁厂是世界第 二大钢铁联合企业。 n韩国作为世界十大电子工业国之一。 近年来,IT技术水平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 n2002年汽车产量320万辆,居世界第6 位。造船订单标准货船吨数759万吨,重 新成为世界第一 n韩国汽车业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n韩国通信与游戏产业的现代化与国际 化 n韩国人国际意识与民族精神:金融危 机时期韩国人震撼全球的行为 以色列令世界赞叹的现代农业技术 n以色列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典型的干 旱和半干旱气候,森林覆盖率为 5.7 。降雨稀少,一半的农耕地必须灌溉

18、 n1965年,水利工程师西姆查 布拉斯 及其儿子研制出了滴灌装置,直接供水、 供肥到植物根系,以色列的耕地面积为 34.7万hm2,灌溉面积为18.7万hm2,灌溉 率为52,单位灌溉水量390m3,人均灌 水量164m3即可养活1个人,用水量很低 台湾的先进农业技术 n台湾的农业科技并非转基因技术, 而是由配种与嫁接两大技术为主发展的 ,并且在种植上深入地讲究气候、土壤 、施肥等原理与实践,研究施肥、灌溉 、疏整的时间掌控,深切地理解植物也 像人一样有其独特的性格与不同时段的 需求 n台湾高山高丽菜 n高山高丽菜与一般的包心菜在外观上 不同点是其菜顶呈尖椎状,菜本身甜度很 高,尤其是生吃

19、n高山高丽菜很少在一般菜场出现,常 常供不应求,抢购一空,且其价格是一般 包心菜最少两到三倍以上的售价 n台湾大叶茼蒿菜 n称之为大叶茼蒿菜,一般一株大约 高20-25cm左右,整株宽大约10-15cm, 比本地的茼蒿菜最少大了三倍有余,叶 色青翠、口感鲜嫩,容易清洗,在台湾 较多的吃法是在火锅中清烫一下即沾点 酱料入口。 n台湾白玉苦瓜 n台湾白玉苦瓜晶莹如白玉,名为苦瓜 ,味道却入口甘甜,在台湾,是清凉解暑 、排毒养颜美容的圣品,台湾的新鲜苦瓜 汁就是以白玉苦瓜为材料鲜榨出来的。 n台湾玉珠苦瓜 n瓜皮上像是镶满了翠绿色的玉珠一样 ,故名曰玉珠苦瓜,味道略有苦味,但却 十分鲜脆,其清热解毒

20、消暑的功效也十分 卓著,效果比喝五瓶王老吉还有用。 n上述所介绍的几种台湾蔬菜在台湾都 属于高经济价值的蔬菜,零售价皆不菲。 n台湾的农民多半都很富,拥有两部私 家车的家庭非常普遍。 n台湾的均富主要从农村开始,城市确 实是贫富不均。台湾一个小农户一年的收 入都能达到十五万人民币。 台湾农业技术专家眼中的大陆:遍地是黄金 。 例如新疆 n番茄红素的提纯 n核桃有效成分的提炼 n敢于叫板法国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 酿制 n果汁的生产和保鲜 n羊胎素的提炼技术 n羊脂油的提炼和加工 n香精的提炼和制作 第三部分:为城市职院建 言 第一、要进行教育观念的大转变 n职业教育不是低水平、低质量、低 层次的教

21、育;教育是把金钥匙,而职业 教育是把万能的金钥匙, n1866年,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建立( 前厂后校;半天堂课、半天厂课、定期 舰课),培养严复、詹天佑、邓世昌、 蒋超英等 n1908年,黄炎培创建中华职业学校 ,培养张闻天、华罗庚、江竹筠等 n安江农校: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 n许多低进高出的案例(深职院CCIE 、OCP) 1、建立全面的育人观:从知识育 人、技能育人到文化育人 -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 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既教人求真、求技,又教人 求善、求美 -忠诚第一、能力第二 2、营造科学的学习观和能力观 -学习力锻造工程学会学习 、学会沟通、学会协作、学会生存、学 会创造 -

22、也称能力锻造工程学习能力 、沟通和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 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3、树立崭新的专业观:地方经济社会 的增长点在哪里,专业就办到哪里;不仅 跟着社会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领着社会 跑;专业和专业群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 、实用性、职业性;重点专业与相关专业 的相互关系;专业设置的原则:岗位需求 、市场需求、未来需求;复合性(技术与 工艺复合、岗位复合、专业复合)、成长 性、职业性 4、更新以职业能力为本的课程观 :课程设置的原则能力本位 逻辑起点:不是学科的知识系 统的内部逻辑,而是职业、岗位(群) 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要求的内部 逻辑,是生产过程导向(或工作过程、 内工作

23、任务导向)的内部逻辑 n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 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 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n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 、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n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 实际的 实训教材 n根据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融 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n将“三明治”式的教学方法引入 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 5、刷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观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 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以及实验、实训 、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

24、学交替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 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要全面理解工学结合的含义 : 与工作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 式: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工作过 程导向);与工作内容相结合的学习( 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导向);与工作标 准、工作场景相结合的学习 不是单一的一种学习方式,而 是各具特色、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是 一种区别于另外一类高等教育的模式特 征,也是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将职业要求 和技术技能标准引入教学,强化实践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将企业、行 业和社会的资源引入学校,将学校的教育 过程搬进社会 -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既是大学,又像企业;既是教授

25、 ,又像师傅;既是学生,又像员工;既是 教室,又像车间;既是作品,又像产品 -三个“一体化”:校内学习和实际 工作、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教学场所与 实习地点 -五种具体的教学模式:订单培养、工 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 -至少半年的顶(定)岗实习:与基 于工作的学习方式相对应,这是基于学习 的工作方式如何管理和考核,直接影 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 6、建立新型的教师观 -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入手,建立 充满活力的教师任用、晋升机制 人 事制度改革的技术与艺术 -教师下企业制度落实的政策与困 惑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 队 -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 经历和

26、技术开发服务能力 -建立特殊的职业院校教师的准入 制度和任职资格条件 7、树立开放的质量评估观 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 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 障体系 -新一轮评估最重要的目标是建 立三方联动的质量保障体系 -所遵循的哲学是:质量不是检 验出来的,而是管理出来的从要我 评到我要评的转变 -六个方面、八个指标是质量保 障控制体系的重要考核指标 8、准确确定职业院校的定位:培 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既有 专业理论知识、一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 高技术、高技能人才或管理人才 人才规格的定位:大学水 平的能工巧匠或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 灰领或智慧型蓝领 知识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

27、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操作技能型人 才 9、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贴 近技术、贴近工艺、贴近现场、贴近流 程或过程(工业中心)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企业 达成多方面的融合:区位融合、校企融 合、工学融合 做到:在学校是基于工作的 学习;在企业是基于学习的工作 n办学模式的双重属性:一头连着教 育,一头连着产业。两种属性都要具备 ,两种规律都要适应 建立专业管理委员会和开放的董 事会或校务委员会 10、坚持双证书制度,改革适合职 业教育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 双证书的含金量要急速提高; 过程性考试要加大分量:让学生 拿出证据证明自己具有某方面的能力或 技术 11、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存 ,急

28、速提升为现代化建设和为社会服务 的水平和影响力 生产力促进中心;现代改行学校 ;技术孵化中心;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 、吸收和创新基地 12、既是职业技术和技能的训练基 地,又是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基地 全人教育,全面素质教育等等 具体来说要做到几个转变 n从人才培养适应本土需要向适 应国际化需要转变 n引进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和课程标准 n提高师资的国际化水平 n加大与国外一流高职院校合作办学 力度 n培养熟悉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 n从以就业为导向向以就业能力 培养为导向的转变 n加强学生职业迁移能力培养 n加强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自学能 力、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社会适 应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 从

29、培养灰领人才向培养创新型 的灰领人才的转变 教师由“演员”向“导演”转变 开启学生的创新意欲:金点子大 赛 改革考试制度 鼓励学生的技术改良、技术革新 、技术运用的任何尝试 n从传统课堂向学习工场的转变 n课程设置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 具体工作过程的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 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 n扩大生产性实训的比例 n全力推进工学结合,将传统课堂延 伸到工厂及一切生产现场 n大力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n深化考试改革,让学生以实际成果 证明自己具备某种能力 第二要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 n重视说课方法:一个崭新的课程顶 层设计的有效方法 n重视横断学科的方法:CDIO(构思 、设计、

30、实践、操作)技术教育的 有一种好方法 n重视探究式教学方法:不要只教句 号,尤其要教“问号”和“省略号”( 问题式教学);教师不只是“演员”, 而且要成为“导演” n重视面向技术与面向对象的融合来 组织课程:充分发挥项目式教学方式的 巨大效应 n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用自 己的键盘来熟悉和走向世界 n重视当今技术与未来技术的对接方 法:努力用未来的技术来武装今天的劳 动者;处理好训练技术应用能力与强化 动作技能训练的关系;思维能力、技术 能力、操作能力之间的关系 n重视仿真、模拟方法的应用:例如 应用文科的MG方法的应用,以问题为中 心、以案例为中心、以实务为中心、以 流程为中心来组织课程

31、;工科以贴近工 艺、贴近生产、贴近技术为原则来组织 课程 关于课程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n处理好以能力为本(或以岗位需求 为本)的原则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以行 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工作项目或任 务导向、工作内容导向、工作标准导向 等)的原则设计单个课程内容的关系 n处理好改革、创新与稳定的关系: 教学改革需要实验(实验组、对照组) ,才能判断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 n处理好与社会结合强化实践能力的 培养与强化大学功能的关系 n处理好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均 衡发展和培养的关系,注意一种倾向掩 盖另一种倾向,防止走极端 n处理好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或实习 的关系,严抓校外教学环节的质量 n处理好专任教

32、师与兼职教师的关系 ,形成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相互提升 的有机团队 第三、要加强干部队伍领导能力建设 n职业院校的干部应当具有什么视野 ? n管理者的视野反映着这个人或这个 团队的志向胸怀、思想境界、责任意识 、献身精神、使命感、价值取向、工作 标准、决策水平、德识才学、现代化的 素质等等。拓宽视野,是各级干部提高 领导能力的必修课 要站得高,望得远:基本功之一 n必须具备全球视野,世界眼光 n来源于:大国崛起、大国情怀、大 国责任、大国风范 n要熟悉: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大格 局和走向;世界经济地理与人文地理的 基本知识;世界区域经济以及包括“亚 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史和 发展经验等

33、等 必须具备全球视野,世界眼光 n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不管你觉悟 不觉悟,中国,尤其是广东已经进入了 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 区早年走过的路,即加速国际化的道路 。 n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加速中国高职 的国际化和国际化的中国高职这两个进 程。 必须具备全球视野,世界眼光 n迫切需要造就具备国际意识的高技 能人才 掌握两种交往本领:国际交往 与国内交往; 通晓两种知识:国际知识和国 内知识; 必须具备全球视野,世界眼光 熟悉两种法规惯例:国际法规 惯例和国内法规惯例; 驾驭两个市场:国际市场和国 内市场; 运用两种资源:国际资源和国 内资源; 就业两类企业:国际企业和国 内企业等等 必

34、须具备全球视野,世界眼光 n在具体步骤上:适应经济全球化和 广东企业的“走出去”战略的需要,实 行公共外语的多语种化(如增添俄语、 法语、西班牙语以及阿拉伯语);开设 世界经济与技术发展史讲座;改造外语 专业,使之真正变成职业外语(专业外 语+商贸知识);将国外的技术标准和 技能标准引入课程 必须具备全球视野,世界眼光 n对干部的要求上:要创造条件加速 我国高职的中高层干部的国际化,做到 “六能”:包括:能上外网;能讲外语 ;能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国外的最新进 展和发展历史;能有一批国外或涉外企 业熟悉自己的同行或朋友;(有条件的 话)能有在国外进修或工作的背景;能 取得国外的专业证书 或资格证

35、书 要站得高,望得远:基本功之二 n必须具备独特视角,创新理念 n要身怀四大“法宝”:即具备深入 骨髓的求异、求变、求新、求特的四大 素质。这是高职院校永续发展的看家之 宝 必须具备独特视角,创新理念 n“以特立校”始终应当是高职院校 的座右铭 n求异:就是注重矛盾的特殊性 求变:就是注重变革来取得矛 盾的特殊性 求新:就是注重事物发展过程 中所获得的新的矛盾特殊性 必须具备独特视角,创新理念 求特:就是注重用不同的侧面 或途径来反映矛盾特殊性的新特质 n如:通过国学教育、感恩教育、磨 难教育、大爱教育等创新的活动或措施 ,来强化健全人格的养成和职业素质培 要站得高,望得远:基本功之三 n必须

36、具备职业标准,专业素养 n做一行,爱一行,熟一行,精一行 ,成一行,传一行 n成为该行业的有绝技、有形象、有 实力、有贡献、有影响的专门家 n提倡精益求精、千锤百炼的职业化 精神 n严是爱,松是害:严格要求,严格 训练,严格标准,严格考核 必须具备职业标准,专业素养 n集中力量,培育优势专业 n抓住机遇,发展新型专业 n创新思路,拓展已有专业 n加强国际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寻 找高职院校新的增长点 第四部分:他山之石可以 攻玉 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制定 “实业教育振兴计划”,大办高等职业 教育,1985年达120所,在校生24万人 。 香港:从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先后开办了7所

37、工业学院和2所科技学院 以及香港理工学院、城市理工学院,培 养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台湾地区: 1962年以前以农业为主中等技职 教育 从19621972:10年之间,职业专科 学校从15所增加至76所,增长了4倍。在 此期间,普通大学与学院从16所增至23所 ,仅增长了0.4倍。现在(2010年)共有 技专院校92所,其中私立院校为72所。 如今,台湾的技职教育,已建构成与 普通高校并行的独立系统。 19631974年工业化时代:大专水 平的技职教育 19741996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本科水平的技职教育 1997年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 业的飞速发展:硕士、博士水平

38、的技职教 育,重点提升质量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技术教育 n新加坡:690平方公里,人口450万 ,但弹丸之国创造了国际竞争力数一数 二的奇迹 n原因就是十分重视技术教育 并不豪华的校门 学校是技术的中心 学校是校企合作的中心 建设技术集成的环境 这里的设备领先或同步于行业 这里孵化新技术 这里转移新技术 这里是技术综合创新地 时刻把握最新的技术 为国家开发的产品 为企业开发的产品 与企业联动创新 创新是生命力的根本 这里只研发工业化交给企业做 在现场进行技术攻关 用先进制造技术实现医学与工程的结合 对接行业的标准研发 交错递进的实践安排 符合职业能力成长的学习安排 双向并行的交错满足企业需要

39、 教室营造讨论的氛围并有无线网接口 启示一: 在校内建设企业环境的教学工厂 师生携手承接面向企业的研发项目 完成跨学科的协作、技术综合创新 达到师生培养团队协作,培养创新和 专业能力之目标 研发成果成为企业的产品(把生产交 还给企业去做),实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最终使得校园“无界化”,真正打开 “象牙塔” 启示二: 用明天的科技,培养今天的学生,服 务于国家和企业的需要 以紧跟科技的发展、紧贴行业企业的 技术需求的项目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 技术创新和专业技术能力 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有机结合,获得 实际有效的工作经验 紧密与跨国企业和经济体合作,与最 新的技术同步,借助企业资源增强和更新 技术

40、 启示三: n教师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是学院发 展的主要动力 n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并通过 制度保障培育团队精神、建立学习型组织 n注重知识管理,将创新成果、教学成 果、学习成果建立成知识库,成为继承、 分享和教育的素材 n建立与业界连接的校园网络,共享技 术成果,推广技术应用 n我国高职教育大有作为: n有为才有位! n有特别之为,才有特别之位! n有精彩之为,才有精彩之位! n有惊世之为,才有惊世之位! n一是对接国家和各地区域经济发展规 划的要求,准确确定办学定位和目标; n二是对接高职教育也要建立现代学校 制度的要求,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规范、 自我发展而又充满活力的机制; n三是对接国家教育的中长期发展纲要 带来的新要求和新格局,运用新视野,制 定新规划,实现新发展; n四是对接教育部关于向强化内涵建设 的刚性要求,下大力气改进教学条件,提 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n五是对接要将我国建成为全球高职教 育的大国、强国和领头国的愿景上来,进 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让政府、社会 、学校、家长、舆论五位一体,通力协作 ,共同奋斗,去开拓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局 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