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40465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1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 指标。 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 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关注立体评 教体系的建构,关注教学效益的质性评价和量化 评价;具备策略的灵活运用意识;具备反思的意 识等。 有效教学研究现状 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 ,从杜威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性教 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如美

2、国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美国梅里尔哈明著 教学的革命,佩尔蒂埃著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 学实习指南等。国内除叶澜、裴娣娜等教授对有效教学进 行研究以外,部分专家、学者也对有效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吕渭源教授著有效教学草纲, 陈厚德教授著新概念有效教学,张庆林、杨东老师著 高效率教学等。也有部分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论文发表 在学术期刊和教育杂志上。 什么是有效教师 有效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常规,与学习者身 上的良性效果相关。 A.榜样角色的定义-高明、深刻、渊博,富有奉献精神 B.心理特征的定义-人格、态度、经验、能力倾向与成就。 C.新方向-连接教师行为和学生表现。 有效教

3、学的五种关键行为: (1)清晰授课 (2)多样化教学 (3)任务导向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5)确保学生成功率 (1)清晰授课 n使要点易于理解 n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 逐步理解 n口齿清楚不含糊,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 特殊习惯 (2)多样化教学 多样地、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 丰富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问题 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及教室空间的运 用。 (3)任务导向 我讲课、提问用了多少时间?学生独立思考 用了多少时间? 我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 时间? 我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 程 学生实际投入学习材料的时间,称为投入率

4、。 可能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内容,但学生可能 并没有投入学习。 (5)确保学生成功率 学生学习的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 成练习的比率。 三种难度水平: 高成功率:学生理解任务,只是偶尔因粗心犯错。 中等成功率:学生不完全理解任务,犯一些实质性错误。 低成功率:学生压根不理解任务。 有效教学的一些辅助行为 (1)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 (2)组织 (3)提问 (4)探询 (5)教师影响 (1)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 量 认可、修改、应用、比较和总结学生的回答 ,从而促成课时目标,并鼓励学生参加。 (2)组织 帮助学生缩短差距,理解和运用所教的材料 ;另一种组织方式是强调。 (3)提问 提问是有艺术

5、性的 (4)探询 探询是指教师用来鼓励学生详细阐述自己或 别人答案的陈述。 (5)教师情感 学生能洞察教师行为背后隐藏的情感,并且 相应地做出反应; 学生从这些行为的迹象中得到线索,相应地 降低或提高对课堂教学的投入。 有效的课堂管理 和学生发展信任关系,是有效课堂管理的起 点。没有相互的情感上的信任和尊敬,你将 难以履行课堂教学的领袖职能。 赢得信任并成为领袖-权威(领袖气质) A.专家权威:成功的教师都有专家权威。学生把他 们当作有能力解释或从事一定领域的专家,认为他 们无所不晓。这种魅力是挣来的。 B.参照物权威:学生常将他们所尊敬和喜爱的教师 作为领袖。一个既让人感到温和又有才华的教师

6、执 教更容易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归属感。 赢得信任并成为领袖-权威(领袖气质) C.角色生成的权威。 D.奖励权威。 E.强制权力。 权力的应用:应该迅速赢得专家和参照物权 威。 建立有效的班级气氛 有效课堂气氛的相关方面:社会环境和组织 环境。 竞争 、合作、个人主义 全班、小组、个人 建立规则和程序 有效课堂管理 *扫视 *加快步调 *放弃诱惑 *推进兴趣 *改变座位安排 接近 目光交流 促进 名字置入 警告 丧失特权 “暂停时间” 免除 留堂 二、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1)更新理念,了解策略。 要学习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 了解课堂有效教学的常用策略,彻底转变 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7、不断充 实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有效教学理念。 (2)找准问题,形成策略。 从调查课堂教学中的显性问题和隐性问 题入手,师生认真填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和问题评价表。在全面了解课堂教学“问题 ”的基础上,分析和提炼师生的“问题”。依 据有效课堂教学理论,针对提炼的“问题” ,设计教学实施要求和实施方案,方案中 要突出“问题”解决策略和有效教学的策略 。对学科有效教学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案 进行分析指导。学科要创新有效教学基本 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逐步形成本学科有效教学模式。 要积极探索“问题研究实施评价”教学模式,采 用参与式教学、体验感悟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等 ,突出学生主体性,面

8、向全体,尊重差异,注重学生 亲身体验,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与生成。重 视学生潜能开发,挖掘智力潜力,提高学生感知问题 、记忆知识、理解事物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悦纳和包容学生在“问题”解决 过程中的错误,恰当分析错误原因,科学而理性地给 予认真指导。要指导教师掌握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模 式和变式,并能灵活应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 方法与策略。在启发性、激励性、赏识性、反思性评 价中树立学生自信,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真正体验 到成长和发展。使学生“问题”、文本“问题”、教师“问 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平等、民主、互动、合作、和谐 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益。

9、 (3)实施策略,检验策略的有效性 。 要积极探索课堂和课后适时检测、及时评价 的新方法、新途径。学生要完成适量的巩固性 、检测性作业,完成适量的发展性和个性化作 业,提倡学生完成“自助式”作业。注意指导学 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课后拓展延伸学 习。为学生提供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时间和 机会,提供加强训练、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 平台,提供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适时检测、及时评价环节都 能取得明显的进步与发展。要探索立体评教的 方法,建构立体评教策略体系,分等级恰当评 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 (4)适时检测,及时评价。 (5)反思调整,重新实施。 师生评价都贯穿课前

10、、课中、课后,提倡评价主体 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学生评价要 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评 价行动策略和方法,既评价共性发展目标,又评价个 性发展目标。教师评价要最终实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的目标。强调及时反思调整实施策略,重新实施与评 价,使研究过程循环反复,螺旋上升。各科教师要在 以上每一循环过程中都要及时总结经验,都要加强理 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修正和调整实施和评价策略 ,全面提高课题研究水平,保证课题实验质量,全面 提升各科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 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 什么或学生学

11、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 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 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 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课堂教 学效益可以通过实施恰当的策略进行提高。 2.实施有效教学的具体目标 (1)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体系, 在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和评价策略研究过程中,指导学 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化 的发展; (2)促进教师学会学习、学会科研,重构教师角色 ,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构建自主高效的 课堂教学模式和变式

1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师 专业发展,为持续提高区域教育质量提供有效师资保障 ; (3)构建学习型、科研型教师群体,提升教师群体 的专业素质和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全面推进学校和区域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创建学习型教师群体,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 业成长,提升学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科研水平,有 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培养和生成。 3.参考意见 注重理念更新 策略有效,决策务实 评价立体客观 及时反思和改进。 4.案例分析 三、以评价促教学 教师如何准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 目标要求?教学是否到位?如何科学、客 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1.评价的组织实施 (1)选用评价方式时

13、要结合实际情况和 具体评价目标,体现针对性和效益性 (2)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 提高评价效率 (3)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评价的专业 技能,加强团队合作 2.学生评价操作的探讨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 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 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 用观察、交流、测验、作品展示、自评与 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 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 程。 成绩考查 成长记录 其他方式 书面考查 应用能力考查 闭卷考试 开卷考试 开放性考试 模块终结性考试 学段终结性考试 目的 内容 形式 表现性评价资料 重要的学习过程记录 创造性作品 综合实践研究资料 同学、老师、家长、社会的评价资料 自我反思(自评)资料 其它评价资料 档案袋(文字、照片、音像) 电子化档案 评 价 方 式 信息技术学生 评价方式的参考结构 四、集体研讨 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