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一项发明专利.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43512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完成一项发明专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如何完成一项发明专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如何完成一项发明专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如何完成一项发明专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如何完成一项发明专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完成一项发明专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完成一项发明专利.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完成一项发明专利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4月 为什么要搞发明 v时代发展的需要 (常州现每万人均发明专利拥有量1.7件,上海2.9件 ,十二五常州要达到5件) v企业发展的需要 (有一项发明专利授权就可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可 以减税,实用的专利可以垄断市场) v个人能力的标志 (有一项发明专利授权就可以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 政府给10000元奖励) 三种专利的客体 v发明: 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 的新的技术方案。 v实用新型: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 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v外观设计: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 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

2、出的 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发明与实用新型的区别 定义上 发明:分为产品发明专利和方法发明专利。 A)产品发明专利是指以物质形式出现的发明。 B)方法发明专利是指以程序或者过程形式出现的发明 实用新型:只限于产品发明的一部分,即有一定形状或者构 造的产品。不能是一种方法,也不能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产品 。 所有实用新型申请都可以申请发明专利,反之不然。 其他方面 专利类型比较 发明实用新型 审查制度 实质审查制初步审查 审批流程 较长(3年) 较短(7个月左右 ) 费 用 较高(申请费 900+实审费2500 ) 较低(申请费500) 保护强度强弱 保护期限 20年 10年 实用新型与

3、外观设计的区别 外观设计专利是指产品的外形特征,它可以 是产品的立体造型,也可以是产品的表面图 案或者是两者的结合,但不能是脱离具体产 品的图案和图形设计。所以,外观设计专利 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 是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的设计 ; 第二, 必须是对产品的外表所作的设计; 第三, 必须富有美感; 第四, 必须是适于工业上的应用。 专利条件 v我国专利法第22条和第23条对取得专利权的 条件分别作了规定: v发明、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 、实用性。 v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 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 v 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 近似。 专利条件 (1

4、)新颖性 v 首要条件(专利法第22条) v 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 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v 在国内外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 v 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 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抵触 申请) v发明和实用新型都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v 在我国专利法中,新颖性是这些技术问题解决方案被授予 专利权的首要条件。没有新颖性,也就不再考虑它们有无 其他条件。 专利条件 v现有技术 v 必须是技术知识 v 必须是能应用于实际、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技术 v (不能是想象的缺乏实践手段的理论方案) v 它的公开必须是清楚的

5、,详细的和完整的,达到本专业普通技 v 术人员根据这种公开就可以实施的程度。 v简单地说在现有技术中没有同样的东西的就具有新颖性 v 新颖性从判别的地域性来看 v 在全世界出版物上公开发表,是采用绝对新颖性。 v 我国现采取的是绝对新颖性标准一项技术成果必须在全世界任 何地方都没有公开过,才认为具有新颖性,英国、法国等国家采用这种 标准。 v 相对新颖性标准,即一项技术成果只要在本国不论用什么方式都没 有公开过,就认为具有新颖性,至于外国是否已经公开,在所不问。采用 这种标准的有澳大利亚、希腊、巴拿马等国。 专利条件 (2)创造性 v不是按现有技术不加分析和思考就能得出; v也不是在现有技术基

6、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 试验必然获得。 v应当反映出人在智力上的独到之处。 v显著进步,指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长足 的进步。 v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v进步通常反映在发明的优点或者技术效果之中。 专利条件 v 开拓性发明。 v 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技术史上未曾有过先例。 v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活字印刷和火药。蒸汽机、 白炽灯、收音机、雷达、激光器等。 v 发明解决了人们的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 术难题,或者满足了人们长期的需求。冷冻“烙印”方法发明 v 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 v 技术偏见是指在某段时间,在某个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对 某个技术问题

7、普遍存在的成见,它引导人们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 可能性,阻碍人们对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v 发则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v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质”和“量的变化, 超过人们预期的想象 ,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这种“质”和“量”的变化,事 先无法预测或者推想出来。通过改变要素关系,产生了预料不到 的效果。 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 l本质的区别 l不加分析和思考就能得出。 实用新型与发明在创造性上的区别 发明“突出的” 需要发挥创造能力,潜心研究才能作出; 实用新型稍动脑筋,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 实用新型专利有进步,则指实用新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 有一定的进步,这种进步可以从降低能

8、源消耗、减轻劳动强度、方 便公众使用、有利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考虑,但没有发明专利的进步 那么明显。 在实践中,判断创造性的有无或高低是件困难的事。 (3)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 够产生积极效果。 能够制造或使用- 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客体必须能够在产业上制造或者使用。 “能够”是表示一种可能性。并不一定经过了实践检验是实用的 ,只要求审查员在审查时判断发明创造是能够投入使用的。 有的发明从取得专利到实际制造,往往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 间,例如喷气发动机飞行器在19171927年就已获得专利,但直 至1949年以后才得到广泛使用。 具有再现性。根据公开的

9、技术内容,能够重复实施专利申请中 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重复实施不得依赖任何随机 因素,并且实施结果应该是相同的。 专利条件 不具备实用性的情况: 一件专利申请,无论是产品或者方法,如果与自然规律相违背 ,那么可以预期该发明是不可能实现的,例如永动机。 “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是对实用性的进一步的解释。 有益于社会、技术进步,质量改善、产量提高、节约能源、防 治环境污染等。 专利条件 提出问题 v技术创新必须是建立在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 的基础上的。 v技术创新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规律,不能开倒 车。 v确定发明的对象,找到有可能实现创新的技 术要素或改进目标。 (通过对现状观察、调查、分析

10、,发现和提出问题是 技术创新的第一步) 产品进化曲线 寻找答案 v将问题罗列出来,依靠自身的知识积累,进 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v开拓眼界,查找资料,了解他人是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的。 v结合他人的创新思想,尽可能想出多套技术 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方 案。 (通过思考、借鉴他人的经验提出可能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创新的第二步) 一个重要的公式 v一个成功的发明创造可由如下公式描述: S = PcPkn(1+M)(1+T) v其中:S成功的发明创造;Pc个人解决 问题的能力;Pkn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水 平与经验;M方法论与哲学思想的运用; T发明工具的运用。 常用的创新方法

11、 v头脑风暴法 -借助于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 。 vQFD(质量功能展开 )-用“质量屋”的形式,量化分 析顾客需求与工程措施间的关系度,抓住主要矛盾 ,开展稳定性优化设计,开发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 品。 v稳健设计(田口方法) -通过调整设计变量及控制其容 差使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当与设计值发生变差时 仍能保证产品质量 。 常用的创新方法 v价值工程法 -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开发创造 性为基础,以科学分析为工具,寻求功能与 成本的最佳比例,以获得最优价值的产品设 计。 v公理设计法 -满足功能独立,其中功能需求是 描述设计目标的独立需求的最小集合;使用 信息量最小的设计。 常用的创新方法 v稽

12、核问题表法 -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研究对 象列出有关问题,然后逐个检核,以探求解 决问题的新观念,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v列举分解法 -以现实事物为对象,找出其在功 能、工艺、外观、结构、材料、原理等方面 的缺点,逐一罗列成一览表,找到矛盾和本 质方面有较大改进价值的,甚至可把某缺点 扩大进而逆用。 常用的创新方法 v组合创造法-用一定的技术原理、功能、目的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物质、方法、 产品进行合理的组合,形成新产品;也可把 原产品分割,重新排列组合成新产品。 v联想类比法 -通过联想类比,把看起来风马牛 不相及的物品或技术联系起来,组合在一起 ,创造出有价值的发明。 获得专利信息

13、的途径获得专利信息的途径 v因特网主要专利数据库 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网站专利检索系统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网站专利检索系统 网址:http:/ 中国知识产权网专利信息服务中国知识产权网专利信息服务 网址:http:/ 欧洲专利局网站欧洲专利局网站espcenetespcenet专利检索系统专利检索系统 网址:http:/ 美国专利商标局专利检索系统美国专利商标局专利检索系统 网址:http:/www.uspto.gov/ 日本特许厅政府网站专利检索系统日本特许厅政府网站专利检索系统 网址:http:/www.jpo.go.jp/ 创新模式1 -简化模式 v即去除某些产品的组成部件,尤其是那些看上去

14、甚至是不可 或缺的部分。一般在开发新产品时,设计师总是根据顾客的 要求在旧产品上增加新的功能,如房间分割越来越细化,虽 然完全符合逻辑,但是事实上细小的改变很难改变顾客的购 买模式,并且只会使产品越来越复杂,导致“功能蔓延症”。 对于有些人来说,一进自己家像进迷宫一样的感受并不好。 运用简化模式时候,我们所采取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 ,不是通过增加什么因素来改进产品,而是去除一些因素, 尤其是是那些在我们常识中认为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 一种可以适应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子开关电源取代了电源变压 器,取消了电压转换开关。 创新模式2-扩增模式 v对产品的现有部件做一份或多份复制,然后 对这些复制

15、品进行重要的改动。在这里复制 并不是指单纯的数量的累计,功能重复不是 我们所追求的效果,而是通过量变达到质变 的效果,最关键的就是复制并且要改动。例 如吉利双锋剃须刀片,所增加的第二块刀片 不光是为了增加剃须面积,其真正的功能是 把第一块刀片未剃干净的胡须从根部提起并 刮干净。 创新模式3-分解模式 v将现有的产品分解成各个部件,然后用全新的角 度看待原本是一个整体的东西。很多产品的设计 越来越追求多功能,但是也有产品反其道而行, 把一件多功能的产品按其功能的不同拆开来,就 各个部分重新打造成独立特行的产品,在这里一 个比较经典的产品创新功能就是把多功能录音机 拆成由音箱、功放、DVD/CD机

16、、低音炮等各个 单独分开的组件,这也增加了消费者DIY的兴趣 ,可以按其不同需求进行组合。 创新模式4-任务统合模式 v给产品的现有元素或环境增添一项新任务, 即把两项任务统一在一个部件上。手机现在 我们已经不能用简单的通话工具来称呼它了 ,我们可以在使用其不同的功能时候可以分 别称呼它为:数码相机、MP3、录音机、游 戏机、掌上宝等等。 创新模式5-改编属性依附关系模式 v即改变产品与其直接环境之间的依附关系。例如 ,眼镜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在镜片颜色和外界光线 条件之间制造一种依附关系,设计出一副在阳光 下会变色的眼镜。这种模式和“任务统合模式”的差 别就在于,根本改变了产品的一些属性,如果手

17、 机增加摄像头,那只是“任务统合模式”,以为它只 是电话和数码相机两种电子产品的统一而已;但 是如果把手机当作衣服或时尚装饰品,那就属于“ 改变属性依附关系模式”了,如西门子的Xelibri系 列手机,和时装发布会一样每年推出四季新款秀 场,强调的就是其装饰功能而非通话功能。 画好申报用图 v所有与结构有关的发明都要绘图,要求是用 最少的图样清楚直观地将技术方案展现在他 人面前,让他人一目了然。 v要交待本发明所处的地位,与相关结构之间 的装配关系; v本技术方案的结构构成,关键的创新点要突 出。 (将技术方案用图样完整清楚地描绘出来是技术创新 的第三步) 专利申请文件 v发明和实用新型:请求

18、书、说明书摘要、 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 书附图 实用新型一定要有说明书附图 v外观设计:请求书、图片或照片、 简要说明 1、背景技术 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 术。 以检索到的最接近文献作对比文件,在说明书中描述该对比 文件解决什么问题,具体的技术特征,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之处,说明目前还需解决的问题。 申请人自己的在先申请文件也可以作为对比文件,描述背景 技术。 申请文件的起草 2、发明内容 2.1 发明目的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描述本发明能 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是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的一部分问题和不足,也可以使全部问题和不

19、足。 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什么问题的产品 和/或方法。 申请文件的起草 2.2 技术方案 针对本发明目的中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法 。 对设备、装置、电路结构,应当描述具体的结构特征及各特征之间的连接关 系。 对组合物或混合物的产品发明,应当描述具体的成分和配比、含量。当用百分 比含量表示时,各成分含量之和应等于100%,任意一项上限与其余各项下限 之和100,任意一项下限与其余各项上限之和100,各种取值可给出一个 范围。 对于生产工艺、生产方法、测试方法,应写明方法的各个步骤和条件(如温度 、压力、时间、配比、参数等) 2.3 有益效果 对照现有技术(

20、对比技术)写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例如:性能、质量、 寿命、可靠性、精度、效率、产率的提高,成本、材料、劳动力、消耗、 噪音、粉尘的降低等。 有益效果一定要与背景技术相对应,成反对称。 有益效果一定要与发明目的相对应,成为实现目的后的详细的具体的效果 。 有益效果的好处不能少于发明目的,而只能等于或高于发明目的。 3、 附图说明 对说明书附图按序号写明各附图的简要说明和 名称。 对每幅都要作换行进行说明。 可以说明附图之间的相互关系。 案例图1为本发明的电视机架的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E向视图。 4、 具体实施方式 用实施例写明申请人认为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实施例可以写多

21、个典型的结构或实例。 实施例也可以说是看图说话(对有附图的申请) 对(设备或电路)实施例的描述一般由静态和动态两部分组成。 实施例应有变换结构,以支持技术方案部分的上位概念。 对改进点应尽可能清楚、完整的进行表达,充分地支持权利要求。 申请文件中表示同一组成部分的附图标记应当一致。 对各个相同的零部件或组成部分的名称,由于使用场合不同,则应对名称加以区分或冠以第一 、第二等。 附图标记不打括号。 案例 v第一主轴1支承在左支架5上,第二主轴2支承在右支架6上。 v第一耦合电路1与第一电路5连接,第2耦合电路2与第二电路6连接。 (四)说明书附图 1、附图的作用 与说明书一起,用以解释权利要求的

22、内容(但不得解释为对权 利要求的限制)。 2、附图的要求 有几幅附图时应当按照“图1,图2,”顺序编号排列。 A4幅面竖直布置,需要时可水平布置(如较长的机器,或较 长的工艺流程) 缩小到2/3能分辩为清晰度要求。 3、附图标记 说明书文字部分中未提及的附图标记不得在附图中出现,附图 中未出现的附图标记不得在说明书中提及。 说明书中表示同一组成部分的附图标记应当一致。 除必需的词语外,不应当含有其他文字注释。 v请求书、图片或者照片; v写明使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及其所属类 别; v请求保护色彩的,提交彩色图片或照片 v必要时,写明对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 v简要说明应当指明设计要点、省略的视 图、所要保护的色彩等 外观设计申请文件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