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章情绪的生理机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46207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4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章情绪的生理机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七章情绪的生理机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七章情绪的生理机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七章情绪的生理机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七章情绪的生理机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章情绪的生理机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章情绪的生理机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情绪的生理机制,情绪理论 情绪的生理反应 情绪的中枢神经结构 恐惧、愤怒、愉快的机制 情感性精神病的机制 药瘾与行为瘾,第一节 情绪理论,一、詹姆士兰格,外周理论 二、坎农(康南)巴德,丘脑学说 三、林斯利,激活学说 四、帕佩兹Papez等,边缘系统学说 五、认知理论(阿诺德,沙赫特),E,知 E,不知 E,误 生理盐水,快乐情境 愤怒情境,第二节 情绪的生理反应,二、植物神经系统的变化,三、激素与神经递质的变化,四、脑电,一、躯体运动和表情的变化,五、生理反应与测谎,一、躯体 表情的变化,二、植物神经系统的变化 - 交感神经相对亢进 下丘脑后部和内侧区功能优势 - 副交感神经相对亢进

2、 下丘脑前部和外侧区功能优势 “执行猴”实验,三、激素与神经递质的变化,(一)激素 (二)神经递质 儿茶酚胺(DA、NE、E) 无论何种情绪,只要是情绪则E和NE都; 不同的是,NE所需的情绪强度更大些 5-HT 严重紧张状态后, 5-HT含量 欲导致5-HT改变,需比NE更强的紧张 Ach 紧张刺激1小时后, Ach量 神经肽,三、脑电,(西蒙诺) 节律的变化反映着丘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节律的变化反映着边缘系统新皮层的功能状态 ERP,五、生理反应与测谎,(一)测定项目 (二)测定方式 古代 多道生理仪 ERP P3,第三节 情绪的有关中枢神经结构,一、额叶与颞叶 二、丘脑 三、下丘脑 四、边

3、缘系统,一、额叶与颞叶,功能受损情感 功能亢进情感 二、丘脑 情绪体验 三、下丘脑 愤怒,攻击行为 外侧区/内侧区 情绪表达,四、边缘系统,(一)杏仁核 损毁 不再害怕; 温顺 对情绪以兴奋影响为主,但有时也不一致 (二)隔区 损毁 过度的愤怒反应、凶猛 对情绪有抑制性影响 (三)海马 损毁 无忧无虑、无所畏惧 (四)扣带回 切除 情感反应迟钝,第四节 恐惧、愤怒、愉快的机制,一、恐惧 (一)杏仁核 1、结构 基底外侧核,皮质内侧核,中央核 2、动物 人类实验 3、杏仁核恐惧信息加工的双通路模型 (二)大脑皮层 颞叶、岛叶前部、内侧额叶、扣带前回、眶额叶等,二、愤怒与攻击,(一)脑机制 1、下

4、丘脑 通过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影响情绪表达 外侧区 内侧前脑束 中脑 :捕食性攻击 内侧区 背侧纵束 中脑 :情感性攻击 2、杏仁核 3、边缘系统 帕佩兹Papez环 4、额叶 (二)生化机制 1、雄性激素 2、5-HT 5-HT系统活动水平低,则攻击性强,但难获统治地位,三、愉快与奖赏,脑内自我刺激行为 (一)实验 渥尔兹(Olds),米尔纳(Milner),1954 隔区或前脑内侧束 下丘脑 T形迷宫 母鼠的母性行为,(二)有关部位 儿茶酚胺能系统,中脑边缘DA系统 中脑脚间核 前脑内侧束 伏隔核、嗅结节 黑质纹状体DA系统 黑质(中脑) 前脑内侧束 尾核、杏仁核 上行性背侧NE系统

5、蓝斑核(第四脑室) 前脑内侧束 下丘脑旁部分、海马、杏仁核、大脑皮层 上行性腹侧NE系统 延髓、脑桥 前脑内侧束 中脑、间脑、边缘系统,(三)有关的神经递质,儿茶酚胺 (四)推广运用,第五节 情感性精神病的机制,一、变态情绪 二、情感性精神病 单胺假说 5-HT; DA NE E 多巴胺假说 证据:氯丙嗪(阻抑受体),L-多巴胺(增加释放) 争议或不足:释放/回收?给药同药效间的时间差异 神经内分泌理论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轴心 HPA A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轴心 HPT A,阳性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DA)递质亢进 多巴胺(DA)受体亢进 多源病理 阴性精神分裂症 脑萎缩 综合型 多巴胺

6、、谷氨酸 阳性 代谢异常神经元衰退,脑萎缩(颞叶、边缘系统、额叶)阴性 胚胎期或发育早期,神经元关系修饰或重组阶段出现病变(海马旁回)阴性,精神分裂症,第六节 药瘾与行为瘾,一、社会性物质嗜好 烟、酒、咖啡 中脑导水管周围 阿片受体 杏仁核周围 以谷氨酸、-氨基丁酸、5HT 为神经递质的脑结构 脑功能 脑结构 二、毒品 突触后膜受体活性增高,树突形态变化(突触结构) 不同的毒品在脑内部位不同 多次后,扩展到伏隔核,全脑强化系统的异常增强 LTP机制,主要中脑腹侧被盖-前脑伏隔核通路 三、行为,思 考,情绪的生理反应 情绪的中枢神经结构 恐惧、愤怒、愉快的机制 情感性精神病的机制(理论) 药瘾与

7、行为瘾的机制 如何看待测谎现象,抑制,大脑皮层,有关情绪的主观体验,外周神经,脏器的反应,大脑皮层,丘脑,攻击行为,刺激猫的脑干的中央灰质,或被盖外侧部:竖毛、嘶嘶、出爪、高声叫。没有针对性,“假怒”。 刺激猫的下丘脑外侧区: 类似猎鼠时的偷袭式进攻,低着头、弓着腰朝老鼠急速跑去,狠狠地咬住老鼠的头或颈;但无竖毛和嘶嘶的表现,即缺少交感系的兴奋。捕食行为? 刺激猫的下丘脑内侧区: 竖毛、嘶嘶、咆哮、深呼吸,最强烈时也向老鼠扑去,用爪来打老鼠,并发出尖声的嘶叫。这种攻击行为类似由惧怕引起的自卫行为,因此“带感情的攻击行为”. 刺激猫的下丘脑内侧背部:猫的逃跑反应,感觉信息丘脑中继核大脑皮层杏仁核(+自主神经系统)大脑皮层 意识性的情绪反应和体验 感觉信息丘脑中继核杏仁核 杏仁核快速而相对模糊地觉察到威胁性刺激,作好准备 在大脑皮层下达信息到达之前抢先作出反应,杏仁核恐惧信息加工的 双通路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