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47176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章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五章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五章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五章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五章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章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章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克州二中 李天旭制作 2012.6.11,温故而知新,1.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两方面?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什么?,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第五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假设你像电影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 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 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 讨论: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 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1、先吃鸡,再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 下的蛋,最后吃

2、鸡。,问题探讨,问题探讨,教学目标,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4.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分析(分析能量流动的基本思路),能量输入,个体1,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个体2,个体3,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能量输入,种群,能量储存,能量散失,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能量流动的过程,进入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

3、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态系统中能够能量 流动渠道(途径):,太阳,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首先弄清以下几个知识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呼吸散失,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遗体、 残枝败叶,分解者,初级消费者摄食,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情况,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情况,呼吸散失,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遗体、 残骸,分解者,次级级消费者摄食 (第三营养级),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情况,初级消费者 同化的,粪便,分解者,初级级消费者摄入,1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同化的能量、输入的能量与粪便中的能量有什么关系?,思考问题:,同化的能量输

4、入的能量摄入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的一部分。,2.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有哪几个去路?,呼吸散失。被下一营养级摄食。 被分解者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概括如下:,初级消费者 (植食性动物),生产者 (植物),次级消费者 (肉食性动物),三级消费者 (肉食性动物),分解者,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散失。被下一营养级摄食(最后一个营养级除外)。 被分解者利用。,每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三个去向;,3.能量流动的特点,464.6,12.5+62.8+293+96.3=464.6,(1)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统计表,4

5、64.6,62.8,13.52%,62.8,12.6,20.06%,12.6,14.6,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 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10%-20%。,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渐减少的 、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逐级递减:,单向流动:,肉食性动物 12.6,植食性动物 62.8,生产者 464.6,能量金字塔,某一湖的能量金字塔(课本图5-9),数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例外,你知道吗?,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为什么?,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第五营养级,第六营养级,A

6、,( 0 ),0.00032 A,秸秆,农作物,人,牲畜,燃烧,污染环境、影响飞机起降等。,1、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沼气池,4.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如果你承包了某一草场,那在该草场上放养多少头羊经济效益最好呢?,有人认为放养的数目越多经济效益就越好。,有人认为放养的数目少经济效益就好。,载畜量=牧草光合作用固定的 太阳能(10%20% ),2、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 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总结,1、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能量流动,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7、,过程,能量的源头:,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途径:食物链或食物网,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沿食物链方向由低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传递效率为10%20%。,研究意义,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太阳能,课堂小结,问题探讨结果,玉米被母鸡吃掉以后,玉米中的能量转化成为母鸡自身组成物质中的能量了,母鸡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母鸡消耗的能量其实就是来自于玉米,就算是鸡蛋中的能量也来自母鸡(间接地来自玉米),能量不会无故增加,只会减少,所以选择方案1,先吃鸡,再吃玉米,这样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课堂练习,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

8、量是指( ) A. 照射到该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叶 面上的全部太阳能 B. 射进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C. 该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的总量 D. 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c,2.下面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消费者的能量越多 C .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 能量越少 D .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C,3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光能开始的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 D生态系统离开

9、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解析: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也就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态系统的能量除少数来自化能合成的生物以外,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若缺少非生物的能量,生态系统无法维持。,A,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部分能量 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能量只能由兔子流向狼,不能由狼流向兔子,B,解析:狼捕食兔子就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草兔狼。因此狼捕食兔并经同化作用合成自身有机物时,能量是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由于粪便等带走了部分能量,因此狼只获得了兔子的部分能量。由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因此能量只能由兔子流向狼。注意食物链的完整性和能量流动的特点。,5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由下列哪种生物同化的(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解析: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可用下图表示: 生产者同化被初级消费者摄入初级消费者同化粪便分解者 通过分析能量流动图可知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的同化。,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