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形体三维构形与工程图表达方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47270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PPT 页数:247 大小:1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章形体三维构形与工程图表达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7页
一章形体三维构形与工程图表达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7页
一章形体三维构形与工程图表达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7页
一章形体三维构形与工程图表达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7页
一章形体三维构形与工程图表达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章形体三维构形与工程图表达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章形体三维构形与工程图表达方法ppt课件.ppt(2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化工制图,图样是人类借以表达、构思、分析和交流思想的基本工具之一,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尤为广泛。任何工程项目或设备的施工制作以及检验、维修等必须以图样为依据。在化工生产与科研领域,化学工作者与化工生产技术人员也会经常接触有关的图样,因而要求能看懂一般化工设备图和具备绘制简单的零件图及工艺流程图的能力。,第一章 形体三维构形与工程图表达方法,1.1 概述,1.2 简单形体的形成,1.3 组合体的形成分析,1.4 典型化工设备形状与结构分析,1.5 物体的表达方法,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1.7 构形想象,1.8 机件的表达方法,1.9 断面,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1.11

2、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提出有关设计要求 收集有关方面资料 初定设计方案 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 画出设计草图 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画出加工、制造图样 按图加工、制造 按图检验、使用,指导性、决定性,方法性、论证性,设计落实阶段,1.1 概 述,工程中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准确、完整、清晰、合理地表达物体,应对物体的形成规律、形状特征、相对位置特征等加以分析,从而为设计从三维开始打下基础。,1.1 概 述,1.2.1 扫描体,扫描体是一条线、一个面沿某一路径运动而产生的形体。扫描体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被运动的元素,称为基体,它可以是曲线、表面、立体;另一个是基体运动的路径,路

3、径可以是扫描方向、旋转轴等。常见的扫描体有拉伸形体、回转形体等。,1.2 简单形体的形成,1.2.1.1 拉伸形体,具有一定边界形状的平面沿其法线方向平移一段距离, 该平面称为基面,它所扫过的空间称为拉伸形体。,基面为水平面,基面为侧垂面,基面为正平面,1.2 简单形体的形成,1.2.1.2 回转形体 常见的回转形体有圆柱、圆锥、圆球、圆环。回转形体是一含轴的平面绕轴旋转一周扫过的空间。,圆柱,圆锥,1.2 简单形体的形成,圆球,圆环,1.2 简单形体的形成,1.2.2 非扫描体 非扫描体是一类异于扫描体的形体,它们无明显的形成规律。常见的非扫描体有类拉伸体、组合拉伸体、棱锥体等。,1.2.2

4、.1 类拉伸体,有互相平行的棱线,但无基面的棱柱,1.2 简单形体的形成,1.2.2.2 组合拉伸体,互相平行的几个基面沿它们的 法线方向移动形成组合拉伸体,1.2 简单形体的形成,1.2.2.3 棱锥体,棱锥体也是一种非扫描体,1.2 简单形体的形成,由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如棱柱、圆柱、圆锥、圆球、 圆环等通过叠加和切割等方式形成的物体称为组合体。,叠加式组合体,切割式组合体,1.3 组合体的形成分析,先从长方体上切去两个棱柱, 再挖去一个圆柱后形成的组合体。,1.3 组合体的形成分析,由、 三部分形体叠加而成,而、部分形体上又切割出三个圆柱。,1.3 组合体的形成分析,筒体,封头,液面计接管

5、,人孔,补强圈,接管,支座,1.4 典型化工设备形状与结构分析,筒体,1.4 典型化工设备形状与结构分析,接管,1.4 典型化工设备形状与结构分析,封头,1.4 典型化工设备形状与结构分析,支座,1.4 典型化工设备形状与结构分析,人孔,1.4 典型化工设备形状与结构分析,补强圈,1.4 典型化工设备形状与结构分析,卧式容器,1.4 典型化工设备形状与结构分析,中心投影,三角板,影子,墙面,光线,灯,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思考1,当物体沿投影面法线方向移动时其投影大小变不变?,1.5 物体的表达方法,中心投影,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当物体沿投影面法线方向移动时其投影大小改变!,思考2,在中

6、心投影下,投影 能否反映物体的真实大小?,1.5 物体的表达方法,中心投影,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在中心投影下,投影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大小!,思考3,由1、2引出第三个思考: 中心投影能否满足工程图样的要求?,1.5 物体的表达方法,中心投影,1.5 物体的表达方法,中心投影不能满足工程图样的要求!,平行正投影,物体,投影面,投射线,投影,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思考4,沿投射方向移动物体, 其正投影的大小变不变?,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平行正投影,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沿投射方向移动物体,其正投影的大小不变!,思考5,在正投影下, 物体的投影 有无可能反映 其某一个面的 实形?,1.5

7、 物体的表达方法,平行正投影,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在正投影下,物体的投影有可能反映其某一个面的实形!,思考6,由1、2引出第三个思考: 正投影能否满足 工程图样的绘制要求?,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平行正投影,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正投影可以满足工程图样的绘制要求!,O,X,Y,Z,V,W,H,1.5.1 投影体系与基本视图的形成,1.5 物体的表达方法,相关名称,V正投影面(正面直立位置) H水平投影面(水平位置) W侧投影面(侧立位置) V、H两投影面交线X投影轴 H、W两投影面交线Y投影轴 V、W两投影面交线Z投影轴 V、H、W三投影面交点原点O,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投影面展开

8、,1.5 物体的表达方法,物体的三视图,W,H,V,O,X,Z,YH,YW,1.5 物体的表达方法,三视图分析,观察者从正前方看物体在正投影面上得到的视图主视图 观察者从上向下看物体在水平投影面上得到的视图俯视图 观察者从左向右看物体在侧投影面上得到的视图左视图,W,V,H,1.5 物体的表达方法,直观图1,O,X,Y,Z,V,W,H,1.5 物体的表达方法,物体的三视图,1.5 物体的表达方法,直观图2,O,X,Y,Z,V,W,H,1.5 物体的表达方法,视图的度量性,X作为度量物体长度的方向 Y作为度量物体宽度的方向 Z作为度量物体高度的方向 主视图长、高 俯视图长、宽 左视图高、宽,1.

9、5 物体的表达方法,直观图2,主视图 上、下、左、右 俯视图 前、后、左、右 左视图 上、下、前、后,1.5 物体的表达方法,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左、俯视图宽相等,1.5 物体的表达方法,画物体三视图的要点,将物体自然放平,一般使主要表面与投影面平行或垂直 应用投影规律时应注意整体和局部都要符合三等规律 看不见的线画虚线,虚线与实线重合时画实线 特别应注意俯、左视图宽相等和前、后方位关系,1.5 物体的表达方法,画物体三视图举例,1.5 物体的表达方法,三视图的画法,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支架直观图,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支架三视图,1.5 物体的表达方

10、法,一组问题,虚线多。 虚线、实线重叠,图形不清晰,导致看图不便。 虚线上标注尺寸不便。,这组问题的关键原因是虚线,如何解决?,1.5 物体的表达方法,被遮挡的部分,从某方向看,被遮挡 部分可通过反方向 看而变为可见,因此 可用增设投影面的 方法使虚线变为实线。,1.5 物体的表达方法,1.5.2 六面基本视图间的投影联系,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六面基本视图,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基本视图的名称,主视图(正立面图)由前向后投射在V 投影面上所得的视图 左视图(左侧立面图)由左向右投射在W 投影面上所得的视图 俯视图(平面图)由上向下投射在H 投

11、影面上所得的视图,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基本视图的名称,右视图(右侧立面图)由右向左投射在W1 投影面上所得的视图 仰视图(底面图)由下向上投射在H1 投影面上所得的视图 后视图(背立面图)由后向前投射在V1 投影面上所得的视图,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各视图的作用,主、俯、仰、后长 左、右方位 主、左、右、后高 上、下方位 左、右、俯、仰宽 前、后方位,1.5 物体的表达方法,视图之间的投影联系,主、俯、仰视图长对正与后视图长对准 主、左、右、后视图高平齐 左、右、俯、仰视图宽相等,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六面基本视图,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思考 如因图幅关系,六面基本视图 不能按投影关

12、系配置 时,如何才能知道视图名称?,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向视图,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支架原表达方案,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支架的表达方案,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压紧杆直观图,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压紧杆三视图,1.5 物体的表达方法,一组问题,倾斜部分其投影不反映实形,画图不便。 倾斜部分其投影不反映实形,读图不便。 倾斜部分其投影不反映实形,标注尺寸不便。,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斜视图的形成,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斜视图与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1.5 物体的表达方法,不按投影关系配置的斜视图,1.5 物体的表达方法,1.5.3 回转体视图画法,圆柱的投影,1.5 物体的

13、表达方法,圆锥的投影,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圆球的投影,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圆环的投影,1.5 物体的表达方法,1.5.4 表面连接关系和视图中线框及图线的含义,在组合体中,相互结合的两个简单形体表 面之间有不平齐、平齐、相交和相切等关系,竖板、水平板 前表面平齐,竖板、水平板 前表面不平齐,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水平板与 圆柱面相切,水平板与 圆柱面相交,1.5 物体的表达方法,视图上每一条线可以是物体上下列要素的投影: (1)两表面交线的投影 (2)垂直面的投影 (3)曲面转向轮廓线的投影 视图上每一封闭线框可以是 (1)物体上不同位置平面 (2)曲面或孔的投影 视图上相邻的封闭线

14、框必定是 (1)物体上相交的或有相对层次关系的两个面 (2)其中一个是孔的投影 请结合图例自行分析上述性质。 掌握这些性质有助于准确地画图、看图。,1.5 物体的表达方法,1.5.5 表面交线的性质与画法,平面与曲面相交,二曲面相交,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截切平面与轴线平行, 截交线为两条平行直线。,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截切平面与轴线垂直,截交线为圆。,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截切平面与轴线倾斜, 截交线为椭圆。,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可先在圆柱投影为圆的视图上确定交线的位置(交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点),再按“三等规律”画出交线的其他投影。,1.5 物体的表达方法,交线的正面投影

15、积聚在主视图的直线上,交线的侧面投影积聚在部分圆周上,于是问题变为已知交线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的问题。,1.5 物体的表达方法,形体分析: 由视图可知,这是两个直径不同、轴线垂直相交的圆柱面相交,相贯线为一封闭的前后、左右对称的空间曲线。,投影分析: 由于大圆柱的轴线垂直于侧面,小圆柱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以相贯线的侧面投影为圆弧、水平投影为圆,只有其正面投影需要求作。,1.5 物体的表达方法,作特殊点: 相贯线上的特殊点主要是转向轮廓线上的共有点和极限点。转向轮廓线上的共有点、又是极限点。利用线上取点法,由已知投影1、2、3、4和1、2、3、4,求得 1、2、3、4。 作一般点: 图中表示了

16、作一般点5和6的方法,即先在相贯线的已知投影(侧面投影)上任取一重影点5、6,找出水平投影5、6,然后作出5、6。光滑连接各共有点的正面投影,即完成作图。,1.5 物体的表达方法,相交的曲面可能是立体的外表面,也可能是内表面,因此就会出现两外表面相交、外表面与内表面相交和两内表面相交三种基本形式,它们的相贯线的形状和作图的方法都是相同的。,1.5 物体的表达方法,水平圆柱较大 上、下两条空间曲线,两圆柱直径相等 两个互相垂直的椭圆,水平圆柱较小 左右两条空间曲线,1.5 物体的表达方法,两轴线垂直相交,两轴线垂直 交叉全贯,两轴线垂直 交叉互贯,1.5 物体的表达方法,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

17、与相对位置特征,所谓形状特征是指能反映物体形成的基本信息。如拉伸形体的基面、回转形体的含轴平面等。因此,形状特征是相对观察方向而言的。,优化的视图方案必须满足: 主视图形状特征、相对位置特征显著。 信息必须完整,可见信息尽可能多。 视图数量最少。,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反映形状特征的视图,基面,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选基面形状为主视图,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形状不定的原因,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表达方案一,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表达方案二,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表达方案三,1.6 组合体

18、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视图上的尺寸标注,视图上的尺寸标注,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线性尺寸数字的方向,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在30范围内的尺寸标注形式,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常见的平面图形尺寸标注,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常见的平面图形尺寸标注,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常见的平面图形尺寸标注,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常见的平面图形尺寸标注,定位尺寸的省略,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定位尺寸的省略,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定

19、位尺寸省略条件(三),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支架定形尺寸分析,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定形尺寸标注,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支架的定位尺寸分析,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支架的定位尺寸分析,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经调整后的支架尺寸标注,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尺寸标注中的错误,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尺寸标注中的错误,读物体主、左视图,补画俯视图。,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实体形成过程,形成实体,原始长方体,切去前块,切去左块

20、,切去右块,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切割形成形体,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投影面归位逆向思维,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由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1,2,3,4,1,2,3,4,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分块想象,4,2,1,3,1,2,3,4,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先假设后分析,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想象整体完成视图,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根据三视图想象物体的形状,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平面的投影特性,平行一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平行面 水平面 正平面 侧平面

21、投影特性: 一个实形 两个直线段,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平面的投影特性,垂直于一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垂直面 铅垂面 正垂面 侧垂面 投影特性: 一个直线段 两个类似图形,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平面的投影特性,与三个投影面均倾斜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 投影特性: 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都是类似图形。,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平面投影特性小结,当平面的三个投影只有一个线框时,该平面一定平行于线框所在的投影面,而线框反映平面实形 当平面的三个投影有两个线框时,该平面一定垂直于无线框的那个投影面,而两线框都是平面的类似形 当平面的三个投影都是线框时,

22、该平面一定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而三个线框都是平面的类似形,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应用平面的投影特性分析,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根据对每个平面的分析想象形体,B,C,E,D,A,F,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读图归纳(一),视图上的每一条线可以是物体上: 两表面交线 投影面垂直面 曲面轮廓线 之一的投影,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读图归纳(二),视图上每一封闭线框可以是物体上: 不同位置平面 曲面 通孔 之一的投影,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读图归纳(三),视图上相邻的封闭线框必定是物体上: 相交的两个面 有前后(或上

23、下、 左右)的两个面 一个面一个孔 之一的投影,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视图分解与形体分解,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根据三视图想象形体,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视图分解逐块分析(一),底板,底板的视图,物体的视图,长圆形孔,圆柱孔,底部开槽,搭子,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视图分解逐块分析(二),物体的视图,底板与圆 筒的视图,孔心圆筒,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视图分解逐块分析(三),物体的视图,原有线 段消失,竖板,1.6 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完成形体的想象,肋和圆 柱的交线,原有线段消失,肋,1.6

24、组合体的形状特征与相对位置特征,一个视图可以与诸多形体对应。对一个视图进行构思想象,再结合其他视图确定所构思的形体的方法称为单向构形想象。 当两个视图还未确定形体时,也可以构形想象出无数个满足该两个视图的要求,对两个视图进行构思想象,再结合其他视图确定所构思的形体的方法称为双向构形想象。 这一构形想象过程比单向构形想象要求更高些,因为此时构思的形体受到两个视图的限制。由视图作构形想象,这些视图可在满足形体某些方向的实用功能或外观造型的基础上先加以确定,再作其他方向的构思。无论是单向还是双向构形想象,其构思过程就是丰富想象、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的过程,并起到构形选择的作用。,1.7 构形想象,单向构

25、形想象,1.7 构形想象,双向构形想象,1.7 构形想象,相对位置的确定,1.7 构形想象,根据分向穿孔要求构思物体的形状,一平板上制有三个孔,试设计一个塞块,使它能沿着三个 不同方向,不留间隙地通过这三个已知孔。,1.7 构形想象,1.7 构形想象,组合构形是依据已知的几个单一形体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各种位置的组合构思,设计出各种空间形体然后正确地画出其视图。,1.7 构形想象,对如图所示三个简单形体,进行各种不同位置的组合想象。,1.7 构形想象,组合构形(一),1.7 构形想象,组合构形(二),1.7 构形想象,简单形体的构形,1.7 构形想象,1.7 构形想象,构形设计,A,A,I,设计

26、要求:,1. 底板 的形状要求: 组合体能通过底板与 其他机件连接,2. 设计主体 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形体,要求: a. 在AA轴线处设计一孔与形体 、 贯通。,b. 连接I 、的形体应能较好地支撑主形体。,3. 在主体上,前后或左右共设计两块起吊板。,4. 在主形体轴线方向距左端面为 L 处设计一接管与主形体 I贯通。,1=52 2=38 L=30 H=56,1.7 构形想象,H,设计步骤:,1. 按设计要求构思各部分形体的形状及大小。,2. 画出组合体草图(三视图及立体图)。,3. 注出组合体尺寸。,4. 画出组合体工作图(A3) (三视图、立体图及组合体尺寸)。,构形设计,1.7 构形想象

27、,组合体模型设计(一),1.7 构形想象,组合体模型设计(二),1.7 构形想象,组合体模型设计(三),1.7 构形想象,底板的设计,1.7 构形想象,连接形体设计,1.7 构形想象,接管的设计,1.7 构形想象,吊耳的设计,1.7 构形想象,构形与交线的关系,1.7 构形想象,构形与交线的关系,1.7 构形想象,构形设计初步,1.7 构形想象,吊耳与筒体组合设计,1.7 构形想象,筒体上开槽,1.7 构形想象,吊耳位置变化对其形状的要求,1.7 构形想象,吊耳位置对其形状的影响,1.7 构形想象,圆筒上开槽安装吊耳,1.7 构形想象,假想用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移

28、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采用剖视的目的是可使机件上一些原来看不见的结构成为可见部分,并用粗实线画出,这样对看图和标注尺寸都有利。,1.8 机件的表达方法,物体的模型和视图,模型,视图,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剖切和移去,剖切平面,移去部分,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剖视图的形成和画法,A-A,剖切位置,投影方向,剖视名称,1.8 机件的表达方法,模型和视图,模型,视图,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左视图画成剖视图,剖开模型,投射方向,剖视图,1.8 机件的表达方法,俯视图画成剖视图,剖开模型,投射方向,剖视图,1.8 机件的表达方法,用剖视图表达物体,可省略标注,不可省略标注

29、,省略虚线,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剖面符号 细实线,与轮廓线 成45,与剖面区 域对称线成45,与轮廓线 成45,与剖面区 域对称线成45,1.8 机件的表达方法,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1.8 机件的表达方法,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1.8 机件的表达方法,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1.8 机件的表达方法,模型与视图,模型,视图,1.8 机件的表达方法,进一步观察模型,翻转模型 看顶板,翻转模型 看底板,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剖切与移去,剖切平面,移去部分,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半剖视图的形成与画法,投射方向,1.8 机件的表达方法,俯视图画半剖视,标注,前后对称,虚线?,1.8 机件的表达方法,用

30、半剖视表达的物体,注意: 剖面线方向,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半剖视举例,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剖视图上的尺寸标注,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局部剖视图,保留外形,保留外形,模型,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局部剖视举例,剖切平面?,模型,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局部剖视的标注,模型,剖切位置,剖视名称,1.8 机件的表达方法,画局部剖视常见的错误,错误2,错误1,错误3,错误4,模型,1.8 机件的表达方法,旋转剖视,AA,图名,移去部分,标注,1.8 机件的表达方法,旋转剖视举例,模型,剖切面下面部分 按投影画,1.8 机件的表达方法,阶梯剖视,移去部分,名称,标注,1.8 机件的表达方法,阶

31、梯剖常见错误,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允许画一半的条件,1.8 机件的表达方法,斜剖视,剖切平面,移去部分,A A,B,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复合剖视,移去部分,1.8 机件的表达方法,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某处切断,仅画出截断面的图形称为断面,为了表达清楚机件上某些常见结构的形状,如肋、轮辐、孔槽等,可配合视图画出这些结构的断面图。,1.9 断面,轴,如何表达轴?,1.9 断面,表达轴的一组视图,轴,主视图,剖视图,剖视图,1.9 断面,用断面图表达轴的断面形状,主视图,断面图,断面图,轴,1.9 断面,移出断面的画法与标注,1.9 断面,省略标注的条件,1.9 断面,画移出断面的注意点,1

32、.9 断面,画移出断面的注意点,剖切面应垂直 主要轮廓线,1.9 断面,画移出断面的注意点,1.9 断面,重合断面,1.9 断面,重合断面,1.9 断面,用几个断面表达拖钩,重合断面,重合断面,移出断面,移出断面,1.9 断面,局部放大图,1.9 断面,局部放大图,1.9 断面,a. 肋、轮辐及薄壁等的规定画法 b. 相同要素的画法 c. 对称机件视图的简化画法 d. 断开画法 e. 其他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均布肋与孔的简化画法,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对称零件的简化画法,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成规律

33、分布孔的画法,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肋板的剖视画法,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均布孔与交线的简化画法,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较长零件的简化画法,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平面符号和滚花的简化画法,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小结构、小斜度的简化或省略画法,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倾斜圆的简化画法,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在剖视图中再作一次局部剖,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剖切平面前的结构的规定画法,1.10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剖视图的图形与剖切方法、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有关,因此读图时首先要了解这三项内容。 a. 分层次阅读 b. 机件内腔阅读 c.

34、剖视图阅读举例,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剖视图阅读(读外形),分离出外形视图,想象外形,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剖视图阅读(读内形),剖切面,剖切面前,剖切面后,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剖视图阅读(读外形),分离出外形视图,细想形体,初想形体,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剖视图阅读(读内形),内部形状,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断面形状,剖视图阅读(空实转化),空变实,实变空,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剖视图阅读(空实转化),空变实,实变空,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分离出外形视图,想象外形,根据机件的剖视图读懂其形状,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

35、注,剖切面后,剖切面,剖切面前,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观察模型,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一组表达方案,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半剖视图,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另一种表达方案,局部剖视图,半剖视图,向视图,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观察模型选方案,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一组表达方案,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观察模型选方案,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方案一,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方案二,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方案三,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画必要的虚线,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画必要的虚线,1.11 剖视图阅读与尺寸标注,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