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两次大战後的世界.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54431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理解两次大战後的世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如何理解两次大战後的世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如何理解两次大战後的世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如何理解两次大战後的世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如何理解两次大战後的世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理解两次大战後的世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理解两次大战後的世界.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理解 兩次大戰後的世界,政治發展,兩次大戰後的世界問題,1. 民族國家的出現:舊帝國的瓦解 2. 殖民地相繼獨立:新帝國的衰落 3. 世界新秩序:美蘇冷戰爭,http:/ 涂塑钢管 钢塑复合管 衬塑复合管 衬塑钢管 钢塑管 http:/ http:/,民族國家的興起:舊帝國的瓦解,第一次大戰後, 從奧匈帝國產生的國家,奧地利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後來分為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王國(後來分為塞爾維亞、蒙特尼哥羅、克羅地亞、波赫、斯洛維尼亞、馬其頓、科索沃) 波蘭 羅馬尼亞和意大利亦獲得部份奧匈帝國的領土,課題10:文藝復興,印刷術的發明: 十五世紀,印刷術的發明有助文藝復興的誕生; 以

2、地方語言書寫的書籍亦得以廣泛出現; 共同地方語言及文字,成為民族國家形成的重要因素。,課題13:新航路的發現,好望角航線 大西洋航線 印度洋航線,影響,新大陸的發現,美洲銀礦的開發 葡萄牙人控制印度洋航線,從香料貿易中獲取豐厚的利潤。 新貿易路線和新大陸的發現,便貿易的中心從地中海轉移至大西洋沿岸的歐洲。 歐洲沿海,航海事業發達的國家,相繼興起。如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等。 美洲的新穀物,如馬鈴薯、甘薯、玉蜀黍等新大陸穀物,引入舊世界,使隨後幾世紀,歐洲人口得以大量增加。 為控制貿易航線,爭奪海上霸權(貿易利益),國家間的軍事衝突不斷。,課題14:啟蒙運動,民族國家的興起 宗教改革時期,宗

3、教獨立,支持政治的獨立。 2. 火器的使用: (歐洲在15世紀開始使用火葯) 擁有廣闊領土,收入豐裕的君主,才能負擔擁有大量火器的軍隊。國王的控制力得以擴張。 3. 中古時期興建的城堡不足以抵擋重型的火器,戰爭的性質亦改變。,4. 海外貿易的發展,使西歐沿海國家興起。 5. 王權受約束:國王需要透過徵稅,才能維持其統治。設立國會(parliament),作為與國民商議的機構。 十七世紀中葉,英國國會與國王發生衝突引致內戰(1642-1651) 法王路易十六需要加稅,召開三級會議,促使國民議會的成立,引發革命。,課題15:法國大革命,歐洲各國君主,為壓制法國革命,共同出兵,進攻革命政府。外敵入侵

4、,激起國民的愛國心和反貴族情緒。,法國國歌:馬賽曲,1789年法國國民議會宣佈的人權宣言,人生而具有自由和平等的權利。社會差別只能存在於公眾利益的基礎上。 政治結合的目的是確保自然和不可剝奪的人權,這些權利是自由、財產、安全及對壓迫的反抗。,課題18:舊帝國與新帝國,法國革命的思想及民族主義,隨着法國革命、拿破崙戰爭傳遍歐洲各地告 十九世紀中葉 德意志的統一 意大利的統一 民族主義的發展,要求建立民族國家的要求,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之一。(如:奧國王儲被行刺事件),新帝國擴張引起的衝突 軍事擴張與國家經濟發展的結合,方式有二 一、為控制新的貿易路線路,於海外建立殖民地 十五、十六世紀:

5、西班牙、葡萄牙 十七、十八世紀:荷蘭、法國和英國,二、十九世紀,隨着工業革命的發展,爭奪海外殖民地,成為歐洲工業化國家爭奪原料(棉花、礦產)及工業產品市場的手段。 非洲:英、法、德、比利時 澳洲、新西蘭、印度:英國 東南亞:法國 中國:英、法、俄、日(建立勢力範圍),1914年歐洲各帝國的殖民地分佈,課題20:鋼的廣泛使用與軍備競賽,在上述的背景下,我們比較容易說明18世紀以來的軍備競賽的原因 政治與經濟利益 進而討論競賽的方式 十六、十七世紀,海上軍事競賽,主要是在船體、火炮數目及艦隻數目 十九世紀以後,鋼鐡時代,火炮的口徑、船速。(科技的競賽),1666年7月25日發生於肯特海岸外的聖詹姆

6、斯日的戰鬥,由89艘英艦對抗由88艘戰艦組成的荷蘭艦隊。雙方擺開一條超過九英里的戰綫,整日都在近距離利用偏弦上的火炮,互相轟擊。雖然戰勢明顯有利於英軍,但他們也沒法在短期內封鎖荷蘭海岸,交戰結果實際只損失了兩艘荷蘭戰艦和一艘英國戰艦。第二年,在意識到誰也無力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後,雙方講和,結束戰爭。,拿破崙戰爭時期,特拉法加角戰役,為英法海軍的重要戰役,英國無畏號戰艦 1906年建成 排水量:1萬8千噸 18台蒸汽鍋爐,4台蒸汽輪機組,2萬2千匹馬力 10門12英吋口徑大炮 27門12磅炮,5門18吋魚雷管 裝甲厚102-279毫米,民族問題: 第一次大戰時: 奧國王儲被刺殺 俄國支持塞爾維亞,德國支持奧匈帝國。 兩次大戰後,民族國家的建立,殖民地的獨立等 生產科技的發達, 戰爭的規模擴大,戰爭不局限於前線的將士,而是全民參與的全面戰爭。,與1914年戰爭比較還有個很明顯的分別,參戰各國全面投入戰爭,不僅是軍隊,而是所有國民男、女、小童。戰線四處皆是,城鎮和街道都掘有戰壕,所有鄉鎮都築壘防衛,所有道路都被封鎖了。戰線更延伸到工廠,工人與士兵同樣勇猛,只是手持着不同武器而已。 1940年8月20日,英國首相邱吉爾於下議院中的演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