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郑州大学化学系级李志毅.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55884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素周期表郑州大学化学系级李志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元素周期表郑州大学化学系级李志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元素周期表郑州大学化学系级李志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元素周期表郑州大学化学系级李志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元素周期表郑州大学化学系级李志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素周期表郑州大学化学系级李志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表郑州大学化学系级李志毅.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全名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 ,19世纪俄国化学家,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就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他的名著是伴随着元素周期律而诞生的化学原理,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 。,元素周期表发现的背景,19世纪中期已经发现了六十元素,但当时的无机化学领域缺乏系统性,如何在理论化学上指出自然界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该怎去发现?这些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当时的化学家们。,发现的过程,门捷列夫在前人的基础上,收集各已知元素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然后他发现有一些元素除了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例如:已知的氟、氯、溴、碘就有

2、相似的性质。于是,门捷列夫开始排列这些元素,他把每一种元素都建立了一块方形卡片。在卡片上都记录了原子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然后把它们排了又排,经过一系列的排队之后,他发现: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证明,原子量的重新测定:如那时金的原子量公认为169.2,按此在元素表中,金应排在锇、铱、铂的前面,因为它们被公认的原子量分别为198.6、6.7、196.7,而门捷列夫坚定地认为金应排列在这三种元素的后面,原子量都应重新测定。大家重测的结果,锇为190.9、铱为193.1、铂

3、为195.2,而金是197.2。实践证实了门捷列夫的论断,也证明了周期律的正确性。,新元素的发现,例如,在锌与砷之间的两个空格中,他预言这两个未知元素的性质分别为类铝和类硅。就在他预言后的四年,法国化学家布阿勃朗用光谱分析法,从门锌矿中发现了镓。,元素周期表的发展,1894年,稀有气体氩的发现,对周期律是一次考验和补充。 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在研究各种元素的伦琴射线波长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后,证实原子序数在数量上等于原子核所带的阳电荷,进而明确作为周期律的基础不是原子量而是原子序数。 后来又经过多名科学家多年的修订才形成当代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元素周期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帮助科学家寻找新型元素及其化合物。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在周期律指导下产生的原于结构学说,不仅赋予元素周期律以新的说明,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周期律的本质,把周期律这一自然法则放在更严格更科学的基础上。元素周期律经过后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